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心思想与现代人的身心健康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123456l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提 要?演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变得愈来愈快,身心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极大的困扰。现代西方心理学中对于心理问题的研究和治疗有很大的成果,而与西方心理学相通的佛教更是以塑造人的心理为其关键。借鉴修心思想和禅修方法来解决当代人的身心健康等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眼关键词?演 佛教修心;修心七要;菩提心;身心健康
  ?眼作者简介?演张 鑫(1990—),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级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宗教艺术学。
  ?穴江西南昌 330013?雪
  ?眼基金项目?演本文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资助,本文为2013年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YC2013—X14。
   西方医学在分析了一百多个情绪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之后,发现长期焦虑(包括哀愁、沮丧、悲观、愤怒、敌意)的人们,罹患重病的机率要高出常人一倍,这充分揭示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哈佛医学院的进化心理学家南希·埃特考夫曾认为,我们在正面与负面的体验中,进化的过程似乎让我们更容易去关注并记住后者。这就意味着即使在没有任何问题出现时,人们依旧会有烦恼、不愉快的情绪和对过去或未来悲观的想法,实际上多数的痛苦都源于人的内心。
  当前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人们在奔波忙碌、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忽视了对自身心灵的重视和提升,人们正面临着各种身心健康问题。美国的临床心理学家Ronald D.Siegel在工作中发现,他的病人中所有人都认为生活很艰难,而没有接受心理治疗的人的烦恼也并不比他的病人少。现代人面临的各种困扰和烦恼,仅仅依靠医学或心理学的治疗和帮助,恐怕远远不够。
  早期著名的康斯托克和帕特里奇(Comstock and Par-tridge,1972)研究显示,在某种程度上,有宗教信仰的人比其他人更健康一些。人们也常常在生活中用宗教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而日本京都大学的佐藤学者在研究禅的心理学意义上,也认为禅可以调身和调心,能为现代人提供一种高度的生存之道。笔者采用了文献综述法,经过阅读了大量的心理学著作及佛教书籍,发现佛教中的修心思想对于解决当代人的身心健康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佛教是心性之学,佛教的修行注重修心,更多的是对人的心灵的教导。佛教中任何法门的修行都离不开修心。笔者以阿底峡尊者的《修心七要》为中心,展开对佛教修心思想与现代人的身心健康问题的探讨。
  一、《修心七要》作者及诠释的内容
  佛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的一部分,从发展和演变至今,佛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吸取了各个不同时期人类思想文明的精华,体现出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独有的价值。《达摩大师血脉论》中菩提达摩有云:“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佛教修行以修心为首要,佛教对于人内心的关注远远大过其他宗教。从一定意义说,佛教的一切教义都以修心为首要,修习发菩提心就是一个提升和净化人心灵的过程。
  《修心七要》是大乘佛法的修行之精华。它包含了修心七要、大乘菩提心、修心八颂几个内容。其中讲解的内容言简意赅却很实际,蕴含的修心思想尤其符合当代人对身心问题的调整和改善。修心七要法是禅修的基本,也是大乘佛教中修行的精华。印度大师阿底峡尊者将修心七要带来西藏,指引我们如何在生活中通过修心来克制自己的情绪,摆脱负面情绪,如何通过修心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遭遇和困境。
  阿底峡尊者是西藏佛教后弘期的奠基者,他出生于西元九八二年,是孟加拉一个小王国的王子。《广传》中记载他二十九岁出家后因反复研究而精通各类论典,名声远扬。他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便是本人对发菩提心修法的贡献。阿底峡曾师从金洲大师等三位大师,并将学到的发心法传给他的弟子,积累了很多有关修心的论典。其中《修心七要》成为了各派修习发菩提心必读的书籍。
  《修心七要》是西藏的基本教义,它教导人们怎样去帮助别人承担痛苦,怎样和别人分享你的慈悲心,如何面对“我执”引起的烦恼,强调所有想要获得证悟的人都需要修持发菩提心。修心七要法的根本教法中包含七个要点,首先要通过“前行法”将你的心远离四种执著,利用“正行法”将我们的心向转为四念,不至于被繁琐的人情世故所拖累。而菩提心又分为“究竟菩提心”和“相对菩提心”。究竟菩提心讲求静心,将世间的一切现象皆视为虚无,所有显现只是自在本心的梦境,努力发觉万事万物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从而解脱自我,产生慈悲心,悲悯世间众生,以解脱他人为目标,这也是佛教对于智慧的代表,反映了当今社会的精神高度。而相对菩提心,是利用“自他交换法”来去除内心的妄念和障碍,从而加深我们“止”的心态。而所谓“止”,是一种“舍得”,懂得舍弃,人生才能变得更洒脱。
  二、佛教修心思想与身心健康问题的对峙
  我们在面对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变化时,会不由自主的产生紧张、恐惧和焦虑的情绪。
