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的变革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wan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结号》登陆《新闻联播》,引起哗然
  
  擅长制作国产商业影片的冯小刚导演执导的《集结号》于2007年12月20日上映,21日《新闻联播》就用1分零9秒的时长播出了该片的上映消息,“首先介绍了北京影院《集结号》的放映场场爆满的情况,紧接着又播报了上映第一天的票房情况,随后介绍了《集结号》的主要剧情,最后的总结是这样的:这部电影告诉人们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不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不经过牺牲,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画面完结前,央视记者还采访了两位红着眼圈的观众”,一时间引发了网友的巨大争议。
  成都商报:网友们普遍认为一直以报道国计民生政治经济新闻为主的《新闻联播》,竟然花这么长的时间报道一次娱乐事件,尽管《集结号》在网民中的反响还不错,该片的精神也是积极向上的,但有人认为一部商业电影上映的新闻是否该在《新闻联播》时段播出是值得慎重考虑的。此外,也有网友直接表示,《集结号》根本不够资格上《新闻联播》。到记者截稿时止,在网上的一个调查中共16322人投票,40%的人认为“能上”,另有60%的人认为“不能上”。而《新闻联播》栏目组负责人表示:《新闻联播》的新闻内容并没有什么具体的限定,我们的节目是为人民服务的,大家关注什么,我们也可以关注什么。
  新华网:把《集结号》与《新闻联播》对立起来,其实是对《新闻联播》栏目定位的误解。多年来,舆论对《新闻联播》乃至对所有新闻节目的指责,大多集中在平衡性和贴近性上。从平衡性上讲,《新闻联播》的视野应该更开阔,在传统的时政、经济之外,应该对文化、民生、体育等范畴有所涉及。从接近性上讲,《新闻联播》的视线应该向下,多关注民生,多采用百姓视角。其实多年来,《新闻联播》在平衡性和贴近性上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从形式上看,《新闻联播》进行了缩短导语长度、减少领导人报道、更多地采用现场画面以及换主播等多种尝试。从内容上看,《新闻联播》也更多关注起了普通百姓生活,关注起了更广泛领域的新闻。《新闻联播》对《集结号》的报道,并没有违背《新闻联播》的定位,反而体现了报道的平衡性和贴近性。
  从上述媒体的报道来看,关于《集结号》登陆《新闻联播》,在百姓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从中反映了这样的一个事实:《新闻联播》在电视观众中确实备受关注,伴随着媒体的进步和民众媒介素养的不断提升,《新闻联播》走入了百姓生活,百姓也步入了一个新的电视传播时代,参与和互动成为新媒体时代电视观众介人电视传播的主要方式,“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联播》栏目”成了百姓话题。作为新中国较有历史和口碑的新闻节目——《新闻联播》,如何因时而化,既保持传统,又与时俱进,既高瞻远瞩放眼世界,又贴近民生体察民情,是百姓所期待的。
  
  关于《新闻联播》改革的调查
  
  笔者在100名大学生中作了一次调查,事先没有做任何有关的引导和提示,只是设置了8个问题,以主观回答为主,问题如下:
  1.您对《新闻联播》上《集结号》有何看法?
  A.应该上 B.不该上 C.无所谓
  2.您认为《新闻联播》应该上《集结号》的原因有哪些?
  3.您认为《新闻联播》不应该上《集结号》的原因有哪些?
  4.您喜欢看《新闻联播》吗?
  A.喜欢 B.不喜欢 C.无所谓
  5.您喜欢看《新闻联播》的原因有哪些?
  6.您不喜欢看《新闻联播》的原因有哪些?
  7.您认为《新闻联播》需要改革吗?
  A.需要 B.不需要 C.无所谓
  8.《新闻联播》需要从哪几方面进行改革?
