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的“领头羊”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y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2年起,学校高考上线率连年攀升,高考成绩一直位居全县第一,2005年学校高考成绩进入全州、全省前列;校园占地面积由47亩扩大到310亩,校舍面积由6026m2增加到32421m2,资产由600多万元增加到近亿元,办学规模由21个班1200余人发展到46个班2500余人;教职工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学校办学水平等级从省二级三等完中晋升为省一级二等高中,是云南省唯一办在乡镇的一级高中。如今,谈起祥云四中近年来的巨大变化,大家都说这与学校的“领头羊”——杨国旺是分不开的。
  从教28年来,杨国旺一直坚守“办好一方教育,服务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的教育信念,默默地带领学校教师苦干、实干。
  教书育人是教师天职
  从报考志愿时起,杨国旺就填报了师范专业,立志终身从事教育事业。1985年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到祥云二中担任物理教师。1994年9月调入刚恢复高中办学两年的祥云四中,并担任物理教研组长。在教学工作中他以高度的工作热情投入教学,认认真真地备课、上课,要求自己夯实教学基本功,同时,努力进行教学科研。自己编写资料有针对性地组织讲座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并对教学科研成果进行总结。1995年与山东荷泽地区教研室的张宗一先生合编了《高中物理专题学习》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6年8月,杨国旺担任祥云四中副校长,面对学校高中办学时间短、缺乏办学经验的现状(祥云四中1992年9月恢复高中办学,是当时大理州最年轻的高完中),他一面协助校长搞好学校管理,一面勇挑重担抓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并从长远出发提出狠抓考风,以优良的考风扭转整个学校的教风和学风。通过狠抓考风,整个学校校风为之一变。在抓青年教师的教学提高上,杨国旺总是倾听青年教师意见、悉心作指导,在教学上处处作务实教学的“领头羊”。
  在一线教书期间,杨国旺多数时间担任高三教学工作,10多年来他通过悉心教学把500多名学生送进了各种高等学府。担任校长后,他也经常辅导学生、找学生谈心。如今,他教过的学生,无不对他心怀感激,充满尊敬。“什么是好老师,把教书育人视为天职,想尽办法,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老师就是好老师。我今生的最大幸运,就是遇上了杨老师!”现在正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祥云四中毕业生彭智利出国前夕对高中同学这样说。
  要求老师的事自己先带头干
  2001年9月,杨国旺开始主持学校的全面工作。杨校长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学校和老师培养了我,我才有机会当老师当校长。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学校办好,让老百姓的子女就近就能上好学校,接受优质的教育。”
  祥云四中由于历史原因,校园面积狭窄,硬件设施滞后,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和办学效益提高,学校发展面临巨大压力。针对这种情况,杨国旺与时俱进,于2004年初大胆提出征地200多亩扩建新校区的主张。经认真酝酿,学校提出了新校区建设方案,方案很快被县人民政府批准并付诸实施。新校区建设9年来,从协商征地、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打围墙、“三通一平”,建盖校舍到校园绿化美化,事无巨细,不论好办还是难办,杨校长都身先士卒,带头想办法,同时带头参与建校劳动。
  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在他主持下,许多工作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比如架设输水管道和校园绿化工作,就是在他带领下,通过全体教职工努力完成的。
  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搬运土方近万方,搬出了一个平整的田径场。学校饮用水困难,要到一公里外的水源取水,要是请人来安装饮水管道需要10多万元。他和教职工一道动手设计,安装输水管道5000多米。在安装管道时,在山上运送钢管,他总是扛最重的。他对年轻教师说,你们年轻干不惯重活,不要累伤了身体。在他的带领下,学校自己买来材料加工了学生钢架床300多张;自己设计、制作、安装了体育活动的篮球架、爬高架、单双杠等体育设施。在建校劳动中,经常要外出购买材料,教师们开玩笑地说,最怕跟杨校长出差,因为他抠。为了买到质量好又便宜的材料,他总是货比多家,带着老师一路走一路一家一家地看。买了货又自己当搬运工,自己装车卸货。他总是说,我们多省下一点钱就可以多添置一种设施。
  通过10多年连续不断的建校劳动,他们把祥云四中建成了一所园林式花园学校。如今走进祥云四中校园,干净整洁的校园内处处绿树鲜花,优美的校园环境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所乡间的学校。2008年12月,学校被省教育厅、省环保局评为云南省“绿色学校”。
  管理上探索创新出特色
  有了优美的校园环境,只是办好学校的第一步。杨国旺又在不断思考和探索教育教学管理。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他十分注重教师的学习提高来促教学。作为一名从教学一线走向领导岗位的校长,他提倡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并将自己多年教学积累的丰富教育教学经验拿出来与大家“资源共享”,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年轻教师传授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包括备课、上课、批作业和复习等。在祥云四中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比学习蔚然成风。
  针对学校生源来自乡村,学生层次不一,学习困难多的实际,杨国旺主张面向全体学生,并大力推行了“三生工程”:即对家庭贫困学生实行救助;对学业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辅转化;对学业优秀有特长的学生进行促优辅导。“三生工程”发掘了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扬起自信的风帆。这种个性化的教育成为了祥云四中培养学生大面积成才的有效办法。在挂钩帮辅转化学习困难学生时,他总是选最难教育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转化工作对其他教师作示范。为解决家庭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杨国旺倡导成立了学校“希望工程基金”,为做大基金他带头捐款,并积极向社会各界募捐。近几年学校“希望基金”每年保持在20万元以上,每月常规救助学生258人,支出9000多元。从2002年9月起至2013年2月,学校救助贫困生达10800多人次,金额达700多万元,真正做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杨国旺深信,要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就要走近学生。他平时利用节假日骑着单车走村串巷的家访,寻找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点。2003年,他将家访发展成由年级组织的集体家访制度。通过全体师生的辛勤努力,2008年8月,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文明学校”。2012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全国特色教育先进学校”。2008年12月和2013年3月,云南省教育厅办学水平专家评审组将祥云四中的办学特色认定为“艰苦创业、勤俭办学”、“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扎实”和“乐教勤学”,认为学校取得的经验和形成的特色,对全省乡镇学校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甘于清贫,扎根乡间,无私奉献不言悔
