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的文化背景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影响

来源 :当代经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oweizha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化背景会影响人的行为,对于公司来说,不同的文化会间接的影响公司的经营决策。然而对于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仍处于自愿披露的状态。董事会会进行管理,这时,本本文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分为了定量标准与定性标准,详细统计与分析了定量标准的披露形式及内容,说明了定量标准披露对公司及投资者的意义,以及对董事的文化背景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影响,从而加强企业的信息披露,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
  关键词:董事;文化背景;缺陷认定标准披露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相比财务数据,外部信息使用者很难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好坏做出合理的判断。自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提高了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视。2010年颁布了《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指引要求公司必须披露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及其缺陷的评价。从2012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的内容来看,公司从格式上都尊从来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与内部监督来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状况,但是,该披露的内容的信息含量却是不足的,多家公司的报告都是如出一辙的,没有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大多偏于形式化。而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缺陷披露情况来看,在深沪两市2223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除了北大荒、长春经开、万福生科、海联讯四家公司被认定为内部控制评价无效外,其他公司均认定自己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时有效的,也就是说:有2211家公司认为自己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不存在重大缺陷。仅8家企业披露了存在重大缺陷,而有22%的企业只是泛泛的披露了公司的一般缺陷及重大缺陷需要改善以外,77.37%的公司认定自己没有缺陷。为什么公司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比例不高?出现该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1. 公司本身没有缺陷,没必要披露,2. 缺乏一个可监督的缺陷认定标准。然而完美的内部控制状态似乎太过理想化了,如果公司的内部控制是完全有效的,那么公司的财务报告就是十分真实的,而基于公司为了获益而采取的机会主义行为总是存在的,所以完美的内部控制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公司或多或少总会存在一些问题,内部控制不可能完全有效,公司根本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理论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如今中国的证劵市场开始着手内部控制的全面建设,只是将强制部分企业必须披露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并没有强制要求公司必须披露内部控制的缺陷衡量标准。这样就会造成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的评价依赖于公司的缺陷披露,这无疑会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局面,投资者想要获得更多的真实的信息,而管理层倾向于披露好的信息,从而使得双方的信息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缺陷的存在与否,可以帮助投资者间接地判断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这时有一个可监督的财务报告缺陷认定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该标准披露了,潜在的投资者可以根据改标准的披露,对目标公司的内控管理水平做出一定的判断,从而有助于投资的有效性,减少其信息成本。而且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标准的披露,有助于公众的监督,更容易督促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完善。本文从深沪两市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且披露了内部控制财务报告缺陷标准的公司入手,本本文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分为了定量标准与定性标准,详细统计与分析了定量标准的披露形式及内容,说明了定量标准披露对公司及投资者的意义,以及对董事的文化背景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影响,从而加强企业的信息披露,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我国现有研究仍以定性描述为主(朱荣恩等,2003; 陈汉文、张宜霞,2008)。在定量研究方面,骆良彬、王河流(2008)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内部控制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李小燕、田也壮(2008) 在组织循环理论的基础上确定了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的定量评估指标。而该定量评估指标的确定,并没有对公司缺陷标准的制定与披露产生本质的影响。这些研究都需要关注哪些因素影响了内部控制的建设和运行,企业规模、财务状况、审计意见等都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Doyle et al.,2007;林斌、饶静,2009;Ferry,2011;张继勋等,2011)。但是很少有学者关注缺陷标准的认定问题,缺陷认定标准的自由化,使许多公司在制定缺陷的认定标准时,显得十分的不谨慎,而对于缺陷标准的披露也只是草草了事,提上一两句罢了,部分公司就算制定了其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也不予以披露。这是为什么呢?