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科培养中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双一流”战略和建设的前提。《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和环境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环境监测》本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双一流”战略背景对生态环境类人才培养的需要,《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从课程思政体系、培养方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学风建设、教学与科研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双一流;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国家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和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1-3]及《青海大学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将一流本科教育改革纳入了“双一流”建设中,以“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一流本科教育”为导向,在“双一流”战略思想指导下,生态环境类专业本科教育以打造高质量人才为宗旨,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学生生态环境综合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对国家有用的生态环境类高素质与应用型人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发展理念,确有必要开展《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
一、《环境监测》课程教学与“双一流”建设的关系
“一流大学”建设应以“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一流本科教育”为导向,深入课程体系改革和提升教师素质[3-4]。近些年,《环境监测》课程体系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课堂教学模式依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该课程知识点多,内容抽象、难懂,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而且教学过程持续时间长,学生的接受效果不好,学生上课不活跃,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高,束缚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无法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并未达到“双一流”建设对课程建设的要求,還存在以下问题:
1. 课程思政体系未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教师授课时,重心较多的放在专业知识的引导与讲授上,更多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课程思政的内容,未将课程思政体系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不能只把关于环境教学的专业内容展现给学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文明理念培养贯穿在课程教育的始终,渗透到课程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节课上,不断提高的课程思政的地位,并强调其重要性,促进其发挥作用。
2. 培养方案有待完善与提升
目前我校生态环境类专业采用的是2016版本科教学培养方案,该方案虽然培养目标较明确,对学生能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服务方向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但方案中学科的系统性及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不够具体,学生创新能力及生态文明理念的培养未凸显;还存在平台课的课程时数较多,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数偏少,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占比例不大,课程教学内容未体现环境发展科技等问题,培养方案质量有待提升。
3. 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有待加强
目前《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但由于该课程是一门理论、实践并重的应用学科,通过实践才能掌握、应用和提高。单纯的用语言文字的形式授课很难让学生将知识点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没法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知识,而且会导致学生忽略该课程的重要性,从而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效果不佳等现象。开展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开展以单纯教师讲授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研讨式、合作式、问题式、课题式等教学方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变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4. 实践教学改革有待提升
实践教学是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能够训练学生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高等教学体系中十分的重要。它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环境监测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实际,通过具体实践进一步加强课堂所学知识,深入掌握课堂教学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在2016版培养方案中,生态环境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比例偏低;所选实验教材中国家规划教材较少;实验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偏低,常规监测分析居多,复杂样品中微量污染物分析较少;未将环境样品的多样性和实验方法的互补性相结合;现有实习基地“资格认定”制度、实习基地管理制度及绩效评估制度等还不够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实用性、知识性和先进性还有待提升。
5. 学风建设质量有待提升
“环境监测”涉及到多学科综合知识,且某一种监测方法可能是多种学科的综合,完整的监测方案需要考虑物化、生化过程等多个方面,部分学生会有吃力、乏力、厌倦等情绪;部分课程内容较空洞、难懂,学生兴趣并不浓厚[2]。且部分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有偏差,对学习的认知度不够,没有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对自身也缺乏一定的学习规划,加之学习难度较大,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动力缺乏,影响了学习效果,从而导致其创新能力不足。学风建设质量有待提升[5]。
6. 教学与科研未紧密融合
教学与科研应该是相互促进的。缺乏科研的支撑,大学教学定会失去“源泉”;缺乏教学的辅助,科研也会显得动力不足[6]。教学中教师主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未将教师的科研项目有机融入;且教师的科研任务主要集中在硕士和博士生肩上,较少考虑本科生,造成了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的机会不多,不利于本科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双一流”背景下《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1. 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环境监测》课程教学中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环境监测》教育教学全过程,不能只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这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渗透到课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节课上,立足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牢固确立“学生第一”的课堂教学理念,摆正教师“服务主体、为学而教”的课堂教学地位,突出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
2. 修订与完善专业培养方案
领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建设内涵,领悟《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精神,学习和借鉴国内生态环境类一流学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认真完善2016版本科生态环境类培养方案。加大《环境监测》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时数,凸显出其在生态环境类专业的核心地位;加快《环境监测》课程实验的更新率,删减与其他课程有重叠内容的实验项目,增加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
3. 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根据《青海大学混合式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模块化的教学体系下,推动课程反转课堂及校园MOOC建设,降低课堂讲授的学时,引导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从以单纯教师讲授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研讨式、合作式、问题式、课题式等教学方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尝试课堂教学中的“小班授课”,开展由教师指定内容或学生自选内容,4-5名学生为一组,学生自作PPT并讲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4-5名學生为一组,开展生态调查与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方案的专题讨论并形成方案,增加教师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4. 强化实践教学