  上述问题中的1、2、3是针对《集结号》上《新闻联播》新闻事件的调查,其中选择“应该上”的学生占71%,选择“不该上”的学生占22%。笔者此次调查关注的重点在于大学生对《新闻联播》的态度,即上述问题中的4、5、6、7、8,其中对问题4的回答中,选择“喜欢”的学生占38%,选择“不喜欢”的学生占44%;问卷还设置了“喜欢”与“不喜欢”的理由陈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问了对《新闻联播》栏目未来发展的思考,即如问题7和问题8所述。由于此次调查抽取的对象局限在新闻学专业本科三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已经学习过新闻传播理论和采、写、编、评等业务课程,和一般的调查对象相比,他们有良好的媒介素养,能理性分析《新闻联播》栏目的形式与内容,能综合评价节目的优势和劣势,因此,调查结果可能与大众媒介公布的数据存在较大出入。即便如此,部分调查结果对于学术研究还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对问题7和问题8的回答,对于《新闻联播》的改革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在接受调查的100名学生中,有93%的学生认为《新闻联播》需要改革,对于问题8《新闻联播》需要从哪几方面进行改革的典型回答整理如下:
  新闻内容:
  应该更加多元和丰富,多角度、全方位、综合性的新闻报道会更受欢迎。
  适当多增加一些百姓关注的新闻资讯,以引起观众的兴趣。
  适当增加一些能反映时代发展变化的新闻。给人一种新鲜感与进步感。
  应该增加体育新闻、社会新闻、文化产业新闻,支持、重视我国体育、人文、文化产业的发展,现阶段要力顶奥运。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地方性、趣味性强的新闻消息。
  多点新闻评论,多点新思想。
  作为国家主流媒体,代表国家和政府,应该更多地关注民生民情民意,对受众负责,百姓所关注的,就应该是《新闻联播》所要报道的,不要只局限于宣传国家政策。
  报道方式:
  新闻报道的方式要有所创新,可以结合新媒体,增加现场连线。
  对于一些矛盾尖锐的社会问题或新闻事件,应该有更深度的报道,“扬长避短”会降低受众对节目的信任度。
  建议策划一些观众互动环节,全国有几亿人口收看《新闻联播》,适当的互动将可使节目更得民心,更能体现以百姓为本,节目的宣传工具属性也将更好地得以彰显。
  时政新闻应做得更精、更活、更具时效性、更有信息量。做到生动活泼和通俗。
  把播新闻变成说新闻,改变单调的播报方式。
  新闻主播:
  改进播报风格,主播不必沿袭字正腔圆的播音方式,可以有自己的特色,让观众见到的是“有血有肉”的主播,而不是“播报机器”。
  新闻播报形式沉闷,主播缺乏吸引力,应该轻松活泼一点,《全球资讯榜》和《经济半小时》的播报风格不错。可以借鉴。
  主播的搭配可以适当作调整,可以一个人独挑大粱,也可以男女混播,或者男男、女女搭配,3人以上的合作也可以尝试。
  播报不同类型的新闻可以尝试用不 同风格的主播,节目会更加活泼。
  节目制作:
  形式上不必追求娱乐化。可以亲民些。
  片头、片尾、片花制作灵活一点,不要一成不变。
  新闻编制注重镜头选择,适当地增加趣味性和观赏性。
  增加镜头的信息含量,不要“镜头不够花来凑”。
  受众意识:
  要注重年轻受众定位,从国家干部到企业职员,其主要对象都年轻化了。
  把受众需求同政治宣传联系起来.既要强化宣传,也要注重百姓的精神追求。
  把节目特色与受众需求结合起来,在内容选择上多创新。
  作一次广泛的受众调查,通过反馈了解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新闻联播》。
  现在是“点菜吃饭”的时代,受众的需求非常重要。
  关于《新闻联播》改革的调查结果经过梳理,大致有新闻内容、新闻写作、新闻编排、报道方式、新闻主播、节目制作和受众意识等7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宏观到微观,从内容到形式,从主播到观众,从感性到理性都充分地体现了大学生对《新闻联播》的关注和态度。也是一次从一群特殊观众的视角对《新闻联播》栏目的反馈,从中不乏经验性批判和学理性思考,无论从新闻业务角度寻求对《新闻联播》栏目的改革之路,还是从学术研究角度探索《新闻联播》栏目传播价值创新思维,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新闻联播》确实在变革
  
