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校讀一則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w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第十九章版本頗多,行文各異。其中學界對有關“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的討論較少,然該句存疑處不在少數,故現通過各本的比對,以期明其釋義。
  1.三言
  “三言”各本頗有出入,帛書本、楚簡本為“三言”,漢簡本為“參言”,王
  弼本(通行本)為“三者”。不僅文字各異,對於“三言”所指的內容亦是各說紛紜。于省吾、陳鼓應認為“此三者,謂聖智、仁義、巧利”,即老子所摒棄反對的對象;劉釗、高亨認為“三者,絕聖棄知一也,絕仁棄義二也,絕巧棄利三也”,即前文所提倡的三絕三棄的主張;兩種說法一正一反。“三言”關乎後文旨意,需要弄清其文本,知曉其意指為何。
  “三”、“參”異體無需贅言。“者”“言”雖義近,但仍有差別。《說文》:“者,別事詞也”, 為指示代詞。“言,直言曰言,論難曰語。”“言”字作名詞時有主張、政令的意思,常見於先秦典籍。例如《國語·周語上》:“有不祭則修意,有不祀則修言。”韋昭有注:“言,號令也。”《孟子·滕文公下》:“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言”即主張。考及《老子》全文,名詞“言”字亦有此義。如十七章“悠兮其貴言”、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言”為話語、政令,老子以此來表達自己“不言”的無為政治思想。又如六十九章“用兵有言”,“言”指有指導意義的習語。可知“言”在《老子》書中並非單純指代某種話語或事物,而是具有主張意義上的政令,不可與“者”字隨意替;故此處宜從帛書本及竹簡本作“言”。同時,本章前文是說遵循“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的主張,便可“民利百倍、民復孝慈、盜賊無有”,與《老子》所謂的“言”是契合的;故“三言”當指“三絕三棄”的主張,而非“聖智、仁義、巧利”。
  2.帛
  帛書本、漢簡本、通行本作“文”,楚簡本作“”。李家浩將其釋為“弁”,簡文整理者便依據其說讀為“辨”;然則文意不通,令人費解。張桂光通過對各類楚簡進行考察,發現“史”“弁”二字簡文雖近,但有明顯區別:“史”之“”字右側長短時有不一,左側卻十分整齊;“弁”字左右則均有對稱的短筆與“史”字相區分;故將其釋為“史”。[]目前學者多認為“”當釋為“史”,為“史”的古字,已成定論。然古時史、事、使通用,本為一字,而後分化;故對於“史”字當讀作何字,學者各有立論。例如李零等認為當讀為“使”,在簡文中是使用、治理的意思;廖名春認為“史”與傳世本中的“文”字意思相近,都有文辭繁多、偏重文辭之義,不必將其讀為“使”;[]王坤鵬則認為應當讀為“事”,以“史”“事”古通用,且“以為事”為古籍常語。[]對於王坤鵬的這種說法,竊以為尚有不周之處。查及楚簡《老子》,其中“”字均釋為“事”,例如居無為之(事),其(事)好長,吉(事)上左喪(事)上右等。這些簡文字體極為近似,均釋為“事”,文意暢通,可知“事”在簡文中即為“”字。雖然史、事二字古通用,然既已有別於“(史)”字的簡文代表“事”字,何以又強說“史”當讀為“事”?故本人以為將其解為“事”字有待商榷;而對於是否將“史”讀為“使”,甲組簡中有“心氣曰強”一句,帛書本、漢簡本、傳世本均釋作“使”,是為“心使氣曰強”,意為任性主使氣即為逞強,文意無礙;又黃錫全《汗簡古文注釋》有論,同墓竹簡中“”字皆釋為“使”,當為其古字。[]故以為宜讀為“使”,治理、使用之義。