建立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新体系,以“应用”为目的制定课程实验大纲,将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提高到总实验的60%-70%,新增“青海大学校园不同类型土壤养分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饮料中咖啡因含量”等实验内容;紧密结合青藏高原地域特点、青海的资源与环境,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编写《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与污染处理综合性实验》实验讲义,在学生实验中广泛使用;开展《环境监测》实验课考试改革,实验成绩评定由口述、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报告三部分综合评定。建立实习基地“资格认定”制度、实习基地管理制度及绩效评估制度,规范实习基地。
5. 强化学风建设
加强学风建设,加大学生管理力度。加强平时考核力度,注重培养过程,提高学习实效。采取各班每周考严格学生课堂考勤,并做好学生学习预警工作。通过举办环境监测学习方法交流、环境监测实验趣味、环境监测技能大赛、英语四六级考试经验交流、考研经验交流及新老生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格执行《班级量化考核细则》,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每学期开学初做好各班级相关学生的预警教育工作,加强家校联系,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6. 将教师科研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开展本科生导师制,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基础,本科生从大一进入实验室跟随教师开展科研实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创新能力。教师的授课内容与科研密切结合,当介绍到湖泊、河流监测时,就以课题《三江源高寒湖泊氮磷营养盐时空变化特征研究》中湖泊、河流的监测讲解;讲解生物监测时,就以课题《三江源隆宝湖湿地生态脆弱性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中的生物为例,以课题《青大1号紫花苜蓿在环湖地区高寒气候条件下的生理适应机制研究》中植物为例;养殖水体监测紧密结合《西宁市主要养殖水体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等课题,真正将教师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
三、结语
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双一流”的基础与核心。《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系统学习并全面掌握其重要内容的意义重大,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双一流”战略背景下《环境监测》本科教学改革剖析,认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应从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专业培养方案的完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的加强、学风建设的强化、教师科研与教学融合等方面进行,以培养学生科学、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培养国家对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生态环保类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 (2015-11-0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l.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直属高校开展“十三五”基本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EB/ OL]. (2015-08-03).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08/t20150811_199390.html.
[3] 王铁成,屈广周,郭雪涛,等. “双一流”战略下《环境监测》本科教学改革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 (46): 131-135.
[4]鲁芳.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会计本科教育改革探索[J]. 财会月刊, 2017, (15): 91-94.
[5] 唐嘉陵,蒲云辉,王锡琴,等.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 2019, 46(13): 209-210.
[6] 胡瑞,李忠云. 我国园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对我国42所高校园艺本科专业的调查[J]. 中国农业教育, 2016, (04): 22-29.
作者简介:卢素锦(1969-),女,汉,河北任丘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与评价研究.
项目依托:青海大学“环境监测”一类精品课程建设;青海大学“三江源国家公园专门人才培养实验班”特色班建设。
关键词:双一流;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国家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和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1-3]及《青海大学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将一流本科教育改革纳入了“双一流”建设中,以“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一流本科教育”为导向,在“双一流”战略思想指导下,生态环境类专业本科教育以打造高质量人才为宗旨,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学生生态环境综合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对国家有用的生态环境类高素质与应用型人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发展理念,确有必要开展《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
一、《环境监测》课程教学与“双一流”建设的关系
“一流大学”建设应以“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一流本科教育”为导向,深入课程体系改革和提升教师素质[3-4]。近些年,《环境监测》课程体系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课堂教学模式依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该课程知识点多,内容抽象、难懂,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而且教学过程持续时间长,学生的接受效果不好,学生上课不活跃,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高,束缚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无法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并未达到“双一流”建设对课程建设的要求,還存在以下问题:
1. 课程思政体系未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教师授课时,重心较多的放在专业知识的引导与讲授上,更多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课程思政的内容,未将课程思政体系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不能只把关于环境教学的专业内容展现给学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文明理念培养贯穿在课程教育的始终,渗透到课程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节课上,不断提高的课程思政的地位,并强调其重要性,促进其发挥作用。
2. 培养方案有待完善与提升
目前我校生态环境类专业采用的是2016版本科教学培养方案,该方案虽然培养目标较明确,对学生能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服务方向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但方案中学科的系统性及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不够具体,学生创新能力及生态文明理念的培养未凸显;还存在平台课的课程时数较多,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数偏少,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占比例不大,课程教学内容未体现环境发展科技等问题,培养方案质量有待提升。
3. 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有待加强
目前《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但由于该课程是一门理论、实践并重的应用学科,通过实践才能掌握、应用和提高。单纯的用语言文字的形式授课很难让学生将知识点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没法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知识,而且会导致学生忽略该课程的重要性,从而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效果不佳等现象。开展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开展以单纯教师讲授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研讨式、合作式、问题式、课题式等教学方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变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4. 实践教学改革有待提升
