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担负着培养德育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理所当然地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推进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已成为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一、中小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具体说来,在小学阶段,要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重点抓习惯,重养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和习惯,逐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树立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初步培养其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中学阶段,要从“三爱”教育入手,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初中阶段重点抓体验重实践,高中阶段重点抓践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中小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
中小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已明确的培养目标、教育原则和基本内容等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及学校管理全过程。
(一)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要全面抓好学习培训。各中小学校要认真组织师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和基本要求。要通过培训、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让全体教师掌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和实施途径,增强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要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学校要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上重要议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校报报刊、标语横幅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人皆晓,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坚实的思想和舆论基础。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始终是培育工作的基础,要大力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教育因素,努力体现并不断拓宽各学科的育人内容。应借鉴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摒弃说教式、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在体验式、分享式学习中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掌握“三个倡导”的丰富内涵。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中
学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着重打造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
要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营造独特的育人氛围。要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把学校绿化、美化、亮化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想方设法使校园环境体现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作用,要建好校史陈列室和团室队室,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等媒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张贴、悬挂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设计、制作介绍家乡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建设成就的图片和文字。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网络的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工作全过程
中小学校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及身心发展特点,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具体化,使广大中小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主题活动为主线,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使学生在社会课堂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班主任工作为依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班级管理中。以师德建设为引领,发挥教师队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带头示范作用。
(五)构建“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
要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领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一是完善家长委员会,保障学生家长有效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和评价;二是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通过家长会、倡仪书等形式,将学校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要求告知家长,向家长提出明确要求。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教育。一是要主动与社会各界联系,寻找和利用好社会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加大力度整治违法网吧、歌舞厅和电子游戏厅等;三是注重调动各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和帮助,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工作网络。
在中小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奠基工程。因此,中小学必须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进一步明确教育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中小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具体说来,在小学阶段,要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重点抓习惯,重养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和习惯,逐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树立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初步培养其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中学阶段,要从“三爱”教育入手,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初中阶段重点抓体验重实践,高中阶段重点抓践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中小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
中小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已明确的培养目标、教育原则和基本内容等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及学校管理全过程。
(一)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要全面抓好学习培训。各中小学校要认真组织师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和基本要求。要通过培训、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让全体教师掌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和实施途径,增强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要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学校要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上重要议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校报报刊、标语横幅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人皆晓,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坚实的思想和舆论基础。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始终是培育工作的基础,要大力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教育因素,努力体现并不断拓宽各学科的育人内容。应借鉴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摒弃说教式、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在体验式、分享式学习中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掌握“三个倡导”的丰富内涵。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中
学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着重打造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
要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营造独特的育人氛围。要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把学校绿化、美化、亮化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想方设法使校园环境体现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作用,要建好校史陈列室和团室队室,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等媒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张贴、悬挂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设计、制作介绍家乡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建设成就的图片和文字。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网络的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工作全过程
中小学校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及身心发展特点,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具体化,使广大中小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主题活动为主线,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使学生在社会课堂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班主任工作为依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班级管理中。以师德建设为引领,发挥教师队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带头示范作用。
(五)构建“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
要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领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一是完善家长委员会,保障学生家长有效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和评价;二是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通过家长会、倡仪书等形式,将学校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要求告知家长,向家长提出明确要求。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教育。一是要主动与社会各界联系,寻找和利用好社会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加大力度整治违法网吧、歌舞厅和电子游戏厅等;三是注重调动各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和帮助,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工作网络。
在中小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奠基工程。因此,中小学必须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进一步明确教育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