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影响盲童早期个体发育和动作发展的因素有多种,通过对我校17名盲童三年的活动观察发现,视力残疾是影响个体发育和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家庭成长和教育环境是影响盲童早期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缺乏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是影响盲童在形态与体能上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的根本因素;体育活动及活动量的大小对盲童生长发育及形态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盲童;形态;体能;生长发育
儿童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及形态(包括身高、体重、胸围、体重指数)、体能的变化与生活中的体育活动、体育锻炼有一定的关系。盲童是青少年学生中的一个特殊部分,他们在生长发育中形态及体能也受体育活动及体育锻炼的影响。
影响盲童个体身体发育和运动发展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对我校低年级盲生从入校到三年级阶段在学校生活、活动、体育锻炼的观察发现,体育活动与体育锻炼对盲童的生长发育、形态及体能有一定的影响。
一、视力残疾是影响个体发育和活动发展的直接原因
理论上,视力残疾本身并不妨碍儿童体格的发展和身体动作的发展。先天视力残疾的儿童在出生头几个月与普通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只有随着感知觉的发展,才会出现个体差异。视觉是个体重要的感知觉之一,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大多数感知信息都是由视觉提供的。因此,视力残疾就会影响盲童的动作发展。我校盲童入学时,大多数盲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在家活动范围较小,形态方面的发育较正常同龄孩子迟缓。如17号马x兰,入学时已经七岁多,身高只有117cm,体重22kg,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见表格)这个盲童是低视力儿童,动作发展较好,一学期就学会了跳绳和广播操。
视力残疾只给视障儿童身体发育和动作发展出现不良或滞后提供了一种可能,但是并非是必然结果。关键是在出现视力残疾后,盲童活动、学习机会受阻的程度。盲童入学前,在家由于家长的过度照顾,害怕盲童受伤,不敢让他们独自自己活动,限制他们活动,这些都导致盲童的体育活动减少,影响了盲童的形态发展和生长发育。入学后,在老师的正确指导、训练下,学生逐步熟悉了环境,学会了定向行走、广播操、跳绳等体育活动。通过课上课下的锻炼,一年后在形态方面都有了一系列的显著变化。例如,2号杨x,入学时身高136cm,虽然与正常儿童相差无几,但是在学校参加跳绳队训练,每年身高增长7%左右。
二、家庭成长和教育环境是影响盲童早期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
由于社会原因,我区目前没有盲童的学前教育机构,我校的盲童在入学前基本生活在家里,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的文化水平,以及家庭成员对盲童的态度直接影响着盲童的生长发育。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长的文化水平较高,懂得一些相关知识,在学龄前不但注意提供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而且还给予必要的家庭训练,如色彩、声音等刺激,促使孩子运动,这部分盲童入学前和入学后的活动能力和形态差距都不很大。
而有的父母,由于忙于工作、生活,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一方面为了避免他们身体受到伤害常常限制他们活动,另一方面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这部分盲童在学龄前阶段身体活动、动作协调都不能得到正常发展,以至于入学后,他们的活动能力和形态方面都与正常儿童存在巨大差距,甚至出现盲态。盲童入学后较长一段时间,不敢独自行走、行动缓慢、动作笨拙不协调、不敢跑、不敢跳等。如16号赵x蕊,家长只注重生活照顾,不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学前孩子多与爷爷奶奶生活。入学后,孩子生活能力较弱,盲态较重,不能独自行走,动作不协调。入校五年形态、动作协调能力没有什么变化,至今没有学会跳绳,平时只是散步,慢跑,基本不参加体育活动。
