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英语精读课上,大多数老师都是一句一句地翻译文章,遇到重难点再停下了讲解,然后举例句,最后学生记搭配。我做了教师之后发现同行们如今在精读课前有泛读课,但之后的精读课与十几年前老师的方法差不多,只是更重视语言知识点的训练。精读课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参与得太多,我们功利地只将考试喜欢考的词汇、短语、结构列为我们拼命讲的“重点”,花费大量的课时和粉笔让学生记着笔记。可是,在考试时这些重点对于越来越多的考察能力的题(尤其是对于占分值最重的短文填空和阅读理解)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那到底该怎么上精读课?什么样的课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适应学生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结构进行了些许探索,希望能使英语课堂真正适应学生的发展。
一、精读课要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曾经咨询过一些语文老师,怎样学好语文?普遍的回答是:要多阅读,是自己读而不是老师帮忙读。其实,精读课也应该交给学生自己读。所以,我尝试将课文的精读交给学生。具体课堂安排如下:
第一步(10分钟),学生细读文章,同时将自己喜欢的句子、理解有困难的结构或词语标识出来。
第二步(至少5分钟),学习小组分享和讨论,分享自己的好句并给出推荐理由,讨论自己所遭遇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三步(10分钟),各组提问,其他组回答,教师进行必要的点评和补充。
第四步(至少5分钟),教师强调并补充重难点,同时可分析考点。
第五步(至少10分钟),课堂检测。
这种课堂布局的优点有:
1.能关注到“贫富差异”。它不但能够使学困生有所收获,同时能使学优生得以突破。学困生因为必须努力才可以和他人分享讨论,所以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内驱力。这样不但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一定的学习基础,而且可以使其不断地收获信心。学优生因为要随时准备回答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自己必须先通过各种渠道学精,才有的讲,也才能讲得好、学得更好。
2.讨论促成很多有价值的生成,使课堂的“性价比”更高。例如:有同学在精读课上要求分析一个句子(选修六Unit 3 A healthy life):What I knew was that my girlfriend thought(that) I smelt terrible.
这是一个含有三个从句的复合句,学生通过讨论不但分析清楚了本句的结构而且还生成了其他三个复合句。
As I knew,my girlfriend thought(that)I smelt terrible.(定语从句)
It is known that my girlfriend thought(that) I smelt terrible.(主语从句)
I knew the fact that my girlfriend thought(that) I smelt terrible.(同位语从句)
这些从句都是高中阶段的难点、重点,但学生在讨论中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一个句子,触类旁通地理解了各类名词性从句及其与定语从句的关联和转换,可谓“价值不菲”。
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有利于创设愉快自由的课堂氛围。学生思想活跃,最不耐烦的是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课堂。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自己编,自己演,自己评,使课堂生动鲜活、富有活力和乐趣。
二、精读课教师要学会当配角,设计好课堂,让主角更精彩
首先,教师要转变思想,要学会“放手”和“放心”。科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知识二十四小时后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知识保留读为5%,而通过实践可以保留到75%,通过向他人讲授可以保留90%。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学习和探索,学做小老师。而教师自己要甘心做课堂的配角,从心理上要将课堂还给学生,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其次,好的课堂设计必须在各个环节上设计出有价值的“好”问题。以精读课的词汇学习为例,教师不能像以前那样逐词讲解,可以对某单元或某部分的词进行归类,然后让学生自学并小组讨论研究解决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相关问题。而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与高考及生活实际的衔接,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再次,教师提问要有艺术,要求學生回答的方式也要有艺术。精读课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避免一窝蜂式的作答,要分层了解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情况,同时能书面表达的尽可能地书面表达出来。这样,不但能更有效地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考试作答习惯,让学生领悟到自己在知识上哪些方面应该再加强、再巩固,考试中哪些问题要更小心、更细心。
