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中国的发展起步较晚,但目前占据了国家在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该行业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融资渠道太过单一,大部分都是通过银行来解决资金问题。而于银行而言,这是一次大好机遇,因为只要房地产业稳步发展,银行必然会大幅度盈利。房地产业也因为商业银行的大力支持发展更加迅速。但是,有盈利就会伴随着风险,现在房地产业已经过分依赖于银行,而银行也一直为其开辟“绿色通道”,使得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风险不断攀升。如何才能制定有效的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的措施,以保证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值得探讨。
【关键词】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防范;策略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0017-03
一、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及其特征
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一项主要的业务风险之一,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具体的概念界定。其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在贷款给房地产企业供其开发土地资源并且盈利这一业务中产生的经济风险。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是伴随着房地产业的复苏、金融体制的改革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具有很浓的国情特色。主要包括一下几个特征:
(一)政策法律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由于国家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房地产的产业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或变化以及行业发展、管理的不规范引起市场波动,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房地产投资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业务,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房地产管理政策、税费政策以及相关法律的调整对房地产市场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对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整体或者某个房贷项目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可能带来信贷风险。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合同义务人拒绝履约或不能履约的风险,它是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中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也是给商业银行带来最大损失的一项风险。在整个社会信誉程度低的情况下,开发商拖欠贷款,企业借改制之名逃避银行债务、为经济利益恶意欺诈银行及担保方的事情时有发生,虽然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基本上建立了担保抵押制度,但信用风险防不胜防。个人住房贷款属于中长期信贷,还款期限通常为20~30年左右,在这段时间里,个人资信状况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这往往就可能给银行按揭贷款带来风险。
(三)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在房地产信贷业务操作过程中,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操作中存在疏漏等情况而产生的风险,是一种发生在实务操作中的、内部形成的非系统风险。具体来说,大部分的房地产信贷操作风险来源于不同程度的违规放贷现象,只有少部分来源于操作疏忽。各大商业银行实力相当,竞争激烈,为了争夺客户,扩大业务范围,不惜违规操作,无视中央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采取各项变通措施,变相对“五证”不齐全的项目发放开发贷款等情况时有发生。
(四)项目风险
项目风险包括项目合法性风险和项目质量风险。项目合法有效性风险来源于房地产企业资质差或者项目本身是保留行政审批的,不符合房地产开发的原则,没有纳入国家年度固定资产投入计划。另外,房地产企业自身炒地皮、炒项目、炒楼花等不规范行为也可能带来项目合法有效性风险。项目质量风险则是指由于房地产项目按揭时间较长而滋生的许多不确定性风险因素。这类风险体现在房地产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和项目的周围经济环境上。
(五)市场风险
经济形势、国民经济总量的发展、房地产上游行业的风险传导和人们的消费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房地产价格以及银行房地产信贷中抵押物的价格和处置,一旦房地产项目市场定位不准,银行审贷中对市场信息把握不足都可能引起市场风险。此外,近几年房价一直偏高不下,开发商投资回报率较高,导致开发商做出非理性预期的可能性更大,房地产贷款的高回报也可会使银行低估风险而放宽贷款条件,过高的财务杠杆又会鼓励开发商进行投机性投资并把过多的风险转嫁给银行,使得泡沫经济生成,从而造成信贷风险。
总体而言,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中各类别的风险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商业银行应结合国家新出台的对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政策和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现状,纵观全局,整体地分析和应对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信贷风险,出台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二、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的成因及现状分析
(一)房地产价格波动带来的波动风险
据调查发现,商业银行为居民提供的按揭贷款和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的资金贷款大部分都属于长期贷款,因为其均用于消费和房地产开发。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是发展房地产业的一个重要驱动力,而房地产业又是典型的顺经济周期行业,在经济周期的波动中,用于抵押的房地产价值的波动性特别强。所以总体来说,经济周期的变化对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表2.1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资金来源(1998-2012)
房地產开发企业(单位)资金来源(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m=hgnd
图2.1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自筹资金比例图比例
