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勤工助学是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备培养学生劳动习惯、提升学生劳动技能、树立学生劳动精.神等劳动教育内涵。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资料搜集和访谈,对现行勤工助学管理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营造勤工助学文化氛围、丰富智慧型劳动岗位、构建勤工助学质量跟踪体系、加强勤工助学基地化建设四个方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劳动育人功能。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勤工助学;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1—0187—0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问题。学生资助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做好经济保障的同时,更加注重受助学生的思想引领和品德培育,实现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转变。勤工助学是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具备劳动育人、实践育人等育人功能的校内社会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
一、大学生勤工助学与劳动教育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高校中开展劳动教育系列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劳动精神,培养大学生养成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提升大学生的劳动技能,能起到劳动育人的作用。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通过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摆脱“等、靠、要”的心理,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劳动精神尤为重要。有学者认为,高校劳动教育应结合“十大育人体系”充分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将各项资源嵌入劳动教育中。
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中要求“加强对勤工助学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的奋斗精神,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由此可见,勤工助学与劳动教育相辅相成。一方面,勤工助学蕴含劳动创造价值的经济资助属性和劳动激励自强奋斗的资助育人属性,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有力抓手。另一方面,劳动教育的认识发展规律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外延为高校勤工助学的开展,如岗位设置、人员选聘、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等提供有力指导。
二、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奖、勤、贷、助、补、减、偿、绿”,其中“勤”指的就是勤工助学。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一般分为校内勤工助学和校外勤工助学。在勤工助学的实际管理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有学者认为,高校勤工助学育人现状主要存在过分强调“济困”,对育人功能认识片面;勤工助学深度不足,岗位矛盾供需突出;体制不合理,岗位助理缺乏自我教育等问题。
為客观调研当前大学生勤工助学现状、存在问题及勤工助学劳动教育功能的发挥情况,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学生勤工助学育人作用发挥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学生卷和教师卷两类,分别在天津某重点高校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中发放,回收学生卷有效问卷705份,教师卷有效问卷152份。此外,笔者访谈了该校60名在学生班级中从事学生资助工作宣传和执行工作的班级资助专员,以面访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群体对于大学生勤工助学,特别是校内勤工助学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整理分析调研问卷和访谈内容,从劳动教育功能发挥的角度,挖掘新时代大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宣传渠道和形式单一
目前各高校在宣传和发布勤工助学招聘信息时,多选择网络载体,如在微信平台、网站、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等不定期地推送校内外勤工助学招聘信息,信息一般包含岗位名称、工作内容、招聘要求、报名方式和薪资等。因招聘信息较多,且发布时间集中,往往可读性不高,信息堆叠严重,阅读人数相比于平台关注人数来说较低,宣传效果不佳。调研中有10.55%的学生选择因“宣传不够,不了解校内勤工助学”而没有参加,教师群体同样认为,校内勤工助学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为“宣传力度不足”。
此外,高校对于勤工助学的宣传大多局限于招聘信息的发布,较少有体现勤工助学对于大学生劳动观念的确立、劳动技能的提升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育人成效宣传,导致大部分学生也仅将勤工助学作为获取生活费补助的一项手段,而非提升锻炼自我的一个途径和平台,在参加勤工助学相关的劳动教育活动中积极性不高。
(二)劳动获得感不强
