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MICROSOFT公司的.NET和SQL Server数据库环境下,根据设备实际的点检定修主线,实现了设备以及设备点检和维修流程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及其实现过程。系统具体功能包括了:设备信息管理、设备点检、设备故障、设备维修管理。
关键词:.NET;C/S;设备管理;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1-30400-03
Development of Equipments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NET and SQL
CHEN Gang
(Dongguan Nanbo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Dongguan 52308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NET and SQL Server platform of MICROSOFT Corpor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 to the equipment check-up and maintenance flu according to the check-up maintaining masterstroke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It introduced the main structure design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detail. The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are composed of equip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quipment check-up, equipment malfunction, and the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Key words: .NET; C/S; Equipments Management; Database
1 引言
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作为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对企业的高效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影响重大。随着管理水平的日益提升,现有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管理需求,以实现数字化企业为宗旨,通过网络管理软件来取代单机管理软件已经是必然趋势。本系统的设计是针对设备管理开发的一套管理系统。
2 系统体系结构与开发工具的选择
在计算机应用,特别是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中,站在平台的角度看,经历了主机系统、Client/Server(C/S)架构和B/S结构(又称Internet计算环境)三个阶段,主机系统的功能单一,应用面比较窄,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本系统采用的是在客户端的C/S架构和开发的主要过程在服务器的B/S架构。
.NET将许多新技术和新下具引入了Windows平台中。其中每个都有其自己的名字和术语,并且它们中许多都使用了新的简写格式。图1显示了位于操作系统之上的.NET框架的主要组件。高层语言位于公共中间语言之上,公共中间语言提供了访问.NET系统服务的接口。这些访问包括一些高级服务,例如ASP.NET和Windows Form,还包括了对低层的.NET类库的访问,而.NET类库是一切访问的基础。
3 系统设计
本系统是以设备实际的点检定修主线,实现了设备点检和维修流程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由管理工作人员根据需求选择功能对各种数据进行录入、删除和修改,同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友好的查询界面等。管理人员利用浏览器端进行操作请求,然后服务器端根据要求访问后台数据库,对数据库更新或从数据库中检出数据。整个过程由浏览器端将要求发送到服务器,由服务器进行全部操作的处理和访问数据库,所以系统的设计完全在服务器上进行。
3.1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卡片信息和常用设备设置管理。在本功能模块中,系统管理了所有的设备信息。但有些设备是常用设备,对于常用设备的操作比较频繁,为了使得用户可以在众多的设备信息中更加快速方便的检索设备信息,本系统提供了常用设备设置功能,即用户可以将一些经常性操作的设备设置为常用设备,使得用户对设备信息管理更加明确清晰。其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对所有设备建立设备卡片,通过计算机记录设备信息台账,即建立设备的电子档案。通过本系统实现对设备卡片信息的综合管理。系统提供用户随时地随地通过完善的网络系统来即时的更新和查询设备卡片相关信息。在本功能模块中,系统管理了所有的设备信息。但有些设备是常用设备,对于常用设备的操作比较频繁,为了使得用户可以在众多的设备信息中更加快速方便的检索设备信息,本系统提供了常用设备设置功能,即用户可以将一些经常性操作的设备设置为常用设备,使得用户对设备信息管理更加明确清晰。
