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人居然也穿貂裘,这令到访大清国的外国人十分惊诧。
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使团的成员安德森(Aeneas Anderson)注意到,广州皮衣服装店很多,店里的皮料很丰富,如豹皮、狐皮、熊皮和羊皮都有。
12年(1805年)后,到达广州的俄国“涅瓦号”舰长尤里·利相斯基也看到,广州的冬季“一些人缝制了皮上衣,另一些人只将袖口和领子缝上毛皮”。
这种只在领袖上缝上毛皮的时尚,叫做“衣缘皮”——衣服边缘上的毛皮装饰。《清稗类钞》记录道:“广州地近温带,气候常暖,所谓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也。极冷时,仅需衣棉。然官界为彰身饰观计,每至冬季,则按时以各种兽皮缘于衣之四围,自珠羔至于貂狐,逐次易之,俨如他省之换季然。”
大清国对毛皮这种奢侈品的追求,令利相斯基相信:“为此需要大量的海龙皮(海獭皮)、貂皮和黄貂鱼(海狗)皮”,这对俄罗斯的毛皮产业无疑是利好消息。
官场穿裘,最初并非为了炫富。
中华帝国向来将服饰作为区别不同等级的工具,类似军衔,清政权则将其传统的毛皮服饰带入了官员着装规定中,不同级别的官员所穿毛皮种类,都有严格制度,甚至换季的顺序也被详细规定,统一更换,不得错乱。
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及帝国对服饰规制的放松,最终促成了穿裘从“贵贱”之别向“贫富”之别的跳跃。到乾隆时期,富者穿狐裘、中产阶层穿羊裘已成时尚,道光年间一些地方甚至“男人俱是轻裘, 女人俱是锦绣”。
对于毛皮时尚的追求,刺激了毛皮的进口。世界上最大的毛皮出口国是俄罗斯,而俄罗斯最大的出口对象就是中国。追寻毛皮,甚至成为俄罗斯挺进美洲大陆开辟殖民地的重要动力。英、法、美等国也不甘落后,纷纷投身美洲毛皮的采购,销往中国市场。
作为中俄唯一的法定通商口岸,恰克图的关税收入,成为俄罗斯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中,毛皮贸易约占俄国出口商品的七八成,借此换取中国的茶叶,所谓“彼以皮来、我以茶往”,恰克图因此成为与伦教、纽约、莱比锡和诺夫哥罗德等地并称的毛皮集散地。根据中俄条约,恰克图口岸只准以货易货,毛皮的销售更是直接关系到采购中国茶叶的数量。《剑桥晚清史》记载,从1800年到1824年,恰克图贸易总额增加了将近90%,凸显中国对俄产毛皮的巨大胃口。
但俄罗斯商人的好日子,很快被欧美商人打碎。为了弥补对华贸易中的巨额出超,欧美商人不断寻找能够替代白银输入中国的商品。美洲西北岸出产的海獭和海豹毛皮,因此成为在鸦片之前的主要替代物之一。
1776年,即美洲殖民地通过《独立宣言》这一年,曾经发现了澳大利亚的英国探险家詹姆士·库克,在美洲西北岸廉价收购一批海獭皮,1779年以每张120银元的高价,在广州售出,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随后,英国商人开始大规模介入毛皮生意。
美国独立后,第一艘对华直接贸易的商船“中国皇后号”,在其1784年的首航中,所运载的主要货物也是毛皮。欧洲其他国家也不甘示弱,1787年奥地利的“帝国之鹰号”、1791年法国的“强壮号”,都随着英美,开始在美洲与中国之间做起了毛皮生意,广州港的毛皮进口数量不断攀升。
深感威胁的俄罗斯人,不惜动员国家机器,加大对远东及北美地区毛皮的控制,这导致了“俄美公司”——一家类似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垄断企业——的诞生。但这并不能改变俄国人最大的软肋:交通。俄国商人在北美收购的毛皮,须经格陵兰岛,由海路运往鄂霍茨克,然后再走陆路运往恰克图。这条道路十分艰难,有时居然要走足足两年。相比之下,英美法等国商人,从北美洲直航广州,往返仅需五个月。更为关键的是,中俄贸易口岸恰克图,远离中国的人口中心,在市场辐射能力上完全无法与地处珠三角的广州相比。这导致俄国对华出口的支柱有坍塌的危险。
在毛皮争夺战中日益被动的俄罗斯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广州,试图开辟从圣彼得堡直达广州的海上商路,促成了1803年8月开始的俄罗斯首次环球航行。尽管这次环球首航在技术上十分成功,在商业上却惨遭失败——大清政府严词拒绝与俄罗斯进行海路贸易,并处分了相关的广州官员。
