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以下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关键词:课堂 化学 教学 学习 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在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内,针对固定的学生进行的。而有效教学不光要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做到“有效果”,还要“讲效率”。课堂教学不是只面对少数的“优生”,应尽最大的可能不使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教学。
一、要变“满堂灌”为适时的点拨、恰当的引导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追求的目标。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只有教师转变了教学理念,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适当扩充动手能力的内容,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提升实验动手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天性,启发学生主动探究,不可过于强调课前预设。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能,学生也获得了自己终身受用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发学生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发展与促进。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如在《钠的化合物》教学中,我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当我们遇到火灾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灭火?(学生答:用水,用灭火器……)那么你相信滴水反能生火吗?学生惊愕不已,齐声说“不可能”。紧接着演示实验:在包有过氧化钠(事先不告诉学生)的棉花团上滴加几滴水,当学生观察到棉花燃烧起来的现象后,明知水使棉花燃烧是不可能的,可又无法解释眼前的事实时,强烈的探求欲望喷发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使其在教学活动的一开始就处于积极主动状態,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该案例创设的情境是,能灭火的水竟能发生燃烧,学生根本意想不到,也就是学生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竟然成为可能,学生倒要看看老师的能耐。老师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而产生了能支持燃烧的氧气,学生恍然大悟,从而对化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媒体作为承载和传播信息的工具,可以提供丰富、优化的学习资源,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为化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首先,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像等集于一体,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信息的传送效率。其次,运用多媒体,能够增大教学信息。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节奏慢,课堂容量小,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呆板。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呈现信息量大、速度快、图文并茂的优势,进行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复习,会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多地接受知识。尤其在总复习时,运用计算机将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例题、练习制成一个多媒体课件,既可增大课堂信息量、减少板书时间,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再次,运用多媒体,可优化化学试验,同时学生在观看教师演示的时候,其观察、分析、思考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某些带有一定危险性、毒性、操作复杂等因素的实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过程和播放录像来进行演示,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课堂教学必须凸显出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优化课堂结构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点,教师作为先行的组织者,只有充分了解教材知识结构,才可能设计出优化的教学结构。首先,教师应该有效提炼教材原有的认知结构,引发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促进知识迁移。其次,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课题引入方法,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性。如针对高二化学课程的“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课题,以“伏特发明电池的故事”作为课题导入点,伏特用青蛙做实验,得出了“动物肌肉里贮存着电”的结论。这种以故事导入课题的方法,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使得学生对接下来的演示实验更有兴趣,从而掌握了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原理。这种教学结构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激发、补充和发展,采取密切的合作态度,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促使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出高度有效的作用。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师的永恒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汲取传统教学的成功做法,以学生发展为本,讲究方法策略,转变教学模式,精心设计,精讲导学,巧问诱思,用心调控教学过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你会发现,你的课堂也会变得活力四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邢耀磊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2),29。
关键词:课堂 化学 教学 学习 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在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内,针对固定的学生进行的。而有效教学不光要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做到“有效果”,还要“讲效率”。课堂教学不是只面对少数的“优生”,应尽最大的可能不使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教学。
一、要变“满堂灌”为适时的点拨、恰当的引导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追求的目标。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只有教师转变了教学理念,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适当扩充动手能力的内容,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提升实验动手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天性,启发学生主动探究,不可过于强调课前预设。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能,学生也获得了自己终身受用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发学生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发展与促进。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如在《钠的化合物》教学中,我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当我们遇到火灾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灭火?(学生答:用水,用灭火器……)那么你相信滴水反能生火吗?学生惊愕不已,齐声说“不可能”。紧接着演示实验:在包有过氧化钠(事先不告诉学生)的棉花团上滴加几滴水,当学生观察到棉花燃烧起来的现象后,明知水使棉花燃烧是不可能的,可又无法解释眼前的事实时,强烈的探求欲望喷发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使其在教学活动的一开始就处于积极主动状態,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该案例创设的情境是,能灭火的水竟能发生燃烧,学生根本意想不到,也就是学生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竟然成为可能,学生倒要看看老师的能耐。老师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而产生了能支持燃烧的氧气,学生恍然大悟,从而对化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媒体作为承载和传播信息的工具,可以提供丰富、优化的学习资源,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为化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首先,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像等集于一体,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信息的传送效率。其次,运用多媒体,能够增大教学信息。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节奏慢,课堂容量小,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呆板。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呈现信息量大、速度快、图文并茂的优势,进行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复习,会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多地接受知识。尤其在总复习时,运用计算机将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例题、练习制成一个多媒体课件,既可增大课堂信息量、减少板书时间,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再次,运用多媒体,可优化化学试验,同时学生在观看教师演示的时候,其观察、分析、思考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某些带有一定危险性、毒性、操作复杂等因素的实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过程和播放录像来进行演示,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课堂教学必须凸显出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优化课堂结构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点,教师作为先行的组织者,只有充分了解教材知识结构,才可能设计出优化的教学结构。首先,教师应该有效提炼教材原有的认知结构,引发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促进知识迁移。其次,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课题引入方法,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性。如针对高二化学课程的“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课题,以“伏特发明电池的故事”作为课题导入点,伏特用青蛙做实验,得出了“动物肌肉里贮存着电”的结论。这种以故事导入课题的方法,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使得学生对接下来的演示实验更有兴趣,从而掌握了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原理。这种教学结构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激发、补充和发展,采取密切的合作态度,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促使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出高度有效的作用。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师的永恒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汲取传统教学的成功做法,以学生发展为本,讲究方法策略,转变教学模式,精心设计,精讲导学,巧问诱思,用心调控教学过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你会发现,你的课堂也会变得活力四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邢耀磊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