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guxinz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门开了,又关上。伴随着钥匙放在鞋柜上,鞋子坠地的声音,母亲从厨房探出头来:“回来啦,儿子。”“回来了,妈。”一段每周都会重复一次的对话,像是充满了魔力,瞬间唤醒一个家,也唤醒了家中的一些物件。
  炖肉用的小锅,又被捉上了灶台;书桌前的台灯,又重新亮起;电视开始播放不常出现的体育频道;洗衣机也重新有了大任务量的工作。
  大人们的衣服洗得少,孩子的衣服容易脏又经常换,洗得多。每到了儿子回家的时候,母亲都会把衣服反过来,把兜里的东西掏出来,然后把衣服小心翼翼地放进洗衣机的滚筒里,撒上洗衣粉,盖上盖子,任衣服在滚筒中遨游,任灰尘、油渍在滚筒中哀号。这是台老式的双桶洗衣机,它承载着儿子张源对高中生活的记忆。
  张源的父亲在西餐厅当服务员,母亲在纺织厂工作。他们住在纺织大院里,家境虽不富裕,却从没觉得缺过什么,家里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了一台双桶洗衣机。近三十年过去了,张源一个人住在纺织大院里,儿女在新城区工作,也算是自立了,他们自己租房子住。
  张源的女儿把车开进纺织大院,这里的一切和她小时候一样,使她感觉温暖。“爸,我回来了。”门开了又关上,伴随着皮包放在鞋柜上,皮鞋坠地的声音。“静子,回来了。”张源从厨房探出头。
  晚饭的时候,父女二人聊得很愉快,女儿声情并茂地讲述在公司里的工作经历,顺带着讲了一些男同事的事儿。每听到这种地方,父亲都会停止咀嚼,喝一口汤。张静去上卫生间,看见洗衣机,问父亲:“爸,把这老古董换了吧?这么多年了,估计洗衣服也洗不干净了吧!”“不换,这洗衣机耐用着呢。你奶奶当时都用它给我洗衣服,好用着呢!”女儿不再追问。
  临走,女儿在楼下遇见李大婶。“妮子,你们家那洗衣机该换了吧?我看你爸老是端着个盆,在楼底下手洗衣服,想必洗衣机是坏了吧?”回到住处,张静打开手机,给老爸订了台新的滚筒洗衣机,周末送货上门安装。“坏了就是坏了,还跟自己女儿客气啥呢!爸应该也老早就想换洗衣机了吧?”张静这么想着,咬了一下嘴唇,摇摇头,笑了。
  周末,张静驱车去父亲那儿,洗衣机比她早到了一会儿。楼道口正堵着车呢。张静接到安装工人的电话。“张女士吗?”“是。”“您确定订单里填写的送货地址是正确的吗?这儿的大叔说不是他订的洗衣机,他怎么也不愿意换。”在下订单的时候,张静把输入的地址看了好几遍,绝不会错。她知道,准是父亲又倔了。
  二十分钟后,张静到达现场。
  “静子啊,这是你买的吗?都说不要了,怎么乱花钱?”父亲有些埋怨。“李婶说你老是在楼下手洗衣服,不是心疼你嘛。”女儿势在必行。“我下楼洗,是想晒太阳,让阳光给衣服杀杀菌,不是因为洗衣机坏了!”接着,他把女儿领到卫生间,像小时候他母亲做的那样,把自己的袜子扔进洗衣机,扭开水龙头,撒上洗衣粉,洗衣机又转了起来。这声音,张静已经好久没听过了。记得她小时候,妈妈用这台洗衣机,也是这个声音,“刺啦刺啦”,很响却很悦耳。张静的心就像是被放进滚桶里,摇晃起来。
  “那爸,咱还换吗?”张静问。父亲迟疑了,工人看傻了。“换吧,”片刻后,父亲回答,“但老的也别扔。”工人们松了一口气。等到老洗衣机完成最后的工作,大家一同将它搬到了地下室。关上地下室的门之前,张源和女儿盯着洗衣机看了很久,坠入回忆中,回到那个天蓝蓝的时代。父親想到蹲在洗衣机前整理脏衣服的母亲与妻子,女儿则想到了奶奶和母亲。恍惚之间,洗衣机的滚筒又转了起来,父亲与女儿都又变成了孩子。
  又一天,女儿来探望父亲。当她问起父亲为什么又同意将洗衣机换掉时,父亲这么回答:“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咱总得向前看的。老的洗衣机是父辈留下的,新的洗衣机是女儿买的,对我来说同等重要。”
  (指导老师:张 倩)
  家长留言
  生活小事折射出的光彩
  @袁勇
  儿子居易出生在农村老家,对爷爷奶奶的感情很深。后来和妈妈、姐姐来到城市,小小年纪,就开始尝到孤独的滋味。我和居易妈妈平日工作忙,常常不能很好地照顾他。现在想起来,我们仍觉得对他和姐姐充满了歉疚。
  居易小时候,常常和动画片、电影做伴,就喜欢上了电影。他常常说,长大了要做导演。我们都觉得他是在吹牛,也就不以为意。他常滔滔不绝地跟我们聊电影;班里有文艺节目,他也会认真地写“剧本”并参与表演。我们认为这不过是他功课之余的一点爱好,偶尔会称他“居导”,当作玩笑。高二的时候,他选学理科,我们都觉得他的“导演梦”要破产了。
