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四种境界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g2008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們攀登的目的是山登绝顶我为峰
  著名哲学家张世英先生曾提出“人生四境界说”。他按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程度,把人生境界分成“欲求的境界”“求知的境界”“道德的境界”和“审美的境界”四个层次。四种境界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彼此交错。一般而言,人往往是四种境界兼而有之,而人品之高下只是以各种境界所占比例多少不同而决定。
  欲求的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一个“欲求的境界”占主导地住的人,只知道满足个人生活所必需的最低欲望。孔子的弟子告子所谓“食色、性也”,大概就是指的这种境界。这种人往往未脱离动物状态。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其“异于禽兽者几希”。因为这种人沉醉于低级趣味,自然无自由可言,更谈不上什么人生价值和意义。
  求知的境界。也称作“求实的境界”。处于求知境界的人,不再单纯满足于生存的欲望,而是有求知欲。要求理解外在客观事物的秩序和规律,由此催生出科学求实精神。一个人有了知识,把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将得到大大的提升。那些科学家都居于这种境界。那些酷爱发明创新的天才們,也有这样的境界。
  人生的道德境界与求知境界几乎同时发生,但从实现人生意义、价值角度和精神自由程度而言,道德境界高于求知境界。因为人在道德境界中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主客观的外在性,而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但道德总是以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为前提,道德上的“应该”就是这种差距的表现。在哲学家看来,我們日常对“他人”所持的“推己及人”“同情”“怜悯”等人生态度,只是一种“俯视他人”的低层次的道德境界。一个人只有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对他人负责。才能上升到高层次的道德境界。
  道德的实现与完成,既是道德境界的极致,也是它的结束,这时开始进入人生的“审美境界”。这一境界包含道德而超越道德,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审美境界中,人不再是同于道德义务强制行事。不再只是为了“应该”行事。人完全处于一种与世界万物融为一体自然而然的境界之中。审美境界中的人,其行为必然合乎道德,但他是自然而然、自由自在地做应该之事,无任何强制之意。
  以中国传统儒道两寒而论。儒家以“道德的境界”为人生境界的最高层次,其“天人合一”之“天”主要具有道德含义。而道家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则明显以“审美的境界”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诚然,人生的四种境界总是错综复杂地彼此交织。人人皆有“欲求的境界”。只不过高层次的境界往往体现、渗透在低层次的境界中。比如喝茶,一个“欲求境界”占主导地位的人仅仅是解渴,而一个富于“审美的境界”的人,更多地在茶中品出诗意,达到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做到这种境界的人,就是我們所说的大师、大家吧。
  编辑 张金余
其他文献
我和你走过雨走过风,慢慢地把心靠拢    ⊙1⊙  我执拗地怀念着桐,就像禅执拗地不肯提及他一样。  我与桐都曾是读高一时学校“唱响乐队”的成员,他是主唱,我是吉他手。每次大大小小的节日,都是我们大出风头的时候,尤其是桐,人长得帅,唱歌又极富蛊惑性,一个眼神漫不经心地滑过去,都能让全场的女孩子们兴奋地尖叫。偶尔我们也会在校园外“走穴”赚点儿小费,这样几场走下来的直接结果是,桐招来了更多的“桐粉”。
那是一次难忘的笔会。主办单位准许每个与会者带一名家属,于是,原本只有十几个人参加的会议一下子拥有了三十多个与会人员。   刚好凑满了一车。大家一路欢歌,去风景佳绝处犒劳眼与心。   身边坐着的,有好几位都是用优质的精神食粮喂养过自己灵魂的名家,为了这次幸运的相逢,也为了留下一份恒久的纪念,我摘下旅行帽,请各位老师签名。我的儿子也仿效了我的样子,摘下帽子,请大家一一签名留念。   到了饭店,我和儿子
