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王俊,女,有作品散见《散文》《美文》《草原》《山东文学》《湖南文学》《四川文学》《人民日报》《文艺报》等,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散文征文奖。
芋 头
春水缓缓涨起来,水线画出田字格,秧苗排着队挤进去,亮出一点一点的葱茏。衔接水田的埂子,荷村人撒上一些南瓜、白玉豆或是萝卜的种子。
珍玉家有一块田,田埂挨着池塘,土地湿润。清明前,珍玉的父亲在田埂上刨出一个个小坑,将芋头秧子丢入,随意用锄头扒拉一些泥土,便安顿了它们的去处。
芋头秧子蹲在田埂上,阳光和雨水拱出了藏在它们体内的生机。起初,仅有嫣红的芽头爆出来,抖动肩膀,试探着舒展腰身。在春天里,细小的芽头留给我们的印象实在过于浅淡,远不及那些开得灿烂的野花来得真实可亲。很多时候,它几乎被我们忽略了。慢慢地,气温回升,茎干努力向上生长,长至一拃高,带出来一小片绿叶,朝着春天的深处挺进。芋头秧子被阳光照照,被雨水浇浇,叶子很快变得分外翠绿,饱满。阳光把芋叶上的杂质全舔干净了,只剩下无边无际的绿。雨季时节,雨滴踮起脚尖从这片芋叶跳到另一片芋叶上,所有的芋叶颤栗,若琴键般跃动,弹奏出一些闪烁不定的音符。远远望去,错落递进的圆叶,耳鬓厮磨,仿佛在说着一些体己的话语。
芋叶层层叠叠,阻隔了夏日灼人的光照。午后,我和珍玉常常钻到芋叶的阴影下纳凉。芋叶的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味,离得稍远一点,这种气味不易察觉,凑近了才能闻得到。每种生物在与自然相处中,都具有自己的生存能力。芋叶的这种气味,使得蚊虫不敢靠近。我们在地上垫几片干净的树叶,一个劲地胡思乱想。清凉的风一溜一溜吹来,让人浑身感到无比的舒坦。我说芋叶形如阳伞,珍玉说像荷叶。我觉得珍玉的形容更贴切。城里下放来的知青就曾指鹿为马,把芋叶喊作荷。譬如珍玉家的良琴小姑姑相中的对象,小方。小方是插队的上海知青,个儿高腿长,皮肤细嫩,谈吐装扮明显迥异于当地人。他的头发永远油光发亮,梳着三七分的发型,好像香港某个电影里的明星。小方初次到荷村,看见田埂上的芋叶,失声喊道:“荷叶,好多荷!”他张开了双臂,跟一个诗人一样摇头晃脑地朗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村里人见之,笑得肚子痛,不得不弓起腰。好事者将此事肆意渲染,便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话。良琴小姑姑去共大学校念了两年书,自己觉得算是个文化人,对家里人张罗的邻村小伙子,压根看不上眼。挑挑拣拣,挨到三十的边上,媒婆给她介绍了煤矿工人小方。彼时,稍有能耐或是门路广的知青削尖了脑袋返城。和小方同一批来的下放知青陆续走了,唯有小方坚守“阵地”。小方虽说吃商品粮,却大良琴小姑姑七八岁,且离过婚。村里嘴碎的人说,眼界高有什么用,还不是拣了一个漏灯盏。
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但珍玉的奶奶不满意毛脚女婿,劝导小女儿,说离过婚的男人心思活泛,何况不是一条道上的,心贴不到一块。偏是良琴小姑姑在小方的身上看到了与自己契合的某种气息。她的内心慌乱,起了火,熊熊地燃着。心底眼里除了小方,再也容不进任何人。相劝的人把话说急了,良琴小姑姑冲进厨房拿起菜刀,要抹脖子。家里人拗不过她,只能屈服。