  帛書本及传世本“”皆作“文”。對於“以為文不足”,于省吾認為“為”“偽”古通,“文”,飾也,意即以偽詐文飾其(聖智、仁義、巧利)所不足也;高亨認為“為”亦當讀為“偽”,“為文”即偽文也,意即(之所以要三絕三棄),是因為虛偽之文不足以治國也;均是由於“為”“文”不通所致。“為”字不當釋為“偽”;楚簡中為“”字,在簡文中均釋為“為”字,且上文中“絕偽()棄”之“偽”字下有“心”字底於“為”相區分,故此處當直讀為“為”。則“偽文”不通,“文”字當從簡本作“使”。故“三言以為使不足”當意為用這三點治理民眾是不夠的。
  3.或
  此處帛書本、漢簡本、傳世本均作“故…有…”,獨楚簡本作“或…或…”。裘錫圭、王坤鵬等認為當讀為“或命之,或呼屬”;李零、高明等更多的學者則認為“或”“有”二字聲紐相同、音韻對轉,於古書中常常通用,故當參考其他各本之“故令之有所屬”讀作“或命之有呼屬”。笔者以為宜從前者,“或”字當讀作“又”。“或”為匣母職部字,“又”為匣母之部字,二字雙聲,之職對轉,古音相通。且古時二字通用,表示相承,文獻中存在不少互通的例子。《詩·小雅·賓之初筵》:“既立之監,或佐之史。”鄭玄箋:“飲酒於有醉者,有不醉者,則立監史視之,又助以史使督酒,欲令皆醉也。”《戰國策·秦策四》:“秦白起拔楚西陵,或拔鄢、郢、夷陵,燒先王之墓。”《左傳·哀公元年》:“今吳不如過,而越大於少康,或將豐之,不亦難乎?”皆釋為“又”。《老子》本身亦有這種通用的例子。例如通行本四十八章“損之又損”一句,在簡乙本中作“損之(或)損”,“或”字讀為“又”,是以為證。關於“或”“有”通用的說法,查及傳世本中的“有”字,在楚簡《老子》中均作“又”。例如簡甲本“又亡之相生也”在傳世本中作“有無相生”;簡乙本“是以建言又之”在傳世本中作“故建言有之”;簡丙本“下智又之”在傳世本中作“下知有之”;可知在楚簡《老子》中,“有”均作“又”字,並未見“有”作“或”字之例。另外,王坤鵬通過對郭店楚簡的“或”字進行了全面梳理,發現“或”在楚簡中讀為“又”或從本字,並無一例可讀為“有”;在楚簡用字範圍內,“或”“有”並不相通。⑤故此處當讀為“又命之,又呼屬”。
  4.
  此處帛書本、漢簡本、傳世本作“所”,楚簡本作“”,通常隸定為“”字,整理者將其釋為“乎”。裘錫圭以為,“”字從口虎聲,虎乎音近,簡文多讀為“乎”,此處宜當讀為“呼”。乎,《說文》:“乎,語之餘也。”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有云:“考之《尚書》及古今文,乎字絕少作語末詞用者,而甲文、金文乎字皆用作召之……以此知乎本之初文,因後人久借用為語末之詞,乃有後其加言旁之字。”《說文》:“,召也,從言,乎聲。”段注有云:“後人以呼代之,呼行而廢矣。”可知“呼”“”異體,“乎”的本義為“呼”。《墨子·非樂上》“嗚乎”,孫詒讓《墨子間詁》:“道藏本、吳鈔本並作呼。”《春秋左傳異文釋·卷七》:“襄卅年傳:烏乎,必有此夫。釋文作嗚呼。唐石經作烏呼。”此皆可以為證,故此處宜讀為“呼”。廖名春等認為“”當讀作“所”,以“”“所”古音皆在魚部,且“戶”與從“乎”得聲之字古文通用之例可見,故“乎”當可與從“戶”得聲之字(所)通用。然古籍中並無“乎”“所”通用之例,仍有待商榷。
  5.
