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大师斯蒂芬·克莱恩的作品《海上扁舟》精致深邃,作者按自身经历对作品中困于小舟的四个人物进行观察和剖析,从而揭示人类的局限性。文章对身份、性格各异的四人在感官、肢体、动作,以及认识局限方面探讨人类的缺陷,进而说明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
关键词:局限 自然 人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1)06-0063-04
一、引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机器加速取代人力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达尔文进化论和左拉的自然主义哲学观的蔓延,促使人类对自身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思,美国的自然主义由此而生。自然主义强调人类的动物遗传特性以及环境的客观真实性,这两点在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开拓者斯蒂芬·克莱恩的作品《海上扁舟》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篇小说是作者根据亲身经历的一起沉船事件改编而来。文中,船长、记者、加油工、厨子四个身份不一、性格各异的人被局限在同一小舟之中,小舟又被局限在大海之中。由于受到自身的生理和认识局限,四人在与大海搏击求生的过程中,表现出他们的不足与狭隘。作品中变幻莫测的大海象征无所不能的自然,人类的种种局限在这样的对照之下相形见绌,因而显得尤为渺小。
二、感官局限制约了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判断
人类观察、感受事物时并非面面俱到,往往专注于某一点。文章开篇写道:“他们谁也不知道天空的颜色”,“他们几个人全都知道这海的颜色。”船中四人之所以关注海洋而非天空,是因为波涛汹涌的海面危机四伏,四人随时有葬身大海的危险。在生命遭遇威胁的情形下,四人无一例外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大海上。正因如此,“夜去昼来的过程,他们并不知晓。他们只是从滚滚而来的浪涛的颜色上察觉到这番变化。”作者对大海的描写贯穿全文,而“自然主义作家之所以在作品中不厌其烦地对环境作琐碎、细致的描写,就是为了让读者感觉到自然主义作品中的环境是纯客观的、真实的,是不带作家任何主观意图的。”
人类有时虽处于同一情境中,却会因为所处位置不同,观察角度不一,感官在一定程度上被局限住。当四人划到蚊子湾时,“船长在小船被一个巨浪颠起之后,在船头谨慎地抬起身子,说他看到了蚊子湾的灯塔。厨子马上说他也看到了。那当儿,记者正划着桨,为了某种原因,他也想看看灯塔,可他背对着远岸,而海浪又气势汹汹,他一时没有机会转过头去。不过,最后涌来一阵浪头,比别的浪头较为缓和,等他颠到浪顶,他赶忙向西方的地平线瞥了一眼。”船长、厨子轻易看到的灯塔,记者却要等待时机才能瞥上一眼,而这匆匆一瞥却仍不奏效,于是“到了另一个浪尖上,记者照船长的吩咐又看了看,这次他的目光在摇摇晃晃的地平线边缘上,偶尔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静止的东西。它恰似一个针尖。要找到一个如此微小的灯塔,那得有急切的目光才行。”当船长发现无法抵达灯塔时,他命令将船头转向,“于是,小船把船头再次转到顺风方向,船上的人,除了划手之外,都在望着海岸逐渐变大。”然而,由于巨浪不断,离岸又太远,无法靠游泳抵达,四人获救的希望落空了,不得不再次将船划到海上。
