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化精粹的代表,古典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学的经典代表,能够培养人的情感,熏陶人的人格。许多古人创作的诗词在现代社会也能引起人的共鸣。学习古典诗歌不仅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还能开阔视野。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能够感受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深厚文化。古典诗词具有独特的魅力,能体现不同的文化境界。
[关键词]古典诗歌 诗歌语言 构建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31-01
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底蕴的国家,不仅仅拥有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有热血澎湃的民族精神。文化对于人感情的熏陶和习惯的养成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在中国的义务教育中,诗歌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诗歌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激情,能让学生在审美的体验中感受到古典诗词的关。在美的体验中提升文化能力的修养,提升对人生的认知。
一、古典诗歌语言的构建
诗歌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的凝聚简练。由于受到篇幅和诗词字数的影响,篇幅比较小,但是又要表达出完整的内容,还要展示丰富的思想感情,所以语言必须要凝聚简练。这就要求了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将看到的、听到的进行综合性的选择,不合适的想法和感情要抛弃。对要留下的素材进行整理和加工,浓缩在一定的诗歌篇幅里。
二、古典诗歌语言的律动性
诗歌诗很讲究字句的律动性的,整篇诗歌要遵循结构关的特点,还要讲究平仄声调。平仄的规律是根据我们汉语的声调来构建的,运用平仄的声调可以加强诗歌抑扬顿挫的韵律关。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中,整篇都是以七言诗为主。这篇诗词给人的感觉就是万古愁,以酒浇愁之感,由于用豪放来冲淡心中之郁抑、心中之愤懑,所以整体基调仍是乐观的,并用豪迈的语言,表达了这种乐观自信的、放纵不羁的精神。从语言形式上看,句型变化多,开头用长句,然后三字句、七字句交错使用,而且换韵比较频繁。在频繁押韵中,平仄韵又是互换着押,这也是古诗一大特点。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的韵律节奏也是很有特色的。诗人在诗词中所表达的感情旋律是极尽悲慨激荡的。但是诗词旋律不是直接的豪放,而是像小提琴奏出的曲子一样含蓄而隽永。诗词的内在感情是很热烈的,但是看起来却是柔和的、自然的,像心脏跳动般有节奏、有规律、有力量。
三、古典诗歌语言的形象性
形象是诗词的表现生命,俄国文学评论家说过“诗歌是富于形象的思维”。诗歌必须具有图画和形象性,这样才能产生有意象、有境界的艺术魅力,从而吸引读者从有限的文章篇幅和文字构图中,通过主观想象和幻想获得对诗词美得感受。诗词的形象美是多样化的,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和王维的《桃源行》中的“春末便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等诗句都描写出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体现了湖面的气势磅礴,如立体电影般冲天而起,壮丽无比。当然在古代众多的优秀诗词中也有两种形象相互结合的诗句,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圓”就是立体美和形象美先后出现的诗句。诗词和任何其他的艺术一样,它都变心出一种价值取向,反映出作者丰富多彩的感情,寄托了作者充满理想的思想和情怀,这一切都离不开形象的塑造。
四、古典诗歌语言的多义性
我国的诗歌语言大多数强调的是多样性,往往是一词多义。在贺知章的《咏柳》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里的“碧玉”一词就是一词多义,在本章中凸显出的诗柳树的鲜嫩新翠,一片片细叶仿佛带着玉石的光泽。“碧玉”又是南朝宋代汝南王小妾的名字。现代都以“小家碧玉”表示小户人家出身的年轻美貌的女子。“丝绦”本意指的是丝带,诗人在诗词中用“绿丝绦”形容柳枝,将柳枝随风飘拂的样子,十分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贺知章的这首绝句属于咏物诗,诗歌颂柳树的,诗中处处紧扣柳树而写。但是不难看出,诗人所歌颂的不仅仅是柳树,它是借助柳树歌咏了春风,歌咏了春天。这正符合了诗词中一词多义,一语双关的语言体现。正是因为诗词的多义性,才能使诗词的意境与情感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五、古典诗词语言的运用