由表2.1和图2.1可以看出,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四部分:国内货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国内贷款占房地产贷款资金来源的20%左右,自筹资金占所有资金的比例由2000年的27%上升到2012年的40%,比例呈不断上升态势。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追根溯源也是来自商业银行。因此,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驱动力,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变化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房地产市场长期过热带来的潜在风险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从 2000 年以來连续 7 年中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均保持在 25%以上的年均增速。商品房销售额也在大幅增长,大部分经济热点区域的房地产市场出现过度开发和投机现象,直接导致其房价高速上涨,房地产市场泡沫积聚着巨大的潜在风险。
我国房地产存在高空置率现象。高空置率和高收入房价比并存,结构性泡沫严重,房地产贷款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据统计2012年3月底,我国高档商品房空置率高达30%左右,大大超过了国际商品房空置率 5%的一般警戒线。如果用空置率来衡量房地产泡沫程度的话,我国现在房地产的泡沫程度已经是国际警戒线的五倍,房地产市场出现巨大泡沫现象。由于商业银行的房地产抵押贷款额度主要依据房地产市场价格发放的,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衰退,泡沫破灭,必然会导致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降,抵押品价格大幅度贬值,巨额的房地产贷款就会成为巨额的呆账、坏账。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高负债经营模式造成的信用风险
房地产业从开始拿到开发建设到最终销售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房地产业是高风险的资金密集型产业,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企业都是采用高负债的杠杆经营模式,其自有资本在房地产开发资金的比例都不高。此外,相关法律还规定,房地产企业必须在房地产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开始预售商品房,这个规定导致房地产企业在开发项目的过程中原本紧张的资金链变得越发紧张,一旦资金链条中的某个环节支撑不住压力而断裂,银行的大量房地产贷款就难以收回而成为坏账。
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挪用银行贷款资金和其他债务资金的现象加重了房地产信贷风险。例如,在异地开发过程中,房地产开发企业有可能擅自挪用信贷资金,以自有资金的形式投资到新的项目中,大量占用施工单位的垫付款和期房按揭的预售楼款等,进行大规模的圈地扩张、项目建设。这些行为使得房地产的资金链条变得及其脆弱,而这些大量风险大都将转嫁给商业银行使其面临巨大的信贷风险。
(四)发展不完善的房地产融资市场导致的市场风险
当前社会,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上市融资、信托基金、和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都存在较为严格的准入门槛,金融工具的创新略显不足。直接融资市场的不完善致使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绝大多数企业仍然以贷款的形式从商业银行取得开发资金,据估计,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使用的银行贷款资金比重高达 55%以上。由于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尚不完善,特别是二级流通市场发展缓慢,商业银行巨额的房地产贷款很难通过资产证券化到二级市场上流通转让,因此贷款资产缺乏流动性,风险难以分散致使房地产贷款风险过度集中,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五)商业银行内部机制不完善带来的信贷管理风险
首先,贷前资产评估不规范。主要是商业银行内部缺乏专业的资产评估人才,大部分评估工作都依赖于中介评估机构,因中介评估机构无需承担评估结果的终极责任,评估可信度差。其次,信贷人员操作不规范。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银行缺乏有效的风险约束和责任约束,内部激励机制不科学,这些因素致使个贷营销人员侧重追逐短期利益,集中于贷款前期营销业绩,忽视贷款后期风险管理。最后,贷后风险管理不到位。由于我国尚未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个人消费信用制度滞后,消费者财产状况不透明,商业银行很难准确地掌握个人贷款者的真实经济状况,这就难以对借款者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的防范
(一)加强房地产金融体系建设,建立房地产贷款信用体系
就建立和完善我国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信用体系而言,重要的是要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信用实行评级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评级法有两大问题尚未被解决,其一:定性指标过高;其二:定量指标不足。由于商业银行一般都缺乏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的分析能力,难以计算出客户的违约概率和贷款的损失率,而且根据评级法测算的资产规模较原来要减少2%-3%,这样自然就提高了资本要求,导致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下降。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对申请贷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行信用评级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适当提高定量指标权重,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分析,增强银行对企业信用评分的科学依据,并对定性指标的处理进行量化,解决银行信贷人员在评判时的主观性。
(二)拓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创新房地产金融产品
由于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一直以来都作为房地产企业融资过度的主要来源,使房地产企业的只融资渠道狭窄,并且在信贷资金不断累积的同时信贷风险也在潜移默化的增加着。因此,在我国国力强盛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为扩大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而做出改革,探索房地产和金融的双赢方式。并且,可以通过大力发展住房产业房地产信托、住房债券、投资基金等融资工具,将流入房地产投资性消费的资金和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引导到住房融资市场,吸引社会资金进入住房的开发和保障领域,以缓解由于投资渠道短缺、住房投资性需求的增加给市场带来的压力。
(三)缓解房地产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导致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产生风险的原因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主要是要加强银行对开发商的激励机制和披露信息的约束。银行可以采取一些相关的措施使开发商在经过仔细地成本收益分析后主动选择放弃机会主义行为,在完善房地产贷款的抵押担保制度的同时对银行传递真实的信号并自觉信守信誉,保证增强开发商真实信息显示的可靠措施是建立以通过第三人或其自有财产显示开发商的真实信息有效的贷款担保制度,这样就可以缩小与开发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四)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监控力度,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
