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北京国家大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波兰华沙国家歌剧院与巴登一巴登节日剧院四方合作,历时三年精心打磨的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继去年先后在巴登一巴登、纽约和华沙成功上演之后,8月23日至29日,于国家大剧院开幕运行十周年之际,如约在北京拉开了第一轮首演的帷幕。这一业内公认的瓦格纳歌剧的巅峰之作由享誉国际乐坛的旅欧名指挥家、台北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吕绍嘉执棒,波兰国家歌剧院艺术總监、当今令人瞩目的电影与歌剧导演马里乌什·特雷林斯基执导,特雷林斯基的黄金搭档、足迹遍布世界各大剧院的斯洛伐克舞台设计家鲍里斯·库德林斯卡担任舞美设计,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奏,合唱团演唱。
特雷林斯基版的电影性与现代性
擅长经典歌剧当代解读的马里乌什·特雷林斯基,将原本发生在一艘海船上的中世纪故事背景大胆地移植到当下情境的一艘军舰上。伴随着漂移、起伏的前奏曲,巨大的圆形雷达扫描仪屏幕上,一艘军舰在风浪中颠簸前行,暗示着即将揭开序幕的男女主人公的跌宕命运。大幕拉开,最令人惊讶与好奇的是由军舰的三层甲板与六个舱室组成的舞台布景。观众不能看见完整的舞台,幕布的闭合和灯光的明暗,将舞台上不同的空间分隔成不同的表演区,以此实现场景的变换。与此同时,在表演区两侧配以相应的即时拍摄和预先制作的投影“拼贴”,以与观众不同的角度展现舞台上正在演绎的故事。
对于“歌剧舞台上的电影”这一大大延伸了表现内容的创作手法,特雷林斯基解释说:“我从16岁开始做电影,从那时候起,我就从镜头里看世界。这也影响了我的歌剧创作,让我的歌剧都很电影化,故事情节的设置特别多,演出中不断地变换布景,用来体现各种各样的空间。我的歌剧的特点是电影性、现代性。”
接着,第一幕第一场,在狭小、压抑的伊索尔德客舱,通过侍女布兰甘妮打开的窗帘,可以看到窗外逝去的白云和浪花,隐喻着军舰正从爱尔兰驶向康沃尔——观众在此领略到了象征主义风格的场景。在舞台右侧,布满了由平台、楼梯、走道、栏杆等多层形象化钢架组成的构架化布景,连接着舞台中间与左侧的三层甲板与六个舱室——第一场,舞台上仅出现中间一层伊索尔德的客舱;第二场,伊索尔德客舱关闭了,仅出现上面一层特里斯坦的驾驶舱;第三场,特里斯坦驾驶舱关闭了,又回到中间一层伊索尔德的客舱——这种构造不仅成为展示演员动作的橱窗,而且使表演区更富于变化更灵活,观众在此领略到了构成主义风格的场景。“你方演罢我登场”,表演区的有机切换,省略了迁景的时间,使整个演出自然、流畅,犹如电影中交替自如、时空独特的“蒙太奇”组合镜头一般,既创造了一个属于每个人的封闭空间,又展现了同一艘军舰上不同人物间的复杂关系。
第二幕第二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幽会不是在马克国王城堡的花园里,而是从顶层的驾驶舱到底层装满了燃料和化学材料桶的弹药舱。布景成为人物心灵扭曲变形的一种感觉,而不是客观的现实,爱情的浪漫与环境的怪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观众在此领略到了表现主义风格的场景。这里没有占统治地位的艺术流派,也没有非此即彼的艺术风格,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就像一个熔各种艺术流派和风格于一炉的万花筒。正如特雷林斯基所说:“现在已经不是单纯一种艺术的时代,是混合混搭的时代。所以‘现代’的定义就是‘拼贴’。”