吃过晚饭,我们在晒谷场嬉闹,总能看到良琴小姑姑挽着小方的胳膊压马路。所谓的压马路,其实就是穿过长长短短,宽窄不一的田埂。累了乏了,他们并排站在田头,不说话,望着芋叶静静地发呆。偶尔,两人收回目光,相视一笑,彼此的眼中溢着蜜般的甜意,浓得就像芋叶的绿。晚风中,芋叶长出层层波浪,疏密有致,确有田田荷叶摇曳风情的意蕴。不一会儿,暮色落下来,裹住了芋叶,裹住了他们的身影,裹住了村庄,镜像一样存在着,人间竟不似人间了。小方把手指弯进嘴里,口哨声如船桨,荡开暮色,径直抵达我们的耳边。我们出神地听着,一切都是最安静,最美好的。
转眼到了九月,水田里的秧苗抽穗开花,结着二茬谷粒。芋头秧子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茎叶逐渐消瘦,俨然是即将临盆的女人,有了焦灼感。珍玉的父亲将芋叶和梗割掉。一锄头下去,圆滚滚的芋头闪烁着诱人的光泽。芋头堆放在屋檐下,珍玉的奶奶笑得合不拢嘴:“一块芋头一盘菜。”良琴小姑姑的婚事定在中秋節。喜宴席上,无论煎炸烧烤,都少不了芋头这道美食。村里人将母块根茎颇为形象地称芋母,旁生小的叫做芋子。《本草图经》云:“形长而大,小者如卵,生于魁旁,食之尤美。”芋头一定要刨去褐色的外表,才能窥探到它本来的面目。小时候,每次母亲刨芋头,我连忙到处寻找打碎的瓷片。瓷片似乎给芋头宽衣解带,一层层褪去,露出了洁白如玉的胴体。芋头熬米羹,在村里人眼中,是绝配。下地干活回到家,为了省事,取几个芋头扔进锅里,和米粒熬成羹。芋头的糯融入珍珠般的新米中,仿佛将整个乡野的气息都凝固了。待香气扑鼻,掀开锅盖,舀一勺子放入嘴里,唇齿之间顿时漾起幸福的甜感,让人觉得步入云端,真正体味到“人间决无此味也”。说起芋头羹的美味,东坡居士最有发言权。当年他流放儋州时,吃着儿子苏过煮的芋头羹,诗兴大发:“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北海金齑鲙,轻比东坡玉糁羹。”这位古代的美食家写出了真实感受。芋头的糯软清香,实乃美食中的一绝。
还有一种讨孩子们欢心的吃法:煨芋头。印象最深的是,冬天的夜里,我们围坐在火塘边听珍玉的奶奶讲故事。老太太讲白蛇和青蛇骗取吕洞宾的仙丹,火塘里的芋头逐渐被捂熟了,整个厅堂弥漫着浓浓的芋头味道。我们顾不上听故事,慌忙拿木棍捅开炭火,取出芋头。老太太望着我们吞咽口水的模样,笑道:“一群贪吃的蛇精。”煨芋头的绵软甜味,是不少南方孩子的美好回忆。
芋母胶质少,口感涩、柴。其味相较于芋子,略输一筹。珍玉的奶奶选清朗的天气,把芋母刨丝,晒成干。太阳是芋母的良师,调教着它褪去咄咄和偏执,使其变得内敛,温婉。芋母丝是极有特色的下饭小菜。就着米粥,简直太好吃了。但制作芋母丝耗食材,费时费力,通常只有女人坐月子才能享受如此美食。良琴小姑姑已显怀,肚子吹气球似的,一天比一天大。后来,她生下一个儿子。孩子十二岁那年,煤矿关闭,小方只身坐上火车跑了。良琴小姑姑带着孩子回到村里。老太太抹了抹眼泪,没有多说什么。叹息一声,对她说道:回来就好,锅里煮着你爱吃的芋头。 珍玉的小姑姑站在门外,感觉有泪水要从眼眶中掉下来。
白玉豆