  《新闻联播》作为信息类电视新闻节目,是我国电视屏幕上最重要,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节目。1976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于每天19点黄金时间试播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市电视台新闻部联合提供的新闻联播节目,每次15分钟。1978年1月1日,正式定名为《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简称《新闻联播》。这是一个由中央电视台牵头,各地方台共同协作举办的面向全国的新闻节目。1981年4月,在青岛召开的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上,明确了各省、市电视台新闻部作为中央电视台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和中央台通力合作办好《新闻联播》。会议要求大家力争在两三年内使《新闻联播》能够比较完整、系统地对国内外重要大事及时地作形象化报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闻联播》增加了国际新闻,国际新闻来源越来越多,报道面也越来越广,与国际广播联盟组织合作,也把中国的电视新闻通过相同的渠道传送到了世界。1984年,我国成功地发射通信卫星,开始边远地区电视节目的卫星传送,至此,《新闻联播》的全国性广播网已经形成,《新闻联播》也成为全国观众喜爱的新闻节目,收视率很高,《新闻联播》作为全国人民了解国内外大事的“窗口”、作为国内外要闻总汇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随着媒体技术的进步,随着百姓媒介素养的提升,观众对电视新闻的需求在提高,《新闻联播》的内容也在不断深化,报道形式也在不断改进,在时效、内容和形式方面稳步推进改革。
  1.有效地压缩了会议报道,落实了“三贴近”原则。自2003年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下发《关于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后,《新闻联播》的内容改革初见成效,30分钟的新闻数量平均在30条左右,比以前45分钟10多条新闻信息量大多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交通、农业等的报道增加了,百姓话题、百姓热点和难点备受关注了;文体动态、考古发掘和奇闻趣事也登陆《新闻联播》了,报道的节奏加快了,视觉冲击也加强了,节目好看了,节目作为“窗口”和“消息总汇”的作用回到了本位。
  2.加强了典型报道,提升了新闻动员和引导舆论的价值。许振超、任长霞、牛玉儒等一批典型人物通过《新闻联播》报道永驻百姓心间,《经典中国》系列报道重点切入,时效性强。典型报道历来备受领导和媒体关注,《新闻联播》以平民化视角,立体化报道,将典型人物刻画得很丰满、很生活、很有亲近感。
  3.拓宽思路,变革观念,创新节目编排。从2004年开始,《新闻联播》规范了记者出镜准许制度,将一批德才兼备的记者在第一时间推向第一现场,满足了百姓求快、求知的第一需求,在国内国际新闻混编的框架内,适当增加了本台最新消息,并进一步精练了提要、导语和播音文字稿件和字幕,还利用新媒体技术增加了二维和三维题图、示意图、字幕版,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新闻联播》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同年创办,她既是共和国改革开放的忠实记录者、当代重大历史事件的书写者,也肩负着中国电视新闻改革领路人和风向标的重任,党、政府和人民喉舌的功能与地位,加上编播人员的敬业奉献和伴随她一路走来的全国电视观众的关心与期待,《新闻联播》的今天才如此美好。未来的《新闻联播》需要继续保持权威、全面的本性,注重报道面的拓展和题材的开掘,高度关注百姓生活,充分了解百姓需求,彰显时代特色。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校:施 宇
其他文献
网络电视是网络与电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传播形态,它通过宽带,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及图像等融为一体。同时,网络电视也是电视媒体利用因特网扩大自己的影响,延伸电视传播的一种全新的传媒形式。    超越时空的信息选择    网络电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人们都可以在他认为适当的时候,选择收看自己喜欢的任何一个节目。  网络电视为人们提供了丰富而又及时的新闻等节目
期刊
2006年10月26日,国际奥委会授权新华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东道主通讯社,负责对北京奥运进行全方位报道,并为国内其他新闻媒体和机构提供中国运动员的报道。2007年9月12日,新华社正式开通北京奥运东道主通讯社官方网站(beliv-jing2008.news.com),以便海内外读者了解北京奥运的筹办情况。(1)  创立于2000年的TOM在线是国内主要的商业性门户网站之一,定位年轻时尚用户,
期刊