在现代社会,我们对诗歌的运用大部分都集中在抒情散文中的引用。在散文中引用古典诗词是为了给整篇散文增强文学的味道,同时也抒发自然产生的情感。有时候,古典诗词的运用可以更恰当的表现出文章的主旨,有助于情感的传达和对艺术形象的具体描绘。对于散文读者来说,不仅仅能吸取古典诗词的精华,还能引发更多重的联想,正确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现代社会对于古典诗词的运用是为作者更好表达情感而服务的。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读者因生活的方式不同、经历不同面对同一篇文章时,看法也会大不相同。诗词是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更深的内涵,它不像我们平时的说话或是论证一样大面积的铺开。古典诗词的语言是凝聚而简练的,是具有张力的。现代散文要想做对古典诗词得心应手的运用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用熟悉的语言再现诗歌语言之美
古典诗词灵动优美,但是现在的人并不擅长使用这种语言形式。凝聚而简练的诗歌语言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也是现在AA"]对于诗歌欣赏困难的原因。散文是现代人们熟悉和擅长的语言形式,用散文的语言将古典诗词叙述出来,人们可以尽可能的运用上优美的言辞。而优美言辞的使用也考验着现在人们对诗歌品读的程度,要想达到优美语言的使用,就要对诗歌仔细的品读和理解,在“译”的过程中,人们的文字表达能力也会进一步的得到锻炼。
2.解读古典诗歌,进行想象创作
在学习古典诗歌的时候,要在语言、情感、表现手法和作者产生共鸣。但是古人的情感价值观和经历是不同的。怎样将古人的情感价值观浸润现代精神并碰撞出新的火花,提高现代人们对古人和古诗的兴趣,这是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尝试在欣赏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再进行创作是可行的,用我们熟悉的文字表达方式来写熟悉的诗歌题材,激发创作欲望,创作不一样的作品。古典的诗歌经过几千年文化的发展,承载了过去历史文化的沉淀,作为现代人不能只是一味的接受甚至说是死记硬背。要主动接近古典诗词,体会古人表达美的方式。让古典诗词美文化和现代文学相互碰撞,焕发出不一样的活力。
六、结论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是我们的国宝。在告诉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生活节奏过快使我们有时候会迷失方向。闲暇片刻,我们是否可以放下匆匆的脚步,打开尘封的书柜,翻阅放置已久的国粹,赏析和品位令人流连忘返的古典诗词,获取人生的启迪。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的审美价值不仅仅是给人带来美得感受,更给人以精神境界的提升。
[关键词]古典诗歌 诗歌语言 构建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31-01
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底蕴的国家,不仅仅拥有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有热血澎湃的民族精神。文化对于人感情的熏陶和习惯的养成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在中国的义务教育中,诗歌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诗歌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激情,能让学生在审美的体验中感受到古典诗词的关。在美的体验中提升文化能力的修养,提升对人生的认知。
一、古典诗歌语言的构建
诗歌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的凝聚简练。由于受到篇幅和诗词字数的影响,篇幅比较小,但是又要表达出完整的内容,还要展示丰富的思想感情,所以语言必须要凝聚简练。这就要求了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将看到的、听到的进行综合性的选择,不合适的想法和感情要抛弃。对要留下的素材进行整理和加工,浓缩在一定的诗歌篇幅里。
二、古典诗歌语言的律动性
诗歌诗很讲究字句的律动性的,整篇诗歌要遵循结构关的特点,还要讲究平仄声调。平仄的规律是根据我们汉语的声调来构建的,运用平仄的声调可以加强诗歌抑扬顿挫的韵律关。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中,整篇都是以七言诗为主。这篇诗词给人的感觉就是万古愁,以酒浇愁之感,由于用豪放来冲淡心中之郁抑、心中之愤懑,所以整体基调仍是乐观的,并用豪迈的语言,表达了这种乐观自信的、放纵不羁的精神。从语言形式上看,句型变化多,开头用长句,然后三字句、七字句交错使用,而且换韵比较频繁。在频繁押韵中,平仄韵又是互换着押,这也是古诗一大特点。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的韵律节奏也是很有特色的。诗人在诗词中所表达的感情旋律是极尽悲慨激荡的。但是诗词旋律不是直接的豪放,而是像小提琴奏出的曲子一样含蓄而隽永。诗词的内在感情是很热烈的,但是看起来却是柔和的、自然的,像心脏跳动般有节奏、有规律、有力量。
