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校园心文化,建设育人新环境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lov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所学校都离不开文化建设,但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不能只是一种形式,如,写几幅标语、做几个橱窗、挂几条横幅等,它是一所学校的精神财富,是长期形成而具有传统、特色与生命力的无形资产,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为此,我们积极倡导并呼吁:“打造校园心文化,建设育人新环境”。
  一、心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校园文化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校领导、教职员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何谓“心文化”?“心文化”是一个教育新理念。我们认为:教育是一种文化,而文化不仅是一个“场”,更是一种“力”。以文化来经营区域教育,是我们管理思想的一种飞跃,也是管理模式的一大尝试。人育文化,文化化人,管理其实就是管心,教育其实就是育心。一切的管理、教育与教学,只有直抵心灵,根植心田,才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所以,我们倡导用心教书,用心育人,用心管理,用心工作、学习和生活。由此而催生的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乃至整个校园文化整体呈现的区域教育生态文化等,我们称之为“心文化”。
  二、学校心文化建设的意义
  1.学校加强心文化建设,是历史赋予的任务,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教育生态”源自自然生态,又超越自然生态,立足于“生命观”,终极目标是为了人、为了人持续发展、全面发展;“教育生态”,说到底就是遵循教育规律,以人发展为本,追求教育和人的发展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振”,实现教育与社会共同进步的“协调”,达到教育生态形成与自然生态条件的“互动”;“教育生态”就是要通过文化的哺育,营造一个真实的、自然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新格局、新状态、新景象。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生态系统,旨在构建和谐、人本、开放、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现教育发展目标高起点、教育运行机制高效能、教师队伍高素质、教育环境高品位、教育质量高标准,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和谐发展。
  教育是用来培养人的,而人是千差万别的,有思维、有感情、有不同需求的生命个体。如何让每个来到世上的人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人生,这才是教育的宗旨和最重要的功能。对于人这种同质但不同样的生命体,理想的学校教育应是差异教育而不是淘汰教育。应尊重个体生命间的差异,为每个人提供适合其发展的人格教育、技能培养,发掘其潜能,维护其尊严,注重其内心的发展需求,教会其知廉耻明事理,懂得爱、尊重、敬畏和感恩,懂得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保护和促进生命和自然界的发展。因此用心办教育才是教育的根本,教育生态将直接影响教育未来的发展,推动学校心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2.加强学校心文化建设可以为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最根本的动力
  实践证明,凡是把学校的发展植根于深厚文化基础上的,就如同为这所学校注入了一种强大的能源、持久的动力。俗话说: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流动的教师,不管人员怎样更迭,但学校在这种文化的统领下,发展的思路是清晰的,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发展的后劲是充足的。
  3.加强学校心文化建设是建设独具特色的学校的必然要求
  一所学校的特色是什么?说到底就是这所学校独具特色的文化。文化不同学校的特色就会不同。因此,只有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才能办出特色鲜明、质量优秀的学校。文化是抓手,文化是突破口,文化是着力点。教育传承文化,文化引领教育。教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立教,是推进学校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文化体现实力,彰显魅力,决定竞争力。因此,要让文化成为撬动我们教育发展支点,改变师生的行为方式,改变师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育的生态环境。
  三、学校心文化的基本内涵
  学校心文化的基本内涵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奠基”。心文化就是用“心管理、心教育、心教学”的方式,以学校的办学水平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幸福成长为目标,引导和促进学校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目标和策略,建构个性鲜明又体现时代特色的学校文化,最终实现学校健康、均衡、持续和协调地发展,进而为教师的幸福铺路,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四、学校心文化的结构
  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的校舍、设施、环境体现出的文化色彩。行为文化是指学校成员行为体现出的文化氛围。制度文化是指学校各项制度体现出的文化特点。精神文化是由价值观念决定的办学思想和群体意识,这种精神,这种理念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校魂,是贯穿于学校文化各层次的精髓,是学校文化各层次中最为稳定的部分。
  五、如何开展学校心文化建设
  1.学校心文化建设的基本观点
  学校心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要求我们建设一种人本的、人性的、人文的学校文化。
  首先要突出“人”字:
  (1)突出“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物为本,物是为人服务的,学校的硬件建设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
  (2)突出“人性化”,使人性的基本需要得到较好满足,而不是“非人性”和“反人性”;   (3)突出“人文性”,能够提升人的修养、品性和境界,而不是迁就人的原始性和劣根性。
  其次要突出“发展”:
  (1)内在地包含着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三者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
  (2)学校发展具有基础性和服务性,根本目的是为师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环境和平台;