不知又划了多久,四人惊喜地发现了海岸,更令其兴奋的是,海岸上居然有人脱下大衣朝他们挥动。四人满怀希望地等待着救援,岸上的人却迟迟没有动静,终于,“挥大衣的人渐渐没入暮色之中,那暮色也同样吞噬了汽车和人群。”自然按照自身规律昼夜交替,并没有因为这四个人需要救援就延长白天的时间,让岸上的人与船中的人彼此看得真切,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人类也由于视觉的局限,无法在黑暗中看清事物。因此,四人再度失望,只好继续向充满未知的海域划去,直到“陆地不见了,只有那低沉而阴郁的拍岸涛声还表示着它的存在。”听觉似乎在此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一旦声音也消失了,人类的感官就会被进一步局限:到了深夜,“黑色的浪头默默无声,黑暗中很难辨清。常常不等划船人察觉,浪头险些打到船上。”
三、肢体和动作局限制约了人类对自然的抗争
通常情况下,人类可以随意伸展肢体,文中的四人却因被局限在小船之中而失去了这种自由。他们只能呆在特定的位置,保持特定的姿势以维持小船的平衡。当然,这种平衡并不是从始至终都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相对的平衡。这种动态的平衡在加油工和记者交换位置时表现得尤为明显:“说实在话,从母鸡屁股底下偷鸡蛋,也比在那小船上换个座位来得容易。首先,船尾的人将手顺着座板往前滑动,小心冀翼地挪动身子,犹如他是法国的细瓷一样。然后,坐在划桨位子上的人将手顺着另一面座板划动。一举一动都得提心吊胆。”即便顺利换过位置之后,得到休息特权的那个人也并不能恣意的伸展而眠,只能委屈的蜷缩而梦。
人类自诩为“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但局限于小船中的四人却发现在自然面前,他们引以为豪的灵巧肢体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甚至连动物都不如。“鸟儿一群群轻松自在地栖息着,真叫小船上的某些人为之艳羡,因为愤怒的大海对于它们,就如同对于一千英里以外内陆上的一群松鸡一样无所谓。”咆哮的浪海对海鸥毫无影响,而人类却因为没有翅膀,只能被局限在小船之中,困在大海之中。如此强烈的对比之下,四人不禁怒火中烧,“‘丑八怪,’加油工对那鸟说。‘瞧你那样子,就像用刀子刻成的。’厨子和记者恶狠狠地咒骂那海鸥。船长自然很想用粗缆绳的一端把鸟打跑,可他又不敢这么做,因为小船已经满载,任何类似用力的举动都会把它搞翻。于是,船长用他张开的手,轻微小心地把海鸥挥开了。”这种凭借咒骂,以及轻微动作来泄愤的方式无疑是对人类自身局限的一种嘲讽。航程继续的途中,四人又遭到了鲨鱼的追击:“它围着小船前后左右地窜来窜去,间隔或长成短,到处见到那长长的闪光,听到那黑鳍的嗖嗖声。那家伙的速度与威力令人赞叹不己。它破水而过,犹如一枚巨大而尖利的炮弹。”比起鲨鱼,四人的船速只能算是海中漫步,而即便是这样的速度,也已经是划船者竭尽全力的成果了。由于缺乏鲨鱼的流线型结构及其熟练的游泳技能,他们无法在海洋中纵情穿梭,只能被禁锢在小船之中,靠有限的肢体力量求得生存。面对这样的现实,人类只能无奈地叹息,抑或像记者一样“漠然地盯着大海,低声咒骂。”这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在为生存而進行的搏斗中,有些机体变异可以产生优于其他机体的优势”。而在被困于大海这样的特定情境中,比起鸟儿和鲨鱼的遗传特性和生理构造,人类无疑处于劣势。
当人的肢体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动作也会相应地被局限住,在比较凶险的情况下尤为如此。船中的四人,除了船长因为受伤而无法干活外,其他三人各司其职,其动作也因此相对固定。为防止小船的下沉,厨子只能不停地“猫腰从船里往外舀水。”为逃离海洋的束缚,记者和加油工不得不执桨划船。起初,“他们一起坐在同一个座位上,一人 划一把桨。然后,加油工划起双桨;随后,记者划起双桨;接着,是加油工;再接着,又是记者。他们划着,划着。”“有时,加油工不得不猛地一划,避免一阵海浪冲进船中”。划船的动作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极少停止过,这样不停的动作对加油工和记者而言,无疑是一种折磨。“加油工在划船,继而是记者在划,接着又是加油工在划。这是件累人的差事。人的脊背所能承受的疼痛,要比医生为一团官兵作通身检查所记载下来的病痛还要多。脊背是个局部地区,但是却可以成为不计其数的肌肉冲突、缠结、扭拧以及其他舒慰活动的场所。”持续的劳作使得“每当一个人由划船的位子换到船底的位子时,他就感到浑身萎顿不堪,使他什么事情也顾不得了,只知道要把一根手指晃几下。”即便如此,记者和加油工却并未放弃过,“加油工在划船,继而是记者在划,接着又是加油工在划。他们脸色灰白,向前弯首身子,一次次轮换着,机械地划着那沉甸甸的桨。”“加油工奋力划着船,直划得头都垂下了,瞌睡得眼睛都睁不开了。可他还是划着。”这表明自然是极其强大的,人类在其面前只能以自身有限的力量进行抗争。