尤其令俄罗斯人郁闷的是,由于他们总是在恰克图挑战各种规定,激怒了乾隆皇帝,先后三次下令关闭恰克图口岸——最后一次,从1785年到1792年,居然关闭了长达八年之久。而这为欧美毛皮商人的趁机崛起提供了机会,俄美公司在1800年的报告中感叹:“大量皮货经多次转手输入广州,由这里运销全中国,使我们在恰克图的便宜买卖大受打击,最后很可能关税枯竭。美国人说,恰克图闭市使他们受益,皮价可以抬高两成。”
据美方资料,自此到19世纪30年代,美国总共给广州输入的毛皮价值,高达1500万-2000万美元(折合如今30亿-40亿人民币),中国高端人群对于奢侈品的酷爱和强大购买力,成为年轻合众国的经济“加油站”。
毛皮之前,大清国的主要进口商品是西洋钟表。
彼时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钟表进口国。乾隆皇帝正是举世无双的大“表哥”。仅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两广总督、粤海关监督等人就累计进贡钟表130件。据现存乾隆朝贡单的不完全统计,大“表哥”收到的进贡钟表,共有3000多件,其中以英国钟表为最。后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紫禁城内的库存钟表有431架,圆明园则有441架,可见历代收获之丰。著名贪官和的家中,有大时钟10架,小钟表300余架,洋表280余个。《啸亭续录》载:“近日泰西氏(西洋)所造自鸣钟,制造奇邪,来自粤东,士大夫争购,家置一座,以为玩具。”
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带来的丰厚礼物,并不能引起乾隆的重视。熟悉北京高层的法国传教士钱德明告诉英国人:“精明的耶稣会士早就把乾隆惯坏了,皇帝已有一只豪华表,奇特的转动喷泉钟,一只能走步的机械狮子,人形自动木偶等。神父们就怕一句话,就是皇帝对他们说:‘既然你们能制造一个会走路的人,现在你们让他说话吧!’” 乾隆时期,的确在钟表外观的创新上,花费了不少精力。配备了大量外籍技术人员的“做钟处”,根据皇帝的喜好,对西洋钟表进行特殊的改造。如1752年,乾隆要求对一台乌木架葫芦形时乐钟进行技术攻关:“著西洋人将此钟顶上想法安镀金莲花朵,逢打钟时要开花,再做些小式花草配上”。
英国人曾向乾隆敬献了一台能写字的机械人钟,可写“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后来,又有人敬献了能写“万寿无疆”四个汉字的机械人钟。自此,对它们进行升级,书写满、蒙、藏字,就成为乾隆皇帝交给“做钟处”的技术课题及政治任务。
钟表生产,很早就部分实现了“国产替代”。马戛尔尼使团的贡物主管巴罗说:“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是,广州的一个中国人第一次见到欧洲钟表,就成功地仿造出一只来……现在,他们以三分之一的费用大批生产这种精巧的机械。”巴罗也感慨:“唯一需要我们提供的是主发条,因为那是他们做不出的。”
钟表最为关键的核心——发条,确切地说,是发条用钢,一直必须依赖进口,这也是清帝国的一大奇观。根据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七月的一份奏折,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曾进口发条用钢“广钢”2094斤,在此后的八年中,这批钢材被消耗2011斤,制作134根发条,平均每年用钢251斤,平均每根发条用钢15斤,以便满足宫中大型钟表和机械玩具的需求。1768年,相关部门再度请旨,要求继续进口2000斤发条用钢。
中国人在细微处的灵巧,没少受英国人嘲笑。他们认为,目前跟欧洲相比,中国人可以说是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伟大,在举足轻重的大事上渺小。而造成这些的原因,在于“朝廷傲慢自大,假装对任何新的或外国的东西都不屑一顾,对新的发明创造,不管多么精妙奇巧,他们都普遍缺少鼓励,因而极其严重地阻碍了艺术和制造业的进步”。
英国人的确观察细腻。乾隆本人虽然对西洋钟表极为酷爱,却丝毫也不妨碍他在公开场合痛斥:“恶其淫巧,尝禁其入贡,然至今未能绝也。”此举与其父亲雍正皇帝颇为类似。雍正平日里常常戴着西洋眼镜,甚至曾头戴西洋假发,身着洋服画像,但在公开的文件批示中,却痛斥“西洋物件”:“白白叫无益之物使外国人占中国之利,此举甚不当!中国什么东西没有?!”