白玉豆又叫三清豆。在我小的时候,似乎只有我们上饶这一带栽种白玉豆。荷村人看重白玉豆。小伙子上门瞧大姑娘,女方家里若是相中,到了饭点,便会端上一盘白玉豆。关于白玉豆,荷村有一则流传甚广的笑话:珍玉的奶奶和我的外公一样,都是从浙江迁移过来。一天,珍玉的奶奶下地做农活,见田埂上的藤蔓长着弯弯的豆荚,好奇地问本地的桂花奶奶:“那是什么?”桂花奶奶抿嘴笑道:“白玉豆,你没见过吗?”珍玉的奶奶摇头。在浙江老家的地里,生长红薯和玉米。桂花奶奶生性善良淳朴,便将竹篮里采摘下的豆荚硬塞给珍玉的奶奶。盛情难却,珍玉的奶奶收下豆荚,回到家里,却不知怎么吃法。她洗净豆荚,直接放入锅里煸炒。结果可想而知,白玉豆荚苦涩,难以下咽。本地人真不老实啊!珍玉的奶奶觉得被桂花奶奶糊弄了,气得直跺脚。本地的老太太知悉,撇撇嘴,笑移民佬不识货,没见识。这个笑话,在我们放牛无聊时,小伙伴会搬出来解闷。每次珍玉听了,心里窝着火,手里的牛鞭甩得比二踢脚还响亮。
珍玉比我大三岁,是我儿时的伙伴。她读完小学,回家帮衬父母下地干活。村里的女孩离开了学校,家里人便天天守着她们长大,希望能结下一门好亲事。珍玉没有兄弟。她的父母决意招上门女婿,指望着有人给他们养老送终。珍玉十七岁时,河背一个小伙子当了她家的倒插门女婿。过了几年,我去外地求学,珍玉夫妇随打工的潮流涌向沿海城市,失去了踪迹。我读书参加工作,珍玉继续打工生涯,彼此在没有交集的时空里,过着属于各自的日子。
时光倏忽而逝,转眼我们已近中年。前年初夏,父亲患眼疾,我回荷村住,碰见珍玉。她赚钱回家拆掉旧平房,盖新楼。有一天,我们站在她家桃树底下远眺,仿佛回到了小时候。阳光明晃晃地照耀着,大地上的万物攀援着光线疯长。田埂上的庄稼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和穷人家的孩子一样都自带风水。只要给它们一抔土容身,它们便能蓬蓬勃勃把命立起来。见缝插针的白玉豆藤蔓蓄了劲,村里人在它的旁边插下竹棍。藤蔓像蜿蜒爬行的小蛇,顺着竹棍一圈一圈地爬上去,汇成无尽的绿,将田埂严严实实地遮盖住。如果不是竹棍不够长的缘故,藤蔓兴许能爬到天上去。爬到竹棍的顶端,无路了,藤蔓挂下来,缠住地上的草依然爬着。花朵从绿叶中伸出来,轻盈得像鸟的羽毛。一朵挨着一朵,飞溅着洁莹的光晕。它们无风自摇,像是精灵附体似的,扇动粉状的翅膀。一朵花结一个青豆荚。豆荚仿若天边弯弯的月亮。我们走过去,稍微抬手,便够着那些月亮。豆荚里躲藏着三四粒玉一样的豆子。有时,花朵凋谢,没有遇上好天气,豆荚两头瘪,仅中间卧着孤零零的一粒豆子。白玉豆相互携持,目睹了彼此开花,结子的全过程。我常替白玉豆庆幸:上天在给人和动物痛感的时候,幸好忘记了植物。
白玉豆初长成时,颜色是碧绿的,如同豆蔻年华的少女一般,全身散发着天然的青涩气息。一次,我和珍玉去摘白玉豆。珍玉的母亲嫁到荷村不久,就喜欢上白玉豆。珍玉的奶奶在世时,她这个喜好不敢显露出来。等老太太走了,珍玉家的田埂上种满了白玉豆。珍玉指着一个豆荚对我说,摘这个,吃吃看。我望了望豆荚,宛如才发育的女孩鼓起了小小的胸脯。珍玉说,这样的白玉豆又嫩又脆,生吃的味道不错。我看着她,满腹疑虑。豌豆、蚕豆可以生吃,嘴馋的我们常常偷吃。但谁也没有生吃过白玉豆。珍玉摘下豆荚,剥开荚皮,豆粒中仿佛积蓄着绿莹莹的一掬水。扔进嘴里,一股清甜的汁液迅疾迸溅,在口中荡漾开,滋味悠长。我尝到了甜头,甩开两个膀子,专挑嫩豆荚下手。很多年后,我在菜市场买白玉豆,挑选着嫩豆荚,剥开往嘴里送。卖白玉豆的中年妇人吃惊地盯着我问:“白玉豆可以生吃吗?”说完,她又低声嘟哝一句:“怎么我们从来不知道可以生吃呢?”她的表情像是看到了异类。
