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跆拳道运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intianshe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跆拳道运动是近代出现的一种比较新颖的体育项目,由于其自身具有的独特的优势使其成为了广大青年所热爱的一项重要体育项目。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则主要就跆拳道训练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论述,旨在加深我们对跆拳道运动的认识和了解,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关键词】跆拳道 大学生 素质教育 影响作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029-02
  跆拳道运动是近代出现的一种比较新颖的体育项目,是朝鲜民族在漫长的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体育项目,其主要目的便是锻炼自身的手脚技术和搏击能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传播,现已成为风靡全球的竞技性体育项目。在中国,自从我国创办跆拳道协会以来,我国的跆拳道运动在很多的时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国际赛事的频繁获奖更说明了我国跆拳道事业发展的蒸蒸日上,对此也吸引了越来越的观众和青年学生参与其中,并对他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则主要就跆拳道训练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论述,旨在加深我们对跆拳道运动的认识和了解,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
  对于广大高校而言,他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着的主要任务便是不断提高人才的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学校所肩负着办学目标所决定的。整体而言,细化到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则表现为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使他们的身心健康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而且通过体育训练活动的开展,还能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就学习跆拳道的意义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习跆拳道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体质,提高自身的防身能力。使他们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以及身体各关节的灵活性、肌肉的伸展和伸缩能力都达到最大限度的锻炼。此外,由于跆拳道是一项充满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因此,从事跆拳道活动还能不断提高练习者的速度、灵敏度、耐力等诸多因素,也能不断增强他们的抗击打能力。学习跆拳道的第二个意义便是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众所周知,在跆拳道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的技能就是懂得自我保护,这种自我保护则表现为在保护中开展进攻,在进攻中实现自我保护。就跆拳道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而言,几乎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就已经出现了,而当人类懂得并学会了自我保护以后,跆拳道的原始特征就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第三个意义则表现在跆拳道运动自身所彰显出的观赏性和审美感。从视觉欣赏角度上看,跆拳道也是一项极具有观赏性的体育项目之一,这种观赏性主要体现在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和策略,还应给人一系列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斗志,鼓舞他们不断进取。
  二、跆拳道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1.跆拳道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
  高校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媒介场所,对于高校中的学生而言,由于所面对的环境已经与中学阶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这一变化中比较突出的便是要处理好个体自身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校的生活。而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在跆拳道运动中强调的是"以礼始,以礼终",并将这一运动贯穿到了运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因此,学生通过对跆拳道运动的学习能够意识到跆拳道追求的并不是逞强斗狠,而是懂得做人的道理。
  2.跆拳道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影响
  跆拳道作为东方传统体育运动中的一个项目之一,它的出现和发展都深受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学习跆拳道项目的过程,也是一个了解跆拳道发展、变化的基本认知过程。通过对跆拳道基本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运动技巧,了解到强身健体的方法,还能够使在此基础上丰富他们的民族体育文化知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
  3.跆拳道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对于任何一件事物而言,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都会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和制约。跆拳道运动作为一种人为艺术,其产生和发展都与人自身的影响密不可分。而人的需求和发展又都是建立在生产和生活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而实现的。在跆拳道运动中伴随着每一个动作的完成,都会出现大声的叫喊。这种叫喊能够分散对手的注意力,而且也能增加自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比赛过程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对手的实际情况做出客观真实的判断,从而为最后的胜利做好准备。通过跆拳道的练习和比赛能够化解心理压力,从而使人们的感情得以抒发。
  4.跆拳道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
  就当前的高校大学生而言,大多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这一年代出生的孩子有很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享受着家人的溺爱,也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娇生惯养的习惯,在遇到困难或者挫折以后大多意识消极,选择退缩,极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由于在跆拳道运动中倡导"以礼终"的尚武精神,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锻炼强健的身体,也在此基础上侧重了对他们的意志品质的培养。所以,学习跆拳道可以培养人顽强、果断、自信、坚毅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积极向的意志品质。
  5.跆拳道可以促进大学生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对于一些办学条件较好的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跆拳道教室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可以在跆拳道教室内悬挂国旗,使每一个参加跆拳道训练的学生在训练前、训练后都养成向国旗行礼的意识,增强他们心中的爱国精神。此外,在当前的跆拳道教学中,"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教学中的一个新视角。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克服自身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对于每一位参加训练的学生而言,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要对他人的学习负责,全体成员也要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懈努力和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共同学习的目的。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不仅能够给大家营造一个团结、自信、自豪的学习氛围,还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6.跆拳道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6.1培养大学生道德礼仪
  尽管跆拳道是一种以格斗为主的体育项目,也不论在比赛过程中对抗是多么激烈,都是建立在练习者以磨练意识、提高技术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双方的内心深处都必须持有对对方表示敬意与学习的心理。主要表现在练习或者比赛前后都要向对方敬礼,这也是我们日常所提起的跆拳道运动中所倡导的"以礼始,以礼终"精神。
  6.2 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
  在跆拳道运动中大都需要练习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对于练习者的体力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在训练过程中,练习者要想熟练跆拳道技能的话必须要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此外,在跆拳道练习过程中对韧带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对训练者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这也有益于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锻炼。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跆拳道运动作为当前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推广的过程中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2)通过跆拳道训练不仅可以使练习者达到内修精神和性情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外修身体和技术,从而培养出常人难以达到的意识和谦让的美德。
  (3)通过跆拳道训练,能够使大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尤其能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得到稳步提高,有利于缓解他们学习的压力。
  2.建议
  (1)大学生在学习跆拳道运动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跆拳道运动的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要理会跆拳道运动中的礼仪精神。
  (2)跆拳道运动要体现它的社会性、文化性、娱乐性和竞争性,要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大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参考文献
  [1]岳维传.中国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淼.跆拳道教学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1(5), 554 -556.
  [3]高谊,陈立人.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用经650℃/5000小时长期暴露后的GH169和经850℃/1200小时长期暴露后的GH220合金研究了微量元素Mg的作用。微量Mg大大延长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蠕变,导致增加断裂寿命1.5~2.5倍和断
译者注:本文是IABSE(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1993年北京关于土木工程中依据知识的系统的研讨会上的一篇专题报告。作者该文对基于模型的外展推理做了基础性探讨。外展推理及基
计算机手写汉字输入北京中自汉王科技公司计算机能否迅速普及,输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制约的作用,中国人使用计算机,最初碰到的难题就是汉字输入问题。西方人使用拼音文宇,每一
会议
会议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扩招比例连年扩大,大学生的就业日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育高技能、高素质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教育最终评价,在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的现代社会,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高职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创业教育 高职 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摘要】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农业职业教育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要想抓住机遇,办出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的农业职业教育,就要按照"对接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的要求,切实发挥行业指导作用,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机制,三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四是构建农业职业教育新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起多元化投资机制等等。  【中图分类号】G7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