第二幕第三场,特里斯坦并不是被梅洛特的剑刺伤,而是自己用手枪自戕。第三幕第三场,在特里斯坦尸体旁,伊索尔德自己拿刀割腕自尽。本剧戏剧指导皮奥特·格鲁什琴尼斯基(Piotr Gruszczynski)与阿达姆·拉德次基(Adam Radecki)在阐释特雷林斯基执导的本剧时指出:“自从基督教诞生以来,无尽的黑夜从来都被视为消极的象征,而在这部歌剧中,无尽的黑夜却蕴含着积极的意义。到头来,是黑夜让人从白天煎熬的服役生活中解放出来,摘掉了每日例行公事的面具,为内心最深处欲望的实现提供了机会。”每个人都戴着自己的面具,演自己的角色,爱只能在死亡的黑夜才能得以实现和满足。
中外瓦格纳歌唱家组成的超强卡司
2011年10月,出演本版男一号康沃尔武士特里斯坦的美国男高音杰·亨特·莫里斯(Jay Hunter Morris),在距离罗伯特·勒帕吉(Robert Lepage)执导的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新版《齐格弗里德》首演前仅四天,临危受命,紧急顶替了因病撤演剧名主角的加里·莱曼(Gary Lehman),创造了《指环》演出史上的奇迹,因此名声大振。此后,莫里斯不仅成为了世界上少数几位出演齐格弗里德的专业户,还饰演了特里斯坦、埃里克、瓦尔特、罗恩格林、帕西法尔和齐格蒙德等瓦格纳男高音角色,以及19世纪真实主义歌剧中卡瓦拉多西、卡尼奥、唐何塞等戏剧抒情男高音的各类角色。
当晚,莫里斯的表现令人赞赏。尤其是第三幕第一场,当得知库文纳尔已派人渡过大海将带伊索尔德前来布列塔尼城堡会见自己时,身负重伤、心力交瘁的特里斯坦顿时焕发出了顽强的生命力。莫里斯以其浑厚、亮泽而富有穿透力的嗓音唱出了特里斯坦的咏叹调“我的库文纳尔,你是亲密的朋友”,发出了生命的呐喊,不仅体现出莫里斯过人的声音持久力,更体现出莫里斯声音的戏剧性张力和色彩变化的不凡技艺,使现场众多的瓦迷和观众为止而折服。
出演本版女一号爱尔兰公主伊索尔德的丹麦女高音安·彼得森(Ann Petersen)擅长诠释瓦格纳和施特劳斯德语歌剧中的戏剧女高音角色。2007年自伦敦皇家歌剧院开始其国际演艺生涯后,彼得森凭借对伊索尔德、埃尔莎、森塔、伊丽莎白、古特鲁尼与元帅夫人、莎乐美等角色的精湛演绎,频频亮相于维也纳、柏林、伦敦、米兰、巴黎与马德里等世界最负盛名的歌剧舞台,广受舆论的好评与观众的追捧,确定了其在瓦格纳和施特劳斯德语歌剧中的表演地位。
当晚,彼得森的表现令人惊艳。尤其是第三幕第三场结尾,当马克国王和布兰甘妮赶来,伊索尔德明白了事实的真相,凝视着死去的特里斯坦,进入了恍惚的幻觉世界。彼得森用深沉、浓厚并充满了张力的嗓音唱出了著名的伊索尔德的咏叹调“爱之死”,歌声从涓涓细流到滔天巨浪,足以动天地、泣鬼神。当高潮退去,音乐渐渐趋于平静时,伊索尔德缓慢地倒在了特里斯坦的尸体上,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真挚动人的心灵呼唤,直到散场后依旧久久萦绕于人们的心头,彼得森无疑是当晚舞台上一颗最耀眼的明星。 出演马克国王的中国男低音李晓良,也曾有一个临危受命的故事。2013年4月,饰演撒迦利亚的演员因病不能参加国家大剧院即将上演的《纳布科》演出,在接到要求其回国救场的邀请时,李曉良想方设法地推掉了在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的两场演出,飞往北京,参加国家大剧院歌剧《纳布科》的排练与演出。男低音向来不是中国歌手的强项,李晓良能够在高手林立的西方舞台上常年登台实属不易,而能够被授予斯图加特国家歌剧院“功勋歌唱家”的称号更是不易。
对于此次出演马克国王一角,李晓良颇有感触地说:“每一次饰演马克国王这一角色,对我而言都是震撼的经历,在演唱过的十四个不同的版本中,特里斯坦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倒在我面前,每当此时,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间爱情的力量都会将我击中。”当晚,第二幕第三场,当梅洛特带领马克国王和宫廷侍卫威严地站在正在幽会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面前时,马克国王受到了深深的震动。李晓良用低沉而略带颤抖的嗓音唱出了马克国王的咏叹调“特里斯坦,你对我做了这样的事?”让现场观众见识了第一位登上国际舞台的中国瓦格纳男低音的风采。