从调研结果看,学生看重的勤工助学收获为“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提高实践能力”和“有机会向师长前辈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的获得感往往没有得到满足。在经济收入方面,该校目前施行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工资标准为12~15元/小时。调研数据表明,52.97%的学生对校内勤工助学工资的合理性表示一般和不满意,认为工资不能满足生活需要,不能完全体现劳动价值。在提高实践能力方面,目前高校勤工助学岗位工作内容更倾向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但仍以简单的劳动为主,如协助教师盖章、开证明、事务咨询解答等日常办公辅助,工作难度较低,挑战性不高,同时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相关度低,缺乏挑战性。在访谈中,也有很多学生反映大部分勤工助学岗位工作内容大同小异,同样岗位每学期工作内容重复,非常容易产生倦怠,不能达到自己的提升预期。在与师长前辈学习交流方面,大部分岗位负责教师每周用于指导上岗学生工作的总时长为两个小时左右,平均每天为24分钟,指导内容主要是办公技巧、工作技巧和岗位职责,较少涉及学生的专业发展、思想引导、人生规划、生活困惑等学生更为关注以及更有意义的方面。学生认为自己与所在岗位的负责教师的关系更多接近于普通师生型,没有很好地满足学生对于岗位指导教师富有个人魅力,能经常关心和指导学生工作的工作期待。 (三)培训和育人途径实效性欠缺
高校在针对校内勤工助学学生的培训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学校组织统一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多为概念性的工作认识;学校面向特定人群的岗位工作技能培训,如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入学学生举办的办公软件操作技巧培训、工作写作、新闻摄影培训等;用人部门组织的有针对性的业务能力培训,让上岗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某项特定的工作能力或规范。从调研数据来看,学生对学校和用人部门举办的培训和育人活动的满意度不高,满意率为54%。每学期大约有20%的岗位因无人报名而长期处于缺岗状态。在访谈过程中笔者了解到,部分用人单位单纯通过勤工助学岗位缓解用人紧张,工作繁重等问题,也更多地将勤工助学作为经济资助的手段,没有将教育和培养学生摆在首位,劳动教育意识欠缺,教育活动流于形式。而学校缺少岗位育人质量的考核体系和学生勤工助学育人跟踪调查,对用人部门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监督。
三、新时代大学生勤工助学劳动育人作用发挥提升途径
新时代赋予大学生勤工助学和劳动教育更多的时代内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进一步促进勤工助学在劳动教育方面的职能,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三全育人,强化资助育人理念,构建劳动教育质量提升体系,努力形成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统筹协调的勤工助学育人机制。
(一)营造劳动最美丽的勤工助学文化氛围
扩展宣传渠道。在公众微信平台、资助网站等网络载体宣传的基础上,尝试在校园绿化景观带、公共教学楼、学生宿舍区等校园公共空间建立勤工助学文化长廊,展示学生劳动成果和勤工助学育人体系与成效等,展现劳动之美。注重勤工助学优秀学生典型宣传,将勤工助学先进个人、勤工助学劳动标兵等荣誉称号纳入学生荣誉体系,选树一批在勤工助学方面提升效果显著或综合素质过硬的突出学生,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朋辈示范和激励作用。举办勤工助学先进典型事迹分享会、勤工助学榜样在身边主题教育月,挖掘身边人、身边事对学生的积极正向引导作用。推广勤工助学公益劳动岗位。在充分设置有偿岗位的基础上,依托高校图书馆、园区中心、后勤保障部、体育部等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设置校园志愿奉献劳动岗位,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参与校园美化、图书资源采编、大型活动服务等校园公益岗位,并将参与情况通过课外学分、评奖评优、志愿时长认定等形式给予学生奖励,形成人人劳动、我爱劳动的勤工助学氛围。
(二)丰富体现新时代特征的智慧型劳动岗位
新时代的产业革新对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也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主动应对劳动教育的新变革,打破勤工助学岗位仅服务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传统。一是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强相关的项目和部门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投放力度,促使用工单位加大脑力性和创新性岗位工作内容,让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育同向同行。二是加强勤工助学与学科和专业教师的协同联动。尝试在重点实验室、新工科培养平台等专业实践领域创造岗位资源,调动专业教师在勤工助学育人方面的积极性,在专业课程的指导中渗透劳动教育思维,增强勤工助学岗位和学生专业发展的契合度。三是大力开展与新工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体系相关的校外产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岗位资源,增加勤工助学的时间灵活性,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在勤工助学减轻经济压力的同时,通过亲身现场体验、模拟研究工作环境等收获更多精神滿足和实践能力。聘请校外勤工助学教育导师,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勤工助学实践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三)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勤工助学质量跟踪体系
从调研结果上看,学生和教师都普遍认为勤工助学在培养学生劳动习惯、提升人际交往、就业创业、逻辑思维、团队协作等劳动技能方面有强支撑作用,但是实际管理过程中这些习惯的养成和能力培养效果如何,结果与预期是否一致往往缺少量化数据支持,在改进育人方案时缺少决策依据。这就需要深入挖掘勤工助学在培养学生劳动和实践育人方面的内涵,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岗位设置,在勤工助学培训体系中渗透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加强学生劳动和实践技能培训,实现精准“人职匹配”。建立勤工助学育人跟踪体系,在入职初、入职中和离职时,依据可量化、可测量、符合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考核指标,对岗位能力需求和学生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进行全面科学的考查,将考查结果以对比图的形式呈现,了解学生素质和岗位要求间的分布和差异,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强不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尝试将包括勤工助学完成情况在内的劳动实践完成情况以劳动教育评价单的形式纳入学生档案,提供给深造学校或就业单位,把勤工助学育人成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四)大力推进劳动育人为统领的勤工助学基地化建设