商业银行自身应加强管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首先,商业银行要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分析、预测和监测指标体系,建立和扩大房地产市场信息的来源。及时关注各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提高对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的分析预测能力。其次,要加强产业政策研究,制订与产业政策相互协调的房地产信贷政策。还要加强对房地产行业周期波动的研究,防范市场风险于未然。再有,信贷从业人员必须树立牢固的风险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在调查环节尽职尽责,认真做好贷前调查工作,及时分析信贷业务的客户风险和经营风险。研究信贷风险防范措施,并且信贷审批人员也应在审批环节严格把好关。
(五)把握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保持敏锐的金融嗅觉
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对于本国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房地产行业,以及个人居住生活。银行一定要高度重视和落实本国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政策,时刻关注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注重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政策并且进行适时调整,以便这些新政策与本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房地产业的波动相吻合,比居民住房、住房开发和贷款利率等等。在稳步扩大房地产信贷业务的前提下又能进行很好的风险控制,从而使本国房地产信贷市场能够理性的适度扩展。
结 论
随着世界经济形式的多变和我国经济发展及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不仅要扩展业务获取利润以赢得立足之地,还需要更加注重自身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本文主要研究了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信贷风险,通过分析其成因来做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并且借鉴了美国和日本对于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风险处理方面的经验教训。本文所提及的内容是有限的,关于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与防范方面的内容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今后慢慢地挖掘、分析、研究以及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管理,
参考文献:
[1] 全燕.浅析经济周期下的信贷风险[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2,07(3)
[2] 谢艳萍,郑慧娟.中美房地产信贷特征及风险比较[J].开发研究,2011(1)
[3] 蔡锦芳.浅析我国企业的并购融资策略[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7)
[4] 李志雄.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防范[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7)
[5] 郭建伟.谈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及防范[J].科学与财富,2012(12)
[6] 门志路.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2012
[7] 何魏,姜利.浅谈宏观调控下我国房地产信贷风险[J].中国新科技新产品,2012(4)
[8] 杨建辉.当前中国房地产对金融的风险影响及防范思考[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3)
【关键词】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防范;策略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0017-03
一、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及其特征
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一项主要的业务风险之一,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具体的概念界定。其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在贷款给房地产企业供其开发土地资源并且盈利这一业务中产生的经济风险。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是伴随着房地产业的复苏、金融体制的改革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具有很浓的国情特色。主要包括一下几个特征:
(一)政策法律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由于国家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房地产的产业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或变化以及行业发展、管理的不规范引起市场波动,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房地产投资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业务,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房地产管理政策、税费政策以及相关法律的调整对房地产市场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对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整体或者某个房贷项目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可能带来信贷风险。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合同义务人拒绝履约或不能履约的风险,它是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中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也是给商业银行带来最大损失的一项风险。在整个社会信誉程度低的情况下,开发商拖欠贷款,企业借改制之名逃避银行债务、为经济利益恶意欺诈银行及担保方的事情时有发生,虽然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基本上建立了担保抵押制度,但信用风险防不胜防。个人住房贷款属于中长期信贷,还款期限通常为20~30年左右,在这段时间里,个人资信状况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这往往就可能给银行按揭贷款带来风险。
(三)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在房地产信贷业务操作过程中,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操作中存在疏漏等情况而产生的风险,是一种发生在实务操作中的、内部形成的非系统风险。具体来说,大部分的房地产信贷操作风险来源于不同程度的违规放贷现象,只有少部分来源于操作疏忽。各大商业银行实力相当,竞争激烈,为了争夺客户,扩大业务范围,不惜违规操作,无视中央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采取各项变通措施,变相对“五证”不齐全的项目发放开发贷款等情况时有发生。
