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广大教师自觉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鲜局面,本文对新课程实施以来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程 特点 理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137
新课改已经进行的如火如荼,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而我们不能为了课改而课改,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停下脚步,来审视我们走过的课改之路,一是看它是否偏离了方向,背离了初衷。二是总结它的经验,以便加以巩固,最终应对自如。
一、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
1.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出发点。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呈现出它的特点。首先,与传统教学相比,加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其次,新课程加大了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加大对信息、人际交往等的认识;最后,强调学生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的结合。其中纵向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横向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方面。
2.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做到让学生自主、客观地喜欢上语文,要求学生做到可以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此外,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多的凸显出现代社会对能力的新要求,比如口语交际、创造性思维等。最为重要的是突出了实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做到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求最快适应新课程下的教学方式。
二、新课程要求树立大语文教学环境的理念
首先,大语文教学环境的提出是基于学生学习母语的特点。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母语的学习并不是从一无所知开始的,而且母语的学习也不是只发生在语文课上,学习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其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语文能力的获得必须在广阔的、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完成。事实上,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有很大一部分就发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外。著名语言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就认为,从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得自课内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即大概有30%得自课内,70%得自课外。具体比例因人而异,各有不同,但课外的途径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来源。可见,要想搞好语文教学,就必须重视和充分利用语文课以外的语文教与学的广阔空间,这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的大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彻底改变语文教学的封闭局面,创建一个开放、多维的大语文教学环境,实现四个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同学校的其他教育相结合,语文教学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三、新课程对学生主体的教学要求
1.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听说读练等方式,学生被动式的接受教师的灌输,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也就很难提高。所以,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一定空间和时间进行思考,教师把握好讲课的时间和节奏,避免出现机械式的讲解,让学生感到烦躁,要让学生自主预习和思考,然后找出不会的题目,积极的讨论,然后由教师讲评。
2.重视学习中的合作。
学习合作主要是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可以积极的进行互动和交流,讨论难以理解的问题,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情绪。避免教师问,学生答的死板模式。另外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对于不明白的问题,小组之间都可以进行交流和探讨,并实现“互补”,通过开展答辩、座谈会、小组活动、演讲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应用能力。
3.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提高动手和思维能力。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的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没有进入高层次的自主学习。通过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得到问题的答案,这样的题目印象更加深刻。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需要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新课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更趋生活化,有着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要呼唤生活的回归,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表现在:
1.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了学习的功能,忽视了乐学的环境。而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可以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
2.用生活的理念来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将课堂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中。新课改下的教材非常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但是小学生的活动区域局限,生活的积累相对贫乏,我们作为老师在教学时就需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链接、拓展。
3.创新教学方法。语文课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听、说、读、写及其综合。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如通过看、做、唱等方式,让小朋友把有利于语文学习的非传统的活动方式统统拿来。
总之,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思考、总结。只有教师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游刃有余,才能让素质教育的花朵盛开得更加鲜艳。
参考文献
[1]王永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新思考,《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第04期.
[2]王海燕,新课改条件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小学时代:教师》,2011年 第2期.
[3]聂国联,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江西教育》,2008年第36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程 特点 理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137
新课改已经进行的如火如荼,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而我们不能为了课改而课改,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停下脚步,来审视我们走过的课改之路,一是看它是否偏离了方向,背离了初衷。二是总结它的经验,以便加以巩固,最终应对自如。
一、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
1.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出发点。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呈现出它的特点。首先,与传统教学相比,加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其次,新课程加大了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加大对信息、人际交往等的认识;最后,强调学生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的结合。其中纵向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横向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方面。
2.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做到让学生自主、客观地喜欢上语文,要求学生做到可以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此外,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多的凸显出现代社会对能力的新要求,比如口语交际、创造性思维等。最为重要的是突出了实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做到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求最快适应新课程下的教学方式。
二、新课程要求树立大语文教学环境的理念
首先,大语文教学环境的提出是基于学生学习母语的特点。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母语的学习并不是从一无所知开始的,而且母语的学习也不是只发生在语文课上,学习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其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语文能力的获得必须在广阔的、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完成。事实上,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有很大一部分就发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外。著名语言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就认为,从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得自课内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即大概有30%得自课内,70%得自课外。具体比例因人而异,各有不同,但课外的途径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来源。可见,要想搞好语文教学,就必须重视和充分利用语文课以外的语文教与学的广阔空间,这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的大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彻底改变语文教学的封闭局面,创建一个开放、多维的大语文教学环境,实现四个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同学校的其他教育相结合,语文教学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三、新课程对学生主体的教学要求
1.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听说读练等方式,学生被动式的接受教师的灌输,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也就很难提高。所以,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一定空间和时间进行思考,教师把握好讲课的时间和节奏,避免出现机械式的讲解,让学生感到烦躁,要让学生自主预习和思考,然后找出不会的题目,积极的讨论,然后由教师讲评。
2.重视学习中的合作。
学习合作主要是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可以积极的进行互动和交流,讨论难以理解的问题,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情绪。避免教师问,学生答的死板模式。另外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对于不明白的问题,小组之间都可以进行交流和探讨,并实现“互补”,通过开展答辩、座谈会、小组活动、演讲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应用能力。
3.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提高动手和思维能力。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的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没有进入高层次的自主学习。通过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得到问题的答案,这样的题目印象更加深刻。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需要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新课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更趋生活化,有着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要呼唤生活的回归,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表现在:
1.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了学习的功能,忽视了乐学的环境。而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可以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
2.用生活的理念来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将课堂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中。新课改下的教材非常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但是小学生的活动区域局限,生活的积累相对贫乏,我们作为老师在教学时就需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链接、拓展。
3.创新教学方法。语文课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听、说、读、写及其综合。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如通过看、做、唱等方式,让小朋友把有利于语文学习的非传统的活动方式统统拿来。
总之,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思考、总结。只有教师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游刃有余,才能让素质教育的花朵盛开得更加鲜艳。
参考文献
[1]王永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新思考,《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第04期.
[2]王海燕,新课改条件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小学时代:教师》,2011年 第2期.
[3]聂国联,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江西教育》,2008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