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国际IgG4相关性疾病研讨会纪要

来源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c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四届国际IgG4相关性疾病( IgG4?RD)研讨会于2021年12月2日至4日在日本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大会主席为 Yoshiya Tanaka、John Stone和Kazuichi Okazaki三位教授,会议邀请包括临床多个学科以及相关基础领域的专家进行发言、交流与对话.围绕IgG4?RD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和治疗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内容丰富、精彩.现介绍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其他文献
患者男,58岁,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颈痛、右上肢尺侧疼痛麻木,进行性加重,手握力减弱。以颈椎病收入院。入院体格检查:颈椎生理性前凸减小、侧屈、前屈及后伸活动受限,颈椎下部各棘突及棘旁压痛、叩击痛和放射痛。右上肢前臂及右手尺侧感觉减退。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肿瘤标志物均未见异常。颈椎病术前MR平扫(n 图1)示颈7~胸1节段右侧神经根增粗,Tn 2加权成像(weighted imaging, WI)信号略高。入院后患者因进行性双上肢无力、疼痛加重行n 18F-FDG PET/CT显像。
期刊
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心脏淀粉样变(ATTR-CA)是淀粉样蛋白在心肌细胞间隙沉积所致,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随着近年来无创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有效药物的问世,早期诊断并指导正确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n 99Tcn m-焦膦酸盐(PYP)可用于ATTR-CA的无创诊断,其标准化图像采集和分析对临床应用至关重要。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心脏学组及国家核医学专业质控中心基于国内外有关ATTR-CA n 99Tcn m-PYP SP
患者女,69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1个月就诊。胸、腹、盆部CT平扫检查发现双肺多发磨玻璃及斑片影,右侧腋窝、纵隔、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多发颈胸腰椎椎体及双侧多根肋骨密度不均;血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患者既往有子宫肌瘤及甲状腺功能减低病史,目前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中。因发现肺、淋巴结、骨多发病变,临床怀疑恶性肿瘤可能,遂行n 18F-FDG PET/CT显像以明确病变性质及分期。n 18F-FDG PET/CT显像(n 图1)见双肺多发代谢轻度增高的磨玻璃及斑片影,边界不清,SUVn
期刊
1.论著。本期有4篇n 18F-FDG PET/CT显像的论文,其一探讨了适合心房n 18F-FDG PET/CT显像的方法,并得出房颤患者n 18F-FDG摄取增加,采用指南推荐方法抑制左心室生理性摄取并适当延长采集间隔可提高靶本比;其二探讨了n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预测非转移性直肠癌患者周围神经侵犯(PNI)的价值,结果表明MTV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有助于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更好的风险分层;其三分析了无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F-pNENs)n 18
期刊
目的:探讨定量n 99Tcn m-联肼尼克酰胺(HYNIC)-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 SPECT/CT显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3月间河南省人民医院临床疑诊前列腺癌的56例患者[年龄(69.8±8.0)岁]资料,所有患者的n 99Tcn m-HYNIC-PSMA SPECT/CT显像均示前列腺放射性摄取增高。依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前列腺癌组(n n=45)和非前列腺癌组(n n=11
目前n 18F-FDG PET/CT广泛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过程,包括监测免疫治疗反应,识别免疫相关不良事件,但在监测早期治疗反应、筛选适合免疫治疗患者方面,仍然存在局限性和挑战。随着对免疫微环境结构的深入了解,发现了更多适合PET显像的靶点;与此同时,多种放射性药物合成方法迅速发展,在免疫疗法患者筛选和疗效监测中,这些靶向新靶点的药物可能代替n 18F-FDG或弥补其不足。显像方法包括:对免疫细胞浸润的特异性特征显像或已知与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抑制相关的肿瘤微环境方面的显像。该文讨论的放射性
目的 通过Meta分析和回归分析对鼻一氧化氮(nasal nitric oxide,nNO)水平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回顾,为规范nNO检测在AR诊断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VIP)及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5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纳入文献为确诊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
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属IL?10细胞因子家族,由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细胞产生,包括αβT细胞、γδT细胞、自然杀伤(NK)T细胞和先天性淋巴3型细胞(ILC3).IL?22主要作用于上皮来源的细胞和基质细胞,参与感染和炎症过程的免疫反应,发挥抗炎、抵御细胞外病原体的入侵、维持屏障完整性等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IL?22参与过敏性哮喘慢性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但其具体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IL?2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加重呼吸道疾病( NSAIDs?exacer?bated respiratory disease, NERD)是一种慢性嗜酸性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发生于哮喘和/或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其症状因为摄入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s而加重[1].NERD既往被称为阿司匹林哮喘、阿司匹林三联征、Sater\'s综合征.对于该病的诊断,一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赖氨酸阿司匹林( lysine asp
期刊
儿童食物过敏(food allergy,FA)发病率逐年增高.传统的FA治疗管理策略是回避相应食物,但存在意外反应、临床依从性不佳及心理负面影响等诸多问题.口服免疫治疗(oral immu?notherapy,OIT)通过增量摄入使患者过敏的食物抗原,刺激机体形成对该抗原无应答状态,是治疗FA极具前景的特异性新方法.大量临床试验表明OIT能够有效地使大多数FA患者成功达到脱敏状态,部分患者可产生持续性无应答(sustained unresponsiveness,SU).本文综述OIT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