  (3)师生发展是学校发展的主要目标、重要内容和服务对象,也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重要资源,更是学校发展水平的外部表征。
  2.学校心文化建设要高度关注学校传统,要敬重和敬畏学校传统,学校传统是学校特色、学校精神形成的思想和文化资源
  学校心文化是一种“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的统一。“过去”以特有的方式存在于“现在”,并影响和制约着现在,我们无法一笔抹杀;我们需要以一种敬畏的态度看待传统和历史,我们应珍视学校传统。而现在正影响着未来的发展。
  学校精神是学校传统的精华,是学校心文化的灵魂,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表现、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是全体师生的实践智慧和精神贡献。学校精神的形成需要时间,需要积累,需要传承,需要延续,需要不断地表现。这种传承和表现需要物质、组织、活动、实践的依托,需要学校文化活水的不断滋润和涵养。
  3.学校心文化建设的误区
  第一种:只换名字的心文化建设
  学校工作没有任何新的思考、新的举措、新的突破,为了跟上学校文化建设的潮流,仅仅把日常工作改名为“学校心文化建设”而已。
  第二种:拼盘式的心文化建设
  学校对心文化建设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了紧迫感,能在校园、班级等设计布置各种文化版块(如,名人名言、体育之窗、科技长廊、书法欣赏、美术世界……),使学校增加了许多栏目式的文化内容。
  这是一种校园文化建设,但属于比较粗糙、层次较低的文化建设,很难扎根,很难形成一种比较系统的心文化体系,使之发挥心文化的功能。
  4.适宜的学校心文化建设
  适宜的学校心文化建设有几个特点:有十分明确的心文化定位;有丰厚的心文化内涵;能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心文化体系;能逐渐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推动、促进、影响等功能,有力地促进学校持续与和谐发展。
  六、学校心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学校心文化建设包括:管理文化、环境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阅读文化、课程文化、评价文化、节日文化等等。
  构建学校心文化要有层次地进行,即从整体入手,紧紧抓住关键要素和要素之间的联系,一层深一层推进学校心文化的整体建设。首先,学校要拿出一个分层构建的规划,设计出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构建步骤。其次,统筹安排各个板块文化构建的操作方法,整体推进。要在全体师生中养成一种文化意识,每个人都要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承担自己的任务。要把心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每个人、每个学科、每项工作的战略任务来抓,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从小处着眼,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求精求细,一点一点的累积学校心文化内涵。
  总之,学校心文化建设应与学校发展战略相结合、与学校管理相融合、以价值观为核心、以课程为抓手、以师生关系为突破口、体现个性、彰显特色。让我们在“文化立教、文化兴教、文化强教”的心文化思想指引下,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促进我们的教育事业永结硕果。
其他文献
作家余秋雨说:“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她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是靠文言文记录下来的,作为今天的人们,要想了解与继承祖先的优秀文化就必须能会读、读懂文言文。笔者认为,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再到局部的过程,这样,才能“义解圆足”。  首先,文言文阅读教学应因形求义,准确解读字词。  因形求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
——杨启锋撰文指出:不可否认,学生身穿校服利于学校安全管理,又能免费乘坐公交车,对学生也是有诸多好处。但是一个学期购买两套校服,学生上二年级时已达到八套,照此类推,学生到六年级就会拥有二十四套校服,不免有些浪费,也着实给家长们增加了经济负担。校服管理理应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勤俭节约的美德。对此,校方应在学生入学时通盘考虑,统筹规划设计,合理安排好校服的订制与购买,切实避免无端的
刮板输送机是矿山运输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矿用来输送物料的重要运输工具。它是由中部槽,链条,刮板及牵引系统组成。其中,中部槽是剖板输送机的重要部分,钢制的中部槽已有近百
一、要有家一样的安全条件  在寄宿学校里,学生的安全是难点和重点,是第一位的。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较低,自控能力较差,如,玩电、玩火、玩水、到危险地方玩耍、做危险游戏等,在校内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为此,楼梯、走廊要有安全方面的名人名言或是提示语,消防设施要齐全,并且学生会使用消防器材。安全通道要做到通畅。  二、要有家一样的整洁卫生环境  宿舍卫生非常重要,整洁的宿舍卫生环
数学是学生要掌握的一门用以解决生活中客观问题的功课,而多数学生认为数学抽象而枯燥,学习数学没有激情。尤其是解竞赛题,学生认为那是极个别有天赋的学生的事情,与自己毫无关系,面对这种偏见,我们要把数学问题与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数学信息,解决问题,这样不但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探索欲,更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是否真正把以“应用”为特征的数学知识放在实际活动中去解
档案信息化使高校档案管理模式、高校档案工作者角色和高校档案利用方式均发生了变化。高校档案工作者应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拓宽视野、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和安全意识,主动
随着国家对美德教育越来越重视,形体训练课程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美德教育的内容很广泛,其中舞蹈中的形体训练就是美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体训练不仅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
【摘要】小提琴在一百多年前传入中国,从此,中国的小提琴事业开始蓬勃的发展。而在中国历史最黑暗的年代,小提琴音乐艺术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让那个黑暗的年代多了一道迷人的色彩。小提琴独特的音乐艺术在进入中国不久后便和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起了相互影响的作用,产生了很多风格独特的经典作品。其中很多是带着民族风格的作品。  【关键词】小提琴;音乐艺术;民族风格  十六世纪中叶,世界上出现了小提琴,而在十七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