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各种电器设备也逐渐在农村居民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电力的需求,低电压问题逐渐成为现阶段农村居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深入的对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的目的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及农网升级措施。
关键词:低电压;农网升级;治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逐渐面临着严峻的低电压现象,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为了满足农村居民对电力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低电压现象进行治理,从而有效的促进农网的升级改造。
一、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的目的
农网改造升级应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农村电网普遍存在维护能力较弱的缺点,部分线路严重老化,不仅造成了较大的电力损耗,而且也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为了改善农村用电现状,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服务能力,减轻农民用电负担,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在农村建设具有较高可靠性、通信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智能农村电网,真正实现安全、优质、高效和低耗的改造升级目标。
二、造成低电压现象的原因
造成农村低电压的原因有许多种,在诸多因素中,有不可抗拒因素也有可以人为避免的,只有了解清楚低电压的形成原因,才能更好的治理低电压,升级农村电网。
1.线路设备的状况较差
首先,运行线路的建设时间比较早,当时的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都无法满足现今用电量的快速增长和用电需求,其次,供电半径过大,加之变压器的布点不够合理,高压无法深入到负荷中心,低压线路呈单方向的放射状,使得末端的电压偏低。
2.三相不平衡
农村居民用电的季节性突出,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夏季和冬季是用电的高峰季节,加上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用电量大幅度增加且每天用电的高峰主要是在晚上五点到十一点这段时间。在用电的高峰时段,有一部分的配电变压器达到满载或是过载运行。又加之农网改造的资金限制,大多配电台区都不能够依托三相四线来调节负荷平衡,使得单相线路的负荷较重,电压也随之下降。
3.无功补偿容量不足
农村的用电负荷以前以纯阻性的负载为主,如今转变为以空调、电动机、电磁炉之类的感性负载为主要用电负荷,加之,农村电网位于电力系统末端,无功电源本身先天不足,大量无功功率被被感性负载去消耗尽,使得配网功率的因数偏低,电压损耗,造成了电压偏低。加之人们认识比较片面,往往是重视有功而忽略无功,低电压比较严重的一些配电台区都有无功补偿还不到位这种现象。
三、农村低电压治理与电网升级改造措施
1.深入分析农村低电压现状
(1)深入分析农村用电负荷特性及需求。在对农村低电压现象进行治理及农网升级过程中要以居民的实际需求为依据进行,对电网结构及电源点分布情况进行有效的优化和改善,从而有效的增强农网对电压的调节能力及供电能力;同时还要重视对用户负荷要求的管理工作,通过对集抄系统建设、收集配变综合监测仪、用户负荷要求等的综合利用,深入的对其特性进行分析,从而促进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的开展。
(2)深入分析运行管理和营销数据。相关人员要及时的对配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对不同配电台区负荷特性进行把握,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实施低电压普查,从而明确低电压用户是如何分配的。准确熟练的了解配电台区用电负荷状况,针对用电负荷较大的企业工程等要及时的与其负责人进行沟通,使其在避开用电高峰进行加工运行。
2.改造低电压地区的线路设备
(1)对于农村配电变压器台区的建设和改造要严格的遵守容量小、布点密集、线路半径小、具有绝缘性能等原则进行,有效的增设配电变压器,同时对低压线路的半径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出现由于半径较大而造成的损耗现象的发生。而且针对某些台区内过载问题持续时间较长及五百米后低压用户超过三室户的低压线路,要通过增设变压器分布点的办法改造;针对不能很好的确保低压电质量及安全运行的线路、出现破损现象的进户线及计量箱出现破损的问题,在对进户线进行调换的时候也要对破损的计量箱等进行更新。
(2)针对线路半径超过五百米后用户同时又具有低电压问题的线路,通常要通过增设容量较小的配电变压器及增加导线横截面积的办法来进行相应的改造,从而达到提高电压质量的目的,而针对处于低压线路最后端的用户通常则是通过利用单相变压器、较小线路半径、增设变压器等办法进行改造,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
3.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体系
(1)相关单位要设立专门的综合治理小组,以诊断结果的分析为依据,按照相应的标准,制定合理的整改方案,在第一时间对低电压台区进行有效的治理。
(2)建立健全的低电压综合治理体系,对其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同时确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同时还要加强对反馈、保修、投诉等的重视,建立健全的低电压投诉体系,对相关的处理方式及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确保相关问题能及时有效的得到解决。
(3)建立完善的电压质量管理制度及相关的考核制度,对相关部门及人员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分级考核,同时要将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及各个工作人员,从而确保相关的治理工作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4)建立完善的电压无功设备管理体系,对其运行及维护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对于农村电网中具有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有效的整改,从而确保设备的完整性。
(5)制定完善的监测点管理制度,及时准确的对已有的检测点进行数据抄录,同时要加强对负荷较大等区域检测的重视,另外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电压进行现场实测,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从而有效的确保电压质量。
四、结语
农村电网低电压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对新农村建设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供电质量的水平是随着用电时段、用电负荷以及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等因素变化的。目前由于没有关键技术和理论方法的支撑,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治理低电压过程中,应构建长效综合治理的机制,因地制宜的制定治理方案,在升级治理的过程中还应该认识到,提高技术才是关键。要重视新技术的运用,努力提高农村的用电质量,升级农村电网,为广大农村人民生产生活作保障。