四、认识局限制约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程度
如果说感官、肢体,以及动作的局限是客观环境所造成的,那么认识的局限则带有更多的主观色彩。“因为现实总处于变化之中,每一个人的感觉都不相同,那么现实就只是在其复杂性中表现出的片段,而在面对现实世界这一问题的时候人类认识总是不足的。”
面对同一处境,同一事物,人的认识却各有不同。同样是被局限在小舟之中,船长沉着镇定,“但却带着深沉的哀伤”;厨子大大咧咧、乐观开朗;记者消极悲观,“奇怪自己为何呆在这里”;加油工相对客观,任劳任怨,总为他人着想。四人迥异的性格造就了各自认识的不同。
当厨子和记者争论救护站和收容所有何区别时,厨子坚信蚊子湾附近就有收容所,而且肯定收容所里的人会援救他们。记者却强调收容所里根本没有水手。争论不下之际,加油工非常现实地说了句:“算啦,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没有到那儿呢。”
等小舟行驶到灯塔处,船长说他看到岸上有座房子。厨子再次燃起获救的信心,说那一定是收容所,守塔人会通知救护人员的。加油工却理性地嘀咕了句:“其他小船还不可能有到岸报告这次失事的,不然,救生船早就出来救我们了。”灯塔所在的海岸实际上是了无人迹的,但四人由于获救心切,总是说:“奇怪,他们没看见我们。”为了跳出四人的认识局限,作者跳出了记者的叙述角度,特意从客观的,全方位的视角说明了这个问题:“事实上,无论哪个方向,二十海里之内是没有救生站的。然而那几个人并不了解这情况,于是便对国家救护员的视力进行恶毒攻击。四个人怒眉瞪眼地坐在小船上,编造起形容词来都能创纪录了。”
待小舟上的人再度看到了海岸,发现岸上居然还有人对他们挥动大衣时,四人都激动不已。文中一系列的对话并没有标注出自何人之口,然而这些简洁的句子、兴奋的语气却足以表达出四人急切期望获救之情。四人不断地对岸上的人及其行为进行观察、辨认、猜测,而这种猜测也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所处的情境所做出的一种主观认识。岸上有人朝他们挥动大衣仅仅证明有人看见他们了,而四人却认为他们即将获救。最终,当四人发现只有挥动大衣的人,没有营救他们的行动时,认识开始出现了分歧:“啊,我说呀,那里根本没有什么救护站。那只是一辆避寒胜地的旅馆专车,拉来一些旅客观看我们给活活淹死。”“那个拿大衣的白痴是什么意思?他究竟在打什么信号?”“看样子,他想告诉我们向北去。那边一定有个救护站。”“不,他以为我们在打鱼。只是向我们表示欢迎罢了。懂吗?啊,威利。”“唉,我要是能弄懂那些信号是什么意思就好了。你们认为他是什么意思呢?”“他什么意思也没有,只是闹着玩的。”“假如他就是示意要我們再次冲浪抢滩,或是划到岸上等候,或是向北,或是向南,或是滚开——那倒多少还有些道理。可是,你们瞧他。他只是站在那儿,把他的大衣像车轮子似地转个不停。这个蠢蛋!”事实上,岸上的人只是看见了小舟中的人而并不知其是遇难者,他们挥动大衣也仅止于打个招呼而已,但对于小舟中的人而言,则是获救的希望再度落空。这说明由于处在不同的情境,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不一样。
不仅是不同处境的人看待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有时,由于时空变换了,同一个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会突然转变。航行途中,记者曾独自一人在夜里面对鲨鱼的追击,这时,一首早已忘却的诗突然涌入脑海。以前,在记者看来,诗中“一个义勇军士兵奄奄一息地躺在阿尔及尔,他从不认为这与他有何相干,也不觉得那有什么可悲。那件事对他还及不上折断一支铅笔尖。”而今,当记者身陷绝境,它“却成为一件富于人性的活生生的事情,奇妙地溜进他的心头。”“它已经成为现实——冷酷、悲哀、可怕的现实。”于是,作者的心里“被一种深刻而完全与个人无关的顿悟所感动。他为那奄奄一息地躺在阿尔及尔的义勇军战士感到悲哀。”
