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1月25日是巴金先生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日,一系列纪念活动在上海陆续举行。
11月22日上午,纪念巴金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暨第11届巴金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作家王安忆和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都从“理想”的角度表达了对巴金的缅怀。下午,巴金学术研讨会举行的同时,作家李辉在思南读书会做了一场名为“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讲座,他从《随想录》的创作角度讲述了巴金和80年代文化老人的重要性。
王安忆:将巴金先生纪念日当做检讨的机会
“时间过得很快,又到了纪念巴金先生的日子。这一年里我们做了些什么,是向巴金先生的期望接近了,还是落后了?我们应当将这个日子当做一个检讨的机会,这一年里我不认为我们更让巴金先生满意。”上海作家协会主席王安忆在开幕式上发言的主题是检讨,晚年巴金先生在《随想录》中的一个主题即是“忏悔”。
王安忆在发言中检讨自己和同行,虽然写下和出版的文字更多,“扫扫又是一大堆”,“可其中的价值真不敢说。”王安忆在发言中说,这个世界的物质是更多了,每天有许多物质在消费出去,从可贵的资源转换成排泄物,“我希望其中不要有,或者少一些文字的制品。”
陈思和:写《随想录》的冲动是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同样是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的发言关键词,“巴金先生是崇高的理想主义者”,陈思和认为,巴金先生对理想的追求,几乎贯穿了一个世纪的漫长人生。“他晚年写作《随想录》仍然贯穿了对理想的实践,我愿意把《随想录》称之为一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思想解放过程的全记录。巴金先生用一个老人的迟暮生命,身体力行地参与了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陈思和把《随想录》称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历史文献,帮助人们来理解那个伟大而无比复杂的时代。巴金先生创作《随想录》的时候已经74岁,这部对“文革”的反思之作,他连续写了8年,从1978年写到1986年。陈思和说,这8年间,疾病和衰老紧紧缠绕着巴金先生,使他付出艰难力量才完成这部讲真话的书,他这样做的动力就是来自于他内心的巨大冲动,迫使他不得不把心中的话说出来,而这个冲动就是巴金的理想主义。
李辉:最早进行自我反省的人
在“文革”刚刚结束时,巴金那一代文化人重新回到生活和工作中,巴金先生开始写《随想录》,“而当大多数归来者还在懵懂中时,他率先写作。《随想录》开时代之先。”对“文革”,巴金有很深痛的经历,在上海,他是被批判最多的作家。上海曾经电视直播批判巴金,还在报纸上做提前预告。批判后,他到“五七干校”劳动,妻子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而去世。
李辉说,一直到1977年时,巴金先生还写过官样文章,但到了1978年底他开始认真思考“文革”,这就是《随想录》的出现。李辉认为,1978年开始写《随想录》的另外一个动因可能是巴金先生带团去法国访问,回到当年留学的地方,当年写《灭亡》的地方。李辉认为:“这段访问,激活了1920年代的记忆,这些记忆让巴金先生重新思考自己,反省自己。”
1978年,“文革”刚刚结束,民国过来的一批文化老人集体劫后归来,当大多数人还在控诉“文革”,讲述自己伤痛的时候,《随想录》开时代之先,开始谈忏悔。李辉说:“那个时候,归来一代,主要是诉苦为主,但巴金虽然受苦,那么多人批判他,但他的文章里,没有一篇是谈这些事情。哪怕是出卖过他的朋友,他也几乎不谈。反倒是谈自我忏悔。他说,‘文革’,我们难道没有责任吗?”