学校的环境对视障儿童的体育活动、动作发展有着间接的影响。由于视力残疾,盲童在体育活动中容易产生恐惧感,进而导致他们缺乏体育活动或体育活动时不自觉地缩小活动空间。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体育设施可以弥补盲童的运动发展不足。学校建有感统训练教室、塑胶操场、中院塑胶小游乐场。教室及活动场全部是软地面,盲童活动时有安全保障,通过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安全感都得到了提高,慢慢就能自己练习。
三、缺乏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是影响盲童在形态与体能上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的根本因素
由于视力障碍,盲童不能或不能很好地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直接影响了他们认识环境、适应环境的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容易产生恐惧感,进而导致他们不自觉地缩小活动范围或者不活动,只在自己熟悉的教室环境、宿舍环境呆着,这样也会导致形态和体能的差异。长期不活动,会使盲童的体征增加,在形态上变为“短粗型”,影响生长发育。如13号陈x亮,一年级刚入学时害怕受伤,不敢进行体育活动,一年后体重直线上升,身体笨重,变得更不喜欢运动,体重指数达32,属于肥胖,血压出现异常。反之,就会出现“豆芽菜型”的形态,如6号陈x,平时不喜欢活动,影响消化,体重增长缓慢,体重指数只有16,发育迟缓。因为害怕摔倒,体育课也只是走路,不敢跑、跳,三年的跳绳训练,只学会单个跳,连续跳还不会。
四、体育活动及活动量的大小对盲童生长发育及形态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在观察的17名学生中,有4名学生(1号金x、2号杨x、12号马x西、5号王x艳)在二年级参加学校跳绳队训练,一年后形态及体能都优于其他学生。还有两名学生三年级时参加门球队训练,他们在形态、体能、协调力、反应力都有所提高。没有训练的学生,除体育课进行体育活动,课外活动也只是在中院(盲生的活动场所,有1/3足球场大小)散步、聊天、玩耍。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他们在形态上的差距。
视力障碍影响盲童的活动及体育锻炼,从而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形态及体能,但是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够促进盲童的生长发育和动作发展。如果在早期,家长重视盲童的营养,社会及学校能尽早为家长提供营养知识和矫正知识的培训,盲童提早得到训练,入学后学校加强体育活动,防治身体畸形,及时纠正盲态,使盲童健康成长,以解除家长和本人的后顾之忧,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参考文献:
[1]张悦歆,李庆忠.视觉康复指南[M].國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宁夏特殊教育学校)
关键词:盲童;形态;体能;生长发育
儿童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及形态(包括身高、体重、胸围、体重指数)、体能的变化与生活中的体育活动、体育锻炼有一定的关系。盲童是青少年学生中的一个特殊部分,他们在生长发育中形态及体能也受体育活动及体育锻炼的影响。
影响盲童个体身体发育和运动发展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对我校低年级盲生从入校到三年级阶段在学校生活、活动、体育锻炼的观察发现,体育活动与体育锻炼对盲童的生长发育、形态及体能有一定的影响。
一、视力残疾是影响个体发育和活动发展的直接原因
理论上,视力残疾本身并不妨碍儿童体格的发展和身体动作的发展。先天视力残疾的儿童在出生头几个月与普通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只有随着感知觉的发展,才会出现个体差异。视觉是个体重要的感知觉之一,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大多数感知信息都是由视觉提供的。因此,视力残疾就会影响盲童的动作发展。我校盲童入学时,大多数盲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在家活动范围较小,形态方面的发育较正常同龄孩子迟缓。如17号马x兰,入学时已经七岁多,身高只有117cm,体重22kg,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见表格)这个盲童是低视力儿童,动作发展较好,一学期就学会了跳绳和广播操。
视力残疾只给视障儿童身体发育和动作发展出现不良或滞后提供了一种可能,但是并非是必然结果。关键是在出现视力残疾后,盲童活动、学习机会受阻的程度。盲童入学前,在家由于家长的过度照顾,害怕盲童受伤,不敢让他们独自自己活动,限制他们活动,这些都导致盲童的体育活动减少,影响了盲童的形态发展和生长发育。入学后,在老师的正确指导、训练下,学生逐步熟悉了环境,学会了定向行走、广播操、跳绳等体育活动。通过课上课下的锻炼,一年后在形态方面都有了一系列的显著变化。例如,2号杨x,入学时身高136cm,虽然与正常儿童相差无几,但是在学校参加跳绳队训练,每年身高增长7%左右。