五、结语
自然是无比强大而又无所不能的,人类却有感官、肢体、动作、认识等多方面的局限。因此,在自然面前,人类显得无力而渺小,只能任其摆布操控,在死亡的边缘苦苦挣扎,在希望和失望之间不断地徘徊。文章结尾写道:“他们觉得他们现在能够解释这大海的声音了”,而实际上,最终存活下来的三人虽然经过这场海难,对大海有所了解,却并不可能完整地诠释它,因为人类自身具有局限性,并不足以认清自然的全部本质。
参考文献
[1]毛信德.美国小说发展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蒋承勇.欧美自然主义的现代阐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唐纳德·皮泽尔.美国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M].张国庆,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5][7][8][9][10][11][12][13][14][15][16][17][19][20][21][22][23][24][26][27][28][29][30][31][32][33][34][35][36]斯蒂芬·克莱恩.街头女郎玛吉[M].孙致礼,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65,67,69,70,72,78,79,80,
69,68,68-69,81-82,82,65,69,75,75,79,80,66,65,67,72,
73,73,77-78,83,83,83,90.
[6][18]张祝祥,杨德娟.美国自然主义小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2,10.
[25]方成.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传统的文化建构与价值传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41.
关键词:局限 自然 人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1)06-0063-04
一、引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机器加速取代人力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达尔文进化论和左拉的自然主义哲学观的蔓延,促使人类对自身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思,美国的自然主义由此而生。自然主义强调人类的动物遗传特性以及环境的客观真实性,这两点在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开拓者斯蒂芬·克莱恩的作品《海上扁舟》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篇小说是作者根据亲身经历的一起沉船事件改编而来。文中,船长、记者、加油工、厨子四个身份不一、性格各异的人被局限在同一小舟之中,小舟又被局限在大海之中。由于受到自身的生理和认识局限,四人在与大海搏击求生的过程中,表现出他们的不足与狭隘。作品中变幻莫测的大海象征无所不能的自然,人类的种种局限在这样的对照之下相形见绌,因而显得尤为渺小。
二、感官局限制约了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判断