3.2 设备点检
对于设备来说点检主要是专业点检和完好点检两个部分。专业点检是由车间专业点检员负责制定计划和实施,而完好点检是由设备部会同厂矿领导共同进行设备的点检。
对于设备的点检必须制定点检计划,同样计划的制定也是分别由专业点检员或设备部领导制定。点检计划的制定是根据点检标准来制定,计划制定完毕后,可以进行点检计划的具体实施,实施过程中重要的一项操作就是设备出现故障后必须进行处理,在此处理的方法就是将点检结果填写为故障,同时将出现故障的具体部位信息和故障时间性质等信息填写到故障记录库中。其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3.3 设备故障
设备故障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为了动态的管理设备故障类型,需要进行特定的处理。在此系统中需要有设备故障类型的专门具体的统筹管理。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总会出现设备的磨损和故障,对故障分析和统计是保证防患未然、亡羊补牢的必备途径,于是就存在设备的故障统一集中管理。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设备部对设备的故障已经有了自己规范的名称库,即设备故障名称有章可循,对设备的具体故障都规定了统一的名称,为设备的规范维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设备故障类似于设备的点检,所以此模块中,提供了故障名称字典管理的功能,同时系统中要求含有设备故障名称管理和故障分项管理。当设备发生故障时,通过点检员或者故障管理的相关人员将根据故障名称和故障分项将故障记录录入到系统中,使得设备故障通过网络传输,为及时地设备维修准备条件。
当设备点检过程中出现了故障或者是直接的设备故障都需要填写故障记录。故障记录中记录了设备发生故障的时间、部位等等。填写故障记录时候,操作员需要选择设备故障的类型、具体故障名称。故障类型和故障名称都是字典库,方便了用户的故障记录的录入。用户填写了故障记录后,就可以方便的进行设备故障记录的管理。流程如图4所示。
3.4 设备维修
根据维修管理要求,对设备维修需要按照,对应的规范和约定进行。所以,对设备维修管理部分的功能概括为:维修分项、维修标准、维修计划、维修计划审批和维修实施等几个部分。设备出现了故障后就需要对设备的故障进行维修,设备维修的流程如图5所示。
根据设备的故障记录有选择的填写维修计划,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后需要紧急抢修,则可以对维修计划直接生成维修指令单,进行设备的维修实施;如果维修计划不是抢修,则对于维修计划必须经过设备部、厂矿、公司的三级审批。经过审批的维修计划才可以生成维修指令单,下达维修指令单后,就可以进行设备维修计划的实施。维修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参考具体的维修标准。
对维修标准包括:维修技术标准、维修人工标准、维修材料标准和维修备件标准。即对于每一个需要维修的具体设备点,都制定了维修标准,在维修技术上、工种和数量、维修材料和数量以及维修备件和数量都一一进行规定,为维修实施提供维修依据,同时提供预算标准。维修计划下达了维修指令单后,如果维修实施完毕,对于那些维修达到了预定目标的故障需要更新故障记录状态信息为,维修完毕。
4 数据库接口设计
数据访问接口ADO.NET。ADO.NET是为.NET框架而创建的,它提供对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等数据源以及通过OLE DB和XML公开的数据源的一致访问。ADO.NET相对于ADO的最大优势在于对于数据的更新修改可以在与数据源完全断开连接的情况下进行,然后再把数据更新情况传回到数据源。这样大大减少了连接过多对于数据库服务器资源的占用。使用ADO.NET的任何软件解决方案的中心都是数据集(Dataset模型)。
ADO.NET对象模型的基本结构围绕着这两个独立的对象组,Dataset和数据提供。Dataset和其相关的对象组提供了一个可作为XML文档开放的任何数据库视图。数据提供程序主要是作为Dataset和数据源之间的“桥梁”,它主要保证Dataset独立于任何数据工具或数据源。一个简单的ADO.NET Dataset能够把一大组来自不同数据库的表封装起来,并在它们之间维持一个一致的关系。可以把ADO.NET Dataset想象成一个完全断开的相关的配有表、列、约束、和关系的数据库。与数据源建立好连机后。接下来再通过Command对象,对数据源下达索取数据的要求。自数据源取回来的数据,可以放在Data Adapter对象中,或者放在Data Reader对象中。Data Adapter对象可以产生为Dataset对象中的一个Data Table对象,而Data Reader对象通常就可以直接去读取它的结果。
5 小结
本管理系统是根据设备实际的点检定修主线,实现了设备以及设备点检和维修流程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实现了:设备信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设备点检、设备故障、设备维修等几大块的功能。每个部分都基本实现了数据库应该具有的像添加、删除、修改、查询功能。
参考文献:
[1] 李葆文.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4-55.
