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一所学校而言,如果把教学比作一艘渡船,目的是将学生渡到彼岸,学生是乘客,教师是燃油,副校长是发动机,校长就是舵手,课改的航向就掌握在校长的手中。作为一名有责任心、事业心和使命感的校长,必须明白自己肩负的课改重任,担当好课改的“推动者、参与者、培训者”的角色。校长要积极探索课改,踊跃参加专家培训,学习课程改革的新理论,了解名校在课改中的实施策略,并结合校情,发挥自身示范引领作用,扎实稳步推进课改步伐。
1.创建课改模式,为老师指路
课改就像一条河,如果没有自己的模式,就像瞎子摸着石头过河一样,盲目低效。所以,在课改之初,我就在县教育部门的组织带领下,走出唐河,参观名校,借鉴经验。回到学校,组织老师们学习新课改理念,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号召尝试实施山东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实践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反馈”。
我们在博采众长、广泛学习之后,在县基础教研室“学、探、测”三步六环教学模式的引领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充分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创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四学三问一运用”的教学模式,从而让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有章可循、有模式可用,有努力的方向。
2.领导骨干齐上阵,为老师领航
我校创建的“四三一”教学模式是“四学三问一运用”的教学模式的简称。它由“自学设问——合学解问——拓学再问——固学运用”四个环节组成,每个教学环节以学生的学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深刻认识到,唯有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我们的课堂才有生命活力,于是,在2011年秋期,我们开始大力推行“四三一”教学模式。
首先,我们给老师“洗脑”,目的是让新课改的理念深入人心。因为教师是新课程的一线实施者,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创新理念和创新素质,是推动学科教学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所以,转变教师的理念实施新课改的第一步,才不至于使课堂改革流于形式,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藩篱。
然后,我们组织老师学习“四三一”教学模式的理论知识,让每一位教师对教学模式的每个环节如何落实、时间怎样安排、学科知识怎样系统化等问题都做到心中有数,甚至细化到如何解决学生的问题,如何过渡每一个环节、如何对学生进行检测等细节。古语说:“凡事预则立”,我们在进行新的教学模式实施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让教师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幸福奠基。
接着,由任课的领导、学科组长、年级组长、骨干教师带头讲示范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知道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的成效如何,必须放到实践中去检验。在领导、骨干教师的课堂实践中,我们经常利用课间操或休息时间开碰头会,交流实施新模式的心得体会和利弊得失,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渐渐地,课堂模式逐步走向了成熟,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地展开了。
3.身体力行,让课改落到实处
为了强力推进课程改革,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全面实施我校的“四三一”(四学三问一运用)教学模式,自2012年春期开始,我督促教导处每期均开展全校教师新模式的赛课活动,赛课之后均评出“课改尖兵”和“课改骨干”,为全校教师树立榜样。为了更深入地掌握新模式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我亲力亲为,以身作则,每期40多节课,都坐阵指导,带领业务组成员听课、评课。指导教师实施新模式的方法、明确各个环节的掌控,强调老师们上生态课堂,上真实课堂,杜绝虚假演练课堂。
4.制定制度,激励教师成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程改革不仅靠大家的热情,更需要教师们持之以恒的行动。所以,我校制定了相关制度,对老师们的教学行为进行规范。如:树立“课改标杆”,激励老师们的热情;制定详细的申请立杆条件、要求及奖惩措施;强调课改立杆者必须承诺每节课都使用“四三一”课改模式讲课;将课改立杆与教师量化分和职称晋升挂钩等。让老师们明白:推行新模式势在必行、志在必成。
5.定期总结,鼓励教师成长
我认为,推进课改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一定要做阶段性总结,让教师认识到实施中自己有什么问题;第二,学校要召开教师代表大会,让教师说话,让教师提意见,了解他们对课改的顾虑和困惑;然后,学校把教师的意见收集、汇总,再进行归纳、合并和提炼,最后设计成一个个小课题。这样做,有利于教师从问题出发,进入研究状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作为校长,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所以,校长必须俯下身来和老师们谈心,倾听他们的课改体验,让他们明白校长和他们是一条战线上的同志。更让他们知道,课改表面是“改课”,核心还是在“改人”,即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才是课改的真正目的。