人类观察、感受事物时并非面面俱到,往往专注于某一点。文章开篇写道:“他们谁也不知道天空的颜色”,“他们几个人全都知道这海的颜色。”船中四人之所以关注海洋而非天空,是因为波涛汹涌的海面危机四伏,四人随时有葬身大海的危险。在生命遭遇威胁的情形下,四人无一例外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大海上。正因如此,“夜去昼来的过程,他们并不知晓。他们只是从滚滚而来的浪涛的颜色上察觉到这番变化。”作者对大海的描写贯穿全文,而“自然主义作家之所以在作品中不厌其烦地对环境作琐碎、细致的描写,就是为了让读者感觉到自然主义作品中的环境是纯客观的、真实的,是不带作家任何主观意图的。”
人类有时虽处于同一情境中,却会因为所处位置不同,观察角度不一,感官在一定程度上被局限住。当四人划到蚊子湾时,“船长在小船被一个巨浪颠起之后,在船头谨慎地抬起身子,说他看到了蚊子湾的灯塔。厨子马上说他也看到了。那当儿,记者正划着桨,为了某种原因,他也想看看灯塔,可他背对着远岸,而海浪又气势汹汹,他一时没有机会转过头去。不过,最后涌来一阵浪头,比别的浪头较为缓和,等他颠到浪顶,他赶忙向西方的地平线瞥了一眼。”船长、厨子轻易看到的灯塔,记者却要等待时机才能瞥上一眼,而这匆匆一瞥却仍不奏效,于是“到了另一个浪尖上,记者照船长的吩咐又看了看,这次他的目光在摇摇晃晃的地平线边缘上,偶尔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静止的东西。它恰似一个针尖。要找到一个如此微小的灯塔,那得有急切的目光才行。”当船长发现无法抵达灯塔时,他命令将船头转向,“于是,小船把船头再次转到顺风方向,船上的人,除了划手之外,都在望着海岸逐渐变大。”然而,由于巨浪不断,离岸又太远,无法靠游泳抵达,四人获救的希望落空了,不得不再次将船划到海上。
不知又划了多久,四人惊喜地发现了海岸,更令其兴奋的是,海岸上居然有人脱下大衣朝他们挥动。四人满怀希望地等待着救援,岸上的人却迟迟没有动静,终于,“挥大衣的人渐渐没入暮色之中,那暮色也同样吞噬了汽车和人群。”自然按照自身规律昼夜交替,并没有因为这四个人需要救援就延长白天的时间,让岸上的人与船中的人彼此看得真切,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人类也由于视觉的局限,无法在黑暗中看清事物。因此,四人再度失望,只好继续向充满未知的海域划去,直到“陆地不见了,只有那低沉而阴郁的拍岸涛声还表示着它的存在。”听觉似乎在此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一旦声音也消失了,人类的感官就会被进一步局限:到了深夜,“黑色的浪头默默无声,黑暗中很难辨清。常常不等划船人察觉,浪头险些打到船上。”
三、肢体和动作局限制约了人类对自然的抗争
通常情况下,人类可以随意伸展肢体,文中的四人却因被局限在小船之中而失去了这种自由。他们只能呆在特定的位置,保持特定的姿势以维持小船的平衡。当然,这种平衡并不是从始至终都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相对的平衡。这种动态的平衡在加油工和记者交换位置时表现得尤为明显:“说实在话,从母鸡屁股底下偷鸡蛋,也比在那小船上换个座位来得容易。首先,船尾的人将手顺着座板往前滑动,小心冀翼地挪动身子,犹如他是法国的细瓷一样。然后,坐在划桨位子上的人将手顺着另一面座板划动。一举一动都得提心吊胆。”即便顺利换过位置之后,得到休息特权的那个人也并不能恣意的伸展而眠,只能委屈的蜷缩而梦。
人类自诩为“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但局限于小船中的四人却发现在自然面前,他们引以为豪的灵巧肢体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甚至连动物都不如。“鸟儿一群群轻松自在地栖息着,真叫小船上的某些人为之艳羡,因为愤怒的大海对于它们,就如同对于一千英里以外内陆上的一群松鸡一样无所谓。”咆哮的浪海对海鸥毫无影响,而人类却因为没有翅膀,只能被局限在小船之中,困在大海之中。如此强烈的对比之下,四人不禁怒火中烧,“‘丑八怪,’加油工对那鸟说。‘瞧你那样子,就像用刀子刻成的。’厨子和记者恶狠狠地咒骂那海鸥。船长自然很想用粗缆绳的一端把鸟打跑,可他又不敢这么做,因为小船已经满载,任何类似用力的举动都会把它搞翻。于是,船长用他张开的手,轻微小心地把海鸥挥开了。”这种凭借咒骂,以及轻微动作来泄愤的方式无疑是对人类自身局限的一种嘲讽。航程继续的途中,四人又遭到了鲨鱼的追击:“它围着小船前后左右地窜来窜去,间隔或长成短,到处见到那长长的闪光,听到那黑鳍的嗖嗖声。