那个时候,巴金先生主动写文章说自己在1955年写文章批判过胡风和路翎,但在李辉看来,这种忏悔现在反而成了所谓“罪状”。“很多人就指责巴金落井下石。但对我们这些研究者来说,这种指责是不公平的,他是最早进行自我反省的人,但这是悲剧。”
巴金先生通过《随想录》来忏悔,更主张个人思考,反复强调讲真话。“1980年前后,讲真话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李辉说,现在也有人批判《随想录》太简单了,但他认为,这些文章是一个76~82岁的老人写的,“他只是用最简单方式和语言,进入读者的心”。
(摘自《东方早报》 )
11月22日上午,纪念巴金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暨第11届巴金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作家王安忆和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都从“理想”的角度表达了对巴金的缅怀。下午,巴金学术研讨会举行的同时,作家李辉在思南读书会做了一场名为“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讲座,他从《随想录》的创作角度讲述了巴金和80年代文化老人的重要性。
王安忆:将巴金先生纪念日当做检讨的机会
“时间过得很快,又到了纪念巴金先生的日子。这一年里我们做了些什么,是向巴金先生的期望接近了,还是落后了?我们应当将这个日子当做一个检讨的机会,这一年里我不认为我们更让巴金先生满意。”上海作家协会主席王安忆在开幕式上发言的主题是检讨,晚年巴金先生在《随想录》中的一个主题即是“忏悔”。
王安忆在发言中检讨自己和同行,虽然写下和出版的文字更多,“扫扫又是一大堆”,“可其中的价值真不敢说。”王安忆在发言中说,这个世界的物质是更多了,每天有许多物质在消费出去,从可贵的资源转换成排泄物,“我希望其中不要有,或者少一些文字的制品。”
陈思和:写《随想录》的冲动是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同样是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的发言关键词,“巴金先生是崇高的理想主义者”,陈思和认为,巴金先生对理想的追求,几乎贯穿了一个世纪的漫长人生。“他晚年写作《随想录》仍然贯穿了对理想的实践,我愿意把《随想录》称之为一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思想解放过程的全记录。巴金先生用一个老人的迟暮生命,身体力行地参与了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陈思和把《随想录》称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历史文献,帮助人们来理解那个伟大而无比复杂的时代。巴金先生创作《随想录》的时候已经74岁,这部对“文革”的反思之作,他连续写了8年,从1978年写到1986年。陈思和说,这8年间,疾病和衰老紧紧缠绕着巴金先生,使他付出艰难力量才完成这部讲真话的书,他这样做的动力就是来自于他内心的巨大冲动,迫使他不得不把心中的话说出来,而这个冲动就是巴金的理想主义。
李辉:最早进行自我反省的人
在“文革”刚刚结束时,巴金那一代文化人重新回到生活和工作中,巴金先生开始写《随想录》,“而当大多数归来者还在懵懂中时,他率先写作。《随想录》开时代之先。”对“文革”,巴金有很深痛的经历,在上海,他是被批判最多的作家。上海曾经电视直播批判巴金,还在报纸上做提前预告。批判后,他到“五七干校”劳动,妻子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而去世。
李辉说,一直到1977年时,巴金先生还写过官样文章,但到了1978年底他开始认真思考“文革”,这就是《随想录》的出现。李辉认为,1978年开始写《随想录》的另外一个动因可能是巴金先生带团去法国访问,回到当年留学的地方,当年写《灭亡》的地方。李辉认为:“这段访问,激活了1920年代的记忆,这些记忆让巴金先生重新思考自己,反省自己。”
1978年,“文革”刚刚结束,民国过来的一批文化老人集体劫后归来,当大多数人还在控诉“文革”,讲述自己伤痛的时候,《随想录》开时代之先,开始谈忏悔。李辉说:“那个时候,归来一代,主要是诉苦为主,但巴金虽然受苦,那么多人批判他,但他的文章里,没有一篇是谈这些事情。哪怕是出卖过他的朋友,他也几乎不谈。反倒是谈自我忏悔。他说,‘文革’,我们难道没有责任吗?”
那个时候,巴金先生主动写文章说自己在1955年写文章批判过胡风和路翎,但在李辉看来,这种忏悔现在反而成了所谓“罪状”。“很多人就指责巴金落井下石。但对我们这些研究者来说,这种指责是不公平的,他是最早进行自我反省的人,但这是悲剧。”
巴金先生通过《随想录》来忏悔,更主张个人思考,反复强调讲真话。“1980年前后,讲真话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李辉说,现在也有人批判《随想录》太简单了,但他认为,这些文章是一个76~82岁的老人写的,“他只是用最简单方式和语言,进入读者的心”。
(摘自《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