参考文献:
[1]于晓牧、李立鹏、徐建范.农村低电压问题分析与解决办法[J].陕西电力,2011(25)
[2]余东旭.农村电网低电压综合治理[J].科技风,2012(25)
关键词:低电压;农网升级;治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逐渐面临着严峻的低电压现象,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为了满足农村居民对电力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低电压现象进行治理,从而有效的促进农网的升级改造。
一、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的目的
农网改造升级应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农村电网普遍存在维护能力较弱的缺点,部分线路严重老化,不仅造成了较大的电力损耗,而且也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为了改善农村用电现状,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服务能力,减轻农民用电负担,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在农村建设具有较高可靠性、通信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智能农村电网,真正实现安全、优质、高效和低耗的改造升级目标。
二、造成低电压现象的原因
造成农村低电压的原因有许多种,在诸多因素中,有不可抗拒因素也有可以人为避免的,只有了解清楚低电压的形成原因,才能更好的治理低电压,升级农村电网。
1.线路设备的状况较差
首先,运行线路的建设时间比较早,当时的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都无法满足现今用电量的快速增长和用电需求,其次,供电半径过大,加之变压器的布点不够合理,高压无法深入到负荷中心,低压线路呈单方向的放射状,使得末端的电压偏低。
2.三相不平衡
农村居民用电的季节性突出,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夏季和冬季是用电的高峰季节,加上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用电量大幅度增加且每天用电的高峰主要是在晚上五点到十一点这段时间。在用电的高峰时段,有一部分的配电变压器达到满载或是过载运行。又加之农网改造的资金限制,大多配电台区都不能够依托三相四线来调节负荷平衡,使得单相线路的负荷较重,电压也随之下降。
3.无功补偿容量不足
农村的用电负荷以前以纯阻性的负载为主,如今转变为以空调、电动机、电磁炉之类的感性负载为主要用电负荷,加之,农村电网位于电力系统末端,无功电源本身先天不足,大量无功功率被被感性负载去消耗尽,使得配网功率的因数偏低,电压损耗,造成了电压偏低。加之人们认识比较片面,往往是重视有功而忽略无功,低电压比较严重的一些配电台区都有无功补偿还不到位这种现象。
三、农村低电压治理与电网升级改造措施
1.深入分析农村低电压现状
(1)深入分析农村用电负荷特性及需求。在对农村低电压现象进行治理及农网升级过程中要以居民的实际需求为依据进行,对电网结构及电源点分布情况进行有效的优化和改善,从而有效的增强农网对电压的调节能力及供电能力;同时还要重视对用户负荷要求的管理工作,通过对集抄系统建设、收集配变综合监测仪、用户负荷要求等的综合利用,深入的对其特性进行分析,从而促进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的开展。
(2)深入分析运行管理和营销数据。相关人员要及时的对配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对不同配电台区负荷特性进行把握,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实施低电压普查,从而明确低电压用户是如何分配的。准确熟练的了解配电台区用电负荷状况,针对用电负荷较大的企业工程等要及时的与其负责人进行沟通,使其在避开用电高峰进行加工运行。
2.改造低电压地区的线路设备
(1)对于农村配电变压器台区的建设和改造要严格的遵守容量小、布点密集、线路半径小、具有绝缘性能等原则进行,有效的增设配电变压器,同时对低压线路的半径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出现由于半径较大而造成的损耗现象的发生。而且针对某些台区内过载问题持续时间较长及五百米后低压用户超过三室户的低压线路,要通过增设变压器分布点的办法改造;针对不能很好的确保低压电质量及安全运行的线路、出现破损现象的进户线及计量箱出现破损的问题,在对进户线进行调换的时候也要对破损的计量箱等进行更新。
(2)针对线路半径超过五百米后用户同时又具有低电压问题的线路,通常要通过增设容量较小的配电变压器及增加导线横截面积的办法来进行相应的改造,从而达到提高电压质量的目的,而针对处于低压线路最后端的用户通常则是通过利用单相变压器、较小线路半径、增设变压器等办法进行改造,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
3.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体系
(1)相关单位要设立专门的综合治理小组,以诊断结果的分析为依据,按照相应的标准,制定合理的整改方案,在第一时间对低电压台区进行有效的治理。
(2)建立健全的低电压综合治理体系,对其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同时确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同时还要加强对反馈、保修、投诉等的重视,建立健全的低电压投诉体系,对相关的处理方式及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确保相关问题能及时有效的得到解决。
(3)建立完善的电压质量管理制度及相关的考核制度,对相关部门及人员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分级考核,同时要将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及各个工作人员,从而确保相关的治理工作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4)建立完善的电压无功设备管理体系,对其运行及维护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对于农村电网中具有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有效的整改,从而确保设备的完整性。
(5)制定完善的监测点管理制度,及时准确的对已有的检测点进行数据抄录,同时要加强对负荷较大等区域检测的重视,另外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电压进行现场实测,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从而有效的确保电压质量。
四、结语
农村电网低电压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对新农村建设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供电质量的水平是随着用电时段、用电负荷以及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等因素变化的。目前由于没有关键技术和理论方法的支撑,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治理低电压过程中,应构建长效综合治理的机制,因地制宜的制定治理方案,在升级治理的过程中还应该认识到,提高技术才是关键。要重视新技术的运用,努力提高农村的用电质量,升级农村电网,为广大农村人民生产生活作保障。
参考文献:
[1]于晓牧、李立鹏、徐建范.农村低电压问题分析与解决办法[J].陕西电力,2011(25)
[2]余东旭.农村电网低电压综合治理[J].科技风,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