  生活可能很多时候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顺利。事实上,你的内心是否快乐完全可以由自己做主。我们更应该直面那些无法改变的状况而不是担忧和逃避。早在20世纪的心理治疗师大多都读过朱迪思·维奥斯特(Judith Viorst)写的《必要的丧失》(Necessary Loss),这本书在当时非常具有影响力。书中提及到难以应对无法避免的改变是让我们无法快乐的根本原因。
  佛教中强调“我执”的概念,就是说人们内心都希望所有事情都能够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让人满意。人们往往会因为“我”而产生各种欲望,当我们陷入“执我”时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面临贪、嗔、痴的烦恼。《修心七要》中通过“自他交换”来训练我们的相对菩提心,它教授我们怎样观察自己的内心,通过清除内心的障碍来使自己放松和舒适,是一种修习“止”的方法。这一方法也意味着我们在生活中应善于“舍弃”来求得心灵的自在和洒脱,做到“舍得”。舍弃内心的贪婪和欲望,看淡那些世间的功名利禄,放下那些因自己嫌恶的人或事产生的愤怒和不满,自然会觉得身心放松,心情愉悦,这才是真正的得。   《修心七要》中的自他交换法使我们身心更加沉静的同时,要求人们要增长慈悲心,是一种“观”的方法。努力使自己感受万物万念都是虚幻的,想象自己亲身经历芸芸众生所受的苦难,生起究竟菩提心。当身体面对病痛的折磨,或者在生活中遇到险境或遭受困难,我们也可以通过修习菩提心的方法来转化逆境。在困难来临时,我们通过生相对菩提心将逆境转化成禅修的内容,所有的苦难都是“我执”的结果,是清除自己之前恶业的方法,为了避免造成将来更大的恶果,我们要忍受这些苦难。同时想象自己在替众生经受这些苦难,生起究竟菩提心,将一切苦难和困境转化成正能量,使人的本性升华。
  在修心的过程中,努力使自己的心专注而宁静,也是一种“禅”的方法。佛教通过禅定来净化心灵,明辨是非,消除烦恼,减轻人们心灵的负荷。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我们的内心变得焦躁,通过禅修的方法来放松身心,调身养性,更不失为一种很好地养生之道。我们在生活中,尝试遇到任何事情都让自己生菩提心,认清并努力克服“执我”这一修习菩提心的障碍,在困难和不幸面前想象自己正在代替众生遭受苦难,将自己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调整自我,净化内心。
  三、小结
  佛教中对心的认知和修习内涵极其丰富,在研究佛教修心思想和现代人的身心健康问题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它无穷的智慧和对现代生活的意义。无论是它对于关注人的内心,还是帮助人们摆脱烦恼、释缓压力,更好地控制情绪,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佛教修心思想对现代社会的人们都具有很大的启发。它在帮助我们解决身心健康问题的同时,也意味着佛教切实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全新的研究视角和解决当代问题的有效方法,意义重大。对于佛教修行发菩提心的方法及内涵,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眼参考文献?演
  ?眼1?演东杜法王仁波切,郑振煌译.心灵神医?眼M?演.台北: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眼2?演?眼美?演Ronald D.Siegel,李迎潮,李孟潮译.正念之道——每天解脱一点点?眼M?演.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眼3?演?眼美?演Ronald D.Siegel,李迎潮,李孟潮译.正念之道——每天解脱一点点?眼M?演.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眼4?演?眼英?演麦克·阿盖尔(Michael Argyle),陈彪译,高师宁校.宗教心理学导论?眼M?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眼5?演徐光兴.心理禅—东方人的心理疗法?眼M?演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眼6?演《大藏经》第48卷,《d续藏经》第63册.?眼7?演谢思仁译.修心七要?眼M?演.台北:众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3.?眼8?演?眼美?演Ronald D.Siegel,李迎潮,李孟潮译.正念之道—每天解脱一点点?眼M?演.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眼责任编辑:邵猷芬?演
其他文献
一排排楼房没有杂旧全换了新装,房前屋后建成健身场多了绿化带,平坦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村中的景观塘又见了洗衣人……昔日穷村脏乱差,今日新村美如画。如今,这种如画社区在瑞昌市19个贫困村中比比皆是。“十二五”来,该市根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构建和谐文明新村”的总体要求,抢抓扶贫政策机遇,积极整合各种资源,累计投入1亿多元,深入实施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工程,有效改善了扶贫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打造出了农
期刊
序:结合县情,城步苗族自治县县扶贫工作目标是少数民族地区在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先期任务。为此,县发展和改革局瞄准小康建设目标,结合驻村帮扶工作进行积极探索和创新,走出一条特色精准扶贫之路。  走进大寨村,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村级产业蓬勃发展、旅游建设热火朝天……2014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较2013年增长600元,增副达23%。  这些变化