(四)项目风险
项目风险包括项目合法性风险和项目质量风险。项目合法有效性风险来源于房地产企业资质差或者项目本身是保留行政审批的,不符合房地产开发的原则,没有纳入国家年度固定资产投入计划。另外,房地产企业自身炒地皮、炒项目、炒楼花等不规范行为也可能带来项目合法有效性风险。项目质量风险则是指由于房地产项目按揭时间较长而滋生的许多不确定性风险因素。这类风险体现在房地产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和项目的周围经济环境上。
(五)市场风险
经济形势、国民经济总量的发展、房地产上游行业的风险传导和人们的消费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房地产价格以及银行房地产信贷中抵押物的价格和处置,一旦房地产项目市场定位不准,银行审贷中对市场信息把握不足都可能引起市场风险。此外,近几年房价一直偏高不下,开发商投资回报率较高,导致开发商做出非理性预期的可能性更大,房地产贷款的高回报也可会使银行低估风险而放宽贷款条件,过高的财务杠杆又会鼓励开发商进行投机性投资并把过多的风险转嫁给银行,使得泡沫经济生成,从而造成信贷风险。
总体而言,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中各类别的风险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商业银行应结合国家新出台的对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政策和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现状,纵观全局,整体地分析和应对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信贷风险,出台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二、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的成因及现状分析
(一)房地产价格波动带来的波动风险
据调查发现,商业银行为居民提供的按揭贷款和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的资金贷款大部分都属于长期贷款,因为其均用于消费和房地产开发。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是发展房地产业的一个重要驱动力,而房地产业又是典型的顺经济周期行业,在经济周期的波动中,用于抵押的房地产价值的波动性特别强。所以总体来说,经济周期的变化对房地产信贷风险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表2.1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资金来源(1998-2012)
房地產开发企业(单位)资金来源(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m=hgnd
图2.1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自筹资金比例图比例
由表2.1和图2.1可以看出,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四部分:国内货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国内贷款占房地产贷款资金来源的20%左右,自筹资金占所有资金的比例由2000年的27%上升到2012年的40%,比例呈不断上升态势。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追根溯源也是来自商业银行。因此,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驱动力,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变化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房地产市场长期过热带来的潜在风险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从 2000 年以來连续 7 年中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均保持在 25%以上的年均增速。商品房销售额也在大幅增长,大部分经济热点区域的房地产市场出现过度开发和投机现象,直接导致其房价高速上涨,房地产市场泡沫积聚着巨大的潜在风险。
我国房地产存在高空置率现象。高空置率和高收入房价比并存,结构性泡沫严重,房地产贷款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据统计2012年3月底,我国高档商品房空置率高达30%左右,大大超过了国际商品房空置率 5%的一般警戒线。如果用空置率来衡量房地产泡沫程度的话,我国现在房地产的泡沫程度已经是国际警戒线的五倍,房地产市场出现巨大泡沫现象。由于商业银行的房地产抵押贷款额度主要依据房地产市场价格发放的,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衰退,泡沫破灭,必然会导致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降,抵押品价格大幅度贬值,巨额的房地产贷款就会成为巨额的呆账、坏账。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高负债经营模式造成的信用风险
房地产业从开始拿到开发建设到最终销售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房地产业是高风险的资金密集型产业,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企业都是采用高负债的杠杆经营模式,其自有资本在房地产开发资金的比例都不高。此外,相关法律还规定,房地产企业必须在房地产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开始预售商品房,这个规定导致房地产企业在开发项目的过程中原本紧张的资金链变得越发紧张,一旦资金链条中的某个环节支撑不住压力而断裂,银行的大量房地产贷款就难以收回而成为坏账。
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挪用银行贷款资金和其他债务资金的现象加重了房地产信贷风险。例如,在异地开发过程中,房地产开发企业有可能擅自挪用信贷资金,以自有资金的形式投资到新的项目中,大量占用施工单位的垫付款和期房按揭的预售楼款等,进行大规模的圈地扩张、项目建设。这些行为使得房地产的资金链条变得及其脆弱,而这些大量风险大都将转嫁给商业银行使其面临巨大的信贷风险。
(四)发展不完善的房地产融资市场导致的市场风险
当前社会,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上市融资、信托基金、和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都存在较为严格的准入门槛,金融工具的创新略显不足。直接融资市场的不完善致使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绝大多数企业仍然以贷款的形式从商业银行取得开发资金,据估计,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使用的银行贷款资金比重高达 55%以上。由于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尚不完善,特别是二级流通市场发展缓慢,商业银行巨额的房地产贷款很难通过资产证券化到二级市场上流通转让,因此贷款资产缺乏流动性,风险难以分散致使房地产贷款风险过度集中,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五)商业银行内部机制不完善带来的信贷管理风险
首先,贷前资产评估不规范。主要是商业银行内部缺乏专业的资产评估人才,大部分评估工作都依赖于中介评估机构,因中介评估机构无需承担评估结果的终极责任,评估可信度差。其次,信贷人员操作不规范。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银行缺乏有效的风险约束和责任约束,内部激励机制不科学,这些因素致使个贷营销人员侧重追逐短期利益,集中于贷款前期营销业绩,忽视贷款后期风险管理。最后,贷后风险管理不到位。由于我国尚未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个人消费信用制度滞后,消费者财产状况不透明,商业银行很难准确地掌握个人贷款者的真实经济状况,这就难以对借款者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的防范
