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加大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视程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要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多媒体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现代教育;德育工作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作为学校德育体系的重要课程,道德与法治对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法治思维的养成具有重要价值。当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不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这些严重影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率的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需要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本文对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多媒体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依赖一支粉笔把知识点写在黑板上,以此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只顾教材内容的讲解,不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很少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难以激发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教师不能故步自封,要主动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构建新型教學模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将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上课前一天可以花费一些时间,把明天要讲的内容制作成PPT,并根据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在PPT中加入一些跟道德与法治相关的视频、照片、音乐等,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形式感受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向学生传授书本理论知識,让学生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的思维模式僵化,不重视学以致用,这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法治精神的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与强烈的法治意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组织学生讨论、扮演角色、搜集信息、进行现场调查、参观访问等。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辩论,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实践解决问题。要注重构建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特别是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事件,让学生亲身感受这些社会事件,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缺乏兴趣,而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讲课枯燥乏味,是学生不愿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原因。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渠道,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富有魅力,充满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重视新颖、有趣的课堂导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播放电影片段、唱歌、设置疑问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五分钟时间,让学生上台讲时政要闻,然后由教师和同学进行点评,还可以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现象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提高思想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多媒体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领悟,在思辨中成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邢斌.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8).
[2]韦有多,刘若楠.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07).
[3]李玉婷.体验式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4]王有鹏.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及注意之点[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02).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现代教育;德育工作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作为学校德育体系的重要课程,道德与法治对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法治思维的养成具有重要价值。当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不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这些严重影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率的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需要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本文对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多媒体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依赖一支粉笔把知识点写在黑板上,以此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只顾教材内容的讲解,不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很少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难以激发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教师不能故步自封,要主动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构建新型教學模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将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上课前一天可以花费一些时间,把明天要讲的内容制作成PPT,并根据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在PPT中加入一些跟道德与法治相关的视频、照片、音乐等,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形式感受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向学生传授书本理论知識,让学生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的思维模式僵化,不重视学以致用,这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法治精神的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与强烈的法治意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组织学生讨论、扮演角色、搜集信息、进行现场调查、参观访问等。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辩论,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实践解决问题。要注重构建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特别是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事件,让学生亲身感受这些社会事件,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缺乏兴趣,而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讲课枯燥乏味,是学生不愿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原因。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渠道,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富有魅力,充满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重视新颖、有趣的课堂导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播放电影片段、唱歌、设置疑问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五分钟时间,让学生上台讲时政要闻,然后由教师和同学进行点评,还可以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现象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提高思想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多媒体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领悟,在思辨中成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邢斌.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8).
[2]韦有多,刘若楠.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途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07).
[3]李玉婷.体验式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4]王有鹏.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及注意之点[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