[2] 陈惠贞,陈峻荣.ASP.NET程序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323-332.
[3] 周苏,王文,张泳,等.软件工程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6-50.
关键词:.NET;C/S;设备管理;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1-30400-03
Development of Equipments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NET and SQL
CHEN Gang
(Dongguan Nanbo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Dongguan 52308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NET and SQL Server platform of MICROSOFT Corpor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 to the equipment check-up and maintenance flu according to the check-up maintaining masterstroke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It introduced the main structure design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detail. The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are composed of equip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quipment check-up, equipment malfunction, and the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Key words: .NET; C/S; Equipments Management; Database
1 引言
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作为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对企业的高效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影响重大。随着管理水平的日益提升,现有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管理需求,以实现数字化企业为宗旨,通过网络管理软件来取代单机管理软件已经是必然趋势。本系统的设计是针对设备管理开发的一套管理系统。
2 系统体系结构与开发工具的选择
在计算机应用,特别是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中,站在平台的角度看,经历了主机系统、Client/Server(C/S)架构和B/S结构(又称Internet计算环境)三个阶段,主机系统的功能单一,应用面比较窄,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本系统采用的是在客户端的C/S架构和开发的主要过程在服务器的B/S架构。
.NET将许多新技术和新下具引入了Windows平台中。其中每个都有其自己的名字和术语,并且它们中许多都使用了新的简写格式。图1显示了位于操作系统之上的.NET框架的主要组件。高层语言位于公共中间语言之上,公共中间语言提供了访问.NET系统服务的接口。这些访问包括一些高级服务,例如ASP.NET和Windows Form,还包括了对低层的.NET类库的访问,而.NET类库是一切访问的基础。
3 系统设计
本系统是以设备实际的点检定修主线,实现了设备点检和维修流程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由管理工作人员根据需求选择功能对各种数据进行录入、删除和修改,同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友好的查询界面等。管理人员利用浏览器端进行操作请求,然后服务器端根据要求访问后台数据库,对数据库更新或从数据库中检出数据。整个过程由浏览器端将要求发送到服务器,由服务器进行全部操作的处理和访问数据库,所以系统的设计完全在服务器上进行。
3.1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卡片信息和常用设备设置管理。在本功能模块中,系统管理了所有的设备信息。但有些设备是常用设备,对于常用设备的操作比较频繁,为了使得用户可以在众多的设备信息中更加快速方便的检索设备信息,本系统提供了常用设备设置功能,即用户可以将一些经常性操作的设备设置为常用设备,使得用户对设备信息管理更加明确清晰。其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对所有设备建立设备卡片,通过计算机记录设备信息台账,即建立设备的电子档案。通过本系统实现对设备卡片信息的综合管理。系统提供用户随时地随地通过完善的网络系统来即时的更新和查询设备卡片相关信息。在本功能模块中,系统管理了所有的设备信息。但有些设备是常用设备,对于常用设备的操作比较频繁,为了使得用户可以在众多的设备信息中更加快速方便的检索设备信息,本系统提供了常用设备设置功能,即用户可以将一些经常性操作的设备设置为常用设备,使得用户对设备信息管理更加明确清晰。