  2007年3月以来,杨国旺校长又遇上了新的考验。这一年,祥云县通过招商引资,在县城新成立了一所民办中学。该校董事会通过深入调查,鉴于杨校长在教育界的威望,极力想聘请他去任校长。他们开出了极为丰厚的待遇,单是年薪就高达20多万元。如果他答应聘任,那么几年下来他就可收入200多万元。但是在利益面前,他却拒绝了。
  他说,政府给他的年薪是3.5万元,他已建了房子,虽然还负债10多万元,但是逐步还债,生活是过得去的,钱太多了又有什么用呢?他不能够丢下祥云四中的2000余名师生,他对祥云四中的一草一木都饱含感情,这里有他的根,有他的事业,他还要继续留在这里,把学校建设好、发展好。
  甘于清贫,扎根乡间,无私奉献不言悔,熟悉杨国旺校长的广大教职工心灵再次受到了震撼。大家相信,他这一位乡村教育的带头人,必将引领着广大教育工作者,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其他文献
教育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事业和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省教育厅、云南教育报刊社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围绕教育中心工作,从四个方面着力,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有效地推进教育、引领教育、彰显教育、保障教育发展。  一、强化领导。着力健全宣传机制  为了确保教育宣传工作落实到位,我们从加强组织领导入手。一是在2012年局机关机
期刊
按语:这几年对中国学生没有创造欲望和创新精神的批评几乎没有停止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又该如何既让孩子们从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又恰当地保护他们的好奇心?  秦春华是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能站到他面前的高中生,应该是中国基础教育培养出的顶尖孩子了,起码也是考试能手。同时,在多年高校招生的过程中,他也从基础教育界的朋友那里听到不少故事。他发现,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确实存在不少隐忧,而且有些正在动摇高
期刊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13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主要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及省“两会”精神,总结2012年教育工作,部署2013年教育工作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刚才,何金平同志作了全面系统的报告,讲得很好,我都赞成。下面,我着重讲两方面的意见。  一、真抓实干,2012年全省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为教育改革发
期刊
多年来,广南教育宣传工作在省教育厅和云南教育报刊社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县的工作大局和教育中心任务,及时反映全县教育的新情况、新经验,不断扩大教育宣传的覆盖面,较好地发挥了信息主渠道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作,办教育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齐心协力,也离不开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创建内外和谐的教育舆论氛围,是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了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国家教育法规及省、州、县教育
期刊
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脚下的猛硐瑶族乡,有一所远近闻名的响水小学,该校学生全部为瑶族。校长盘云发在26年的从教生涯中,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时刻以—个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家长、同事的好评。  1991年担任响水小学校长之初,盘云发面对着校园狭小、校舍简陋、办学模式单一、学生辍学率高等困难,带领全体
期刊
周汝昌先生曾言:要把字学好写好,是每个中国人必须完成的课业,亦即“及格”的国民文化教养。现在看看,又有几个人完成了这份“课业”呢?  字写得如何,曾经是衡量一个人受教育水平的一个标志。现在情形不同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但写字仿佛离人们越来越远。电脑、手机普及之后,再拿起笔来,要么是提笔忘字,要么是写不好字,更不要说独享添香研墨、笔走龙蛇的那份怡情和超脱了。  难怪有人说“汉字危机”出现了,
期刊
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生不再为吃饭和学杂费发愁后,在这些地区曾担当过重要角色的勤工俭学是否就应该淡出历史舞台了呢?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对勤工俭学给予新的注解、赋予新的使命,并在全县范围大力倡导。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地处西南边陲、中缅边界的沧源佤族自治县更是一派生机!  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学生“营养餐”计划等民生工程的有效实施,边远贫困山区、民族地区学生学习、生活条
期刊
一  上世纪60年代,我在县城读初二,我最盼的就是作文课,因为每节作文课,老师几乎都会在课堂上诵读我的作文。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我:“你写作文有啥诀窍?”我高昂着平时总是低垂的头颅,回道:“我的诀窍就是写作文时总想着一个人。”“想哪个?”“我总是想着杜甫。”我说,“我喜欢他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你背给我听听。”老师说。于是我再次将头昂起,背起来:“八月秋高风怒号,吹我屋上三重茅……”
期刊
他是我国最后一批高中毕业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1979年,他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当上了人民教师,在教学第一线一干就是35年。无论是作为体育教师、教练员还是语文教师、教研组长、课题组长,他始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孩子。他就是云南省优秀教师、全国体育达标先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一一彝良县示范小学教师尚定平。  学生家长做不到的尚定平做到了  大爱诠释教育。尚定平从不歧视差生。再调皮的
期刊
本刊讯(记者 杨曙光)11月29日,云南省“三生教育”工作会议在昆明举行。会议要求,全省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深入实施 “三生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建设现代教育价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会议总结交流了云南省近年来实施“三生教育”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经验,表彰了“三生教育”先进县(市、区)教育局和示范学校、优秀学校、实践基地,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