财政部解读的《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指出了:可以将内部控制缺陷分为财务报告缺陷和非财务报告缺陷,并且将财务报告缺陷和非财务报告缺陷分为了定量标准与定性标准,给出了定量标准与定性标准的定义,但定义比较模糊。而本文研究的就是公司的董事会文化背景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标准认定及其披露的一个影响,发现其影响的因素,加强企业的信息披露,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如今公司在制定其缺陷标准时,很多公司也提到根据企业规模,风险水平及行业状况,确定了公司的缺陷认定标准,而并不披露具体的定量定性标准。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评价、审计与应用三个详细的指引,其中《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将内部控制缺陷分为设计缺陷与运行缺陷,并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与一般缺陷。而财政部解读的《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指出:内部控制缺陷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评价指引》第十六条规定,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应当以构成内部控制的内部监督要素中的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为基础,结合年度内部控制评价,由内部控制评价机构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认定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由董事会予以最终确定。故而我们研究董事会文化背景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中所起到的作用。Bronson(2006)检验发现了影响管理层自愿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和智力特征影响因素,即公司规模越大, 增长越快,销售增长越慢,越有可能自愿披露。本文只研究董事的文化背景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影响,故而我们只关注董事的年纪,教育背景与职称。   本文以沪市、深市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 2013年在上交所与深交所网上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根据财务报表错报金额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筛选出含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公司。并且区分出具体的定量标准与定性标准,进行分类统计,研究董事会文化背景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影响。
  三、样本选取及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沪市的A股上市公司的2012年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研究样本,详细审查每一家公司的报告,对报告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的披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本文在选择样本时剔除1.ST 类上市公司;因为 ST 类上市公司的各项指标比较异常;而本文是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一般性进行探究分析,如果引入以上类公司,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予以剔除。2.金融行业;因为金融行业的经营管理特征及风险水平不同于其他行业,会影响其回归的结果,最终得到本文的有效样本数为328家公司。
  (二)实证分析
  本文认为董事的年龄越高,就越有可能具有更多的经验,对公司的经营决策就有可能做出更有利的判断。董事的教育背景越高及职称越高,其知识储备就越多,越可能做出更有利的信息披露决策。而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响财务报告内部控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本文假设:董事会的教育背景与职称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回归模型如下:
  本文用该回归模型进行logistic回归,回归结果表明:因为Wald chi2(3) =16.08通过检验,模型总体是有效的。董事的年纪,教育背景与职称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均有显著性的影响,董事的年纪在p<0.01的水平上显著,董事的教育背景在p<0.01的水平上显著,董事的职称状况在p<0.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收到了董事的文化背景的影响。也就是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与董事的年纪成正相关关系,与董事的教育背景成正相关关系,与董事的职称状况成正相关关系。董事的教育程度越好,职称越高越注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证实了本文的假设。
  (三)稳健性检验
  本文用董事的具体年龄来代替董事年龄平均数,来做了本文的稳健性检验,其结果与实证分析结果是一致的。也证实了与董事的教育背景成正相关关系,与董事的职称状况成正相关关系。董事的教育程度越好,职称越高越注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与本文的假设一致。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利用沪市的上市数据证明了,董事的文化背景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董事的年龄,教育背景与职称水平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也只是单纯的考虑了董事的文化背景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影响,没有考虑到其他的因素,如:公司规模与经营成果等因素的影响。或者说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作用以及地区差异等,理论界与实务届应更加关注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均有待后来的学者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玉廷.2010.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会计研究,5: 3~ 16
  [2]Bronson,Scott N.,Joseph V.Carcello,and Kannan Raghunandan,2006,”Firm Characteristics and Voluntary Management Report on Internal Control”,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al &Throry25(2):25-39