剥好的白玉豆,用清水洗净,放入锅中翻炒,家境宽裕的人家,从梁上割一块腊肉。煮熟的白玉豆,酥软,甜中带有脆嫩。白玉豆做汤,尤为鲜嫩,保持了菜蔬的本味。我自幼挑食,很多蔬菜不吃。对白玉豆却情有独钟。每次上桌之前,我看到有一盘白玉豆,立马拿碗盛饭。有时,一粒米饭不吃,以白玉豆果腹。一次,母亲带我去舅婆家串门,我盯着她家饭桌上的白玉豆吃了一大半,把舅婆心疼死了。
近年来,夜宵摊上还流行一种新吃法。他们将白玉豆用一根根细长的竹签串起,放在炭火上烤。待白玉豆表面烤出许多褶子,涂刷各色调料。想起有一年夜里,和几个文友聚在河边的夜宵摊。点上十几串的白玉豆,配上啤酒。星星叮叮当当地落入河中,鱼儿穿行。我们聊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题,別有一番情趣。
仿佛一夜之间,白玉豆就老了。豆荚由青变成黄,渐渐有了衰老的迹象。剥去外衣,豆粒呈白色,虽风韵犹存,已失去水嫩,像个干瘪的老妇。轻轻晃动豆荚,能听见它们呻吟的声响。藤蔓在秋风中飘摇,仿若一枚青春的记忆,等着人来收藏。老的白玉豆,晒干,存放起来,一年里随时可以吃。每年过年,我母亲会烧白玉豆。吃下肚,糯糯的,甜甜的,仿佛明媚的日子全在眼前。
“你说怪不怪,很多东西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回味,你才会真正认识它。譬如白玉豆。小时候吃它,一点感觉都没有。现在到了外面,只要想起家,就想起白玉豆。”珍玉幽幽说道。其实,和我们年纪相仿的一辈,早已忘记上一辈口中念叨的浙江老家的印记。在我们的心底,荷村真真切切是我们的回忆,我们的牵挂,我们的乡愁。白玉豆是荷村生活的一部分。荷村不管谁出远门,鼓鼓的背囊里,亲人总会塞下一粒粒沉重的白玉豆。
芋 头
春水缓缓涨起来,水线画出田字格,秧苗排着队挤进去,亮出一点一点的葱茏。衔接水田的埂子,荷村人撒上一些南瓜、白玉豆或是萝卜的种子。
珍玉家有一块田,田埂挨着池塘,土地湿润。清明前,珍玉的父亲在田埂上刨出一个个小坑,将芋头秧子丢入,随意用锄头扒拉一些泥土,便安顿了它们的去处。
芋头秧子蹲在田埂上,阳光和雨水拱出了藏在它们体内的生机。起初,仅有嫣红的芽头爆出来,抖动肩膀,试探着舒展腰身。在春天里,细小的芽头留给我们的印象实在过于浅淡,远不及那些开得灿烂的野花来得真实可亲。很多时候,它几乎被我们忽略了。慢慢地,气温回升,茎干努力向上生长,长至一拃高,带出来一小片绿叶,朝着春天的深处挺进。芋头秧子被阳光照照,被雨水浇浇,叶子很快变得分外翠绿,饱满。阳光把芋叶上的杂质全舔干净了,只剩下无边无际的绿。雨季时节,雨滴踮起脚尖从这片芋叶跳到另一片芋叶上,所有的芋叶颤栗,若琴键般跃动,弹奏出一些闪烁不定的音符。远远望去,错落递进的圆叶,耳鬓厮磨,仿佛在说着一些体己的话语。
芋叶层层叠叠,阻隔了夏日灼人的光照。午后,我和珍玉常常钻到芋叶的阴影下纳凉。芋叶的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味,离得稍远一点,这种气味不易察觉,凑近了才能闻得到。每种生物在与自然相处中,都具有自己的生存能力。芋叶的这种气味,使得蚊虫不敢靠近。我们在地上垫几片干净的树叶,一个劲地胡思乱想。清凉的风一溜一溜吹来,让人浑身感到无比的舒坦。我说芋叶形如阳伞,珍玉说像荷叶。我觉得珍玉的形容更贴切。