饰演特里斯坦侍从库文纳尔的德国低男中音托马斯·卡则里(Thomas Gazheli)对于中国的瓦迷和观众来说并不陌生,2012年4月他曾在国家大剧院的《漂泊的荷兰人》中饰演男一号荷兰人。当晚,在第一幕第二场中,卡则里的一首库文纳尔的咏叹调“伊索尔德女士如是说”,为整部漫长而阴沉的悲剧增添了一份少有的轻松气氛。饰演伊索尔德侍女布兰甘妮的俄罗斯次女高音艾琳娜·瑞德科娃(ElenaZhidkova)尤以诠释瓦格纳女中音的角色见长。剧中,布兰甘妮使用了“爱之甘露”的“调包计”,并向马克国王说出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相爱的真相,两次在紧要关头扭转了危急的局面,虽然戏份不多,但角色的分量并不轻。德国男高音沃尔夫冈·史瓦宁格(Wolfgang Schwaninger)饰演的梅洛特曾经是特里斯坦的朋友,但为了权力与出于妒忌最终出卖了特里斯坦,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仍然可以看到梅洛特的身影。
显而易见,与国家大剧院前三部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与《汤豪舍》相比,本版《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制作与表演上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可以说毫不逊色于世界的一流水准。自2008年第一部歌剧《图兰朵》起,在短短的十年间,国家大剧院通过引进、联合制作和独立制作出品“三步走”的阶段性运作,已经累计制作与演出了56部中外经典和原创歌剧。从现实与浪漫的传统制作到不同艺术流派与风格的现代制作,国家大剧院朝着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剧目制作体系的目标不断开拓奋进,实现了与国际歌剧制作的接轨。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展望,通过整合世界优秀表演艺术资源的全球化战略,坚持培养自己制作和演出力量的替代战略,我国歌剧的制作与表演人才队伍必将会更加快速地成长起来。
特雷林斯基版的电影性与现代性
擅长经典歌剧当代解读的马里乌什·特雷林斯基,将原本发生在一艘海船上的中世纪故事背景大胆地移植到当下情境的一艘军舰上。伴随着漂移、起伏的前奏曲,巨大的圆形雷达扫描仪屏幕上,一艘军舰在风浪中颠簸前行,暗示着即将揭开序幕的男女主人公的跌宕命运。大幕拉开,最令人惊讶与好奇的是由军舰的三层甲板与六个舱室组成的舞台布景。观众不能看见完整的舞台,幕布的闭合和灯光的明暗,将舞台上不同的空间分隔成不同的表演区,以此实现场景的变换。与此同时,在表演区两侧配以相应的即时拍摄和预先制作的投影“拼贴”,以与观众不同的角度展现舞台上正在演绎的故事。
对于“歌剧舞台上的电影”这一大大延伸了表现内容的创作手法,特雷林斯基解释说:“我从16岁开始做电影,从那时候起,我就从镜头里看世界。这也影响了我的歌剧创作,让我的歌剧都很电影化,故事情节的设置特别多,演出中不断地变换布景,用来体现各种各样的空间。我的歌剧的特点是电影性、现代性。”
接着,第一幕第一场,在狭小、压抑的伊索尔德客舱,通过侍女布兰甘妮打开的窗帘,可以看到窗外逝去的白云和浪花,隐喻着军舰正从爱尔兰驶向康沃尔——观众在此领略到了象征主义风格的场景。在舞台右侧,布满了由平台、楼梯、走道、栏杆等多层形象化钢架组成的构架化布景,连接着舞台中间与左侧的三层甲板与六个舱室——第一场,舞台上仅出现中间一层伊索尔德的客舱;第二场,伊索尔德客舱关闭了,仅出现上面一层特里斯坦的驾驶舱;第三场,特里斯坦驾驶舱关闭了,又回到中间一层伊索尔德的客舱——这种构造不仅成为展示演员动作的橱窗,而且使表演区更富于变化更灵活,观众在此领略到了构成主义风格的场景。“你方演罢我登场”,表演区的有机切换,省略了迁景的时间,使整个演出自然、流畅,犹如电影中交替自如、时空独特的“蒙太奇”组合镜头一般,既创造了一个属于每个人的封闭空间,又展现了同一艘军舰上不同人物间的复杂关系。