勤工助学基地化建设,即以某项(类)服务或业务为中心,成立勤工助学基地,通过勤工助学基地的产业化、组织化操作对学生个人的、暂时的勤工助学行为予以组织、整合、规范。勤工助学基地有利于整合校内勤工助学资源,充分发挥勤工助学育人职能。在构建勤工助学基地过程中,可以由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根据现行勤工助学体系中学校各用人部门的岗位数量、工作内容、岗位特点、上岗学生情况等,将上千个勤工助学岗位划分为若干勤工助学基地。每个基地统一配备有经验、有能力的学生担任勤工助学基地经理,各用人部门选聘骨干教师担任勤工助学基地指导教师,保障每个基地有一名勤工助学指导教师和一名学生负责人负责该基地的勤工助学岗位的日常管理和育人活动开展,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各基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紧密围绕部处职责和上岗学生特点,在做好勤工助学上岗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的基础上,深挖特色,丰富育人形式,开展红色电影展播、校史讲座、公文写作技巧介绍、团队素质拓展等基地特色育人活动;一方面培养在岗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另一方面通过营造基地特色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参与本基地的勤工助学工作。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将基地育人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基地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重要考察指标,充分调动基地的劳动教育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思路,倡导各高校、各教育环节、各教育部门围绕“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勤工助学作为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蕴含了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美的劳动育人属性,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抓手。各高校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高等教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高校教育新使命,优化勤工助学岗位配置,营造劳动最美的劳动教育氛围,建立以学生为本的勤工助学培训与考核机制,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品德修养与自强自立精神,服务于人才培养中心工作。
[责任编辑:陈明]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勤工助学;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1—0187—0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问题。学生资助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做好经济保障的同时,更加注重受助学生的思想引领和品德培育,实现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转变。勤工助学是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具备劳动育人、实践育人等育人功能的校内社会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
一、大学生勤工助学与劳动教育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高校中开展劳动教育系列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劳动精神,培养大学生养成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提升大学生的劳动技能,能起到劳动育人的作用。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通过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摆脱“等、靠、要”的心理,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劳动精神尤为重要。有学者认为,高校劳动教育应结合“十大育人体系”充分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将各项资源嵌入劳动教育中。
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中要求“加强对勤工助学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的奋斗精神,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由此可见,勤工助学与劳动教育相辅相成。一方面,勤工助学蕴含劳动创造价值的经济资助属性和劳动激励自强奋斗的资助育人属性,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有力抓手。另一方面,劳动教育的认识发展规律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外延为高校勤工助学的开展,如岗位设置、人员选聘、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等提供有力指导。