  [3] 齐保垒、田高良.2010.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深市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14 ~120
  [4]李享.“美国内部控制实证研究”:回顾与启示.《审计研究》.2009.1
  [5] 王惠芳.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现状、困境及基本框架重构.会计研究,2011,8
  (作者通讯地址: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其他文献
摘 要:教风学风建设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学生,也是一所高校走向成功的基石,文章研究了贵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院开展的“教风学风建设月”活动,希望从中经验中得到启示,努力建立健全“教风、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教风;学风;建设  一、教风与学风  “教风、学风”四字,字字千金,是教育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水平、育人方法等的综合反映,同时也关乎着一所学校、一名教师、一个学生的现状与未来。抓教风,教师
期刊
摘 要:犯罪现场的物质痕迹和心理痕迹既有区别,也有必然的联系。二者揭示了犯罪行为的不同侧面。认清物质痕迹与心理痕迹的相互关系,从物质痕迹中认识犯罪人的心理痕迹,从心理痕迹中找出某类物质痕迹的形成原因,并通过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获取作案人的心理特征,才能提高破案的效率。  关键词:物质痕迹;心理痕迹;个性特征;无意识特征  犯罪现场存在的痕迹就存在状态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类,既有形的物质痕迹和无形的心
期刊
摘要:  本文是以我国资源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上市时间和地域采用数据配对的方式处理数据,来研究资源类企业存在超额利润的现象,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采掘类企业的收益率超出其他行业的收益率,存在超额利润现象。  一、引言  我国资源类企业通过对自然资源占有的优势,利用矿产资源的原始开采及简单的加工销售就可以获得较高额的利润。但是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自然资源类企业的巨大的利润并不
期刊
摘 要:影子银行曾是美国华尔街金融创新的典范,又是将次贷危机由局部推向整个金融市场的罪魁祸首。影子银行,不仅在美国存在,也存在于中国,近年来,随着银根紧缩,金融创新步伐的推进,中国的影子银行暗流涌动。笔者从广义角度在对影子银行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影子银行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双重作用,进而为“影子银行”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提出设想。  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创新;农村金融改革;阳光  一、何谓“影子银
期刊
摘要:高速公路作为一种便捷畅通的通行道路,其本身对于发展物流配送而言就具备优势条件,四川高速公路服务区在以往的配送方式上最主要的问题是配送的成本较高,无法体现物流配送的优势。因此,为了促进服务区企业的良好发展,在进一步优化服务区现有配送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四川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实际经营情况,根据统一采购和集中配送的整体思路,可通过在服务区建设大面积的配送中心或物流基地的形式,来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
期刊
[摘要]论述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阐明了“统筹”的丰富内涵,对我国对外开放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就现阶段对外开放面临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给出了相应对外开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国内发展;对外开放  [中图分类号] F12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2-0010-04     温家宝同志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更加注重经济与
期刊
[摘要]来源国固有印象(stereotype of country-of-origin)是指特定国家的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声誉及印象。随着市场的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产品从设计到零件生产到装配者是从第三国引入,使得消费者评价某商品变得很复杂,特别是消费者对于品牌和来源国不了解时,消费者在产品选择是会借助于产品来源国的固有印象。然而,由于形象、声誉及印象等因素,造成消费者对不同来源国的产品有不同的
期刊
[摘要]对淮安市中小制造企业技能人才开发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淮安市中小制造企业技能人才开发存在以下问题:技能人才总量少、技才人才年龄结构不合理、技能人才学历偏低、技能人才流失严重、缺乏有效培训、企内部工作环境不和谐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淮安市中小企业的实际提出制造企业技能人才的开发策略,主要包括: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优化人才结构、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合理利用外部人力资源、创建技能薪酬激励体系等
期刊
摘要: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性质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是国内外公司治理研究中关注的焦点一。合理的持股比例是上市公司实现自身绩效提高,资本稳定和公司治理高效的前提,而良好的公司绩效表现和公司治理水平是推动持股比例不断优化的内在动力。本文选取2008-2011年中航工业下属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最后分析原因并提
期刊
行政消耗性费用是武警部队维持正常运转的必要支出,主要有会议集训费、行政办公费、公务接待费、差旅费等等,它具有开支分散、涉及面广、管控困难等特点。在新的形势下,出现了开支范围控制不严、隐性开支比较普遍、管理手段比较单一等突出问题。如何从根本上有效解决武警部队行政消耗性费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有必要对加强武警部队行政消耗性费用管控的措施进行探讨。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