城里下放来的知青就曾指鹿为马,把芋叶喊作荷。譬如珍玉家的良琴小姑姑相中的对象,小方。小方是插队的上海知青,个儿高腿长,皮肤细嫩,谈吐装扮明显迥异于当地人。他的头发永远油光发亮,梳着三七分的发型,好像香港某个电影里的明星。小方初次到荷村,看见田埂上的芋叶,失声喊道:“荷叶,好多荷!”他张开了双臂,跟一个诗人一样摇头晃脑地朗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村里人见之,笑得肚子痛,不得不弓起腰。好事者将此事肆意渲染,便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话。良琴小姑姑去共大学校念了两年书,自己觉得算是个文化人,对家里人张罗的邻村小伙子,压根看不上眼。挑挑拣拣,挨到三十的边上,媒婆给她介绍了煤矿工人小方。彼时,稍有能耐或是门路广的知青削尖了脑袋返城。和小方同一批来的下放知青陆续走了,唯有小方坚守“阵地”。小方虽说吃商品粮,却大良琴小姑姑七八岁,且离过婚。村里嘴碎的人说,眼界高有什么用,还不是拣了一个漏灯盏。
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但珍玉的奶奶不满意毛脚女婿,劝导小女儿,说离过婚的男人心思活泛,何况不是一条道上的,心贴不到一块。偏是良琴小姑姑在小方的身上看到了与自己契合的某种气息。她的内心慌乱,起了火,熊熊地燃着。心底眼里除了小方,再也容不进任何人。相劝的人把话说急了,良琴小姑姑冲进厨房拿起菜刀,要抹脖子。家里人拗不过她,只能屈服。
吃过晚饭,我们在晒谷场嬉闹,总能看到良琴小姑姑挽着小方的胳膊压马路。所谓的压马路,其实就是穿过长长短短,宽窄不一的田埂。累了乏了,他们并排站在田头,不说话,望着芋叶静静地发呆。偶尔,两人收回目光,相视一笑,彼此的眼中溢着蜜般的甜意,浓得就像芋叶的绿。晚风中,芋叶长出层层波浪,疏密有致,确有田田荷叶摇曳风情的意蕴。不一会儿,暮色落下来,裹住了芋叶,裹住了他们的身影,裹住了村庄,镜像一样存在着,人间竟不似人间了。小方把手指弯进嘴里,口哨声如船桨,荡开暮色,径直抵达我们的耳边。我们出神地听着,一切都是最安静,最美好的。
转眼到了九月,水田里的秧苗抽穗开花,结着二茬谷粒。芋头秧子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茎叶逐渐消瘦,俨然是即将临盆的女人,有了焦灼感。珍玉的父亲将芋叶和梗割掉。一锄头下去,圆滚滚的芋头闪烁着诱人的光泽。芋头堆放在屋檐下,珍玉的奶奶笑得合不拢嘴:“一块芋头一盘菜。”良琴小姑姑的婚事定在中秋節。喜宴席上,无论煎炸烧烤,都少不了芋头这道美食。村里人将母块根茎颇为形象地称芋母,旁生小的叫做芋子。《本草图经》云:“形长而大,小者如卵,生于魁旁,食之尤美。”芋头一定要刨去褐色的外表,才能窥探到它本来的面目。小时候,每次母亲刨芋头,我连忙到处寻找打碎的瓷片。瓷片似乎给芋头宽衣解带,一层层褪去,露出了洁白如玉的胴体。芋头熬米羹,在村里人眼中,是绝配。下地干活回到家,为了省事,取几个芋头扔进锅里,和米粒熬成羹。芋头的糯融入珍珠般的新米中,仿佛将整个乡野的气息都凝固了。待香气扑鼻,掀开锅盖,舀一勺子放入嘴里,唇齿之间顿时漾起幸福的甜感,让人觉得步入云端,真正体味到“人间决无此味也”。说起芋头羹的美味,东坡居士最有发言权。当年他流放儋州时,吃着儿子苏过煮的芋头羹,诗兴大发:“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北海金齑鲙,轻比东坡玉糁羹。”这位古代的美食家写出了真实感受。芋头的糯软清香,实乃美食中的一绝。