二、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奖、勤、贷、助、补、减、偿、绿”,其中“勤”指的就是勤工助学。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一般分为校内勤工助学和校外勤工助学。在勤工助学的实际管理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有学者认为,高校勤工助学育人现状主要存在过分强调“济困”,对育人功能认识片面;勤工助学深度不足,岗位矛盾供需突出;体制不合理,岗位助理缺乏自我教育等问题。
為客观调研当前大学生勤工助学现状、存在问题及勤工助学劳动教育功能的发挥情况,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学生勤工助学育人作用发挥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学生卷和教师卷两类,分别在天津某重点高校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中发放,回收学生卷有效问卷705份,教师卷有效问卷152份。此外,笔者访谈了该校60名在学生班级中从事学生资助工作宣传和执行工作的班级资助专员,以面访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群体对于大学生勤工助学,特别是校内勤工助学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整理分析调研问卷和访谈内容,从劳动教育功能发挥的角度,挖掘新时代大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宣传渠道和形式单一
目前各高校在宣传和发布勤工助学招聘信息时,多选择网络载体,如在微信平台、网站、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等不定期地推送校内外勤工助学招聘信息,信息一般包含岗位名称、工作内容、招聘要求、报名方式和薪资等。因招聘信息较多,且发布时间集中,往往可读性不高,信息堆叠严重,阅读人数相比于平台关注人数来说较低,宣传效果不佳。调研中有10.55%的学生选择因“宣传不够,不了解校内勤工助学”而没有参加,教师群体同样认为,校内勤工助学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为“宣传力度不足”。
此外,高校对于勤工助学的宣传大多局限于招聘信息的发布,较少有体现勤工助学对于大学生劳动观念的确立、劳动技能的提升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育人成效宣传,导致大部分学生也仅将勤工助学作为获取生活费补助的一项手段,而非提升锻炼自我的一个途径和平台,在参加勤工助学相关的劳动教育活动中积极性不高。
(二)劳动获得感不强
从调研结果看,学生看重的勤工助学收获为“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提高实践能力”和“有机会向师长前辈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的获得感往往没有得到满足。在经济收入方面,该校目前施行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工资标准为12~15元/小时。调研数据表明,52.97%的学生对校内勤工助学工资的合理性表示一般和不满意,认为工资不能满足生活需要,不能完全体现劳动价值。在提高实践能力方面,目前高校勤工助学岗位工作内容更倾向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但仍以简单的劳动为主,如协助教师盖章、开证明、事务咨询解答等日常办公辅助,工作难度较低,挑战性不高,同时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相关度低,缺乏挑战性。在访谈中,也有很多学生反映大部分勤工助学岗位工作内容大同小异,同样岗位每学期工作内容重复,非常容易产生倦怠,不能达到自己的提升预期。在与师长前辈学习交流方面,大部分岗位负责教师每周用于指导上岗学生工作的总时长为两个小时左右,平均每天为24分钟,指导内容主要是办公技巧、工作技巧和岗位职责,较少涉及学生的专业发展、思想引导、人生规划、生活困惑等学生更为关注以及更有意义的方面。学生认为自己与所在岗位的负责教师的关系更多接近于普通师生型,没有很好地满足学生对于岗位指导教师富有个人魅力,能经常关心和指导学生工作的工作期待。 (三)培训和育人途径实效性欠缺
高校在针对校内勤工助学学生的培训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学校组织统一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多为概念性的工作认识;学校面向特定人群的岗位工作技能培训,如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入学学生举办的办公软件操作技巧培训、工作写作、新闻摄影培训等;用人部门组织的有针对性的业务能力培训,让上岗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某项特定的工作能力或规范。从调研数据来看,学生对学校和用人部门举办的培训和育人活动的满意度不高,满意率为54%。每学期大约有20%的岗位因无人报名而长期处于缺岗状态。在访谈过程中笔者了解到,部分用人单位单纯通过勤工助学岗位缓解用人紧张,工作繁重等问题,也更多地将勤工助学作为经济资助的手段,没有将教育和培养学生摆在首位,劳动教育意识欠缺,教育活动流于形式。而学校缺少岗位育人质量的考核体系和学生勤工助学育人跟踪调查,对用人部门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监督。
三、新时代大学生勤工助学劳动育人作用发挥提升途径
新时代赋予大学生勤工助学和劳动教育更多的时代内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进一步促进勤工助学在劳动教育方面的职能,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三全育人,强化资助育人理念,构建劳动教育质量提升体系,努力形成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统筹协调的勤工助学育人机制。
(一)营造劳动最美丽的勤工助学文化氛围
扩展宣传渠道。在公众微信平台、资助网站等网络载体宣传的基础上,尝试在校园绿化景观带、公共教学楼、学生宿舍区等校园公共空间建立勤工助学文化长廊,展示学生劳动成果和勤工助学育人体系与成效等,展现劳动之美。注重勤工助学优秀学生典型宣传,将勤工助学先进个人、勤工助学劳动标兵等荣誉称号纳入学生荣誉体系,选树一批在勤工助学方面提升效果显著或综合素质过硬的突出学生,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朋辈示范和激励作用。举办勤工助学先进典型事迹分享会、勤工助学榜样在身边主题教育月,挖掘身边人、身边事对学生的积极正向引导作用。推广勤工助学公益劳动岗位。在充分设置有偿岗位的基础上,依托高校图书馆、园区中心、后勤保障部、体育部等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设置校园志愿奉献劳动岗位,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参与校园美化、图书资源采编、大型活动服务等校园公益岗位,并将参与情况通过课外学分、评奖评优、志愿时长认定等形式给予学生奖励,形成人人劳动、我爱劳动的勤工助学氛围。