那家伙的速度与威力令人赞叹不己。它破水而过,犹如一枚巨大而尖利的炮弹。”比起鲨鱼,四人的船速只能算是海中漫步,而即便是这样的速度,也已经是划船者竭尽全力的成果了。由于缺乏鲨鱼的流线型结构及其熟练的游泳技能,他们无法在海洋中纵情穿梭,只能被禁锢在小船之中,靠有限的肢体力量求得生存。面对这样的现实,人类只能无奈地叹息,抑或像记者一样“漠然地盯着大海,低声咒骂。”这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在为生存而進行的搏斗中,有些机体变异可以产生优于其他机体的优势”。而在被困于大海这样的特定情境中,比起鸟儿和鲨鱼的遗传特性和生理构造,人类无疑处于劣势。
当人的肢体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动作也会相应地被局限住,在比较凶险的情况下尤为如此。船中的四人,除了船长因为受伤而无法干活外,其他三人各司其职,其动作也因此相对固定。为防止小船的下沉,厨子只能不停地“猫腰从船里往外舀水。”为逃离海洋的束缚,记者和加油工不得不执桨划船。起初,“他们一起坐在同一个座位上,一人 划一把桨。然后,加油工划起双桨;随后,记者划起双桨;接着,是加油工;再接着,又是记者。他们划着,划着。”“有时,加油工不得不猛地一划,避免一阵海浪冲进船中”。划船的动作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极少停止过,这样不停的动作对加油工和记者而言,无疑是一种折磨。“加油工在划船,继而是记者在划,接着又是加油工在划。这是件累人的差事。人的脊背所能承受的疼痛,要比医生为一团官兵作通身检查所记载下来的病痛还要多。脊背是个局部地区,但是却可以成为不计其数的肌肉冲突、缠结、扭拧以及其他舒慰活动的场所。”持续的劳作使得“每当一个人由划船的位子换到船底的位子时,他就感到浑身萎顿不堪,使他什么事情也顾不得了,只知道要把一根手指晃几下。”即便如此,记者和加油工却并未放弃过,“加油工在划船,继而是记者在划,接着又是加油工在划。他们脸色灰白,向前弯首身子,一次次轮换着,机械地划着那沉甸甸的桨。”“加油工奋力划着船,直划得头都垂下了,瞌睡得眼睛都睁不开了。可他还是划着。”这表明自然是极其强大的,人类在其面前只能以自身有限的力量进行抗争。
四、认识局限制约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程度
如果说感官、肢体,以及动作的局限是客观环境所造成的,那么认识的局限则带有更多的主观色彩。“因为现实总处于变化之中,每一个人的感觉都不相同,那么现实就只是在其复杂性中表现出的片段,而在面对现实世界这一问题的时候人类认识总是不足的。”
面对同一处境,同一事物,人的认识却各有不同。同样是被局限在小舟之中,船长沉着镇定,“但却带着深沉的哀伤”;厨子大大咧咧、乐观开朗;记者消极悲观,“奇怪自己为何呆在这里”;加油工相对客观,任劳任怨,总为他人着想。四人迥异的性格造就了各自认识的不同。
当厨子和记者争论救护站和收容所有何区别时,厨子坚信蚊子湾附近就有收容所,而且肯定收容所里的人会援救他们。记者却强调收容所里根本没有水手。争论不下之际,加油工非常现实地说了句:“算啦,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没有到那儿呢。”
等小舟行驶到灯塔处,船长说他看到岸上有座房子。厨子再次燃起获救的信心,说那一定是收容所,守塔人会通知救护人员的。加油工却理性地嘀咕了句:“其他小船还不可能有到岸报告这次失事的,不然,救生船早就出来救我们了。”灯塔所在的海岸实际上是了无人迹的,但四人由于获救心切,总是说:“奇怪,他们没看见我们。”为了跳出四人的认识局限,作者跳出了记者的叙述角度,特意从客观的,全方位的视角说明了这个问题:“事实上,无论哪个方向,二十海里之内是没有救生站的。然而那几个人并不了解这情况,于是便对国家救护员的视力进行恶毒攻击。四个人怒眉瞪眼地坐在小船上,编造起形容词来都能创纪录了。”
