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职教育学员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在讨论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学员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介绍在部件修理课程中行星转向器装配工艺实践中训练赏创新能力的情况,提出了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任职教育学员;创新能力;部件修理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32-1.5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或者说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我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创新思维。多数观点认为:创新能力的内涵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两层意思,前指创新能力中的非智力因素,如求知欲、创新意识、勇敢精神、科学态度等;后者批创新能力中的智力因素,包括各种逻辑方法和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及各种创新技法。
实际上,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应当更加丰富。创新能力除包含创新精神外,还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要素:(1)创新思维层面,创新思维由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综合而成,它有三个特征:即变通性,指创新主体在处理外部信息时反应迅速,在短时间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处理信息;独特性,指创新主体对事物常常有与从不同的见解。(2)创新方法层面,是指创新主体认识客观事物内部规律并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创新技能。(3)创新人格层面,创新人格是指在培养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时必须要培养的与创新有关的个体素质,包括意志力、观察力、乐观、独立、求真务实、富于社会责任感等品格。(4)知识经验层面,指创新主体具有知识和经验的博专兼具性,包括获取信息以及创新学习的能力,对已有的知识、理论、经验和信息灵活运用的能力。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方法是实现创新成果的具体技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融合在一起。创新学习能力表现为自觉、能动、有目的、创造性地从事学习活动敢于并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载教员及书本知识。
可见,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涉及到多个方面,知识积累贯穿整个大学生活,经验积累需要通过不断实践来完成,获取信息的能力需要开设文献检索课程或者讲座以及上机实践来培养,创新学习的能力需要学员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得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更需要通过素质教育和创新过程来实现。
二、任职教育党员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欠缺对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有效培养的措施与方法,体现在学员的培养方案上。笔者分析装甲机械维修专业现行的2013年版专业课程标准,发现明确提出开设专门的创新能力培养教育课程的专业并不多。
即便如此,笔者认为提出创新能力的课程要重视本专业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但从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来看,培养方法还存在问题,即没有体现出对学员创新战备和创新战术两个方面进行全面培养。总体上看,当前学员的创新能力存在以下问题:有创新意识,但不知如何利用和创造条件;有创新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思维敏捷,但缺乏创新性思维方式;有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但缺乏毅力。
虽然在少数课程中也介绍了一些具体的创新技能,例如在“部件修理”的实践教学中,教员经常向学员讲解各种部件装配创新的技术和具体的变换方法,这些方法无疑能使学员了解形形色色的装配方法,或者如何从一些已有的方法巧妙变换形成一种新的方法,并通过掌握它们来进行新的设计和实验,并进行对比。这些方法固然可以开拓学员的眼界,得到创新思路的启发,但限于具体部件的狭小境地,没有搞清楚这些创新技能背后所隐含的思维方式,只能使学员的思维局限在一定的形式中进行一些模仿性的创新设计,难以取得原创性的、不同于以往结构的新方法新思维。如果在教学中只注重具体的技术创新方法,学员则只知道在该领域如何做一些局部的创新工作,很难把机械领域中的创新技能移植到其它技术领域中。因此,对学员进行创新的能力培养,应在训练其掌握具体创新方法的同时,注重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方式。
三、在部件修理实践课中训练任职教育装甲机械
维修专业学员创新能力的实践
如何在让学员学习和掌握创新技能的过程中训练他们掌握创新思维方式,是“部件修理”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式的重点内容。
笔者在部件修理中改变了过去单纯传授分解、装配技能方法的教学模式,从培养学员创新思维入手,结合各种创新方法,训练他们掌握创新思维方式的恰当运用。例如在行星转向器装配工艺方法教学上,并非让学员直接按指导书设定的步骤常规装配方法:即将活动盘、闭锁离合器和行星传动器分别装配,之后合装在一起。工艺路线分为一短(装配活动盘)两长(分别装配闭锁离合器和行星传动器)共三段,闭锁离合器和行星传动器合装时需要同时保证太阳齿轮和四个行星齿轮、太阳齿轮处密封环与行星架内孔、内鼓的内齿与外齿摩擦片外齿三处配合。而是先向学员介绍行星转向器装配的重难点原理,如何克服闭锁离合器与行星传动器的三处配合为着眼点。同时介绍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概念、特点及应用。然后,让学员尽可能地运用发散思维找出各种能简化配合条件的方法,如先分别进行活动盘和闭锁离合器的装配,再将行星传动器的零件依次装在闭锁离合器上。工艺路线分为一短(装配活动盘)一长(装配和锁离合器后依次装配行星传动器零件)共两段。并尽可能搭建所想出的方法进行实践,再观察其方法是否简便且符合装配规定。让学员明确不管采用何种变换,部件的装配都要满足其特定的技术参数。
