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这个人才就是财富的时代,各大高校已把对人才的培养方式作为首要改革的重点。尤其是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由于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人,理论无法联系实际的应用,就永远无法在行业中立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今天笔者作为一个从事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工作者,简单谈谈关于地方院校应用型人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希望本人的观点可以得到认同与分享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改革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50-01
前言:
我们都知道在未来世界里人才的地位是无法比拟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你是人才,那么在行业中就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对于培养这些人才的各大地方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也是刻不容缓的,尤其是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是各个技术行业中所急需的。下面本人就与各位详细谈谈关于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要想知道如何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就是指在一个技术领域,对该技术既掌握了他的理论基础,也掌握了其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方式方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灯泡如果不亮了,首先人们会想到是没有电了,如果电闸没有跳电,那么在这个线路中一般人就会想到是不是灯泡坏了,而电工则会通过一些电工理论,将线路进行检测,线路没有问题,就可以对灯泡进行检测,然后判断出出现故障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根据检测结果,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零部件。而这种人才就是属于应用型人才,就是说对行业理论精通,对如何运用理论也是十分熟悉的人才,就是应用型人才。下面笔者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各大地方院校的培养现状作以论述:
目前来说,各大地方院校已经了解到不能仅仅只是教给学生理论知识,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的专业,近年来,许多理工科的毕业生无法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并不是因为社会和企业不给他们机会,而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在学校里学习的成绩一般情况是通过考试来进行表述的,而考试的成绩也仅仅是通过笔试来进行对理论基础的考察,这对于理工科的学习是一个很大的弊端。不少学校也设有实验课程的考察,可考察结果不容乐观。更有甚者甚至将实验课的考试一带而过。因此许多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就变成了空有一肚子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较差的纸上谈兵的“赵括”。
二、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说,本人对教育改革有着自己的一些看法,下面就来谈谈如何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
第一、对于应用型人才来说,首先要掌握的是理论基础知识。一提到应用型人才教育的改革,许多人就会将理论的重要性忽略。甚至许多学者认为理论基础对于应用型人才来说作用不大,更有甚者认为只要应用型人才能够做出令客户和企业满意的工作成绩就可以称之为对该人才的培养是成功的,这一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一个人的理论基础对于他日后的发展前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是一个铁匠对于打铁的行业来说,他可能通过长年累月的打铁了解到打铁的技巧是怎样的,对于打造什么样的物件用什么样的工艺是十分熟悉的。而对于如何改进这些工艺就只能靠着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完成了,有些铁匠甚至于一辈子都只能做个铁匠。而对于有理论基础知识的人来说,他们对于打铁是比较熟悉的,对于如何打铁,什么样的铁质用什么样的制剂可以淬炼,铁与制剂之间发生什么样的反应等等,他们都有着十分好的理论基础。在这些理论基础的积淀下,他们可以改进工艺,可以让这个行业的工作更为精湛。而那些铁匠在今天这个时代能做的只是技术工人,这些有基础理论的人则可能会成为冶铁
第二、行业的工程师。这就是理论的重要性。
第二,是要加强实践教育培养,深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对于地方院校的理工科应用型人才来说,对于地方院校的学生可能入学资格会有所降低,但是对于学习来说,是和其他学校的学生无差异的。对于理论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绝不能忽视他们的动手能力。毕竟我们都知道纸上谈兵的结果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那么要想做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改革,那么就要重视实验课程的学习与培养。针对有些院校一到考试的时候就会将理论基础与实践课程的成绩相结合记分。理论课的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七十,甚至百分之八十,而实验课的成绩仅仅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二十。这样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即便是实验成绩再差也可以通过考试。在这方面,本人认为应该将实践课程的成绩与理论课程的成绩分开记分。哪一科目考试没有通过都是不能晋级毕业的。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制止学校和学生忽视实践的行为。有些学校在加强理论联系实践的培养模式改革中,提出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关于理论联系实践的竞赛,通过学生之间的比赛,可以增强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促进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的应用情况。有些地方院校每年都会在学生之间开展科技展览大赛,或者电子科技大赛等等,所出的题目都是一些将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这些题目的展出和解答都可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着很大的提高。
总之对于地方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是需要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进行深化改革,对于改革来说绝不能偏颇任何一方面的教育。对于理论的重视,对于实践的重视,不能说哪个更重要,而要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现状以及其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的详细论述,表明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任何一方的培养,对于理论知识要深入研究,不能在提到改革时就对其进行打压;对于实践课程,更是要坚决彻底的执行,不能让其作为理论的附属课程。如果想要对应用型人才做到全面培养的目标,就要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方面都要抓,两方面都要硬,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来。
参考文献 :
