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田间资源,铸造幼儿活动的乐土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hbl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不少人认为区域活动主要局限在幼儿园内,由于幼儿园自身经费、材料的限制,导致很多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并没有能够真正释放出其应有的价值。为此,我们就可以尝试进一步开放幼儿区域活动的方式,将其与乡土田间资源进行整合,开辟具有乡土特色的幼儿区域活动,为幼儿认知能力的生长奠定基础。本文提出要利用田间资源,营造浓郁的乡土活动氛围;整合田间资源,投放丰富的乡土活动素材;遴选田间资源,提供鲜明的富有层次载体;借力田间资源,搭建知识的积极探究渠道。
  关键词:田间资源;铸造乐土;营造氛围;构建渠道
  幼儿的发展离不开区域性活动,这已经成为很多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不少人认为区域活动主要局限在幼儿园内,由于幼儿园自身经费、材料的限制,导致很多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并没有能够真正释放出其应有的价值。为此,我们就可以尝试进一步开放幼儿区域活动的方式,将其与乡土田间资源进行整合,开辟具有乡土特色的幼儿区域活动,为幼儿认知能力的生长奠定基础。
  一、利用田间资源,营造浓郁的乡土活动氛围
  很多幼儿园由于条件等多方面原因的制约,都会出现区域小、人数多的问题,这就需要充分考量幼儿活动区域的空间分配问题,才能保障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快乐体验。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改变思维,利用教室内外以及走廊的空间,以不同的活动主题与乡土田间资源相融通,在玩具性区域、手工性区域、阅读性区域配置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物品或者进行区域的命名,不仅让每个区域有着鲜明的划分,同时也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大自然赋予田间的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在设定幼儿活动区域的过程中要善于增添无穷的自然材料,比如可以将田间常见的瓦砾、泥土、木头、竹竿等事物,引入到幼儿园的活动区域中来,将更鲜明的特色和创造性融入区域活动课程之中。比如教师带领着孩子们一起進行手工活动时,就可以利用活动区域中的小石子、泥土等田间资源,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制作各种不同的小艺术品、小装饰品,让孩子们能够释放自己的认知潜能,在活动区域中真正地回归自然,形成热爱自然、敬仰自然的良好意识。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充分将活动区域与田间资源进行整合,拉近了幼儿与活动区域之间的内在关联,真正为幼儿内在生命气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整合田间资源,投放丰富的乡土活动素材
  自然是无私的,更是公平的,一直都在用它的丰富和广阔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最为有效的支撑。每一个幼儿其实某种程度上都是自然的一分子,他们对自然界所提供的事物都有着一种积极的认知体验。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对自然的这一份独特认知,鼓励并带领孩子以独特的视角来关照自然界中田间的资源,积极倡导有效认知资源的运用,为幼儿的发展奠定基础。
  鉴于此,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田间的资源,将其纳入幼儿的活动区域中。比如农村田间长了很多草,这些草的根部和茎部有的比较长,还比较有韧劲,完全可以将其作为幼儿手工活动区域的材料。教师可以鼓励孩子运用这种源自田间的资源进行框架的编织,将他们编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为了增加这些材料的使用性,提升幼儿的创造性潜能,教师就需要鼓励孩子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有的孩子尝试着制作乐器,有的幼儿涂上不同的颜色做画笔。
  虽然是相同的事物,但在不同孩子的不同创造性下,却发挥了完全不同的作用,不仅丰富了这些材料在活动区域中的实践活动,更有效地历练了孩子们的创造性,可谓一举两得。
  三、遴选田间资源,提供鲜明的富有层次载体
  区域性活动并不是一种形式,要想将其应有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要在具体区域中投放最精准、最适合的材料。因此,作为幼儿教育的从业者,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区域活动投放材料的合理性和层次性,结合幼儿内在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投放不同类型的材料,历练孩子的探索潜能和创造性素养。
  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幼儿园小班、中班和大班的不同对象,投放不同的田园材料。为小班的孩子们投放相应的种子或者是树叶,组织孩子们尝试着进行大小比较;中班就可以利用种子或者树叶来组织幼儿进行颜色比照;大班可以利用种子或者树叶的不同形状进行拼图或者创造性思维的设置。这样的状态中,教师就应在材料的选择过程中有所侧重,以凸显材料的层次性。
  即便是相同类型的材料在不同的学段中所关注的侧重性也是完全不同的。这种基于不同层次性的材料投放,让不同学段、不同能力、不同特点的孩子都能在活动区域中享受到田间资源,从而能够在活动区域中形成更健康、更有效地生长。
  四、借力田间资源,搭建知识的积极探究渠道
  要知道在幼儿园内设置活动区域,绝不是简单地让孩子玩玩,这种玩是具有教育深意的。由于幼儿认知能力有限,自觉意识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就需要引导幼儿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体悟与思考,从而将区域活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探究性活动,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
  鉴于此,当我们从田间资源中选择并投放相关资源到孩子们的活动区域时,就不能从所谓趣味性一个角度去落实,而要有助于幼儿在活动时能够以探究性的思维介入到活动过程中,能够主动吸收幼儿的关注力,积极而主动地投身于实践活动过程中,从而对树木和材料形成有效地探索和发现,提升每一个孩子在实践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实践性。比如田间经常可以看到的稻草、树叶等,教师可以将其引入到活动区域中,并相应补充一些科学性知识,引发幼儿对自然知识的探究兴趣。
  幼儿活动区域对幼儿的成长作用巨大,教师要能够充分认识并连接田间资源,保障区域活动材料的新鲜、充分,真正为幼儿生命和思维的发展助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洋口镇新林幼儿园)
其他文献
<正> 一般粘胶纤维厂都建有-8℃冷冻站,主要用来为原液车间服务,吸收碱纤维素在黄化、后溶解期间产生的化学反应热,载冷剂常为CaCl_2水溶液,如果载冷剂温度过高(一般控制在-8
<正> 粘胶纤维产品近些年来发展很快,国际市场粘胶纤维已换代多次,传统粘胶纤维的生产技术也日臻完善,许多粘胶纤维生产企业倾向于差别化、功能性。高色光粘胶纤维作为差别化
介绍了多种高分子材料以其高强度、耐腐和耐温性能良好的等优越性,在酸站中的广泛应用及其使用效果。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的教育目标已经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转移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面。所以,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起来,教师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之前被动的学习状态。然后将实验重视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教师也应该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让学生可以及时掌握自己的真实信息,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所欠缺的部分,才能够更好的
应对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具体工作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位水资源管理工作者应肩负的重大责任。本文结合节水型社会建
介绍了使用R531型纺丝机生产粘胶长丝时产生细丝段的主要原因,纺丝机上的供胶系统,纺丝盘及传动箱的运行状况是细丝段产生与否的关键。
<正> 我公司动力分厂有三台20t锅炉,近年来由于公司粘胶纤维产量的扩大,原来的锅炉燃烧工况已经很难适应生产的需要,为了提高供汽能力,我们对锅炉的给煤装置进行了改造,由加
图形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在许多数学问题中都有存在。图形类型的数学问题本身抽象性比较强,为了顺利解决这些类型题,有必要采取有效的解题技巧。本文以初中数学
探讨了用抱合度来表征粘胶长丝抱合性能的方法,介绍了试验步骤、试验原理、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其测试重力、丝条捻度、环境湿度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丝条的单丝纤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