(一)加强房地产金融体系建设,建立房地产贷款信用体系
就建立和完善我国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信用体系而言,重要的是要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信用实行评级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评级法有两大问题尚未被解决,其一:定性指标过高;其二:定量指标不足。由于商业银行一般都缺乏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的分析能力,难以计算出客户的违约概率和贷款的损失率,而且根据评级法测算的资产规模较原来要减少2%-3%,这样自然就提高了资本要求,导致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下降。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对申请贷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行信用评级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适当提高定量指标权重,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分析,增强银行对企业信用评分的科学依据,并对定性指标的处理进行量化,解决银行信贷人员在评判时的主观性。
(二)拓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创新房地产金融产品
由于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一直以来都作为房地产企业融资过度的主要来源,使房地产企业的只融资渠道狭窄,并且在信贷资金不断累积的同时信贷风险也在潜移默化的增加着。因此,在我国国力强盛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为扩大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而做出改革,探索房地产和金融的双赢方式。并且,可以通过大力发展住房产业房地产信托、住房债券、投资基金等融资工具,将流入房地产投资性消费的资金和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引导到住房融资市场,吸引社会资金进入住房的开发和保障领域,以缓解由于投资渠道短缺、住房投资性需求的增加给市场带来的压力。
(三)缓解房地产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导致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产生风险的原因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主要是要加强银行对开发商的激励机制和披露信息的约束。银行可以采取一些相关的措施使开发商在经过仔细地成本收益分析后主动选择放弃机会主义行为,在完善房地产贷款的抵押担保制度的同时对银行传递真实的信号并自觉信守信誉,保证增强开发商真实信息显示的可靠措施是建立以通过第三人或其自有财产显示开发商的真实信息有效的贷款担保制度,这样就可以缩小与开发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四)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监控力度,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
商业银行自身应加强管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首先,商业银行要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分析、预测和监测指标体系,建立和扩大房地产市场信息的来源。及时关注各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提高对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的分析预测能力。其次,要加强产业政策研究,制订与产业政策相互协调的房地产信贷政策。还要加强对房地产行业周期波动的研究,防范市场风险于未然。再有,信贷从业人员必须树立牢固的风险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在调查环节尽职尽责,认真做好贷前调查工作,及时分析信贷业务的客户风险和经营风险。研究信贷风险防范措施,并且信贷审批人员也应在审批环节严格把好关。
(五)把握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保持敏锐的金融嗅觉
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对于本国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房地产行业,以及个人居住生活。银行一定要高度重视和落实本国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政策,时刻关注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注重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政策并且进行适时调整,以便这些新政策与本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房地产业的波动相吻合,比居民住房、住房开发和贷款利率等等。在稳步扩大房地产信贷业务的前提下又能进行很好的风险控制,从而使本国房地产信贷市场能够理性的适度扩展。
结 论
随着世界经济形式的多变和我国经济发展及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不仅要扩展业务获取利润以赢得立足之地,还需要更加注重自身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本文主要研究了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信贷风险,通过分析其成因来做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并且借鉴了美国和日本对于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风险处理方面的经验教训。本文所提及的内容是有限的,关于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与防范方面的内容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今后慢慢地挖掘、分析、研究以及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管理,
参考文献:
[1] 全燕.浅析经济周期下的信贷风险[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2,07(3)
[2] 谢艳萍,郑慧娟.中美房地产信贷特征及风险比较[J].开发研究,2011(1)
[3] 蔡锦芳.浅析我国企业的并购融资策略[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7)
[4] 李志雄.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防范[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7)
[5] 郭建伟.谈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及防范[J].科学与财富,2012(12)
[6] 门志路.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2012
[7] 何魏,姜利.浅谈宏观调控下我国房地产信贷风险[J].中国新科技新产品,2012(4)
[8] 杨建辉.当前中国房地产对金融的风险影响及防范思考[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