他们夫妇在广东打工十多年,辛辛苦苦挣钱抚养留守在老家的儿子王新平和年迈的母亲。王新平大学毕业那年,相依为命的奶奶去世了。儿子很是悲痛和伤感。他和她守候在儿子身边,生怕他一时想不开,做出傻事来。一有时间,他就和儿子聊天,他坚信父子心灵相通。可是,儿子的眼里始终透出和父亲陌生的目光,他们像两条铁轨,找不到相交的那一点。  为了让儿子能够尽快摆脱这种境遇,他和她决定带上儿子,离开四川老家,再次去深圳打工
英国有个17岁的少年,乱买彩票竟中了200万英镑大奖。中奖后,他买房买车买豪宅,一段时间过后,他感觉自己在挥霍之中丧失了人生目标。于是他搬家远走,避居人世。谁料,不久之后他又患上了抑郁症。29岁那年,他死于豪宅之中。他说:“每个人以不同方式面对死亡,所有人终有一天会离开。”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朋友听,朋友摇头说:“给你足够的钱,却不给你人生目标,再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事情了。”我说:“他是被自己所伤。
那是一个怎样的女孩,让我些许麻木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仅仅是因为她的外形、她的声音,还是……  选秀节目现场,出现了一个女孩。23岁,身高1.28米,穿着粉红色的连衣裙,脸上是自信甜美的笑容。如此袖珍,如此惹人怜爱。音乐响起,灯光暗去,唯美的童声演唱起歌曲《萤火虫》,让全场如痴如醉。  由于身患侏儒症,从五年级以后,女孩就再也没有长高过。这给她的生活带采了诸多不便。比如打车时,出租车都不会停下来。因为
千里马变良驹,离不开伯乐的耐心和指引    当李娜成为第一个捧起大满贯赛事单打奖杯的亚洲人时,她“特别想感谢孙主任”,这个孙主任就是原国家女排队长孙晋芳。  李娜21岁就成为全国网球一姐,2002年却突然选择退役,和男友姜山一起去华中科技大学学习,个中原因无意细说。  此后,国家网球队改组,2004年,孙晋芳来到国家网球管理中心任主任。她上任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娜,决心把这个难得的人才“请”回来
流行文化进入课堂已非一日,2004年金庸小说进入高中语文课本就已经引起过争议。到2008年,流行歌曲第一次成为高考试题,2009年更是成为整个高考的作文题。课堂上唱起流行歌,家长的担心有无必要?  洪晃说:流行文化进入课本没有什么不好,现在的经典在刚刚问世的时候都是流行,当然不是所有流行文化都可以成为经典。我相信郭路生、北岛、芒克的诗句还有崔健的歌词都会成为经典。因为这些字句给予了一代人精神力量,
别让浮云遮住了人生的灿烂阳光     “神马都是浮云”,这是前段时间在网上相当风靡的一句话,被网民誉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警句”。  不上网的,看着这六个字就只能妄加揣测了。其实,只要把“神马”俩字解释一下,这话就不陌生了。神马不是指一匹马,不是指一群马,不是指神话故事里的马,神马是“什么”的谐音。把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什么都是浮云”“什么都不必在意”。  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在一个
口德,即语言交流中的道德,“恶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口者,关也;舌者,机也;出言不慎,驷马难追。”凡夫俗子,虽不能“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注重口德,尤为必要。  不说之德:  张学良  对当年往事守口如瓶  1936年12月12日,因深感大敌入侵,国家危难之际,军人守土有责,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断然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改变了张
一个懒惰者四处流浪、乞讨,饱受了人间的酸甜苦辣。  一天,他流浪进了方圆寺。他已一天没有吃东西了,便向一位老和尚乞求水与食物。  老和尚说,你今天帮我打扫寺院的卫生,我就给你水和食物。  懒惰者说,我一天没吃东西了,你给我水和食物,我明天再帮你打扫寺院的卫生,行吗?  老和尚说,我这里只有今天,没有明天,我只看到今天,从来不看明天。你不愿意今天帮我打扫卫生,你现在就离开吧。  懒惰者说:我现在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