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和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因素。培养小学生学习动力是深化课程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小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之间相隔千山万水,如何能让小学生做到不用外界的力量而主动学习是我们需要长期研究的教育话题。本文以小学生语文学习动力培养为例,浅析本人的部分教学经验,希望能给业内人士带来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 小学生;语文;学习动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173-01
当前,我们的教学观念已经从传统填鸭式教学成功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更为关注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效果。由于小学生自我管控能力较低,对于不敢兴趣的学科常常出现抵制情绪,而语文学科又是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老师必须保障语文教学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需要将教与学良好的结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小学生以主动学习为乐趣、以探索知识为乐趣的良好学习方法。
一、提高学习动力的意义
语文是各个学科的根基,语文水平的提高关系到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文字能力甚至关系到德育素质的提高,所以关注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是重中之重;学生“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效果是有较大差距的,主动学习是想要通过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被动学习内心是排斥知识的,但是迫于无奈又必须要学。很明显,主动学习的效率高于被动学习。我们关注小学生语文学习和教育效果,重点要从培养学习的动力出发,因此,学习动力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夯实基础知识,更有助于创新表达方式,发现另类思维视角。
二、提高学习动力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兴趣
科学家曾做过这樣的研究: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以发挥百分之八十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百分之二十。小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也如此。小学生一般具备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语文教师要注意在教学形式上表现出多样化,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做文章,刻意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可以播放古诗朗诵的动画小视频;又如在学习《赵州桥》时,可以在课前用投影仪罗列出世界各地千姿百态的桥梁照片,让学生从中找出哪一张照片是我们要学习的赵州桥,一方面检查学生对课文预习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表扬和鼓励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经研究得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为社会交往动机,二为荣誉动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社会交往动机表现为学生愿意为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希望获得此位老师的称赞;荣誉动机表现为学生需要的愿望体现,例如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希望获得肯定和赞扬等,这两种动机都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学习动力的心理基础。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多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法,尤其是在班会上表扬或在校会上表扬效果更佳,必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培养自信心
萧伯纳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自己的弱项,有的是词语记忆困难、作文没有思路,有的是阅读理解不全面等。成绩得不到提升会大大打击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可以组织专题强化训练,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技能。例如作文训练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上看冉冉升起的旭日,看郁郁葱葱的青草,美丽而又生机的风景往往在一瞬间就能激发人的情怀,写作的灵感也油然而生。对于字词的记忆,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例如分组竞争、拼图、抢答得奖等方式都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小学生更乐于积极参与其中。小学生意识到自己能够攻克难关,甚至认为自己饱读诗书偶尔能卖弄一二了,自信心也就有了,对于他们接下来的学习可以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教师以身作则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老师的自律、公平、谦逊、学识等都可以满足学生心目中完美的教师形象。老师自身树立好榜样,学生无疑会对老师产生尊敬和崇拜。同时小学生性格普遍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特点,老师完全可以借此特点发挥其示范作用,注意言传身教。例如多读书、多写作、多另类思考,同时还要把小学生当做成年人一样去尊重他们正确的认知,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教师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对于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不可估量的。
三、总结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他们将来的学业前途至关重要。自小建立起良好、健康的价值观和学习习惯,是学生们毕生的财富,给其金子倒不如给其点石成金的手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使命就是培养学生自学成才的能力,教师犹如指路的灯光,照亮下一代稳步前行。关于提高小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和策略,我们将会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希望给我们的学生带来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涂秀菊.中小学课堂教学公平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1.
[2]席作宏.表扬:从虚假无效走向真实有效[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15.
[3]徐波,沈潇,于目新.基于励志教育的学生成才导引探讨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3:53.
[4]班华.现代教育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232.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 小学生;语文;学习动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173-01
当前,我们的教学观念已经从传统填鸭式教学成功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更为关注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效果。由于小学生自我管控能力较低,对于不敢兴趣的学科常常出现抵制情绪,而语文学科又是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老师必须保障语文教学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需要将教与学良好的结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小学生以主动学习为乐趣、以探索知识为乐趣的良好学习方法。
一、提高学习动力的意义
语文是各个学科的根基,语文水平的提高关系到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文字能力甚至关系到德育素质的提高,所以关注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是重中之重;学生“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效果是有较大差距的,主动学习是想要通过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被动学习内心是排斥知识的,但是迫于无奈又必须要学。很明显,主动学习的效率高于被动学习。我们关注小学生语文学习和教育效果,重点要从培养学习的动力出发,因此,学习动力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夯实基础知识,更有助于创新表达方式,发现另类思维视角。
二、提高学习动力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兴趣
科学家曾做过这樣的研究: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以发挥百分之八十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百分之二十。小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也如此。小学生一般具备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语文教师要注意在教学形式上表现出多样化,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做文章,刻意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可以播放古诗朗诵的动画小视频;又如在学习《赵州桥》时,可以在课前用投影仪罗列出世界各地千姿百态的桥梁照片,让学生从中找出哪一张照片是我们要学习的赵州桥,一方面检查学生对课文预习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表扬和鼓励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经研究得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为社会交往动机,二为荣誉动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社会交往动机表现为学生愿意为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希望获得此位老师的称赞;荣誉动机表现为学生需要的愿望体现,例如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希望获得肯定和赞扬等,这两种动机都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学习动力的心理基础。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多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法,尤其是在班会上表扬或在校会上表扬效果更佳,必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培养自信心
萧伯纳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自己的弱项,有的是词语记忆困难、作文没有思路,有的是阅读理解不全面等。成绩得不到提升会大大打击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可以组织专题强化训练,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技能。例如作文训练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上看冉冉升起的旭日,看郁郁葱葱的青草,美丽而又生机的风景往往在一瞬间就能激发人的情怀,写作的灵感也油然而生。对于字词的记忆,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例如分组竞争、拼图、抢答得奖等方式都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小学生更乐于积极参与其中。小学生意识到自己能够攻克难关,甚至认为自己饱读诗书偶尔能卖弄一二了,自信心也就有了,对于他们接下来的学习可以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教师以身作则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老师的自律、公平、谦逊、学识等都可以满足学生心目中完美的教师形象。老师自身树立好榜样,学生无疑会对老师产生尊敬和崇拜。同时小学生性格普遍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特点,老师完全可以借此特点发挥其示范作用,注意言传身教。例如多读书、多写作、多另类思考,同时还要把小学生当做成年人一样去尊重他们正确的认知,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教师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对于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不可估量的。
三、总结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他们将来的学业前途至关重要。自小建立起良好、健康的价值观和学习习惯,是学生们毕生的财富,给其金子倒不如给其点石成金的手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使命就是培养学生自学成才的能力,教师犹如指路的灯光,照亮下一代稳步前行。关于提高小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和策略,我们将会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希望给我们的学生带来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涂秀菊.中小学课堂教学公平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1.
[2]席作宏.表扬:从虚假无效走向真实有效[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15.
[3]徐波,沈潇,于目新.基于励志教育的学生成才导引探讨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3:53.
[4]班华.现代教育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232.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