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市场转“阴”
“天真蓝,10多年没有见过这么蓝的天了。”9月19日早上起床看到久违的蓝天白云,郑州的人们是打心眼里喜欢。持续的阴雨天走了,河南、山东、河北乃至全国的养殖户、饲料厂、酒精厂、玉米深加工企业等的“脸色”如同雨后的太阳,因为市场上的玉米全冒出来了,价格也出现了松动。
目前,正值国内夏播玉米区收获时节,虽然持续的阴雨天推迟了新玉米上市时间,并令近期国内玉米价格涨至2600—2800元/吨,但这一次降雨没有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造成实质损害。在河南丰源粮油公司总经理王洪飞看来,晴好天气若能持续10天,就会有大量新玉米上市,玉米供应“青黄不接”现象很快便会消失,价格走低是必然的。
此前阴雨天,为了抢货源,河南商丘一家饲料厂把厂里的采购员全撒出去,但仍很难找到货源,工厂不得不减产。“雨一停,玉米全出来了,现在有很多粮库打电话愿意出货,大家都担心新玉米上市会令价格下滑,谁也不敢囤货赌天气了。”该厂李经理的心总算放下来了。
玉米市场的“急转”也与9月21日国家粮食局网站发布的“增加中央储备玉米轮出数量”的消息有关。根据国家粮食局的通知,拟追加安排中央储备玉米轮换计划370余万吨,要求中储粮总公司在今年11月底前安排轮出,以增加市场供给,满足接新前玉米市场需求。此消息公布后,玉米市场急燥心理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
最近几周,由于货源供应紧张,很多贸易商囤货不出,加上新玉米因雨上市受阻,部分养鸡厂、养猪厂采购不到一丁点玉米。与此同时,市场也预期国家已没有能力调控市场。在此关键时点,中央储备玉米入市,一方面表明国家有能力、有充足货源调控市场,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家对物价高度关注,不会任由市场异常波动。
天气转晴,黄灿灿的新玉米马上就要上市,玉米价格高企的势头将会被遏制,加之中央储备玉米的出库,国内玉米市场将会不断感受到秋天的凉意。
国家实施“轮储”平移价格
自9月上旬以来,河南、山东部分地区早熟玉米上市,玉米收购价格同比提高300-400元/吨。而大连玉米期货价格也不断震荡上行,攀至历史高位,昨日连玉米收盘价为2386元/吨,上涨0.34%。
为抑制玉米价格的过度上涨,国家采取了“轮储”政策。记者了解到,国家历年都在用储备粮来解决粮食安全这一民生问题。通常储备粮的存储是有时间的,比如玉米,两到三年就要进行一次出库轮换,这样可以保证玉米质量。但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家不但进行了国储收购,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还进行了临储收购。在某种程度上,在粮食价格下跌时,储备量可以抑制价格深幅下挫;而在价格上涨时,比如目前,可将储备粮投放到市场中来抑制价格过快上涨,实现“蓄水池”的作用。
对于轮储,光大期货分析师王娜向记者表示,“轮储是针对现货价格涨幅过大而采取的措施,对价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易盛信息分析师海洋称,影响的力度要看出库数量,如果数量大,短期内对玉米价格的平抑作用则较明显。
中国粮油信息中心表示,当前玉米价格仍然高位运行,但未来一周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有望回落。目前河南、山东、山西南部等地区玉米处于蜡熟期,一旦天气好转,玉米即可大量上市。
进口玉米或进入储备
有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今年7月份,我国从美国订购了53万吨玉米,超过美国之前预期的我国年进口量。而仅在8月上旬,中国又订购了5.6万吨美国玉米。
海关总署统计表明,中国的玉米进口量在2010年猛增到157万吨,比前一年增长了17.6倍,创下历史新高。
之前的14年中,我国从国外进口玉米数量最高的年份也还不足10万吨。作为一个粮食大国,玉米在我国基本都能自给自足,但近一两年这一状况似乎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去年,中国十年来首次从美国大量进口玉米,从美国采购的玉米数量比过去15年还要多。急速增长的玉米进口量不免引发公众对我国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对此,徐小青、张智先均认为,进口玉米总量占国内生产总量还不到1%,并不意味着我国玉米生产受到挑战。