  此處帛書本、漢簡本、傳世本均作“屬”,楚簡本作“”,隸定為“豆”字。“豆”字古音為定母侯部字,“屬”古音為章母屋部字,侯屋對轉,照三(章)歸端,端定一系,均為舌頭音;二字音近,故古時可通用。《說文》:“屬,連也。”徐灝注箋:“屬之言續也。”例如《詩·小雅·小弁》“不屬於毛”,“屬”為相連之義。《書·禹貢》“涇屬渭汭”,孔穎達疏:“屬謂相連屬。”故此處可從其他本,“”讀作“屬”,義為相連續、繼承之義。
  由上可知,此句當讀為“三言以為使不足,又命之,又呼屬”,意為(三絕三棄)用來治理民眾是不夠的,還要大聲告訴他們,呼吁他們遵循、繼承“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的理念。
  注释:
  ①張桂光.楚簡文字考釋二則[J].江漢考古,1994(3).
  ②廖名春.郭店楚簡老子校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15.
  ③⑤王坤鵬.郭店楚簡《老子》甲組新釋[J].世界宗教文化,2015(5).
  ④聶中慶.郭店楚簡《老子》研究[D].復旦大學,2003.
  作者简介:黄鹤群(1993.08.26—),女,汉族,湖北黄冈人,武汉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
其他文献
【摘要】:工笔人物画一直是中国画中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而学院派绘画也是现今中国画发展洪流中的支柱力量。在写实技法已经十分完善的今天,将写意精神融入到工笔人物画中以将其升华,并以更为主观的形式表达出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已然成为了一种趋势,本文从现今的学院派创作中的两位著名画家对于其作品中写意精神的实际运用进行分析,来探讨写意精神对于学院派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影响。  【关键词】:写意精神;学院派;
期刊
【摘要】:贵州省有着丰富多姿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悠久的农耕文化传统。形成了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的传统村落,通过选取贵州省最具特色的三都水族民族传统村落进行调查,重点调研村落形态、民居特征、居地环境、民族文化、地形、地貌、气候、植被、等项内容,总结整理喀斯特地貌山体景观与水族民宿的特色,并分别从贵州喀斯特地貌山体景观的构成要素、山体景观特点、水族民居的村落形式及传统建筑风格特征等层面,对目前贵州省喀斯特
期刊
【摘要】:2010年10月31日,首部美国正宗僵尸剧《行尸走肉》在AMC有线电视网上线。该剧由弗兰克·德拉邦特担任导演,由美国众多知名个性演员参演,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热切反响,在中国也收获大批粉丝。本文试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来分析美剧《行尸走肉》在中国的流行及成因,其中具体包括《行尸走肉》在中国流行的原因,以及中国僵尸剧粉的内在观看动因,和他们在观影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
期刊
作品(一)
期刊
【摘要】:物业管理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应的先进的管理模式,其中主要包含经营、管理与服务等内容,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从农村发展现状入手,对现代物业管理的发展策略进行了全面分析,核心目的为促进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农村;现代物业管理;发展前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农业大国,目前仍有7亿多人在农村居住,但是,农村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物业服务水平也相对落后。在政府、农民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
期刊
【摘要】: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价值认同具有内在联系。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既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价值认同的基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国内外严峻形势下,需要我们深刻反思如何构建有效的途径来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反思如何才
期刊
作品(二)
期刊
一、前言  厦门是中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2015年4月20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挂牌成立,厦门在国家“一带一路”中的地位更加彰显。厦门供电公司是国网公司辖区内唯一的特区大型供电企业,企业服务客户数134万户。近年来,公司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融入“美丽厦门”建设,助力打造一流国际营商环境,推行“光耀365”企业文化落地实践工程,紧紧围绕根植客户服务、队伍建设、班组建设、品
期刊
【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社会思潮多元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传入了中国,为还在黑暗中探索社会发展方向的人们指明了道路,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但在中国共产党传入中国的初期由于对于中国当时基本国情认识的不足和缺乏斗争经验等问题,造成了影响较大的党内对于路线争论,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右倾主义;左倾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在
期刊
【摘要】:民国初年平政院的出现是我国法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平政院得以最终建立源于内外双重因素的作用。近代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使得原有的法律难以适应,因此近代中国开始了长达160年的法律移植活动,这即是平政院出现的外部因素;清末新政的影响、袁世凯个人影响、新的经济关系的变化和社会舆论的要求等是平政院出现的内部因素。从平政院建立到其退出历史舞台历经15年,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平政院具有积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