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个“维度”,开展文本细读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86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悟体验文本蕴含的深厚情感,生成属于自己的内心的独特感受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内在的认识,也制约着语文教学的效率。笔者以为,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牵住文本阅读的“牛鼻子”,把握文本阅读的关键,引导学生细读、品味,这样,文本阅读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文本;阅读;维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教师以及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理解感悟,同时要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的自主阅读,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意指导学生细读文本,激活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主动思考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内外结合,拓展广度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内容的时候,视线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本身的内容上,而是要大胆地借鉴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资料,找到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点细心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拓展教学的广度,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把握文本的深刻内涵,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这样的教学也符合大语文阅读观的理念。
  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这篇课文时,在教学第四段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这个段落中,有这样一句话‘出了什么事啦’,对于这句话,里面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吗?”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并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查找一下本文的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创作的时期正是普法战争之后的时期,法国是战败国,割让土地,当地也就不能在教法语,而只能教德语,在这样的环境下,法国的师生上了最后一节法语课。通过补充背景资料,学生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时,教师追问:“文本中的‘又’你能体会出什么?”通过大家的认真思考,意识到这个字说明在那个动乱频发的动荡时期,这样的变故不是第一次了,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人们的恐慌,所以,当小弗郎士看见布告牌前聚集了那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又出了什么事”了,这就为后文的叙述埋下了伏笔。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将文本的背景、作者的情况等相关资料引入课堂,拓展阅读教学的广度,深化学生的认识,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样将课外的知识引入到课堂,让学生增长了知识,更轻松解读文本,不仅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实现对文本的细读,提高教学质量。
  二、探究细节,挖掘深度
  每一篇文学作品中都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意蕴,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体会的,也就是深度阅读的要求。要挖掘文本的深度,获得深刻的体验,抓住文本中的细节描绘非常重要。细节虽小,但是却能让我们从中品味到独特的滋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细节,挖掘文本的深度,实现深度阅读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经典佳作《孔乙己》这篇课文时,教师就通过引导学生抓文本细节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文本。例如,在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孔乙己有钱的时候,他去咸亨酒店喝酒付钱时的动作是“排”出一个个铜钱,而到后文,孔乙己的腿被丁举人打断了,再去酒店喝酒时却是“摸”出铜钱来付账。这一排一摸,里面就蘊含了无尽的韵味。于是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个细节描写的不同和妙处,体会孔乙己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己演一演这两个动作帮助学生体会,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们意识到“排”这个字看得出这时孔乙己很有底气,觉得和那些普通百姓是不同的,所以有一种炫耀的心态。而“摸”就可以看出这时的孔乙己生活窘迫,已经没有经济来源了,也暗示了他的命运即将发生重大的改变。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细节细心体会,从细处入手,让学生在品味的过程中体会文本的内涵或者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这样,学生能够轻松把握文本的内涵,挖掘文本的深度,也实现了深度阅读的最终目的。
  三、去繁就简,把准角度
  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追求面面俱到,深入到文本解读的方方面面,实际上,这样往往会因为主次不分,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舍弃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抓住文本的重点引导,去繁就简,让学生在五十分钟的课堂中尽量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才是有效的阅读教学。
  《变色龙》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中的一篇经典文章,其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深受学生的喜欢。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面面俱到反而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人物形象的掌握,于是,在进行课堂设计中,只抓住了文本中独具特点的语言描写来引导学生掌握文本的人物形象特点。在这篇课文中,奥楚蔑洛夫在几次处理狗咬人事件时的不同表现描写得非常精彩,于是教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经过大家的讨论交流,学生们深刻了解了文中人物精神扭曲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对这几处语言角色朗读,这样让自己的认识更加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找准文本阅读的角度,敢于去繁就简,做出适当的取舍,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直达文本的核心,体会其中的内涵,解决文本的重点问题,从而获得自己的感悟。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文本细读,可以让我们获得独特的感悟,但是也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同时精心选取解读的角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解读文本中,我们要细心、细致甚至细腻,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阅读教学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是最有系统获得知识的方法。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职高生的基本素质普遍来说不如普高生,因而影响了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快速提高,其中也包括了阅读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我认为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二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三是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当他们拿起一本书时,就能自由进出其中,既可
望 洞 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寥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
【摘要】语文语法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语法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质量,还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主要阐述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分析现阶段高中语文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提高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的方法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法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法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基
今年1月10日,查韦斯在其再次连任六年委内瑞拉总统的就职仪式上,宣布“社会主义是拯救委内瑞拉的唯一出路”,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模式。     查韦斯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     委内瑞拉一直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查韦斯何时首次提出要搞社会主义?其思想来源究竟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问题专家徐世澄说,查韦斯2004年10月访华在北大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理念,并表示委内瑞拉应该像
他带领股东们通过考察汉正街的历史和汉正街的商业文化,认定汉正街是一个有潜力、有厚重历史、可以再造、再发挥的一个品牌,是一块在国内和世界上独具民族商业文化的一个品牌,这是其它商业圣地不可类比的。它的商脉非常的清晰,商道非常的纯厚,商气非常的浓烈,无论是在和平盛世,还是在战时,她都是一个繁荣的商贸区域;她具有政治影响力,具有经济、文化影响力,具有历史影响力。     站在龟山顶上眺望,矗立在汉江边的一
该书有很珍贵的一部分内容,就是记述了彭总独特的爱情生活。彭总有他独特的爱情生活方式,这和他的性格一样,讲实在,重真情,反对爱情第一的浪漫主义。其中既有和他表妹周瑞莲初恋的爱和恨,也有旧时代酿成的与原配夫人刘坤模的不幸婚姻。他与第二位夫人浦安修则是亲切“分梨”(离)的夫妻。    2002年金秋,我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百年华诞,有幸与老学长林杰先生相聚。交谈中,得知他正为出版一本专著着急。2003年金
我国财政改革之所以能够在30年内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它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大地上最新发展的成果。    我国财政体制经过30年的改革,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一个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正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迈向深化、完善的改革攻坚阶段。    一、财政改革的历史进程      30年的财政改革是建设财政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其新著《迈向未来的五种思维能力》一书中阐述了人类面对21世纪需要具备的五种能力。智利《信使报》1日刊发文章概述了这五种思维能力。    条理性思维  现在,大多数学校只教授一些考验学生记忆能力的知识,例如哪年发生了哪些事?太阳系中有多少行星?这就是条理性思维吗?加德纳认为,并非如此。他认为,在当今信息变幻无穷的数字化时代,学会应用条理性思维才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具备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兼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在渗透生命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的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和感悟生命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生命教育;中学;语文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生命教育最初是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针对当时美国社会中广泛存在的青少年吸毒的问题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
有史以来,人类一直就是在无休止的杀伐征战中劫掠资源。  当前全球面临着环境恶化的巨大挑战和严重威胁。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已成为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是指超权主义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