学员从实践中体会到了这种创新装配方法中隐含着发散思维加收敛思维的创新思维方式。事实上,这种创新的方法是从已经确定的装配条件出发,尽可能地思考改变那些要素可以使装配条件进行简化,于是思维就开始发散。想到了选择不同的顺序可以使机构的装配条件顺序发生变化,把同时满足三种装配条件变化为先满足两个再满足一个。实践中,通过机械变换原理中需要的思维方式反过来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即先让学员在实践时选定一种确定的装配方法,运用发散思维找出可能引起改变的所有因素,并用收敛思维的方式逐一考虑在每种条件下是否唯一,确定是否满足装配时所需要的条件。
对多种方法的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其优缺点,吸收其长处。综合运用同中求异、发散收敛等思维方式并结合具体的创新技术方法重新改进设计原来的装配方法。注意克服其不足,形成更加优秀的工艺。采用具体创新技能同创新思维方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能提高学员对部件修理课的兴趣,同时能很好地、灵活自如地掌握,提高创新能力。
四、加强任职教育学员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为了提高任职教育学员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的有效性,创新能力培养反映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一,把培养任职教育学员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方式作为一门公共的通识课程开设,且宜安排在大学一年级进行系统学习。在此基础上,专业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应在教学大纲中明确具体的创新技能教学内容,并要求把通识课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方式有机结合,融入具体的专业创新技能中。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创新教学来提高学员对创新过程的理解和创新方法的运用能力,开阔视野,活跃思维。第二,加强创新通识课程教员和各门专业课程教员对于教学能力的培训,提高其创新教育的教学水平。第三,在任职教育学员中开展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知识讲座,普及相关知识,让学员了解更多的发明创新案例,开阔视野。第四,在任职教育学员中开展各种创新大赛和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和更好的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院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闫雪松,王晓昱.部件教学中行星转向器装配工艺方法选择仿真研究[J].科学时代,2012(9).
【作者简介】闫雪松:装甲兵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王晓昱:装甲兵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李一峰:装甲兵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关键词】任职教育学员;创新能力;部件修理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32-1.5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或者说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我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创新思维。多数观点认为:创新能力的内涵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两层意思,前指创新能力中的非智力因素,如求知欲、创新意识、勇敢精神、科学态度等;后者批创新能力中的智力因素,包括各种逻辑方法和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及各种创新技法。
实际上,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应当更加丰富。创新能力除包含创新精神外,还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要素:(1)创新思维层面,创新思维由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综合而成,它有三个特征:即变通性,指创新主体在处理外部信息时反应迅速,在短时间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处理信息;独特性,指创新主体对事物常常有与从不同的见解。(2)创新方法层面,是指创新主体认识客观事物内部规律并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创新技能。(3)创新人格层面,创新人格是指在培养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时必须要培养的与创新有关的个体素质,包括意志力、观察力、乐观、独立、求真务实、富于社会责任感等品格。(4)知识经验层面,指创新主体具有知识和经验的博专兼具性,包括获取信息以及创新学习的能力,对已有的知识、理论、经验和信息灵活运用的能力。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方法是实现创新成果的具体技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融合在一起。创新学习能力表现为自觉、能动、有目的、创造性地从事学习活动敢于并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载教员及书本知识。
可见,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涉及到多个方面,知识积累贯穿整个大学生活,经验积累需要通过不断实践来完成,获取信息的能力需要开设文献检索课程或者讲座以及上机实践来培养,创新学习的能力需要学员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得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更需要通过素质教育和创新过程来实现。