当然,不同的课型要探索不同的教学结构模式,精读课要有精读课的模式,语法课要有语法课的模式,复习课要有复习课的模式……但无论哪一种教学结构,最重要的是要从实际出发,适合自己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发展的图谱,他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角,教师能做的就是给他们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光照,帮助学生更好地生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璐《大班英语精读课多媒体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设计》.《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2]周淑卿《课程政策与教育革新》.师大书院,2002年。
一、精读课要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曾经咨询过一些语文老师,怎样学好语文?普遍的回答是:要多阅读,是自己读而不是老师帮忙读。其实,精读课也应该交给学生自己读。所以,我尝试将课文的精读交给学生。具体课堂安排如下:
第一步(10分钟),学生细读文章,同时将自己喜欢的句子、理解有困难的结构或词语标识出来。
第二步(至少5分钟),学习小组分享和讨论,分享自己的好句并给出推荐理由,讨论自己所遭遇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三步(10分钟),各组提问,其他组回答,教师进行必要的点评和补充。
第四步(至少5分钟),教师强调并补充重难点,同时可分析考点。
第五步(至少10分钟),课堂检测。
这种课堂布局的优点有:
1.能关注到“贫富差异”。它不但能够使学困生有所收获,同时能使学优生得以突破。学困生因为必须努力才可以和他人分享讨论,所以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内驱力。这样不但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一定的学习基础,而且可以使其不断地收获信心。学优生因为要随时准备回答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自己必须先通过各种渠道学精,才有的讲,也才能讲得好、学得更好。
2.讨论促成很多有价值的生成,使课堂的“性价比”更高。例如:有同学在精读课上要求分析一个句子(选修六Unit 3 A healthy life):What I knew was that my girlfriend thought(that) I smelt terrible.
这是一个含有三个从句的复合句,学生通过讨论不但分析清楚了本句的结构而且还生成了其他三个复合句。
As I knew,my girlfriend thought(that)I smelt terrible.(定语从句)
It is known that my girlfriend thought(that) I smelt terrible.(主语从句)
I knew the fact that my girlfriend thought(that) I smelt terrible.(同位语从句)
这些从句都是高中阶段的难点、重点,但学生在讨论中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一个句子,触类旁通地理解了各类名词性从句及其与定语从句的关联和转换,可谓“价值不菲”。
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有利于创设愉快自由的课堂氛围。学生思想活跃,最不耐烦的是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课堂。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自己编,自己演,自己评,使课堂生动鲜活、富有活力和乐趣。
二、精读课教师要学会当配角,设计好课堂,让主角更精彩
首先,教师要转变思想,要学会“放手”和“放心”。科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知识二十四小时后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知识保留读为5%,而通过实践可以保留到75%,通过向他人讲授可以保留90%。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学习和探索,学做小老师。而教师自己要甘心做课堂的配角,从心理上要将课堂还给学生,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其次,好的课堂设计必须在各个环节上设计出有价值的“好”问题。以精读课的词汇学习为例,教师不能像以前那样逐词讲解,可以对某单元或某部分的词进行归类,然后让学生自学并小组讨论研究解决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相关问题。而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与高考及生活实际的衔接,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再次,教师提问要有艺术,要求學生回答的方式也要有艺术。精读课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避免一窝蜂式的作答,要分层了解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情况,同时能书面表达的尽可能地书面表达出来。这样,不但能更有效地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考试作答习惯,让学生领悟到自己在知识上哪些方面应该再加强、再巩固,考试中哪些问题要更小心、更细心。
当然,不同的课型要探索不同的教学结构模式,精读课要有精读课的模式,语法课要有语法课的模式,复习课要有复习课的模式……但无论哪一种教学结构,最重要的是要从实际出发,适合自己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发展的图谱,他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角,教师能做的就是给他们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光照,帮助学生更好地生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璐《大班英语精读课多媒体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设计》.《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2]周淑卿《课程政策与教育革新》.师大书院,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