马戛尔尼使团发现,中国人虽然有各种丰富的经验,却从来不在经验的基础上再往前一步。比如,中国人知道用装了明矾的竹筒在河水里搅动几下,使得水马上就澄清了,但却并不研究为何明矾能起到如此作用;中国人用蒸汽来软化牛角,制作那种薄而透明的大灯笼,却似乎从来没有发现蒸汽被压缩之后的巨大能量……
英国人在经过大运河时,看到中国人使用绞盘拖动航船,进出不同高度的河段,而不是使用水闸调节水位——尽管水闸在中国十分普遍。他们猜想:“中国朝廷不愿意让任何形式的发明创造,夺走成千上万人获得微薄生计的机会……如果在中国为促进和解放劳动力而普遍推广机器的使用,那么伴随而来的后果将是极其痛苦的,是致命的。”
爱民及对社会稳定的期盼,的确是帝国拒绝进步的堂皇理由。天朝的进口,仅仅局限于奢侈品,虽然这为天朝带来了巨额的贸易顺差,却让民众的生活并无切实的获益。
帝国的停滞,并非因为制度自信、技术自信带来的傲慢,恰恰倒是因为缺乏制度自信和技术自信,甚至缺乏面对民众的自信……
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使团的成员安德森(Aeneas Anderson)注意到,广州皮衣服装店很多,店里的皮料很丰富,如豹皮、狐皮、熊皮和羊皮都有。
12年(1805年)后,到达广州的俄国“涅瓦号”舰长尤里·利相斯基也看到,广州的冬季“一些人缝制了皮上衣,另一些人只将袖口和领子缝上毛皮”。
这种只在领袖上缝上毛皮的时尚,叫做“衣缘皮”——衣服边缘上的毛皮装饰。《清稗类钞》记录道:“广州地近温带,气候常暖,所谓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也。极冷时,仅需衣棉。然官界为彰身饰观计,每至冬季,则按时以各种兽皮缘于衣之四围,自珠羔至于貂狐,逐次易之,俨如他省之换季然。”
大清国对毛皮这种奢侈品的追求,令利相斯基相信:“为此需要大量的海龙皮(海獭皮)、貂皮和黄貂鱼(海狗)皮”,这对俄罗斯的毛皮产业无疑是利好消息。
貂裘贸易战
官场穿裘,最初并非为了炫富。
中华帝国向来将服饰作为区别不同等级的工具,类似军衔,清政权则将其传统的毛皮服饰带入了官员着装规定中,不同级别的官员所穿毛皮种类,都有严格制度,甚至换季的顺序也被详细规定,统一更换,不得错乱。
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及帝国对服饰规制的放松,最终促成了穿裘从“贵贱”之别向“贫富”之别的跳跃。到乾隆时期,富者穿狐裘、中产阶层穿羊裘已成时尚,道光年间一些地方甚至“男人俱是轻裘, 女人俱是锦绣”。
对于毛皮时尚的追求,刺激了毛皮的进口。世界上最大的毛皮出口国是俄罗斯,而俄罗斯最大的出口对象就是中国。追寻毛皮,甚至成为俄罗斯挺进美洲大陆开辟殖民地的重要动力。英、法、美等国也不甘落后,纷纷投身美洲毛皮的采购,销往中国市场。
作为中俄唯一的法定通商口岸,恰克图的关税收入,成为俄罗斯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中,毛皮贸易约占俄国出口商品的七八成,借此换取中国的茶叶,所谓“彼以皮来、我以茶往”,恰克图因此成为与伦教、纽约、莱比锡和诺夫哥罗德等地并称的毛皮集散地。根据中俄条约,恰克图口岸只准以货易货,毛皮的销售更是直接关系到采购中国茶叶的数量。《剑桥晚清史》记载,从1800年到1824年,恰克图贸易总额增加了将近90%,凸显中国对俄产毛皮的巨大胃口。
但俄罗斯商人的好日子,很快被欧美商人打碎。为了弥补对华贸易中的巨额出超,欧美商人不断寻找能够替代白银输入中国的商品。美洲西北岸出产的海獭和海豹毛皮,因此成为在鸦片之前的主要替代物之一。