总之,课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既有收获,也有不足,在“入模——临模——用模——出模”的路途上,我们还刚刚起步,确保前行的航向不会迷失,需要教师全员的不懈努力,还需要我们做校长的坚定信念,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1.创建课改模式,为老师指路
课改就像一条河,如果没有自己的模式,就像瞎子摸着石头过河一样,盲目低效。所以,在课改之初,我就在县教育部门的组织带领下,走出唐河,参观名校,借鉴经验。回到学校,组织老师们学习新课改理念,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号召尝试实施山东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实践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反馈”。
我们在博采众长、广泛学习之后,在县基础教研室“学、探、测”三步六环教学模式的引领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充分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创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四学三问一运用”的教学模式,从而让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有章可循、有模式可用,有努力的方向。
2.领导骨干齐上阵,为老师领航
我校创建的“四三一”教学模式是“四学三问一运用”的教学模式的简称。它由“自学设问——合学解问——拓学再问——固学运用”四个环节组成,每个教学环节以学生的学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深刻认识到,唯有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我们的课堂才有生命活力,于是,在2011年秋期,我们开始大力推行“四三一”教学模式。
首先,我们给老师“洗脑”,目的是让新课改的理念深入人心。因为教师是新课程的一线实施者,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创新理念和创新素质,是推动学科教学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所以,转变教师的理念实施新课改的第一步,才不至于使课堂改革流于形式,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藩篱。
然后,我们组织老师学习“四三一”教学模式的理论知识,让每一位教师对教学模式的每个环节如何落实、时间怎样安排、学科知识怎样系统化等问题都做到心中有数,甚至细化到如何解决学生的问题,如何过渡每一个环节、如何对学生进行检测等细节。古语说:“凡事预则立”,我们在进行新的教学模式实施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让教师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幸福奠基。
接着,由任课的领导、学科组长、年级组长、骨干教师带头讲示范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知道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的成效如何,必须放到实践中去检验。在领导、骨干教师的课堂实践中,我们经常利用课间操或休息时间开碰头会,交流实施新模式的心得体会和利弊得失,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渐渐地,课堂模式逐步走向了成熟,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地展开了。
3.身体力行,让课改落到实处
为了强力推进课程改革,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全面实施我校的“四三一”(四学三问一运用)教学模式,自2012年春期开始,我督促教导处每期均开展全校教师新模式的赛课活动,赛课之后均评出“课改尖兵”和“课改骨干”,为全校教师树立榜样。为了更深入地掌握新模式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我亲力亲为,以身作则,每期40多节课,都坐阵指导,带领业务组成员听课、评课。指导教师实施新模式的方法、明确各个环节的掌控,强调老师们上生态课堂,上真实课堂,杜绝虚假演练课堂。
4.制定制度,激励教师成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程改革不仅靠大家的热情,更需要教师们持之以恒的行动。所以,我校制定了相关制度,对老师们的教学行为进行规范。如:树立“课改标杆”,激励老师们的热情;制定详细的申请立杆条件、要求及奖惩措施;强调课改立杆者必须承诺每节课都使用“四三一”课改模式讲课;将课改立杆与教师量化分和职称晋升挂钩等。让老师们明白:推行新模式势在必行、志在必成。
5.定期总结,鼓励教师成长
我认为,推进课改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一定要做阶段性总结,让教师认识到实施中自己有什么问题;第二,学校要召开教师代表大会,让教师说话,让教师提意见,了解他们对课改的顾虑和困惑;然后,学校把教师的意见收集、汇总,再进行归纳、合并和提炼,最后设计成一个个小课题。这样做,有利于教师从问题出发,进入研究状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作为校长,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所以,校长必须俯下身来和老师们谈心,倾听他们的课改体验,让他们明白校长和他们是一条战线上的同志。更让他们知道,课改表面是“改课”,核心还是在“改人”,即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才是课改的真正目的。
总之,课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既有收获,也有不足,在“入模——临模——用模——出模”的路途上,我们还刚刚起步,确保前行的航向不会迷失,需要教师全员的不懈努力,还需要我们做校长的坚定信念,充分发挥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