待小舟上的人再度看到了海岸,发现岸上居然还有人对他们挥动大衣时,四人都激动不已。文中一系列的对话并没有标注出自何人之口,然而这些简洁的句子、兴奋的语气却足以表达出四人急切期望获救之情。四人不断地对岸上的人及其行为进行观察、辨认、猜测,而这种猜测也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所处的情境所做出的一种主观认识。岸上有人朝他们挥动大衣仅仅证明有人看见他们了,而四人却认为他们即将获救。最终,当四人发现只有挥动大衣的人,没有营救他们的行动时,认识开始出现了分歧:“啊,我说呀,那里根本没有什么救护站。那只是一辆避寒胜地的旅馆专车,拉来一些旅客观看我们给活活淹死。”“那个拿大衣的白痴是什么意思?他究竟在打什么信号?”“看样子,他想告诉我们向北去。那边一定有个救护站。”“不,他以为我们在打鱼。只是向我们表示欢迎罢了。懂吗?啊,威利。”“唉,我要是能弄懂那些信号是什么意思就好了。你们认为他是什么意思呢?”“他什么意思也没有,只是闹着玩的。”“假如他就是示意要我們再次冲浪抢滩,或是划到岸上等候,或是向北,或是向南,或是滚开——那倒多少还有些道理。可是,你们瞧他。他只是站在那儿,把他的大衣像车轮子似地转个不停。这个蠢蛋!”事实上,岸上的人只是看见了小舟中的人而并不知其是遇难者,他们挥动大衣也仅止于打个招呼而已,但对于小舟中的人而言,则是获救的希望再度落空。这说明由于处在不同的情境,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不一样。
不仅是不同处境的人看待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有时,由于时空变换了,同一个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会突然转变。航行途中,记者曾独自一人在夜里面对鲨鱼的追击,这时,一首早已忘却的诗突然涌入脑海。以前,在记者看来,诗中“一个义勇军士兵奄奄一息地躺在阿尔及尔,他从不认为这与他有何相干,也不觉得那有什么可悲。那件事对他还及不上折断一支铅笔尖。”而今,当记者身陷绝境,它“却成为一件富于人性的活生生的事情,奇妙地溜进他的心头。”“它已经成为现实——冷酷、悲哀、可怕的现实。”于是,作者的心里“被一种深刻而完全与个人无关的顿悟所感动。他为那奄奄一息地躺在阿尔及尔的义勇军战士感到悲哀。”
五、结语
自然是无比强大而又无所不能的,人类却有感官、肢体、动作、认识等多方面的局限。因此,在自然面前,人类显得无力而渺小,只能任其摆布操控,在死亡的边缘苦苦挣扎,在希望和失望之间不断地徘徊。文章结尾写道:“他们觉得他们现在能够解释这大海的声音了”,而实际上,最终存活下来的三人虽然经过这场海难,对大海有所了解,却并不可能完整地诠释它,因为人类自身具有局限性,并不足以认清自然的全部本质。
参考文献
[1]毛信德.美国小说发展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蒋承勇.欧美自然主义的现代阐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唐纳德·皮泽尔.美国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M].张国庆,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5][7][8][9][10][11][12][13][14][15][16][17][19][20][21][22][23][24][26][27][28][29][30][31][32][33][34][35][36]斯蒂芬·克莱恩.街头女郎玛吉[M].孙致礼,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65,67,69,70,72,78,79,80,
69,68,68-69,81-82,82,65,69,75,75,79,80,66,65,67,72,
73,73,77-78,83,83,83,90.
[6][18]张祝祥,杨德娟.美国自然主义小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2,10.
[25]方成.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传统的文化建构与价值传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