1776年,即美洲殖民地通过《独立宣言》这一年,曾经发现了澳大利亚的英国探险家詹姆士·库克,在美洲西北岸廉价收购一批海獭皮,1779年以每张120银元的高价,在广州售出,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随后,英国商人开始大规模介入毛皮生意。
美国独立后,第一艘对华直接贸易的商船“中国皇后号”,在其1784年的首航中,所运载的主要货物也是毛皮。欧洲其他国家也不甘示弱,1787年奥地利的“帝国之鹰号”、1791年法国的“强壮号”,都随着英美,开始在美洲与中国之间做起了毛皮生意,广州港的毛皮进口数量不断攀升。
深感威胁的俄罗斯人,不惜动员国家机器,加大对远东及北美地区毛皮的控制,这导致了“俄美公司”——一家类似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垄断企业——的诞生。但这并不能改变俄国人最大的软肋:交通。俄国商人在北美收购的毛皮,须经格陵兰岛,由海路运往鄂霍茨克,然后再走陆路运往恰克图。这条道路十分艰难,有时居然要走足足两年。相比之下,英美法等国商人,从北美洲直航广州,往返仅需五个月。更为关键的是,中俄贸易口岸恰克图,远离中国的人口中心,在市场辐射能力上完全无法与地处珠三角的广州相比。这导致俄国对华出口的支柱有坍塌的危险。
在毛皮争夺战中日益被动的俄罗斯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广州,试图开辟从圣彼得堡直达广州的海上商路,促成了1803年8月开始的俄罗斯首次环球航行。尽管这次环球首航在技术上十分成功,在商业上却惨遭失败——大清政府严词拒绝与俄罗斯进行海路贸易,并处分了相关的广州官员。
尤其令俄罗斯人郁闷的是,由于他们总是在恰克图挑战各种规定,激怒了乾隆皇帝,先后三次下令关闭恰克图口岸——最后一次,从1785年到1792年,居然关闭了长达八年之久。而这为欧美毛皮商人的趁机崛起提供了机会,俄美公司在1800年的报告中感叹:“大量皮货经多次转手输入广州,由这里运销全中国,使我们在恰克图的便宜买卖大受打击,最后很可能关税枯竭。美国人说,恰克图闭市使他们受益,皮价可以抬高两成。”
据美方资料,自此到19世纪30年代,美国总共给广州输入的毛皮价值,高达1500万-2000万美元(折合如今30亿-40亿人民币),中国高端人群对于奢侈品的酷爱和强大购买力,成为年轻合众国的经济“加油站”。
大清"表哥"
毛皮之前,大清国的主要进口商品是西洋钟表。
彼时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钟表进口国。乾隆皇帝正是举世无双的大“表哥”。仅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两广总督、粤海关监督等人就累计进贡钟表130件。据现存乾隆朝贡单的不完全统计,大“表哥”收到的进贡钟表,共有3000多件,其中以英国钟表为最。后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紫禁城内的库存钟表有431架,圆明园则有441架,可见历代收获之丰。著名贪官和的家中,有大时钟10架,小钟表300余架,洋表280余个。《啸亭续录》载:“近日泰西氏(西洋)所造自鸣钟,制造奇邪,来自粤东,士大夫争购,家置一座,以为玩具。”
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带来的丰厚礼物,并不能引起乾隆的重视。熟悉北京高层的法国传教士钱德明告诉英国人:“精明的耶稣会士早就把乾隆惯坏了,皇帝已有一只豪华表,奇特的转动喷泉钟,一只能走步的机械狮子,人形自动木偶等。神父们就怕一句话,就是皇帝对他们说:‘既然你们能制造一个会走路的人,现在你们让他说话吧!’” 乾隆时期,的确在钟表外观的创新上,花费了不少精力。配备了大量外籍技术人员的“做钟处”,根据皇帝的喜好,对西洋钟表进行特殊的改造。如1752年,乾隆要求对一台乌木架葫芦形时乐钟进行技术攻关:“著西洋人将此钟顶上想法安镀金莲花朵,逢打钟时要开花,再做些小式花草配上”。