期刊
坑坑洼洼的进村泥泞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通村通户水泥路;破败不堪的土坯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精美别致的小洋楼;荆棘丛生的荒山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林果树……这是笔者近日到金溪县黄通乡墩厚村看到的情景。墩厚村地处金溪县东北部偏远山区,过去是有名的贫困村,如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金溪县强化“精准找真贫、精准选富路、精准解难题”三大举措,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帮助
期刊
圣人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送鱼给人,不如教会他织网捕鱼的技术。在实施精准扶贫的今天,为贫困户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学会干事创业的技能。江西省投资集团公司高瞻远瞩提出:向“智力扶贫”要成果,扶贫要扶到点上、根上、放在长远上。公司增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自我造血能力,彻底扭转年年扶贫还贫困的被动局面,被干部群众
期刊
8月4日上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湖南省委党校,为省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学员作辅导报告。省委副书记孙金龙主持,副省长戴道晋出席。  刘永富在辅导报告中精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详细解读了精准扶贫的内涵,并与学员们分享了自己学习总书记扶贫开发思想的体会。他说,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扶贫开发战略思
期刊
?眼提 要?演 以江西永新县L镇H村为例,分析村级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管理效率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眼关键词?演 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管理模式;管理效率  ?眼作者简介?演刘 文?穴1974—?雪,女,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发展。  (江西南昌 330045)  ?眼基金项目?演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
期刊
?眼提 要?演 文章探索了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从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教学、实习基地教学及实践教学监督评价四个方面分析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于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及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等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眼关键词?演 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基地教学  ?眼作者简介?演周路军(1979-),男,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湖南长沙 410128)  
期刊
[提 要]崇义县抓住苏区振兴的机遇,以环境保护部对口支援为契机,大力实施以治理生活垃圾为重点的农村环境整治,从山区实际和农户意愿出发,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初步建立起了一套“城乡一体、购买服务、管干分开”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乱扔垃圾到分类减量的转变,从简单填埋(下河)到集中无害处理转变,从粗放作业到精细管理转变,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和谐秀美崇义更加彰显魅力。  [关键词]机遇
期刊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调研扶贫开发并作出重要指示,1月到云南、2月到陕西、3月参加江西代表团、6月到贵州。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希望、三个着力”要求,特别指出要着力推动老区加快发展,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6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开发工作又系统提出了“四个切实”、“四个一批”
期刊
?眼提 要?演 空乘服务是高等院校航空服务专业(空中乘务专业)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从事民航乘务员岗位工作所要掌握的主干课程。航空服务自2002年在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招生以来,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和实验条件的限制,致使这个专业被冠以“旅游及航空服务”的头衔,专业课程授课内容更是缺乏用人单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课程体系;与其他空乘院校学生相比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缺乏就业信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