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多数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并不快乐。作业多,课余时间少,升学择校压力大。我们可爱的孩子怎能快乐起来?笔者觉得如能在学校和家庭中尽可能的创造宽松的环境,避免孩子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环境下学习;恰当把握奖励与惩罚的尺度,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允许孩子犯错误,以科学的方法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下无拘无束地认知、探索、创造这个世界;给孩子多提供发光表现的机会等等。这样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感到快乐,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关键词】快乐;成长环境;鼓励;新课程改革;压力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了,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仍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很多家长、老师忽略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空间,繁重的作业、分数至上的观念让许多青少年失去了应该尽情享有的快乐。盲目追求分数的应试教育让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培养,他们怎能快乐起来?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 “幼年的生活是最主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教育意味着什么呢?笔者认为,首先意味着让他们感觉自己是快乐的,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充分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求知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要充分体验到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集体温暖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快乐的天性被纵情释放、青春的激情被纵然挥洒的快乐……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到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呢?
1 给孩子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
孩子在一种健康、宽松、和谐和心理环境下去学习,结果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是在一种紧张、压抑的心理环境下学习,往往事倍功半。
和谐、宽松的学校环境,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应形成一个和谐、友善、亲切、融洽的教育共同体,形成“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育情境。
家庭环境也同样重要,它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作为家长必须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和谐、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因为孩子们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目前,有些家长并未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庭环境严重被“污染”。比如:打麻将成疯;孩子在场时,讲粗话;频繁请客,讲排场;家长过分打扮等。要想营造出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首先家长要培养自己健全的性格和对生活对学习的热情,保持自己稳定的情绪,循循善诱,启发孩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样家庭就会保持亲切、友爱、平等、欢乐的气氛,孩子就会在轻松、温暖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教育和影响。
2 允许孩子犯错误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还相对薄弱,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会经常犯错误。但在笔者的课堂上,很少听到责备,更多的是鼓励、是表扬。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在不断地尝试中学习和成长的,尝试就免不了犯错误。这些“错误”一般都是由于孩子缺少生活经验和缺乏知识的缘故,我们不但不能要求孩子不出错,还要认识到出现错误是孩子积累知识的必由之路。对于孩子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要认真分析,充分理解,以科学的方法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下无拘无束地认知、探索、创造这个世界。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吸收知识的养料,在成长的年轮上轻轻松松地、快快乐乐地度过灿烂的童年岁月,踏着快乐的节拍去创造快乐的未来生活。
3 奖励与惩罚
奖励、表扬是一种教育手段,惩罚、批评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只有奖励或表扬而没有批评或惩罚的教育是不符合实际的,它不是实事求是的教育。完整的教育既有奖励也有惩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惩罚与奖赏具有同等的价值。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好听的赞辞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个月。”这句略带夸张的话体现了“表扬”的魅力之所在。每个老师都应当掌握表扬学生的艺术,让孩子的脸上永远洋溢着笑容。
惩罚也需要艺术。不是要教家长如何“罚孩子”,恰恰相反,是希望家长们不要轻易、冲动地惩罚孩子。孩子一天天长大,需要从生活中积累经验,在探索的路上不免犯错、闯祸,家长应理解和原谅。
惩罚只是手段,改错才是目的,请家长们在动怒前先思考3秒:这样真的有助于孩子知错改错?一切手段都必须立足在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上,要有效但不能过激,掌握好惩罚的艺术,掌握好教育的艺术,那才是爱的正确方式。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就十分讲究惩罚的艺术。他规定了三种惩罚方式:一是谁有迟到、早退之类小毛病,就给大家唱支歌;二是有再大一点的错误,就自觉找一件好事去做;三是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反映事前、事中、事后心灵深处旧我与新我是怎样论战的。建立在“爱”之上的惩罚效果会更好。
4 给孩子一个发光的机会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孩子的差异,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才和技能,展示这些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喜悦。“妈妈,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好不好?”这时即使你在厨房做饭,也要满足他这个愿望,并适时地给予肯定:“你讲得真是太棒了。”要知道,能和你分享他喜欢的这个故事,对他是多么地快乐,孩子的热情能通过你的分享和肯定,转化成良好的自尊。
快乐是孩子们的权力,无论成功与否,他们都应该拥有快乐。成绩好坏决不是赐予和剥夺他们快乐的理由。快乐的孩子未必成功,但成功的孩子几乎个个快乐。为了让每个孩子感到快乐,让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充满阳光,我们共同努力吧!
