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医病因病机主要是湿热、痰浊循经脉下行于足部,久而引起局部组织损害。路艺主任医师将糖尿病足坏疽辨为湿热蕴结及热盛伤阴两种证型,采用药物外敷法及针灸治疗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 糖尿病足;坏疽;医案;路艺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12-0070-02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以及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1999 WHO)[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15%~25%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其中约一半患者会出现伤口感染[2]。根据流行病学统计,糖尿病足发病率逐年提高,治疗不及时造成严重感染后将面临截趾,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由于糖尿病足反复发作,病程长,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1 病因病机
糖尿病足的病因主要有饮食不节、痰浊瘀血、正气亏虚、热邪内盛。病变部位在足,与肺、胃、肾三脏关系密切[3]。病机归纳为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瘀血阻滞,脉络闭阻[4]。《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高粱之变,足生大疔”。高粱之味容易滋生厚腻,是产生疔疮的原因。《素问·痹论》脉云:“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流,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提出糖尿病足溃疡的形成于痰浊瘀血有关。清·王清任《证治准绳·疡医》:“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内淤”指出元气虚弱是引起坏疽的主要因素。明代医家陈实功著述《外科正宗·脱疽论》专篇,其云:“夫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此因平昔厚味膏粱熏蒸脏腑,丹石补药消烁肾水,房劳过度,气竭精伤,多致阳精煽惑,淫火猖狂,其蕴蓄于脏腑者,终成燥热火症,其毒积于骨髓者,终为疽毒阴疮”,“未疮先渴,喜冷无度,昏睡舌干,小便数,创形枯瘪,肉黑皮焦,痛如刀割,毒传足趾者”。
糖尿病足坏疽是多因素、多脏腑共同致病,其病机比较复杂。路艺主任医师善于从脾胃论治,认为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先实后虚,虚实夹杂的病理因素。长期饮食辛辣油腻食物,损伤脾胃,致脾胃正气虚弱,脾胃运化不及,湿热不排,滞留体内成痰浊,成湿热浊毒,循经下行,滞留足部,再加久病正气虚弱,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足部正气亏虚,肉不滋养。足部长期穿鞋,空气通透性差,造成热盛肉腐,局部坏死。
2 辨证论治
2.1 湿热蕴结证 肢端体表局部肿胀,皮肤紫暗,软组织糜烂坏死,形成浅溃疡,继之溃烂感染后深入肌层,骨质受到损伤,大量组织坏死,表现为局部破溃、糜烂、大量脓性以及血性分泌物等;可伴有身热口干,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路艺教授认为湿热蕴结型糖尿病足主要病机是湿热蕴结,脉络不通,热盛肉腐。治疗应清热解毒,收湿排脓,敛疮生肌,活血通络,方用加味扎里奴思散。
常用药物:金银花、密陀僧、炉甘石、儿茶、乳香、没药、血竭、白芷、皂角刺、甘草、冰片。有脓性分泌物者加皂角刺消肿排脓;湿甚者加苍术燥湿敛疮;热甚者加丹皮、赤芍清热凉血。
2.2 热毒伤阴证 患肢皮肤干燥,肌肉萎缩,受累肢端末梢缺血,局部组织坏死,病变部位变黑,界限清楚,表现为局部的变黑、干枯,发展至一定阶段不经处理会自行脱落。可伴有便秘溲赤,口干舌燥,舌质红,苔黄,脉细数。路艺教授认为热毒伤阴证的主要病机为热毒伤阴,脉络不通。治宜清热养阴,活血通络。方用顾步汤加减外用。
常用药物:牛膝、石斛、人参、黄芪、当归、金银花、乳香、没药。热甚者加丹皮、生地清热凉血;脉络痹阻加地龙通络止痛;痛甚者加延胡索。
3 医案举隅
患者王某,男,68岁,糖尿病史11年,于2017年5月4日因右足部溃烂2月余就诊。检查:右足前底部出现溃疡,约3 cm2,表面湿润,上层有腐烂,有脓性分泌物。足部肿胀,黯红,皮温较高,轻度压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5.4 mmol/L,尿糖(++++),白细胞计数11.9×109/L,中性粒细胞占77%。诊断:糖尿病足wagner2级(湿热蕴结型)。路艺主任医师认为前期治疗应该祛腐排脓。用加味扎里奴思散加减,金银花20 g,密陀僧10 g,炉甘石10 g,儿茶15 g,乳香10 g,没药10 g,血竭20 g,白芷15 g,皂角刺15 g,甘草5 g,冰片3 g。1剂,将药研末,外敷。操作:先用盐水冲洗溃疡面,再用碘伏消毒,用纱布轻轻擦去碘伏,再敷上药末,用纱布包裹,每天换药1次。足背用自拟清热消肿汤外敷以清热凉血,消肿止痛:丹皮15 g,金银花15 g,赤芍15 g,连翘15 g,黄柏10 g,泽兰10 g,泽泻15 g,木通15 g,乌梅20 g。每日1剂,外敷两次。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照海、脾俞、胃俞、昆仑、阴陵泉、血海、解溪、太白、溃疡周围。一日一次,留针半小时。嘱患者继续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糖尿病饮食,继续服用抗生素治疗,穿稍大透气鞋,勤换洗袜子,保持足部干净。