据国家发改委9月15日公布的2012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数量的公告显示,小麦、玉米、大米三大粮食品种2012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2215.6万吨,其中玉米720万吨,国营贸易比例60%,均与2011年持平。
“进口主体依然是国有企业,而即使今年进口量再涨到250万吨的预测值,也尚未接近720万吨的进口配额。”张智先表示。
5月份,中储粮新闻发言人程秉洲向路透社证实,中储粮3月份已经购买了100万吨美国玉米。程秉洲称,促使中国进口的原因是美国当时的玉米价格比较低,增加进口并不是由于国内出现短缺,中储粮会继续采购国产玉米来补充储备。
当时有市场分析称,从价格上看,进口玉米数量日增主要是因为南方销区国产玉米市场平均价已高达2350元/吨,比进口玉米约高出200元/吨。“只要价格合适,多进口些玉米,对国内偏紧的供需应当是好事。”张智先认为,因价格因素,临储玉米收购今年遇到很大阻力,中储粮此前从美国进口100万吨玉米就有可能进入储备。
“今年玉米新粮上市将会推迟,国家此番加大轮储量,可能会用来安置之前中储粮进口的100万吨美国玉米。”张智先表示,中储粮进口的玉米已经到港,但并未投向市场。而对于进口玉米是补充国库还是立即投放市场,中储粮方面之前并没有明确决定。
玉米进口或呈常态
中秋节后,国内玉米价格继续走高。相关市场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玉米均价为2590元/吨,比前一周走高24元/吨,与月初相比则高出100元/吨,同比更飙升530元/吨。
与此同时,12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FOB价格为299.3美元/吨,合人民币1909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2664元/吨,比去年同期涨223元/吨。
“国内玉米价格持续走强,而美国玉米则在走弱。”中华粮网分析师张智先向记者表示,当前美国与国内的玉米价格差额只有几十元,在国内供应相对紧张的情况下,进口玉米量完全有可能增加。
据中国玉米信息网数据,中秋节后,国内玉米价格继续走高,目前广东港口内玉米价格保持平稳态势,优质玉米成交价在2600~2610元/吨,质量较差的玉米价格在2560~2580元/吨。
“未来几年,国内市场的玉米产量都将维持在供求紧平衡的状态。”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徐小青表示。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在8月公布的每月预测,今年玉米产量预计将猛增至1.825亿吨,比去年同期的1.77亿吨增长约3%。
“今年玉米产量将创新高,但由于国内需求快速增长,未来几年仍需要大量进口玉米来填补市场需求。”徐小青称。
玉米中长期涨势或难限制
尽管国家有意抑制价格上涨,不过,专家多认为,今年的玉米价格不容易打压。海洋说,“玉米的需求量依然很大。从基本面来看,前段时间河南二十天的连续阴雨对秋粮生长很不利,不利于玉米的成熟,当然,至于会不会减产,目前还不好说。”
上海中期分析师杨晓云告诉记者,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轮换的是临储玉米和国储玉米。临储玉米目前数量已经不多,此次出库玉米是国储玉米的可能性比较大。从轮库角度看,即使出库一批玉米,对玉米短期价格造成打压,但是,后期依然要补足库存,因而还是难以限制玉米价格中长期的上涨走势。
从基本面来看,今年玉米产量可喜,但下游需求很大。多家机构和交易所在近期的考察中得出结论,预计今年国内玉米产量将创纪录。但是,国内玉米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今年玉米供应增加仅能维持市场需求的增幅。若国家补库将对玉米的需求量增加,这将推升后期国内玉米价格。
同时,国内玉米的种植成本不断提高,目前已经上涨至2100元/吨,而且农民的售粮习惯也限制玉米下行空间。一方面,农民不会以低于去年自家的玉米销售价格进行销售;另一方面,产区农民多数表示,今年玉米收割结束后不会立即销售玉米,要等到明年5月份时,卖个好价钱。基于此,预计玉米价格难以大幅回落,市场仍以震荡上扬为主旋律。
