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我市近两年教学改革大力推行的一种模式。这次教学改革进行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活动单导学模式也逐渐在各所学校、各个班级、各个课堂生根发芽。
在目前的一些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高了,个性张扬了,整堂课成为了学生的舞台。而教师却沦为了观众,整堂课的教师语言少得可怜:不是言不由衷的“你真棒”就是毫无情感的“下面我们进入活动X”之类单薄的语言。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是“活动单导学”模式下教师的“少讲”?
面对当前教学中一片“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繁忙景象,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审视、总结当前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得失成败。
当前所倡导的“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宗旨就是提高课堂实效。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务实、高效,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现象,我认为首先要提高课堂上的教师语言的质量。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少讲”不等于“不讲”,而是“精讲”。关键是什么时机讲,讲什么,怎么讲。就初中语文课堂来说,我认为语文教师要注意的就是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结束语的处理。
导入语——先声夺人
有许多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太喜欢用导入语,他们的开场白往往是:“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xxx”,这样的开场白平淡无味,很难激起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语则是教师进行新课教学的“突破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诗人谈诗》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诗人顾城的代表作《一代人》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你能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吗?”(学生可能会说到对光明的渴求)“其实不仅是顾城,有很多的其他诗人作家身处黑暗,也在顽强的追寻光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鲁藜,去体味身处黑暗的他对光明的追求。”这样的导语能让学生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过渡语——穿针引线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个活动组成的,一个个活动好比是颗颗珍珠,而各活动环节间的过渡语则是串连珍珠的丝线,缺少这条线,再好的珍珠也成不了美丽的项链。过渡语就是教学语言海洋中的一朵浪花,虽然小,但它的功能却不可忽视。只有精心设计好每个活动之间应如何过渡,才能使整堂课自然流畅,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总的来说,活动之间有了过渡,才能成为生气灵动的整体,才能使教学的过程严谨、有生气,才能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评价语——润物无声
很多语文课堂上出现了教师的评价语泛滥,课堂评价出现了一味地迎合学生的现象,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简单地表示肯定,造成评价语的无效和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某位老师在执教《学问与智慧》时,在“品读语言”活动中让一个学生读自己欣赏的语段,这个学生慢条斯理地读完。老师评价道:“孙老师特别欣赏你良好的心态。你看他读书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生笑)老师也要向你学。但是有的时候,该快的时候还是要快些,该慢的时候还是要慢一点,是不是?谁再来读一遍。”既有鼓励,又有善意的矫正,不失严谨。
教师评价语在教学中十分重要,“用点睛之语,就能指点迷津”。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一次次因评价带来的惊喜中,使课堂成为师生生命共同向前跃进的乐园。
结束语——清音有余
有人说,课堂结尾不重要,下课就下课了,没什么需要准备的。其实一堂好的课除了开头和过程精彩之外,结尾也是一个不可小视的环节。好的课堂结束语,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教学效果更精彩。
比如某老师在《与朱元思书》一课结束时,用了这样的结束语:吴均的一篇《与朱元思书》犹如一曲《高山流水》,晴日、蓝天、碧水、青山,蝉抱高枝、猿跃林间,使人读后禁不住也流连忘返,心中不禁默叹:自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硕的果实,更有一种怡人的心性,一种忘却功名利禄的自然之心。
再如《愚公移山》一课结束时,某位老师的结束语是这样设计的: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故乡》的结尾写道:(师生齐读)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师:今后我们所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也许会充满荆棘,让我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锁定目标,开动脑筋,去开辟一条让世人瞩目的人生之路!
良好的开课奠定了高效课堂的基础,而精彩的课堂结尾则提升了课堂的潜在效益。我们应当注重锤炼课堂结尾的艺术,巧妙利用课堂结尾拓展教学内容,深化教学主题,丰富教学情感,从而给学生一个记忆深刻、难以忘怀的课堂精彩瞬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他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我想,只要我们语文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师语言的重要性,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贯彻“精讲”的原则,那么,语文课堂的高效就不再是海市蜃楼,而是实实在在的收获!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下原初级中学)
在目前的一些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高了,个性张扬了,整堂课成为了学生的舞台。而教师却沦为了观众,整堂课的教师语言少得可怜:不是言不由衷的“你真棒”就是毫无情感的“下面我们进入活动X”之类单薄的语言。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是“活动单导学”模式下教师的“少讲”?