二、任职教育党员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欠缺对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有效培养的措施与方法,体现在学员的培养方案上。笔者分析装甲机械维修专业现行的2013年版专业课程标准,发现明确提出开设专门的创新能力培养教育课程的专业并不多。
即便如此,笔者认为提出创新能力的课程要重视本专业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但从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来看,培养方法还存在问题,即没有体现出对学员创新战备和创新战术两个方面进行全面培养。总体上看,当前学员的创新能力存在以下问题:有创新意识,但不知如何利用和创造条件;有创新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思维敏捷,但缺乏创新性思维方式;有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但缺乏毅力。
虽然在少数课程中也介绍了一些具体的创新技能,例如在“部件修理”的实践教学中,教员经常向学员讲解各种部件装配创新的技术和具体的变换方法,这些方法无疑能使学员了解形形色色的装配方法,或者如何从一些已有的方法巧妙变换形成一种新的方法,并通过掌握它们来进行新的设计和实验,并进行对比。这些方法固然可以开拓学员的眼界,得到创新思路的启发,但限于具体部件的狭小境地,没有搞清楚这些创新技能背后所隐含的思维方式,只能使学员的思维局限在一定的形式中进行一些模仿性的创新设计,难以取得原创性的、不同于以往结构的新方法新思维。如果在教学中只注重具体的技术创新方法,学员则只知道在该领域如何做一些局部的创新工作,很难把机械领域中的创新技能移植到其它技术领域中。因此,对学员进行创新的能力培养,应在训练其掌握具体创新方法的同时,注重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方式。
三、在部件修理实践课中训练任职教育装甲机械
维修专业学员创新能力的实践
如何在让学员学习和掌握创新技能的过程中训练他们掌握创新思维方式,是“部件修理”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式的重点内容。
笔者在部件修理中改变了过去单纯传授分解、装配技能方法的教学模式,从培养学员创新思维入手,结合各种创新方法,训练他们掌握创新思维方式的恰当运用。例如在行星转向器装配工艺方法教学上,并非让学员直接按指导书设定的步骤常规装配方法:即将活动盘、闭锁离合器和行星传动器分别装配,之后合装在一起。工艺路线分为一短(装配活动盘)两长(分别装配闭锁离合器和行星传动器)共三段,闭锁离合器和行星传动器合装时需要同时保证太阳齿轮和四个行星齿轮、太阳齿轮处密封环与行星架内孔、内鼓的内齿与外齿摩擦片外齿三处配合。而是先向学员介绍行星转向器装配的重难点原理,如何克服闭锁离合器与行星传动器的三处配合为着眼点。同时介绍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概念、特点及应用。然后,让学员尽可能地运用发散思维找出各种能简化配合条件的方法,如先分别进行活动盘和闭锁离合器的装配,再将行星传动器的零件依次装在闭锁离合器上。工艺路线分为一短(装配活动盘)一长(装配和锁离合器后依次装配行星传动器零件)共两段。并尽可能搭建所想出的方法进行实践,再观察其方法是否简便且符合装配规定。让学员明确不管采用何种变换,部件的装配都要满足其特定的技术参数。
学员从实践中体会到了这种创新装配方法中隐含着发散思维加收敛思维的创新思维方式。事实上,这种创新的方法是从已经确定的装配条件出发,尽可能地思考改变那些要素可以使装配条件进行简化,于是思维就开始发散。想到了选择不同的顺序可以使机构的装配条件顺序发生变化,把同时满足三种装配条件变化为先满足两个再满足一个。实践中,通过机械变换原理中需要的思维方式反过来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即先让学员在实践时选定一种确定的装配方法,运用发散思维找出可能引起改变的所有因素,并用收敛思维的方式逐一考虑在每种条件下是否唯一,确定是否满足装配时所需要的条件。
对多种方法的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其优缺点,吸收其长处。综合运用同中求异、发散收敛等思维方式并结合具体的创新技术方法重新改进设计原来的装配方法。注意克服其不足,形成更加优秀的工艺。采用具体创新技能同创新思维方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能提高学员对部件修理课的兴趣,同时能很好地、灵活自如地掌握,提高创新能力。
四、加强任职教育学员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为了提高任职教育学员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的有效性,创新能力培养反映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一,把培养任职教育学员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方式作为一门公共的通识课程开设,且宜安排在大学一年级进行系统学习。在此基础上,专业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应在教学大纲中明确具体的创新技能教学内容,并要求把通识课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方式有机结合,融入具体的专业创新技能中。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创新教学来提高学员对创新过程的理解和创新方法的运用能力,开阔视野,活跃思维。第二,加强创新通识课程教员和各门专业课程教员对于教学能力的培训,提高其创新教育的教学水平。第三,在任职教育学员中开展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知识讲座,普及相关知识,让学员了解更多的发明创新案例,开阔视野。第四,在任职教育学员中开展各种创新大赛和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和更好的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院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闫雪松,王晓昱.部件教学中行星转向器装配工艺方法选择仿真研究[J].科学时代,2012(9).
【作者简介】闫雪松:装甲兵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王晓昱:装甲兵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李一峰:装甲兵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