“天真蓝,10多年没有见过这么蓝的天了。”9月19日早上起床看到久违的蓝天白云,郑州的人们是打心眼里喜欢。持续的阴雨天走了,河南、山东、河北乃至全国的养殖户、饲料厂、酒精厂、玉米深加工企业等的“脸色”如同雨后的太阳,因为市场上的玉米全冒出来了,价格也出现了松动。
目前,正值国内夏播玉米区收获时节,虽然持续的阴雨天推迟了新玉米上市时间,并令近期国内玉米价格涨至2600—2800元/吨,但这一次降雨没有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造成实质损害。在河南丰源粮油公司总经理王洪飞看来,晴好天气若能持续10天,就会有大量新玉米上市,玉米供应“青黄不接”现象很快便会消失,价格走低是必然的。
此前阴雨天,为了抢货源,河南商丘一家饲料厂把厂里的采购员全撒出去,但仍很难找到货源,工厂不得不减产。“雨一停,玉米全出来了,现在有很多粮库打电话愿意出货,大家都担心新玉米上市会令价格下滑,谁也不敢囤货赌天气了。”该厂李经理的心总算放下来了。
玉米市场的“急转”也与9月21日国家粮食局网站发布的“增加中央储备玉米轮出数量”的消息有关。根据国家粮食局的通知,拟追加安排中央储备玉米轮换计划370余万吨,要求中储粮总公司在今年11月底前安排轮出,以增加市场供给,满足接新前玉米市场需求。此消息公布后,玉米市场急燥心理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
最近几周,由于货源供应紧张,很多贸易商囤货不出,加上新玉米因雨上市受阻,部分养鸡厂、养猪厂采购不到一丁点玉米。与此同时,市场也预期国家已没有能力调控市场。在此关键时点,中央储备玉米入市,一方面表明国家有能力、有充足货源调控市场,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家对物价高度关注,不会任由市场异常波动。
天气转晴,黄灿灿的新玉米马上就要上市,玉米价格高企的势头将会被遏制,加之中央储备玉米的出库,国内玉米市场将会不断感受到秋天的凉意。
国家实施“轮储”平移价格
自9月上旬以来,河南、山东部分地区早熟玉米上市,玉米收购价格同比提高300-400元/吨。而大连玉米期货价格也不断震荡上行,攀至历史高位,昨日连玉米收盘价为2386元/吨,上涨0.34%。
为抑制玉米价格的过度上涨,国家采取了“轮储”政策。记者了解到,国家历年都在用储备粮来解决粮食安全这一民生问题。通常储备粮的存储是有时间的,比如玉米,两到三年就要进行一次出库轮换,这样可以保证玉米质量。但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家不但进行了国储收购,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还进行了临储收购。在某种程度上,在粮食价格下跌时,储备量可以抑制价格深幅下挫;而在价格上涨时,比如目前,可将储备粮投放到市场中来抑制价格过快上涨,实现“蓄水池”的作用。
对于轮储,光大期货分析师王娜向记者表示,“轮储是针对现货价格涨幅过大而采取的措施,对价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易盛信息分析师海洋称,影响的力度要看出库数量,如果数量大,短期内对玉米价格的平抑作用则较明显。
中国粮油信息中心表示,当前玉米价格仍然高位运行,但未来一周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有望回落。目前河南、山东、山西南部等地区玉米处于蜡熟期,一旦天气好转,玉米即可大量上市。
进口玉米或进入储备
有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今年7月份,我国从美国订购了53万吨玉米,超过美国之前预期的我国年进口量。而仅在8月上旬,中国又订购了5.6万吨美国玉米。
海关总署统计表明,中国的玉米进口量在2010年猛增到157万吨,比前一年增长了17.6倍,创下历史新高。
之前的14年中,我国从国外进口玉米数量最高的年份也还不足10万吨。作为一个粮食大国,玉米在我国基本都能自给自足,但近一两年这一状况似乎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去年,中国十年来首次从美国大量进口玉米,从美国采购的玉米数量比过去15年还要多。急速增长的玉米进口量不免引发公众对我国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对此,徐小青、张智先均认为,进口玉米总量占国内生产总量还不到1%,并不意味着我国玉米生产受到挑战。
