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开启高中语文德育教育新征程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1983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推动着素质教育进程的加速前行。新课程理念背景环境下,高中阶段语文科目的教育教学可以说是面临着新的挑战,并且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养的提升越发得到重视。本篇文章主要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探索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高效开启德育教育新征程,为德育教育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开展提供动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保持端正的思想道德,从而保障学生可以积极地、正向地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9-0114
  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带动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而这也让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现阶段高中的学生从出生开始所接触的东西就是先进的、创新的,这也让学生的本质发生了改变,对于教育教学而言这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现在信息时代的高速前行,互联网的飞速普及让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沉溺网络、放纵自我,这就要求高中教育教学的开展要注意摆正学生思想,让学生正确认知网络的价值和自身发展的需求。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作为重点科目自然承担着一部分的责任与义务。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
  1.促进明确教育目标
  语文科目本身就是高中阶段的教学重点,也可以说是德育教育开展的重要依托。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推进来说,其中德育教育内容的渗透促使其对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熏陶、行为的纠正、素养的提升等内容,都可以成为语文教育目标中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内涵、提高了价值。并且,德育教育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体现,让语文教学主题得到了深化,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到的内容有了升华。
  2.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内容的渗透促使语文教学的内容出现了转变,教师对其他科目教学内容的融合更具体了。比如历史人文知识、政治思想道德、生物生命学等。而这些强化与提高了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更浓厚的学习气息,并且多元化内容的结合,让学生跳出了语文学习的思维局限性,增强了学生多学科学习的关联性。学生这种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标志着素质教育思想的实质性展现,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言意义重大[1]。
  3.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语文科目教学本身就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能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德育教育的渗透在这个基础上强化了素质教育成效,让学生通过一个科目的学习获得了多方面的提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通过对德育内容的接触,让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認知、行为素养等都得到了质的改变,这也标志着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二、聚焦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
  1.深度掌握学生发展信息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客体,学生才是主体。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开展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互相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去深度掌握不同学生的成长发展信息,了解学生德育素养的差异性,从而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德育教育目标的建立提供依据,以便于保障语文德育教育和学生之间的高度融合性,保障教育教学取得良好的成果[2]。
  2.注重语文教学素材的应用
  鉴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因此语文教材的应用是关键,教师要注意从教材内容出发融合德育教育内容,以便于既保障语文教学本质不变,又确保德育教育渗透的有效性。比如《雨巷》教学,诗歌本身有意境优美的特点,而教师则可以利用其中优美意境的创造带动学生思维,让学生懂得逆境中审视美好,就好比诗歌中表达的“独自撑伞、寂寥雨巷”,但却“丁香一样芬芳”,要让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虽然孤独但也富有的这种感觉,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3.积极地利用德育教育元素
  积极地利用德育教育元素展开语文教学,可以促进落实素质教育,推动核心素养的培育。比如《采薇》的教学,教师可以与《疏离》《岂曰无衣》等诗歌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在明显的情感对比中感受战士的思乡之情,然后可以根据诗歌内容的呈现编排课堂情景演绎,让学生在一种跨时空的表演中真切感受乡愁,从而促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那种脆弱与坚强,让语文的教学和德育的熏陶共同取得良好成果。
  4.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活动教学的吸引力远大于常规课堂教学,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到的东西理解也更透彻,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开展,可以适当拓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语文单元教学主题的变化开展不同活动,比如道德培养类、思想认知类、行为规范类等等,具体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确定,多元化的语文德育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多元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语文德育教育质量与效率,保障学生语文素养与德育素质的有效提升[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现阶段高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有助于明确教育目标,并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促进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开展要注意迎合学生的成长发展变化,着重运用语文教学中的有利素材和积极运用德育教育元素,以此促进德育教育和语文教学更好地融合,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还能促进强化德育教育效果,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开展任重而道远,教师务必保持思想积极、工作认真、教学完善的态度。
  参考文献:
  [1]胡庆华.聚焦核心素养,开启高中语文德育教育新征程[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22):21-22.
  [2]张彦玖.以情动人,化文为德——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27):145-146.
  [3]何佳鸿.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与德育教育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42.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东盟中学530105)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数学学习中的拓展探索题型属于学科中开放式、探究式的题型,数学学习中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數学知识和解题方法以外,更多的是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用一些基础知识以外的内容,帮助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其能够在后续的数学学习和习题练习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解题思路,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综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后习题;拓广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
此文系广州市教育政策研究课题“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研究”ZCYJ20096研究成果  摘要:现代教育中的学科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转变教学观念,在音乐教学中深入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利用红歌教育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以下内容中,笔者便重点围绕音乐教学中红歌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音乐学科,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当前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更加注重采用多样化手段授课。为了提升数学教学质量,要求教师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转变教学理念,并注重对学生数学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接受专业教育,提升学习能力,对数学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和主动性。但是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因此,本文将围绕高中生数学逻辑推理素养
摘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新增加了“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的方式,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由于是新生事物,可以借鉴的经验并不多,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经验,就新课程改革与高中物理课题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物理;课题研究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