微观经济报道是对消费者和生产者及其相遇的场所——市场所作的报道。微观经济报道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应。微观经济学包括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厂商理论、市场结构和收入分配。同样,微观经济报道也关注市场,关注市场背后的参与者:消费者与生产者。实践证明,真正的市场经济不仅是合理的,也是有效率的。在中国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微观经济报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报纸微观经济报道常常采取“抓小放大、贴近生活”的报道思路
期刊
从近期媒体的奥运报道看,各种媒体都在加大力度。以央视为代表的各电视台增加了奥运报道的时间和深度,搜狐、新浪等主要门户网站公布了自己的奥运报道计划,平面媒体更是不惜版面把专题做深做透,通讯社则凭借自己在采访和图片方面的优势抢占制高点。在竞争的同时,很多媒体还选择了合作,以聚合更大的能量来迎接北京奥运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TOM网组建的“28+1奥运报道联盟”、搜狐网与35家地方平面媒体组成的搜狐奥运
期刊
《读者》杂志原名《读者文摘》,创办于1981年4月,她是综合性的文摘杂志,主要刊登其他报刊、书籍已发表的精彩文章,其刊登的文章涉及文学、艺术、评论、故事,联系生活的科普小品、心理咨询等,以思想性、文化性及浓郁的人情味见长。经过27年的发展,月发行量由最初的3万册,达到目前的900万册,2006年4月更是达到1003万册,成为中国期刊史上第一个月发行量突破千万的大刊,居世界综合文化类期刊第四位。《读
期刊
宛:近些年,民生新闻节目或栏目热火朝天,它拓展了报道对象的意义空间,丰富了报道对象的内容,受众关注度很高,但我也发现,这类新闻节目的发展似乎出现了一些瓶颈,如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充斥着大量的新闻时间和空间,对生活浅层次的过多关注也使得此类新闻越来越丧失活力和格调。对此,您的观点是怎样的?  董: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民生新闻自上个世纪90年代产生以来,从理论到实践都给新闻界带来不小的震动,尤其
期刊
随着北京奥运的日益临近,奥运新闻报道也成了各媒体关注的热点。我们选取了几篇分析奥运报道的文章,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和思考,也希望能为做好北京奥运报道尽一份力。本期关注的部分文章为上海大学张咏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媒议题设置·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体育的国际化》的阶段性成果。编辑部对张咏华教授的支持表示感谢。  ——编者按    (1)奥运期间体育新闻应注意的误区和对策  陈永生    
期刊
2005年11月7日,搜狐签约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这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互联网内容赞助商”类别。新浪、腾讯、网易等多家商业门户网站也不甘落后,于2007年7月19日共同宣布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组建“奥运报道联盟”。而TOM也携手湖南卫视及多家主流平面媒体,意在借助传统媒体的采访资源第一时间发布奥运新闻。可见,虽然奥运尚未开始,奥运背后这场数字媒体战已经提前打响。借
期刊
随着博客(blog)、信息聚合(rss)、维客(wiki)等网络新技术的发展和普及,Web2.0这个陌生的概念已经被大家所熟悉。虽然已经有人开始展望Web3.0时代,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各项Web2.0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掀起了互联网新一轮的高潮,Web2.0让互联网逐渐找回Internet的真正含义:平等、交互、去中心化。你不应该只是互联网的读者,你也应该是互联网的作者。    Web2.0的个性化传播
期刊
近日,由河南电视台斥千万巨资、倾力打造的大型少林功夫经典电视剧《少林寺传奇》第一部,陆续在我省和全国各地的地面频道热播,据网上看到和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传来的收视信息,十分令人鼓舞——“试映效果震撼,收视红线飙升!”据新浪网的报道:“投巨资打造,并有众多明星加盟的120集电视剧《少林寺传奇》。自去年11月份在福建电视台地面频道试播以来成绩惊人,试播效果出人意料。连续三周福州地区的收视率压倒同期中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