二、家庭成长和教育环境是影响盲童早期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
由于社会原因,我区目前没有盲童的学前教育机构,我校的盲童在入学前基本生活在家里,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的文化水平,以及家庭成员对盲童的态度直接影响着盲童的生长发育。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长的文化水平较高,懂得一些相关知识,在学龄前不但注意提供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而且还给予必要的家庭训练,如色彩、声音等刺激,促使孩子运动,这部分盲童入学前和入学后的活动能力和形态差距都不很大。
而有的父母,由于忙于工作、生活,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一方面为了避免他们身体受到伤害常常限制他们活动,另一方面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这部分盲童在学龄前阶段身体活动、动作协调都不能得到正常发展,以至于入学后,他们的活动能力和形态方面都与正常儿童存在巨大差距,甚至出现盲态。盲童入学后较长一段时间,不敢独自行走、行动缓慢、动作笨拙不协调、不敢跑、不敢跳等。如16号赵x蕊,家长只注重生活照顾,不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学前孩子多与爷爷奶奶生活。入学后,孩子生活能力较弱,盲态较重,不能独自行走,动作不协调。入校五年形态、动作协调能力没有什么变化,至今没有学会跳绳,平时只是散步,慢跑,基本不参加体育活动。
学校的环境对视障儿童的体育活动、动作发展有着间接的影响。由于视力残疾,盲童在体育活动中容易产生恐惧感,进而导致他们缺乏体育活动或体育活动时不自觉地缩小活动空间。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体育设施可以弥补盲童的运动发展不足。学校建有感统训练教室、塑胶操场、中院塑胶小游乐场。教室及活动场全部是软地面,盲童活动时有安全保障,通过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安全感都得到了提高,慢慢就能自己练习。
三、缺乏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是影响盲童在形态与体能上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的根本因素
由于视力障碍,盲童不能或不能很好地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直接影响了他们认识环境、适应环境的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容易产生恐惧感,进而导致他们不自觉地缩小活动范围或者不活动,只在自己熟悉的教室环境、宿舍环境呆着,这样也会导致形态和体能的差异。长期不活动,会使盲童的体征增加,在形态上变为“短粗型”,影响生长发育。如13号陈x亮,一年级刚入学时害怕受伤,不敢进行体育活动,一年后体重直线上升,身体笨重,变得更不喜欢运动,体重指数达32,属于肥胖,血压出现异常。反之,就会出现“豆芽菜型”的形态,如6号陈x,平时不喜欢活动,影响消化,体重增长缓慢,体重指数只有16,发育迟缓。因为害怕摔倒,体育课也只是走路,不敢跑、跳,三年的跳绳训练,只学会单个跳,连续跳还不会。
四、体育活动及活动量的大小对盲童生长发育及形态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在观察的17名学生中,有4名学生(1号金x、2号杨x、12号马x西、5号王x艳)在二年级参加学校跳绳队训练,一年后形态及体能都优于其他学生。还有两名学生三年级时参加门球队训练,他们在形态、体能、协调力、反应力都有所提高。没有训练的学生,除体育课进行体育活动,课外活动也只是在中院(盲生的活动场所,有1/3足球场大小)散步、聊天、玩耍。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他们在形态上的差距。
视力障碍影响盲童的活动及体育锻炼,从而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形态及体能,但是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够促进盲童的生长发育和动作发展。如果在早期,家长重视盲童的营养,社会及学校能尽早为家长提供营养知识和矫正知识的培训,盲童提早得到训练,入学后学校加强体育活动,防治身体畸形,及时纠正盲态,使盲童健康成长,以解除家长和本人的后顾之忧,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参考文献:
[1]张悦歆,李庆忠.视觉康复指南[M].國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宁夏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