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及需求调查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204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和需求及民族间差异。

方法

自行设计一般资料问卷和疾病知识需求问卷,采用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知识问卷(CCKNOW)作为疾病知识水平问卷。对194例维吾尔族和汉族UC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

结果

维吾尔族UC患者CCKNOW评分为(6.9 ± 3.5)分,汉族UC患者CCKNOW评分为(9.2 ± 3.1)分,维吾尔族患者评分显著低于汉族(Z=-2.831, P=0.005 )。饮食知识准确率(30%和63%)和药物知识准确率(45%和44%)高于一般知识(24%和32%)和并发症知识(12%和30%)。维吾尔族UC患者疾病知识需求评分为(168.2 ± 15.6)分,汉族UC患者疾病知识需求评分为(155.4 ± 17.2)分,维吾尔族患者评分显著高于汉族(t=4.429 ,P=0.001)。维吾尔族UC患者生育知识需求评分最高,为(4.7 ± 1.0)分,汉族UC患者日常生活相关知识需求评分最高,为(4.8 ± 0.8)分。

结论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UC患者疾病知识水平整体偏低,尤其缺乏疾病一般知识和饮食知识,维吾尔族UC患者疾病知识水平明显低于汉族。维吾尔族和汉族UC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度均较高,且不同民族及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环境、住院次数等一般特征不同的个体的疾病知识需求存在差异,有必要根据不同个体,选择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和适宜的教育方式。

其他文献
烧鸭子是老北京的名吃,所谓“京师美馔莫妙于鸭,而炙者尤佳”,“亲戚寿日,必以烧鸭烧豚相馈遗”。烧鸭子是元朝人的叫法,在北京流传了六百多年,只是近半个世纪,烤鸭才逐渐取代了烧鸭子,成为流行全球的美食代名词。  烧鸭源于古老的叉烧鸭,做法与叉烧肉相同,大概是渔猎民族的首创。清代北京的满族人家,除夕饺子有烧鸭豆芽菜馅,夏天有烧鸭莲子馅,可为佐证。大约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才出现挂炉烤鸭与焖炉烤鸭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