  可是,高三的时候,他突然提出,要参加“影视编导”的艺考培训,并报了名。从秋到冬,他兴致勃勃地去上课,从没有迟到过一次。天气那么冷,他却总是风风火火,来去如风。他很认真地学习相关的书,有时候会学习到很晚。这时候,我和居易妈妈才知道,儿子一直都是认真的,他一直都紧紧拥抱着自己的导演梦。
  这篇习作,是他在班上草就的一篇“剧本”作业。他后来读给我和他妈妈听,我们都很感动,觉得他真的长大了。这个以“洗衣机”为中心道具的故事,也许和我们家一场更换洗衣机的“风波”有关。
  我们家的波轮洗衣机,已经用了十多年,桶底积了一些污垢。洗衣物的时候,这些积垢常常会漂浮上来,粘在洗净的衣物上。居易姐姐爱洁净,很不满意这台洗衣机,曾经专门请工人师傅对洗衣机全面清洁过一次。可是不久,积垢就又出现了。姐姐提出要换掉这台洗衣机,并从网店搜索了一款价廉物美的滚筒洗衣机,订了货。我和居易妈妈觉得,旧的洗衣机虽然有缺点,可还能用,而且有了感情,同时为了保持节俭的美德,坚决不同意更换。家庭中的“顽固守旧派”和“新兴改良派”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
  居易只是旁观者。但是他亲历了我们“两派”的辩论、气急败坏、闹别扭、不开心。后来,“顽固守旧派”不得不妥协。新的洗衣机送来并安装,旧的洗衣机拆掉,以极低的价格参与换新活动,并被搬走。我和居易妈妈虽然很不舍得,可是,我们更希望女儿能开开心心地洗衣服。这场“风波”很快过去了,我们的家庭生活又恢复了祥和宁静。
  居易以他冷静的观察和体会,把这件事写进自己的“剧本”里。我和他妈妈都很为他的写作态度和剪裁、表达能力感到欣慰。我们都希望,他将来能很认真地体验生活,感受人之为人的动人、可爱、可敬之处,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生活中凡人小事所折射出的光彩。
其他文献
在编者编辑本期稿件的同时,著名作家余华出现在一家培训机构的讲台上,面对中学生讲授“如何在中高考中写好作文”,一时间引发巨大争议。  有文学爱好者痛心疾首“文学已死”,也有乐观的评论者认为作家教作文有利于中学生。“文学已死”的理由无非是作家“不务正业”,竟然“自甘堕落”地做起应试教育的培训老师。乐观的评论者则认为以余华当下中国著名作家的身份,指导中学作文本身是无可厚非且绰绰有余的。事实上,这两种观点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四川某地的李大爷为了看病,和老伴转了好几趟车终于赶到某知名医院,却被告知医院为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已取消了现场挂号服务,就医需要“网上预约”。这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易如反掌,对于老年人却是难事,取消现场挂号让“慢了一拍”的一些老人求医问药很是受阻。  在“快一拍”的信息化、智能化社会中,有很多事情让“慢了一拍”的群体只能“望网兴叹”。  针对这种现
期刊
这是一位阅历丰富的校长。  2017年6月,担任阳光教育集团六盘水北大培文学校高中部校长,组建起一支执行力、战斗力强劲的队伍。  2018年9月,担任新都巴德美际学校中学部执行校长,负责中学部全面工作,并在招生、招聘、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等方面取得极大的成效。  2020年4月,担任四川省成都市建平学校常务副校长及中学部校长。  目前,担任四川省广安友谊加德学校高中部校长。  他说,这两三年一直在寻
期刊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校园承载着的是人文,是世间的温情以及更多宝贵的东西。十多年前,我有幸出任苍南县灵溪中学书记、校长,担负起传承及发展学校文化的重要使命。  这是一所有着一甲子厚重历史的学校。60多年风雨中,学校几经波折,数易其名,在苍南县这片古老而又新鲜的土地上茁壮发展,被誉为苍南教育的“黄埔学校”,为家乡与社会发展培养了近两万名毕业生,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
期刊
☆王狗儿的牢骚☆  你或许都不记得有这个人,但他丈母娘你肯定认识——刘姥姥。  《红楼梦》里有如此描述:  因这年秋尽冬初,天气冷将下来,家中冬事未办,狗儿未免心中烦躁,喝了几杯闷酒,在家中闲寻气恼,刘氏不敢顶撞……  王狗儿是个乡下农民,因为祖上做过小官,也跟当今权贵王子腾家攀过亲,使得他总是不安于现状。  他往往拉不下脸来,家里穷得吃不上饭,他也不想办法,只是生闷气,动不动就打老婆孩子出气。 
期刊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