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南声乐套曲《革命烈士诗抄》布局及其形象塑造分析

来源 :大舞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ome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曲家施光南20世纪60年代初创作了成名作声乐套曲《革命烈士诗抄》。其整体布局结构严谨,六个乐章的音乐以丰富的手法成功塑造了革命烈士形象,并将烈士光辉性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时代的产物,其代表了特定时代的进取精神,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作为必读曲目列入中国现代音乐发展史研究作品序列和作曲专业教学指定参考文献。 Composer Shi Guangnan In the early 1960s, he made famous vocal music “Revolutionary Martyrs’ Poems”.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rigorous structure, the music of six movements with rich practices successfully shaping the image of the revolutionary martyrs, and martyr shine vivid performance of the image. As a product of the times, it represents an enterprising spirit in a specific era and provides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to future generations. It should be included as a required track in the sequence of research works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music and as a designated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of compositional music.
其他文献
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观念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不断地遭到城市文明价值体系的渗透,使得与之适配的民间艺术迅速失去生存的土壤,走向衰落;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艺术与官方艺
原生态民歌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原生态民歌不仅是艺术层面的音乐文化,还具有地区民族文化语境的音乐符号特征,深层次地反映了民族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民族心
图书馆是集中存放、储备各种类型文献资料的场所,尤其是现代社会背景下,教育产业化和文化大众化激发并吸引了专业科研人员、大专院校教师之外的非专业人员对信息、知识和文献
【场景简略,磨房内:台中靠后的位置摆有一石磨和两个石凳。一面残破的墙壁,上面挂着驴鞍模型。 [李三娘上。 李三娘(念)奴夫从军赴边关, 不知何时回家园。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曲艺发展史上,乐亭大鼓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广受全国各地尤其是以雅书重文的唐山、秦皇岛为代表的冀东一带群众喜爱的说唱艺术。它具有比较完备且富于变化的
文章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对景观审美和摄影美学的各个方面加以概括分析,提炼出了相关因素并从美学原理、视觉审美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讨论了各相关因素间的关系问题。本文针对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华夏大地吹起了西方流行音乐之风。作为我国各族人民抒发内心情感的民族声乐,在借鉴与吸收西方美声唱法发声方法的过程中得到飞速发展。本文引
引用其他音乐作品主题进行创作的手法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圣咏的发展,近年来这种手法大量出现在我国新民歌以及流行歌曲创作中,这种创作手法不仅有助于塑造该作品
同一首曲子会让不同音乐人产生不一样的理解,而同一个音乐人对曲子的理解也有可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因此,音乐风格与演奏者的性格特征息息相关,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们
亨利.埃克尔斯(ECCLES)的中提琴g小调奏鸣曲是一首适合初级阶段学习的弦乐教学作品,本文针对乐曲结构特征、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与内涵以及在演奏教学中应解决的技术问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