换药4 d后患处腐肉脱落,无脓性分泌物,创面新鲜组织完全暴露,足部肿胀减轻。路艺主任医师认为下一步治疗以清热解毒,敛疮生肌为主。在原方基础上去密陀僧、白芷、皂角刺,加苍术10 g。一周后患者右足溃疡创面明显收缩,创面约2 cm2,无分泌物外渗,足背肿胀明显减轻,皮温正常。继续给予创面换药,一日一次,针刺改为两日一次。两周后溃疡面已结痂,明显好转。
4 按语
糖尿病足坏疽中药外治法在清代已有记载,《疡医大全》记载有“八宝丹”、《医宗金鉴》中记载“回阳玉龙膏”。中医认为本病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火毒蕴结所致。在治疗上应控制血糖,根据不同证型应辨证论治,对于热毒伤阴应以清热养阴,活血化瘀为主;湿热蕴结应清热解毒,收湿敛疮,活血通络。对于明显感染的潰疡应联合抗生素治疗,创面较多坏死组织应通过手术器械清除坏死组织及脓液。路艺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疾病,对于糖尿病足湿热蕴结型创面,采取外敷回药加味扎里奴思散以拔毒祛腐,收敛创面。兼施针灸通络止痛,行气散结,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范冠杰,赵玲,唐咸玉,等. 糖尿病足中医诊疗标准[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7):618-625.
[2]张敏,李建香,马文静,等.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和疾病经济负担研究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6):176.
[3]高颖,方祝元,吴伟.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16.
[4]李昌祁,霍立光,张永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36.
(收稿日期:2018-04-19 编辑:刘 斌)
【关键词】 糖尿病足;坏疽;医案;路艺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12-0070-02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以及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1999 WHO)[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15%~25%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其中约一半患者会出现伤口感染[2]。根据流行病学统计,糖尿病足发病率逐年提高,治疗不及时造成严重感染后将面临截趾,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由于糖尿病足反复发作,病程长,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1 病因病机
糖尿病足的病因主要有饮食不节、痰浊瘀血、正气亏虚、热邪内盛。病变部位在足,与肺、胃、肾三脏关系密切[3]。病机归纳为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瘀血阻滞,脉络闭阻[4]。《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高粱之变,足生大疔”。高粱之味容易滋生厚腻,是产生疔疮的原因。《素问·痹论》脉云:“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流,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提出糖尿病足溃疡的形成于痰浊瘀血有关。清·王清任《证治准绳·疡医》:“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内淤”指出元气虚弱是引起坏疽的主要因素。明代医家陈实功著述《外科正宗·脱疽论》专篇,其云:“夫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此因平昔厚味膏粱熏蒸脏腑,丹石补药消烁肾水,房劳过度,气竭精伤,多致阳精煽惑,淫火猖狂,其蕴蓄于脏腑者,终成燥热火症,其毒积于骨髓者,终为疽毒阴疮”,“未疮先渴,喜冷无度,昏睡舌干,小便数,创形枯瘪,肉黑皮焦,痛如刀割,毒传足趾者”。