(二)丰富体现新时代特征的智慧型劳动岗位
新时代的产业革新对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也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主动应对劳动教育的新变革,打破勤工助学岗位仅服务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传统。一是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强相关的项目和部门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投放力度,促使用工单位加大脑力性和创新性岗位工作内容,让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育同向同行。二是加强勤工助学与学科和专业教师的协同联动。尝试在重点实验室、新工科培养平台等专业实践领域创造岗位资源,调动专业教师在勤工助学育人方面的积极性,在专业课程的指导中渗透劳动教育思维,增强勤工助学岗位和学生专业发展的契合度。三是大力开展与新工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体系相关的校外产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岗位资源,增加勤工助学的时间灵活性,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在勤工助学减轻经济压力的同时,通过亲身现场体验、模拟研究工作环境等收获更多精神滿足和实践能力。聘请校外勤工助学教育导师,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勤工助学实践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三)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勤工助学质量跟踪体系
从调研结果上看,学生和教师都普遍认为勤工助学在培养学生劳动习惯、提升人际交往、就业创业、逻辑思维、团队协作等劳动技能方面有强支撑作用,但是实际管理过程中这些习惯的养成和能力培养效果如何,结果与预期是否一致往往缺少量化数据支持,在改进育人方案时缺少决策依据。这就需要深入挖掘勤工助学在培养学生劳动和实践育人方面的内涵,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岗位设置,在勤工助学培训体系中渗透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加强学生劳动和实践技能培训,实现精准“人职匹配”。建立勤工助学育人跟踪体系,在入职初、入职中和离职时,依据可量化、可测量、符合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考核指标,对岗位能力需求和学生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进行全面科学的考查,将考查结果以对比图的形式呈现,了解学生素质和岗位要求间的分布和差异,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强不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尝试将包括勤工助学完成情况在内的劳动实践完成情况以劳动教育评价单的形式纳入学生档案,提供给深造学校或就业单位,把勤工助学育人成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四)大力推进劳动育人为统领的勤工助学基地化建设
勤工助学基地化建设,即以某项(类)服务或业务为中心,成立勤工助学基地,通过勤工助学基地的产业化、组织化操作对学生个人的、暂时的勤工助学行为予以组织、整合、规范。勤工助学基地有利于整合校内勤工助学资源,充分发挥勤工助学育人职能。在构建勤工助学基地过程中,可以由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根据现行勤工助学体系中学校各用人部门的岗位数量、工作内容、岗位特点、上岗学生情况等,将上千个勤工助学岗位划分为若干勤工助学基地。每个基地统一配备有经验、有能力的学生担任勤工助学基地经理,各用人部门选聘骨干教师担任勤工助学基地指导教师,保障每个基地有一名勤工助学指导教师和一名学生负责人负责该基地的勤工助学岗位的日常管理和育人活动开展,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各基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紧密围绕部处职责和上岗学生特点,在做好勤工助学上岗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的基础上,深挖特色,丰富育人形式,开展红色电影展播、校史讲座、公文写作技巧介绍、团队素质拓展等基地特色育人活动;一方面培养在岗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另一方面通过营造基地特色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参与本基地的勤工助学工作。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将基地育人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基地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重要考察指标,充分调动基地的劳动教育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思路,倡导各高校、各教育环节、各教育部门围绕“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勤工助学作为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蕴含了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美的劳动育人属性,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抓手。各高校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高等教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高校教育新使命,优化勤工助学岗位配置,营造劳动最美的劳动教育氛围,建立以学生为本的勤工助学培训与考核机制,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品德修养与自强自立精神,服务于人才培养中心工作。
[责任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