还有一种讨孩子们欢心的吃法:煨芋头。印象最深的是,冬天的夜里,我们围坐在火塘边听珍玉的奶奶讲故事。老太太讲白蛇和青蛇骗取吕洞宾的仙丹,火塘里的芋头逐渐被捂熟了,整个厅堂弥漫着浓浓的芋头味道。我们顾不上听故事,慌忙拿木棍捅开炭火,取出芋头。老太太望着我们吞咽口水的模样,笑道:“一群贪吃的蛇精。”煨芋头的绵软甜味,是不少南方孩子的美好回忆。
芋母胶质少,口感涩、柴。其味相较于芋子,略输一筹。珍玉的奶奶选清朗的天气,把芋母刨丝,晒成干。太阳是芋母的良师,调教着它褪去咄咄和偏执,使其变得内敛,温婉。芋母丝是极有特色的下饭小菜。就着米粥,简直太好吃了。但制作芋母丝耗食材,费时费力,通常只有女人坐月子才能享受如此美食。良琴小姑姑已显怀,肚子吹气球似的,一天比一天大。后来,她生下一个儿子。孩子十二岁那年,煤矿关闭,小方只身坐上火车跑了。良琴小姑姑带着孩子回到村里。老太太抹了抹眼泪,没有多说什么。叹息一声,对她说道:回来就好,锅里煮着你爱吃的芋头。 珍玉的小姑姑站在门外,感觉有泪水要从眼眶中掉下来。
白玉豆
白玉豆又叫三清豆。在我小的时候,似乎只有我们上饶这一带栽种白玉豆。荷村人看重白玉豆。小伙子上门瞧大姑娘,女方家里若是相中,到了饭点,便会端上一盘白玉豆。关于白玉豆,荷村有一则流传甚广的笑话:珍玉的奶奶和我的外公一样,都是从浙江迁移过来。一天,珍玉的奶奶下地做农活,见田埂上的藤蔓长着弯弯的豆荚,好奇地问本地的桂花奶奶:“那是什么?”桂花奶奶抿嘴笑道:“白玉豆,你没见过吗?”珍玉的奶奶摇头。在浙江老家的地里,生长红薯和玉米。桂花奶奶生性善良淳朴,便将竹篮里采摘下的豆荚硬塞给珍玉的奶奶。盛情难却,珍玉的奶奶收下豆荚,回到家里,却不知怎么吃法。她洗净豆荚,直接放入锅里煸炒。结果可想而知,白玉豆荚苦涩,难以下咽。本地人真不老实啊!珍玉的奶奶觉得被桂花奶奶糊弄了,气得直跺脚。本地的老太太知悉,撇撇嘴,笑移民佬不识货,没见识。这个笑话,在我们放牛无聊时,小伙伴会搬出来解闷。每次珍玉听了,心里窝着火,手里的牛鞭甩得比二踢脚还响亮。
珍玉比我大三岁,是我儿时的伙伴。她读完小学,回家帮衬父母下地干活。村里的女孩离开了学校,家里人便天天守着她们长大,希望能结下一门好亲事。珍玉没有兄弟。她的父母决意招上门女婿,指望着有人给他们养老送终。珍玉十七岁时,河背一个小伙子当了她家的倒插门女婿。过了几年,我去外地求学,珍玉夫妇随打工的潮流涌向沿海城市,失去了踪迹。我读书参加工作,珍玉继续打工生涯,彼此在没有交集的时空里,过着属于各自的日子。
时光倏忽而逝,转眼我们已近中年。前年初夏,父亲患眼疾,我回荷村住,碰见珍玉。她赚钱回家拆掉旧平房,盖新楼。有一天,我们站在她家桃树底下远眺,仿佛回到了小时候。阳光明晃晃地照耀着,大地上的万物攀援着光线疯长。田埂上的庄稼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和穷人家的孩子一样都自带风水。只要给它们一抔土容身,它们便能蓬蓬勃勃把命立起来。见缝插针的白玉豆藤蔓蓄了劲,村里人在它的旁边插下竹棍。藤蔓像蜿蜒爬行的小蛇,顺着竹棍一圈一圈地爬上去,汇成无尽的绿,将田埂严严实实地遮盖住。如果不是竹棍不够长的缘故,藤蔓兴许能爬到天上去。