糖尿病足坏疽是多因素、多脏腑共同致病,其病机比较复杂。路艺主任医师善于从脾胃论治,认为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先实后虚,虚实夹杂的病理因素。长期饮食辛辣油腻食物,损伤脾胃,致脾胃正气虚弱,脾胃运化不及,湿热不排,滞留体内成痰浊,成湿热浊毒,循经下行,滞留足部,再加久病正气虚弱,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足部正气亏虚,肉不滋养。足部长期穿鞋,空气通透性差,造成热盛肉腐,局部坏死。
2 辨证论治
2.1 湿热蕴结证 肢端体表局部肿胀,皮肤紫暗,软组织糜烂坏死,形成浅溃疡,继之溃烂感染后深入肌层,骨质受到损伤,大量组织坏死,表现为局部破溃、糜烂、大量脓性以及血性分泌物等;可伴有身热口干,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路艺教授认为湿热蕴结型糖尿病足主要病机是湿热蕴结,脉络不通,热盛肉腐。治疗应清热解毒,收湿排脓,敛疮生肌,活血通络,方用加味扎里奴思散。
常用药物:金银花、密陀僧、炉甘石、儿茶、乳香、没药、血竭、白芷、皂角刺、甘草、冰片。有脓性分泌物者加皂角刺消肿排脓;湿甚者加苍术燥湿敛疮;热甚者加丹皮、赤芍清热凉血。
2.2 热毒伤阴证 患肢皮肤干燥,肌肉萎缩,受累肢端末梢缺血,局部组织坏死,病变部位变黑,界限清楚,表现为局部的变黑、干枯,发展至一定阶段不经处理会自行脱落。可伴有便秘溲赤,口干舌燥,舌质红,苔黄,脉细数。路艺教授认为热毒伤阴证的主要病机为热毒伤阴,脉络不通。治宜清热养阴,活血通络。方用顾步汤加减外用。
常用药物:牛膝、石斛、人参、黄芪、当归、金银花、乳香、没药。热甚者加丹皮、生地清热凉血;脉络痹阻加地龙通络止痛;痛甚者加延胡索。
3 医案举隅
患者王某,男,68岁,糖尿病史11年,于2017年5月4日因右足部溃烂2月余就诊。检查:右足前底部出现溃疡,约3 cm2,表面湿润,上层有腐烂,有脓性分泌物。足部肿胀,黯红,皮温较高,轻度压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5.4 mmol/L,尿糖(++++),白细胞计数11.9×109/L,中性粒细胞占77%。诊断:糖尿病足wagner2级(湿热蕴结型)。路艺主任医师认为前期治疗应该祛腐排脓。用加味扎里奴思散加减,金银花20 g,密陀僧10 g,炉甘石10 g,儿茶15 g,乳香10 g,没药10 g,血竭20 g,白芷15 g,皂角刺15 g,甘草5 g,冰片3 g。1剂,将药研末,外敷。操作:先用盐水冲洗溃疡面,再用碘伏消毒,用纱布轻轻擦去碘伏,再敷上药末,用纱布包裹,每天换药1次。足背用自拟清热消肿汤外敷以清热凉血,消肿止痛:丹皮15 g,金银花15 g,赤芍15 g,连翘15 g,黄柏10 g,泽兰10 g,泽泻15 g,木通15 g,乌梅20 g。每日1剂,外敷两次。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照海、脾俞、胃俞、昆仑、阴陵泉、血海、解溪、太白、溃疡周围。一日一次,留针半小时。嘱患者继续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糖尿病饮食,继续服用抗生素治疗,穿稍大透气鞋,勤换洗袜子,保持足部干净。
换药4 d后患处腐肉脱落,无脓性分泌物,创面新鲜组织完全暴露,足部肿胀减轻。路艺主任医师认为下一步治疗以清热解毒,敛疮生肌为主。在原方基础上去密陀僧、白芷、皂角刺,加苍术10 g。一周后患者右足溃疡创面明显收缩,创面约2 cm2,无分泌物外渗,足背肿胀明显减轻,皮温正常。继续给予创面换药,一日一次,针刺改为两日一次。两周后溃疡面已结痂,明显好转。
4 按语
糖尿病足坏疽中药外治法在清代已有记载,《疡医大全》记载有“八宝丹”、《医宗金鉴》中记载“回阳玉龙膏”。中医认为本病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火毒蕴结所致。在治疗上应控制血糖,根据不同证型应辨证论治,对于热毒伤阴应以清热养阴,活血化瘀为主;湿热蕴结应清热解毒,收湿敛疮,活血通络。对于明显感染的潰疡应联合抗生素治疗,创面较多坏死组织应通过手术器械清除坏死组织及脓液。路艺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疾病,对于糖尿病足湿热蕴结型创面,采取外敷回药加味扎里奴思散以拔毒祛腐,收敛创面。兼施针灸通络止痛,行气散结,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范冠杰,赵玲,唐咸玉,等. 糖尿病足中医诊疗标准[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7):618-625.
[2]张敏,李建香,马文静,等.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和疾病经济负担研究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6):176.
[3]高颖,方祝元,吴伟.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16.
[4]李昌祁,霍立光,张永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36.
(收稿日期:2018-04-19 编辑:刘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