第二幕第二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幽会不是在马克国王城堡的花园里,而是从顶层的驾驶舱到底层装满了燃料和化学材料桶的弹药舱。布景成为人物心灵扭曲变形的一种感觉,而不是客观的现实,爱情的浪漫与环境的怪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观众在此领略到了表现主义风格的场景。这里没有占统治地位的艺术流派,也没有非此即彼的艺术风格,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就像一个熔各种艺术流派和风格于一炉的万花筒。正如特雷林斯基所说:“现在已经不是单纯一种艺术的时代,是混合混搭的时代。所以‘现代’的定义就是‘拼贴’。”
第二幕第三场,特里斯坦并不是被梅洛特的剑刺伤,而是自己用手枪自戕。第三幕第三场,在特里斯坦尸体旁,伊索尔德自己拿刀割腕自尽。本剧戏剧指导皮奥特·格鲁什琴尼斯基(Piotr Gruszczynski)与阿达姆·拉德次基(Adam Radecki)在阐释特雷林斯基执导的本剧时指出:“自从基督教诞生以来,无尽的黑夜从来都被视为消极的象征,而在这部歌剧中,无尽的黑夜却蕴含着积极的意义。到头来,是黑夜让人从白天煎熬的服役生活中解放出来,摘掉了每日例行公事的面具,为内心最深处欲望的实现提供了机会。”每个人都戴着自己的面具,演自己的角色,爱只能在死亡的黑夜才能得以实现和满足。
中外瓦格纳歌唱家组成的超强卡司
2011年10月,出演本版男一号康沃尔武士特里斯坦的美国男高音杰·亨特·莫里斯(Jay Hunter Morris),在距离罗伯特·勒帕吉(Robert Lepage)执导的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新版《齐格弗里德》首演前仅四天,临危受命,紧急顶替了因病撤演剧名主角的加里·莱曼(Gary Lehman),创造了《指环》演出史上的奇迹,因此名声大振。此后,莫里斯不仅成为了世界上少数几位出演齐格弗里德的专业户,还饰演了特里斯坦、埃里克、瓦尔特、罗恩格林、帕西法尔和齐格蒙德等瓦格纳男高音角色,以及19世纪真实主义歌剧中卡瓦拉多西、卡尼奥、唐何塞等戏剧抒情男高音的各类角色。
当晚,莫里斯的表现令人赞赏。尤其是第三幕第一场,当得知库文纳尔已派人渡过大海将带伊索尔德前来布列塔尼城堡会见自己时,身负重伤、心力交瘁的特里斯坦顿时焕发出了顽强的生命力。莫里斯以其浑厚、亮泽而富有穿透力的嗓音唱出了特里斯坦的咏叹调“我的库文纳尔,你是亲密的朋友”,发出了生命的呐喊,不仅体现出莫里斯过人的声音持久力,更体现出莫里斯声音的戏剧性张力和色彩变化的不凡技艺,使现场众多的瓦迷和观众为止而折服。
出演本版女一号爱尔兰公主伊索尔德的丹麦女高音安·彼得森(Ann Petersen)擅长诠释瓦格纳和施特劳斯德语歌剧中的戏剧女高音角色。2007年自伦敦皇家歌剧院开始其国际演艺生涯后,彼得森凭借对伊索尔德、埃尔莎、森塔、伊丽莎白、古特鲁尼与元帅夫人、莎乐美等角色的精湛演绎,频频亮相于维也纳、柏林、伦敦、米兰、巴黎与马德里等世界最负盛名的歌剧舞台,广受舆论的好评与观众的追捧,确定了其在瓦格纳和施特劳斯德语歌剧中的表演地位。