[1] 姜运生.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 张翠英,温卫中. 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02):154-156
[3] 申书兴,翟玉建,武艳艳,张建政. 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A]. 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 2009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改革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50-01
前言:
我们都知道在未来世界里人才的地位是无法比拟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你是人才,那么在行业中就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对于培养这些人才的各大地方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也是刻不容缓的,尤其是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是各个技术行业中所急需的。下面本人就与各位详细谈谈关于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要想知道如何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就是指在一个技术领域,对该技术既掌握了他的理论基础,也掌握了其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方式方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灯泡如果不亮了,首先人们会想到是没有电了,如果电闸没有跳电,那么在这个线路中一般人就会想到是不是灯泡坏了,而电工则会通过一些电工理论,将线路进行检测,线路没有问题,就可以对灯泡进行检测,然后判断出出现故障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根据检测结果,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零部件。而这种人才就是属于应用型人才,就是说对行业理论精通,对如何运用理论也是十分熟悉的人才,就是应用型人才。下面笔者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各大地方院校的培养现状作以论述:
目前来说,各大地方院校已经了解到不能仅仅只是教给学生理论知识,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的专业,近年来,许多理工科的毕业生无法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并不是因为社会和企业不给他们机会,而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在学校里学习的成绩一般情况是通过考试来进行表述的,而考试的成绩也仅仅是通过笔试来进行对理论基础的考察,这对于理工科的学习是一个很大的弊端。不少学校也设有实验课程的考察,可考察结果不容乐观。更有甚者甚至将实验课的考试一带而过。因此许多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就变成了空有一肚子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较差的纸上谈兵的“赵括”。
二、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说,本人对教育改革有着自己的一些看法,下面就来谈谈如何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
第一、对于应用型人才来说,首先要掌握的是理论基础知识。一提到应用型人才教育的改革,许多人就会将理论的重要性忽略。甚至许多学者认为理论基础对于应用型人才来说作用不大,更有甚者认为只要应用型人才能够做出令客户和企业满意的工作成绩就可以称之为对该人才的培养是成功的,这一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一个人的理论基础对于他日后的发展前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是一个铁匠对于打铁的行业来说,他可能通过长年累月的打铁了解到打铁的技巧是怎样的,对于打造什么样的物件用什么样的工艺是十分熟悉的。而对于如何改进这些工艺就只能靠着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完成了,有些铁匠甚至于一辈子都只能做个铁匠。而对于有理论基础知识的人来说,他们对于打铁是比较熟悉的,对于如何打铁,什么样的铁质用什么样的制剂可以淬炼,铁与制剂之间发生什么样的反应等等,他们都有着十分好的理论基础。在这些理论基础的积淀下,他们可以改进工艺,可以让这个行业的工作更为精湛。而那些铁匠在今天这个时代能做的只是技术工人,这些有基础理论的人则可能会成为冶铁
第二、行业的工程师。这就是理论的重要性。
第二,是要加强实践教育培养,深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对于地方院校的理工科应用型人才来说,对于地方院校的学生可能入学资格会有所降低,但是对于学习来说,是和其他学校的学生无差异的。对于理论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绝不能忽视他们的动手能力。毕竟我们都知道纸上谈兵的结果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那么要想做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改革,那么就要重视实验课程的学习与培养。针对有些院校一到考试的时候就会将理论基础与实践课程的成绩相结合记分。理论课的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七十,甚至百分之八十,而实验课的成绩仅仅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二十。这样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即便是实验成绩再差也可以通过考试。在这方面,本人认为应该将实践课程的成绩与理论课程的成绩分开记分。哪一科目考试没有通过都是不能晋级毕业的。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制止学校和学生忽视实践的行为。有些学校在加强理论联系实践的培养模式改革中,提出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关于理论联系实践的竞赛,通过学生之间的比赛,可以增强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促进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的应用情况。有些地方院校每年都会在学生之间开展科技展览大赛,或者电子科技大赛等等,所出的题目都是一些将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这些题目的展出和解答都可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着很大的提高。
总之对于地方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是需要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进行深化改革,对于改革来说绝不能偏颇任何一方面的教育。对于理论的重视,对于实践的重视,不能说哪个更重要,而要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现状以及其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的详细论述,表明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任何一方的培养,对于理论知识要深入研究,不能在提到改革时就对其进行打压;对于实践课程,更是要坚决彻底的执行,不能让其作为理论的附属课程。如果想要对应用型人才做到全面培养的目标,就要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方面都要抓,两方面都要硬,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来。
参考文献 :
[1] 姜运生.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 张翠英,温卫中. 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02):154-156
[3] 申书兴,翟玉建,武艳艳,张建政. 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A]. 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