面对当前教学中一片“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繁忙景象,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审视、总结当前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得失成败。
当前所倡导的“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宗旨就是提高课堂实效。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务实、高效,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现象,我认为首先要提高课堂上的教师语言的质量。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少讲”不等于“不讲”,而是“精讲”。关键是什么时机讲,讲什么,怎么讲。就初中语文课堂来说,我认为语文教师要注意的就是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结束语的处理。
导入语——先声夺人
有许多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太喜欢用导入语,他们的开场白往往是:“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xxx”,这样的开场白平淡无味,很难激起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语则是教师进行新课教学的“突破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诗人谈诗》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诗人顾城的代表作《一代人》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你能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吗?”(学生可能会说到对光明的渴求)“其实不仅是顾城,有很多的其他诗人作家身处黑暗,也在顽强的追寻光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鲁藜,去体味身处黑暗的他对光明的追求。”这样的导语能让学生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过渡语——穿针引线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个活动组成的,一个个活动好比是颗颗珍珠,而各活动环节间的过渡语则是串连珍珠的丝线,缺少这条线,再好的珍珠也成不了美丽的项链。过渡语就是教学语言海洋中的一朵浪花,虽然小,但它的功能却不可忽视。只有精心设计好每个活动之间应如何过渡,才能使整堂课自然流畅,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总的来说,活动之间有了过渡,才能成为生气灵动的整体,才能使教学的过程严谨、有生气,才能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评价语——润物无声
很多语文课堂上出现了教师的评价语泛滥,课堂评价出现了一味地迎合学生的现象,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简单地表示肯定,造成评价语的无效和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某位老师在执教《学问与智慧》时,在“品读语言”活动中让一个学生读自己欣赏的语段,这个学生慢条斯理地读完。老师评价道:“孙老师特别欣赏你良好的心态。你看他读书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生笑)老师也要向你学。但是有的时候,该快的时候还是要快些,该慢的时候还是要慢一点,是不是?谁再来读一遍。”既有鼓励,又有善意的矫正,不失严谨。
教师评价语在教学中十分重要,“用点睛之语,就能指点迷津”。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一次次因评价带来的惊喜中,使课堂成为师生生命共同向前跃进的乐园。
结束语——清音有余
有人说,课堂结尾不重要,下课就下课了,没什么需要准备的。其实一堂好的课除了开头和过程精彩之外,结尾也是一个不可小视的环节。好的课堂结束语,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教学效果更精彩。
比如某老师在《与朱元思书》一课结束时,用了这样的结束语:吴均的一篇《与朱元思书》犹如一曲《高山流水》,晴日、蓝天、碧水、青山,蝉抱高枝、猿跃林间,使人读后禁不住也流连忘返,心中不禁默叹:自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硕的果实,更有一种怡人的心性,一种忘却功名利禄的自然之心。
再如《愚公移山》一课结束时,某位老师的结束语是这样设计的: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故乡》的结尾写道:(师生齐读)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师:今后我们所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也许会充满荆棘,让我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锁定目标,开动脑筋,去开辟一条让世人瞩目的人生之路!
良好的开课奠定了高效课堂的基础,而精彩的课堂结尾则提升了课堂的潜在效益。我们应当注重锤炼课堂结尾的艺术,巧妙利用课堂结尾拓展教学内容,深化教学主题,丰富教学情感,从而给学生一个记忆深刻、难以忘怀的课堂精彩瞬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他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我想,只要我们语文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师语言的重要性,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贯彻“精讲”的原则,那么,语文课堂的高效就不再是海市蜃楼,而是实实在在的收获!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下原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