实践教学是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能够训练学生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高等教学体系中十分的重要。它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环境监测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实际,通过具体实践进一步加强课堂所学知识,深入掌握课堂教学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在2016版培养方案中,生态环境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比例偏低;所选实验教材中国家规划教材较少;实验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偏低,常规监测分析居多,复杂样品中微量污染物分析较少;未将环境样品的多样性和实验方法的互补性相结合;现有实习基地“资格认定”制度、实习基地管理制度及绩效评估制度等还不够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实用性、知识性和先进性还有待提升。
5. 学风建设质量有待提升
“环境监测”涉及到多学科综合知识,且某一种监测方法可能是多种学科的综合,完整的监测方案需要考虑物化、生化过程等多个方面,部分学生会有吃力、乏力、厌倦等情绪;部分课程内容较空洞、难懂,学生兴趣并不浓厚[2]。且部分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有偏差,对学习的认知度不够,没有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对自身也缺乏一定的学习规划,加之学习难度较大,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动力缺乏,影响了学习效果,从而导致其创新能力不足。学风建设质量有待提升[5]。
6. 教学与科研未紧密融合
教学与科研应该是相互促进的。缺乏科研的支撑,大学教学定会失去“源泉”;缺乏教学的辅助,科研也会显得动力不足[6]。教学中教师主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未将教师的科研项目有机融入;且教师的科研任务主要集中在硕士和博士生肩上,较少考虑本科生,造成了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的机会不多,不利于本科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双一流”背景下《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1. 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环境监测》课程教学中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环境监测》教育教学全过程,不能只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这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渗透到课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节课上,立足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牢固确立“学生第一”的课堂教学理念,摆正教师“服务主体、为学而教”的课堂教学地位,突出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
2. 修订与完善专业培养方案
领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建设内涵,领悟《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精神,学习和借鉴国内生态环境类一流学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认真完善2016版本科生态环境类培养方案。加大《环境监测》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时数,凸显出其在生态环境类专业的核心地位;加快《环境监测》课程实验的更新率,删减与其他课程有重叠内容的实验项目,增加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
3. 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根据《青海大学混合式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模块化的教学体系下,推动课程反转课堂及校园MOOC建设,降低课堂讲授的学时,引导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从以单纯教师讲授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研讨式、合作式、问题式、课题式等教学方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尝试课堂教学中的“小班授课”,开展由教师指定内容或学生自选内容,4-5名学生为一组,学生自作PPT并讲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4-5名學生为一组,开展生态调查与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方案的专题讨论并形成方案,增加教师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4. 强化实践教学
建立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新体系,以“应用”为目的制定课程实验大纲,将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提高到总实验的60%-70%,新增“青海大学校园不同类型土壤养分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饮料中咖啡因含量”等实验内容;紧密结合青藏高原地域特点、青海的资源与环境,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编写《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与污染处理综合性实验》实验讲义,在学生实验中广泛使用;开展《环境监测》实验课考试改革,实验成绩评定由口述、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报告三部分综合评定。建立实习基地“资格认定”制度、实习基地管理制度及绩效评估制度,规范实习基地。
5. 强化学风建设
加强学风建设,加大学生管理力度。加强平时考核力度,注重培养过程,提高学习实效。采取各班每周考严格学生课堂考勤,并做好学生学习预警工作。通过举办环境监测学习方法交流、环境监测实验趣味、环境监测技能大赛、英语四六级考试经验交流、考研经验交流及新老生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格执行《班级量化考核细则》,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每学期开学初做好各班级相关学生的预警教育工作,加强家校联系,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6. 将教师科研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开展本科生导师制,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基础,本科生从大一进入实验室跟随教师开展科研实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创新能力。教师的授课内容与科研密切结合,当介绍到湖泊、河流监测时,就以课题《三江源高寒湖泊氮磷营养盐时空变化特征研究》中湖泊、河流的监测讲解;讲解生物监测时,就以课题《三江源隆宝湖湿地生态脆弱性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中的生物为例,以课题《青大1号紫花苜蓿在环湖地区高寒气候条件下的生理适应机制研究》中植物为例;养殖水体监测紧密结合《西宁市主要养殖水体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等课题,真正将教师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
三、结语
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双一流”的基础与核心。《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系统学习并全面掌握其重要内容的意义重大,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双一流”战略背景下《环境监测》本科教学改革剖析,认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应从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专业培养方案的完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的加强、学风建设的强化、教师科研与教学融合等方面进行,以培养学生科学、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培养国家对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生态环保类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 (2015-11-0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l.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直属高校开展“十三五”基本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EB/ OL]. (2015-08-03).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08/t20150811_199390.html.
[3] 王铁成,屈广周,郭雪涛,等. “双一流”战略下《环境监测》本科教学改革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 (46): 131-135.
[4]鲁芳.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会计本科教育改革探索[J]. 财会月刊, 2017, (15): 91-94.
[5] 唐嘉陵,蒲云辉,王锡琴,等.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 2019, 46(13): 209-210.
[6] 胡瑞,李忠云. 我国园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对我国42所高校园艺本科专业的调查[J]. 中国农业教育, 2016, (04): 22-29.
作者简介:卢素锦(1969-),女,汉,河北任丘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与评价研究.
项目依托:青海大学“环境监测”一类精品课程建设;青海大学“三江源国家公园专门人才培养实验班”特色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