英国人曾向乾隆敬献了一台能写字的机械人钟,可写“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后来,又有人敬献了能写“万寿无疆”四个汉字的机械人钟。自此,对它们进行升级,书写满、蒙、藏字,就成为乾隆皇帝交给“做钟处”的技术课题及政治任务。
英国人的嘲笑
钟表生产,很早就部分实现了“国产替代”。马戛尔尼使团的贡物主管巴罗说:“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是,广州的一个中国人第一次见到欧洲钟表,就成功地仿造出一只来……现在,他们以三分之一的费用大批生产这种精巧的机械。”巴罗也感慨:“唯一需要我们提供的是主发条,因为那是他们做不出的。”
钟表最为关键的核心——发条,确切地说,是发条用钢,一直必须依赖进口,这也是清帝国的一大奇观。根据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七月的一份奏折,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曾进口发条用钢“广钢”2094斤,在此后的八年中,这批钢材被消耗2011斤,制作134根发条,平均每年用钢251斤,平均每根发条用钢15斤,以便满足宫中大型钟表和机械玩具的需求。1768年,相关部门再度请旨,要求继续进口2000斤发条用钢。
中国人在细微处的灵巧,没少受英国人嘲笑。他们认为,目前跟欧洲相比,中国人可以说是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伟大,在举足轻重的大事上渺小。而造成这些的原因,在于“朝廷傲慢自大,假装对任何新的或外国的东西都不屑一顾,对新的发明创造,不管多么精妙奇巧,他们都普遍缺少鼓励,因而极其严重地阻碍了艺术和制造业的进步”。
英国人的确观察细腻。乾隆本人虽然对西洋钟表极为酷爱,却丝毫也不妨碍他在公开场合痛斥:“恶其淫巧,尝禁其入贡,然至今未能绝也。”此举与其父亲雍正皇帝颇为类似。雍正平日里常常戴着西洋眼镜,甚至曾头戴西洋假发,身着洋服画像,但在公开的文件批示中,却痛斥“西洋物件”:“白白叫无益之物使外国人占中国之利,此举甚不当!中国什么东西没有?!”
马戛尔尼使团发现,中国人虽然有各种丰富的经验,却从来不在经验的基础上再往前一步。比如,中国人知道用装了明矾的竹筒在河水里搅动几下,使得水马上就澄清了,但却并不研究为何明矾能起到如此作用;中国人用蒸汽来软化牛角,制作那种薄而透明的大灯笼,却似乎从来没有发现蒸汽被压缩之后的巨大能量……
英国人在经过大运河时,看到中国人使用绞盘拖动航船,进出不同高度的河段,而不是使用水闸调节水位——尽管水闸在中国十分普遍。他们猜想:“中国朝廷不愿意让任何形式的发明创造,夺走成千上万人获得微薄生计的机会……如果在中国为促进和解放劳动力而普遍推广机器的使用,那么伴随而来的后果将是极其痛苦的,是致命的。”
爱民及对社会稳定的期盼,的确是帝国拒绝进步的堂皇理由。天朝的进口,仅仅局限于奢侈品,虽然这为天朝带来了巨额的贸易顺差,却让民众的生活并无切实的获益。
帝国的停滞,并非因为制度自信、技术自信带来的傲慢,恰恰倒是因为缺乏制度自信和技术自信,甚至缺乏面对民众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