三、古典诗歌语言的形象性
形象是诗词的表现生命,俄国文学评论家说过“诗歌是富于形象的思维”。诗歌必须具有图画和形象性,这样才能产生有意象、有境界的艺术魅力,从而吸引读者从有限的文章篇幅和文字构图中,通过主观想象和幻想获得对诗词美得感受。诗词的形象美是多样化的,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和王维的《桃源行》中的“春末便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等诗句都描写出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体现了湖面的气势磅礴,如立体电影般冲天而起,壮丽无比。当然在古代众多的优秀诗词中也有两种形象相互结合的诗句,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圓”就是立体美和形象美先后出现的诗句。诗词和任何其他的艺术一样,它都变心出一种价值取向,反映出作者丰富多彩的感情,寄托了作者充满理想的思想和情怀,这一切都离不开形象的塑造。
四、古典诗歌语言的多义性
我国的诗歌语言大多数强调的是多样性,往往是一词多义。在贺知章的《咏柳》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里的“碧玉”一词就是一词多义,在本章中凸显出的诗柳树的鲜嫩新翠,一片片细叶仿佛带着玉石的光泽。“碧玉”又是南朝宋代汝南王小妾的名字。现代都以“小家碧玉”表示小户人家出身的年轻美貌的女子。“丝绦”本意指的是丝带,诗人在诗词中用“绿丝绦”形容柳枝,将柳枝随风飘拂的样子,十分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贺知章的这首绝句属于咏物诗,诗歌颂柳树的,诗中处处紧扣柳树而写。但是不难看出,诗人所歌颂的不仅仅是柳树,它是借助柳树歌咏了春风,歌咏了春天。这正符合了诗词中一词多义,一语双关的语言体现。正是因为诗词的多义性,才能使诗词的意境与情感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五、古典诗词语言的运用
在现代社会,我们对诗歌的运用大部分都集中在抒情散文中的引用。在散文中引用古典诗词是为了给整篇散文增强文学的味道,同时也抒发自然产生的情感。有时候,古典诗词的运用可以更恰当的表现出文章的主旨,有助于情感的传达和对艺术形象的具体描绘。对于散文读者来说,不仅仅能吸取古典诗词的精华,还能引发更多重的联想,正确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现代社会对于古典诗词的运用是为作者更好表达情感而服务的。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读者因生活的方式不同、经历不同面对同一篇文章时,看法也会大不相同。诗词是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更深的内涵,它不像我们平时的说话或是论证一样大面积的铺开。古典诗词的语言是凝聚而简练的,是具有张力的。现代散文要想做对古典诗词得心应手的运用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用熟悉的语言再现诗歌语言之美
古典诗词灵动优美,但是现在的人并不擅长使用这种语言形式。凝聚而简练的诗歌语言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也是现在AA"]对于诗歌欣赏困难的原因。散文是现代人们熟悉和擅长的语言形式,用散文的语言将古典诗词叙述出来,人们可以尽可能的运用上优美的言辞。而优美言辞的使用也考验着现在人们对诗歌品读的程度,要想达到优美语言的使用,就要对诗歌仔细的品读和理解,在“译”的过程中,人们的文字表达能力也会进一步的得到锻炼。
2.解读古典诗歌,进行想象创作
在学习古典诗歌的时候,要在语言、情感、表现手法和作者产生共鸣。但是古人的情感价值观和经历是不同的。怎样将古人的情感价值观浸润现代精神并碰撞出新的火花,提高现代人们对古人和古诗的兴趣,这是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尝试在欣赏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再进行创作是可行的,用我们熟悉的文字表达方式来写熟悉的诗歌题材,激发创作欲望,创作不一样的作品。古典的诗歌经过几千年文化的发展,承载了过去历史文化的沉淀,作为现代人不能只是一味的接受甚至说是死记硬背。要主动接近古典诗词,体会古人表达美的方式。让古典诗词美文化和现代文学相互碰撞,焕发出不一样的活力。
六、结论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是我们的国宝。在告诉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生活节奏过快使我们有时候会迷失方向。闲暇片刻,我们是否可以放下匆匆的脚步,打开尘封的书柜,翻阅放置已久的国粹,赏析和品位令人流连忘返的古典诗词,获取人生的启迪。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的审美价值不仅仅是给人带来美得感受,更给人以精神境界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