爬到竹棍的顶端,无路了,藤蔓挂下来,缠住地上的草依然爬着。花朵从绿叶中伸出来,轻盈得像鸟的羽毛。一朵挨着一朵,飞溅着洁莹的光晕。它们无风自摇,像是精灵附体似的,扇动粉状的翅膀。一朵花结一个青豆荚。豆荚仿若天边弯弯的月亮。我们走过去,稍微抬手,便够着那些月亮。豆荚里躲藏着三四粒玉一样的豆子。有时,花朵凋谢,没有遇上好天气,豆荚两头瘪,仅中间卧着孤零零的一粒豆子。白玉豆相互携持,目睹了彼此开花,结子的全过程。我常替白玉豆庆幸:上天在给人和动物痛感的时候,幸好忘记了植物。
白玉豆初长成时,颜色是碧绿的,如同豆蔻年华的少女一般,全身散发着天然的青涩气息。一次,我和珍玉去摘白玉豆。珍玉的母亲嫁到荷村不久,就喜欢上白玉豆。珍玉的奶奶在世时,她这个喜好不敢显露出来。等老太太走了,珍玉家的田埂上种满了白玉豆。珍玉指着一个豆荚对我说,摘这个,吃吃看。我望了望豆荚,宛如才发育的女孩鼓起了小小的胸脯。珍玉说,这样的白玉豆又嫩又脆,生吃的味道不错。我看着她,满腹疑虑。豌豆、蚕豆可以生吃,嘴馋的我们常常偷吃。但谁也没有生吃过白玉豆。珍玉摘下豆荚,剥开荚皮,豆粒中仿佛积蓄着绿莹莹的一掬水。扔进嘴里,一股清甜的汁液迅疾迸溅,在口中荡漾开,滋味悠长。我尝到了甜头,甩开两个膀子,专挑嫩豆荚下手。很多年后,我在菜市场买白玉豆,挑选着嫩豆荚,剥开往嘴里送。卖白玉豆的中年妇人吃惊地盯着我问:“白玉豆可以生吃吗?”说完,她又低声嘟哝一句:“怎么我们从来不知道可以生吃呢?”她的表情像是看到了异类。
剥好的白玉豆,用清水洗净,放入锅中翻炒,家境宽裕的人家,从梁上割一块腊肉。煮熟的白玉豆,酥软,甜中带有脆嫩。白玉豆做汤,尤为鲜嫩,保持了菜蔬的本味。我自幼挑食,很多蔬菜不吃。对白玉豆却情有独钟。每次上桌之前,我看到有一盘白玉豆,立马拿碗盛饭。有时,一粒米饭不吃,以白玉豆果腹。一次,母亲带我去舅婆家串门,我盯着她家饭桌上的白玉豆吃了一大半,把舅婆心疼死了。
近年来,夜宵摊上还流行一种新吃法。他们将白玉豆用一根根细长的竹签串起,放在炭火上烤。待白玉豆表面烤出许多褶子,涂刷各色调料。想起有一年夜里,和几个文友聚在河边的夜宵摊。点上十几串的白玉豆,配上啤酒。星星叮叮当当地落入河中,鱼儿穿行。我们聊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题,別有一番情趣。
仿佛一夜之间,白玉豆就老了。豆荚由青变成黄,渐渐有了衰老的迹象。剥去外衣,豆粒呈白色,虽风韵犹存,已失去水嫩,像个干瘪的老妇。轻轻晃动豆荚,能听见它们呻吟的声响。藤蔓在秋风中飘摇,仿若一枚青春的记忆,等着人来收藏。老的白玉豆,晒干,存放起来,一年里随时可以吃。每年过年,我母亲会烧白玉豆。吃下肚,糯糯的,甜甜的,仿佛明媚的日子全在眼前。
“你说怪不怪,很多东西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回味,你才会真正认识它。譬如白玉豆。小时候吃它,一点感觉都没有。现在到了外面,只要想起家,就想起白玉豆。”珍玉幽幽说道。其实,和我们年纪相仿的一辈,早已忘记上一辈口中念叨的浙江老家的印记。在我们的心底,荷村真真切切是我们的回忆,我们的牵挂,我们的乡愁。白玉豆是荷村生活的一部分。荷村不管谁出远门,鼓鼓的背囊里,亲人总会塞下一粒粒沉重的白玉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