据国家发改委9月15日公布的2012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数量的公告显示,小麦、玉米、大米三大粮食品种2012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2215.6万吨,其中玉米720万吨,国营贸易比例60%,均与2011年持平。
“进口主体依然是国有企业,而即使今年进口量再涨到250万吨的预测值,也尚未接近720万吨的进口配额。”张智先表示。
5月份,中储粮新闻发言人程秉洲向路透社证实,中储粮3月份已经购买了100万吨美国玉米。程秉洲称,促使中国进口的原因是美国当时的玉米价格比较低,增加进口并不是由于国内出现短缺,中储粮会继续采购国产玉米来补充储备。
当时有市场分析称,从价格上看,进口玉米数量日增主要是因为南方销区国产玉米市场平均价已高达2350元/吨,比进口玉米约高出200元/吨。“只要价格合适,多进口些玉米,对国内偏紧的供需应当是好事。”张智先认为,因价格因素,临储玉米收购今年遇到很大阻力,中储粮此前从美国进口100万吨玉米就有可能进入储备。
“今年玉米新粮上市将会推迟,国家此番加大轮储量,可能会用来安置之前中储粮进口的100万吨美国玉米。”张智先表示,中储粮进口的玉米已经到港,但并未投向市场。而对于进口玉米是补充国库还是立即投放市场,中储粮方面之前并没有明确决定。
玉米进口或呈常态
中秋节后,国内玉米价格继续走高。相关市场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玉米均价为2590元/吨,比前一周走高24元/吨,与月初相比则高出100元/吨,同比更飙升530元/吨。
与此同时,12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FOB价格为299.3美元/吨,合人民币1909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2664元/吨,比去年同期涨223元/吨。
“国内玉米价格持续走强,而美国玉米则在走弱。”中华粮网分析师张智先向记者表示,当前美国与国内的玉米价格差额只有几十元,在国内供应相对紧张的情况下,进口玉米量完全有可能增加。
据中国玉米信息网数据,中秋节后,国内玉米价格继续走高,目前广东港口内玉米价格保持平稳态势,优质玉米成交价在2600~2610元/吨,质量较差的玉米价格在2560~2580元/吨。
“未来几年,国内市场的玉米产量都将维持在供求紧平衡的状态。”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徐小青表示。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在8月公布的每月预测,今年玉米产量预计将猛增至1.825亿吨,比去年同期的1.77亿吨增长约3%。
“今年玉米产量将创新高,但由于国内需求快速增长,未来几年仍需要大量进口玉米来填补市场需求。”徐小青称。
玉米中长期涨势或难限制
尽管国家有意抑制价格上涨,不过,专家多认为,今年的玉米价格不容易打压。海洋说,“玉米的需求量依然很大。从基本面来看,前段时间河南二十天的连续阴雨对秋粮生长很不利,不利于玉米的成熟,当然,至于会不会减产,目前还不好说。”
上海中期分析师杨晓云告诉记者,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轮换的是临储玉米和国储玉米。临储玉米目前数量已经不多,此次出库玉米是国储玉米的可能性比较大。从轮库角度看,即使出库一批玉米,对玉米短期价格造成打压,但是,后期依然要补足库存,因而还是难以限制玉米价格中长期的上涨走势。
从基本面来看,今年玉米产量可喜,但下游需求很大。多家机构和交易所在近期的考察中得出结论,预计今年国内玉米产量将创纪录。但是,国内玉米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今年玉米供应增加仅能维持市场需求的增幅。若国家补库将对玉米的需求量增加,这将推升后期国内玉米价格。
同时,国内玉米的种植成本不断提高,目前已经上涨至2100元/吨,而且农民的售粮习惯也限制玉米下行空间。一方面,农民不会以低于去年自家的玉米销售价格进行销售;另一方面,产区农民多数表示,今年玉米收割结束后不会立即销售玉米,要等到明年5月份时,卖个好价钱。基于此,预计玉米价格难以大幅回落,市场仍以震荡上扬为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