3.2 设备点检
对于设备来说点检主要是专业点检和完好点检两个部分。专业点检是由车间专业点检员负责制定计划和实施,而完好点检是由设备部会同厂矿领导共同进行设备的点检。
对于设备的点检必须制定点检计划,同样计划的制定也是分别由专业点检员或设备部领导制定。点检计划的制定是根据点检标准来制定,计划制定完毕后,可以进行点检计划的具体实施,实施过程中重要的一项操作就是设备出现故障后必须进行处理,在此处理的方法就是将点检结果填写为故障,同时将出现故障的具体部位信息和故障时间性质等信息填写到故障记录库中。其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3.3 设备故障
设备故障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为了动态的管理设备故障类型,需要进行特定的处理。在此系统中需要有设备故障类型的专门具体的统筹管理。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总会出现设备的磨损和故障,对故障分析和统计是保证防患未然、亡羊补牢的必备途径,于是就存在设备的故障统一集中管理。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设备部对设备的故障已经有了自己规范的名称库,即设备故障名称有章可循,对设备的具体故障都规定了统一的名称,为设备的规范维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设备故障类似于设备的点检,所以此模块中,提供了故障名称字典管理的功能,同时系统中要求含有设备故障名称管理和故障分项管理。当设备发生故障时,通过点检员或者故障管理的相关人员将根据故障名称和故障分项将故障记录录入到系统中,使得设备故障通过网络传输,为及时地设备维修准备条件。
当设备点检过程中出现了故障或者是直接的设备故障都需要填写故障记录。故障记录中记录了设备发生故障的时间、部位等等。填写故障记录时候,操作员需要选择设备故障的类型、具体故障名称。故障类型和故障名称都是字典库,方便了用户的故障记录的录入。用户填写了故障记录后,就可以方便的进行设备故障记录的管理。流程如图4所示。
3.4 设备维修
根据维修管理要求,对设备维修需要按照,对应的规范和约定进行。所以,对设备维修管理部分的功能概括为:维修分项、维修标准、维修计划、维修计划审批和维修实施等几个部分。设备出现了故障后就需要对设备的故障进行维修,设备维修的流程如图5所示。
根据设备的故障记录有选择的填写维修计划,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后需要紧急抢修,则可以对维修计划直接生成维修指令单,进行设备的维修实施;如果维修计划不是抢修,则对于维修计划必须经过设备部、厂矿、公司的三级审批。经过审批的维修计划才可以生成维修指令单,下达维修指令单后,就可以进行设备维修计划的实施。维修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参考具体的维修标准。
对维修标准包括:维修技术标准、维修人工标准、维修材料标准和维修备件标准。即对于每一个需要维修的具体设备点,都制定了维修标准,在维修技术上、工种和数量、维修材料和数量以及维修备件和数量都一一进行规定,为维修实施提供维修依据,同时提供预算标准。维修计划下达了维修指令单后,如果维修实施完毕,对于那些维修达到了预定目标的故障需要更新故障记录状态信息为,维修完毕。
4 数据库接口设计
数据访问接口ADO.NET。ADO.NET是为.NET框架而创建的,它提供对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等数据源以及通过OLE DB和XML公开的数据源的一致访问。ADO.NET相对于ADO的最大优势在于对于数据的更新修改可以在与数据源完全断开连接的情况下进行,然后再把数据更新情况传回到数据源。这样大大减少了连接过多对于数据库服务器资源的占用。使用ADO.NET的任何软件解决方案的中心都是数据集(Dataset模型)。
ADO.NET对象模型的基本结构围绕着这两个独立的对象组,Dataset和数据提供。Dataset和其相关的对象组提供了一个可作为XML文档开放的任何数据库视图。数据提供程序主要是作为Dataset和数据源之间的“桥梁”,它主要保证Dataset独立于任何数据工具或数据源。一个简单的ADO.NET Dataset能够把一大组来自不同数据库的表封装起来,并在它们之间维持一个一致的关系。可以把ADO.NET Dataset想象成一个完全断开的相关的配有表、列、约束、和关系的数据库。与数据源建立好连机后。接下来再通过Command对象,对数据源下达索取数据的要求。自数据源取回来的数据,可以放在Data Adapter对象中,或者放在Data Reader对象中。Data Adapter对象可以产生为Dataset对象中的一个Data Table对象,而Data Reader对象通常就可以直接去读取它的结果。
5 小结
本管理系统是根据设备实际的点检定修主线,实现了设备以及设备点检和维修流程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实现了:设备信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设备点检、设备故障、设备维修等几大块的功能。每个部分都基本实现了数据库应该具有的像添加、删除、修改、查询功能。
参考文献:
[1] 李葆文.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4-55.
[2] 陈惠贞,陈峻荣.ASP.NET程序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323-332.
[3] 周苏,王文,张泳,等.软件工程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