当晚,彼得森的表现令人惊艳。尤其是第三幕第三场结尾,当马克国王和布兰甘妮赶来,伊索尔德明白了事实的真相,凝视着死去的特里斯坦,进入了恍惚的幻觉世界。彼得森用深沉、浓厚并充满了张力的嗓音唱出了著名的伊索尔德的咏叹调“爱之死”,歌声从涓涓细流到滔天巨浪,足以动天地、泣鬼神。当高潮退去,音乐渐渐趋于平静时,伊索尔德缓慢地倒在了特里斯坦的尸体上,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真挚动人的心灵呼唤,直到散场后依旧久久萦绕于人们的心头,彼得森无疑是当晚舞台上一颗最耀眼的明星。 出演马克国王的中国男低音李晓良,也曾有一个临危受命的故事。2013年4月,饰演撒迦利亚的演员因病不能参加国家大剧院即将上演的《纳布科》演出,在接到要求其回国救场的邀请时,李曉良想方设法地推掉了在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的两场演出,飞往北京,参加国家大剧院歌剧《纳布科》的排练与演出。男低音向来不是中国歌手的强项,李晓良能够在高手林立的西方舞台上常年登台实属不易,而能够被授予斯图加特国家歌剧院“功勋歌唱家”的称号更是不易。
对于此次出演马克国王一角,李晓良颇有感触地说:“每一次饰演马克国王这一角色,对我而言都是震撼的经历,在演唱过的十四个不同的版本中,特里斯坦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倒在我面前,每当此时,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间爱情的力量都会将我击中。”当晚,第二幕第三场,当梅洛特带领马克国王和宫廷侍卫威严地站在正在幽会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面前时,马克国王受到了深深的震动。李晓良用低沉而略带颤抖的嗓音唱出了马克国王的咏叹调“特里斯坦,你对我做了这样的事?”让现场观众见识了第一位登上国际舞台的中国瓦格纳男低音的风采。
饰演特里斯坦侍从库文纳尔的德国低男中音托马斯·卡则里(Thomas Gazheli)对于中国的瓦迷和观众来说并不陌生,2012年4月他曾在国家大剧院的《漂泊的荷兰人》中饰演男一号荷兰人。当晚,在第一幕第二场中,卡则里的一首库文纳尔的咏叹调“伊索尔德女士如是说”,为整部漫长而阴沉的悲剧增添了一份少有的轻松气氛。饰演伊索尔德侍女布兰甘妮的俄罗斯次女高音艾琳娜·瑞德科娃(ElenaZhidkova)尤以诠释瓦格纳女中音的角色见长。剧中,布兰甘妮使用了“爱之甘露”的“调包计”,并向马克国王说出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相爱的真相,两次在紧要关头扭转了危急的局面,虽然戏份不多,但角色的分量并不轻。德国男高音沃尔夫冈·史瓦宁格(Wolfgang Schwaninger)饰演的梅洛特曾经是特里斯坦的朋友,但为了权力与出于妒忌最终出卖了特里斯坦,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仍然可以看到梅洛特的身影。
显而易见,与国家大剧院前三部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与《汤豪舍》相比,本版《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制作与表演上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可以说毫不逊色于世界的一流水准。自2008年第一部歌剧《图兰朵》起,在短短的十年间,国家大剧院通过引进、联合制作和独立制作出品“三步走”的阶段性运作,已经累计制作与演出了56部中外经典和原创歌剧。从现实与浪漫的传统制作到不同艺术流派与风格的现代制作,国家大剧院朝着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剧目制作体系的目标不断开拓奋进,实现了与国际歌剧制作的接轨。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展望,通过整合世界优秀表演艺术资源的全球化战略,坚持培养自己制作和演出力量的替代战略,我国歌剧的制作与表演人才队伍必将会更加快速地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