【关键词】快乐;成长环境;鼓励;新课程改革;压力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了,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仍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很多家长、老师忽略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空间,繁重的作业、分数至上的观念让许多青少年失去了应该尽情享有的快乐。盲目追求分数的应试教育让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培养,他们怎能快乐起来?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 “幼年的生活是最主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教育意味着什么呢?笔者认为,首先意味着让他们感觉自己是快乐的,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充分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求知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要充分体验到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集体温暖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快乐的天性被纵情释放、青春的激情被纵然挥洒的快乐……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到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呢?
1 给孩子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
孩子在一种健康、宽松、和谐和心理环境下去学习,结果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是在一种紧张、压抑的心理环境下学习,往往事倍功半。
和谐、宽松的学校环境,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应形成一个和谐、友善、亲切、融洽的教育共同体,形成“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育情境。
家庭环境也同样重要,它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作为家长必须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和谐、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因为孩子们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目前,有些家长并未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庭环境严重被“污染”。比如:打麻将成疯;孩子在场时,讲粗话;频繁请客,讲排场;家长过分打扮等。要想营造出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首先家长要培养自己健全的性格和对生活对学习的热情,保持自己稳定的情绪,循循善诱,启发孩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样家庭就会保持亲切、友爱、平等、欢乐的气氛,孩子就会在轻松、温暖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教育和影响。
2 允许孩子犯错误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还相对薄弱,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会经常犯错误。但在笔者的课堂上,很少听到责备,更多的是鼓励、是表扬。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在不断地尝试中学习和成长的,尝试就免不了犯错误。这些“错误”一般都是由于孩子缺少生活经验和缺乏知识的缘故,我们不但不能要求孩子不出错,还要认识到出现错误是孩子积累知识的必由之路。对于孩子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要认真分析,充分理解,以科学的方法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下无拘无束地认知、探索、创造这个世界。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吸收知识的养料,在成长的年轮上轻轻松松地、快快乐乐地度过灿烂的童年岁月,踏着快乐的节拍去创造快乐的未来生活。
3 奖励与惩罚
奖励、表扬是一种教育手段,惩罚、批评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只有奖励或表扬而没有批评或惩罚的教育是不符合实际的,它不是实事求是的教育。完整的教育既有奖励也有惩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惩罚与奖赏具有同等的价值。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好听的赞辞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个月。”这句略带夸张的话体现了“表扬”的魅力之所在。每个老师都应当掌握表扬学生的艺术,让孩子的脸上永远洋溢着笑容。
惩罚也需要艺术。不是要教家长如何“罚孩子”,恰恰相反,是希望家长们不要轻易、冲动地惩罚孩子。孩子一天天长大,需要从生活中积累经验,在探索的路上不免犯错、闯祸,家长应理解和原谅。
惩罚只是手段,改错才是目的,请家长们在动怒前先思考3秒:这样真的有助于孩子知错改错?一切手段都必须立足在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上,要有效但不能过激,掌握好惩罚的艺术,掌握好教育的艺术,那才是爱的正确方式。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就十分讲究惩罚的艺术。他规定了三种惩罚方式:一是谁有迟到、早退之类小毛病,就给大家唱支歌;二是有再大一点的错误,就自觉找一件好事去做;三是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反映事前、事中、事后心灵深处旧我与新我是怎样论战的。建立在“爱”之上的惩罚效果会更好。
4 给孩子一个发光的机会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孩子的差异,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才和技能,展示这些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喜悦。“妈妈,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好不好?”这时即使你在厨房做饭,也要满足他这个愿望,并适时地给予肯定:“你讲得真是太棒了。”要知道,能和你分享他喜欢的这个故事,对他是多么地快乐,孩子的热情能通过你的分享和肯定,转化成良好的自尊。
快乐是孩子们的权力,无论成功与否,他们都应该拥有快乐。成绩好坏决不是赐予和剥夺他们快乐的理由。快乐的孩子未必成功,但成功的孩子几乎个个快乐。为了让每个孩子感到快乐,让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充满阳光,我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