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传播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baby54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华文明独具色彩,光辉灿烂,绵延数千载而不间断,依靠的正是中华民族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格外重视。传说在三皇五帝时代,就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大学”—“成均”,成为后世传颂不已的理想教育形式。夏、商、周三代,又有“庠”“序”“校”等教育机构,国家教育制度逐渐走向成熟。然而这一时期的教育体制属于“学在官府”性质,教育权、受教育权被统治阶级掌握,平民难有惠及。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在“士”阶层的推动下,学术开始向下层扩散,造就了“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黄金期,中华文明进入群星璀璨的“轴心时代”。
  尊师重教: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
  诸子百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人物当属孔子,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使得平民也有了受教育的权利,这在当时属于教育体制的一场革命。孔门教学以培养德行兼备的“君子”为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儒家精神的有力彰显。在儒家精神的塑造下,原本作为阶层身份的称谓—“士”,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涵,在后世逐渐成为读书人的代称。这些有理想、有担当的读书人继承了孔子开创的私人讲学传统,在一代代的讲学授受中完成了文化的延续、文明的传承。
  在汉代,儒家士人开始建立“精舍”“精庐”作为私人讲读之所,如东汉名士李充就曾“立精舍讲学”。由于汉代用来选官用人的察举、征辟制度逐渐为门阀士族掌控,寒门士人难以通过诵读经典施展抱负,这些零星设立的精舍因而未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之时,精舍成为佛家讲经、译经的场所,改变了精舍的原初之意,儒家文化一度面临传承断绝的危机。
  书院的形成与规范
  自隋朝创立科举制度以来,读书应举成为选官用人的主要依据。科举以其公平性及开放性的原则,使得“田舍郎”亦有机会成为“天子门生”,改变了门阀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成为实现阶层上下流动的重要途径。至宋代已有“科举社会”之称,“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即出自宋真宗赵恒之口。这时,读书的重要性空前提高,由此产生了对书籍以及教育事业广泛的社会需求,一种适应新时代变化的文化教育制度呼之欲出。
  此时,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文化教育体制的革新。借助“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与印刷术,纸本雕版印刷书籍以其低廉的成本与良好的阅读体验迅速取代简帛,广泛流通于社会,使得文化开始变得“廉价”而亲民。官府与私人大量存贮典籍已逐渐普遍,民间士人也有条件通过印刷书籍完成文化的生产与流通。因此在这一时期,围绕书籍的生产、流通和收藏的组织机构开始出现,“书院”一词逐渐成为指代这类机构约定俗成的称谓。
  关于中国书院的起源,历来有不同的看法。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书院起源于唐玄宗时朝廷设立的丽正、集贤书院。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丽正、集贤以前,民间已有零星的书院存在。书院源于私人治学的书斋与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应当有官府与民间两大源头。因此,从唐代诞生时起,书院就得到了官方与民间两种力量的支持,两者共同助推了书院这一新兴的文化教育组织在全国的普及。不过,书院之所以能够成为后世儒家精神的旗帜,应当归功于南宋理学家的努力。
  南宋是中国书院制度走向规范的时期,而朱熹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提出的书院理想以及实际兴复白鹿洞书院的举措,成为后世书院建设运动的取法对象。朱熹针对当时士人醉心于科举利禄之学的状况,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揭示》,宣扬新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古昔圣贤所教人之学,不外乎五教五伦,因此士人的为学目的和进学之法也应当据此而定。在朱熹看来,学的最终目标应落实到对人伦秩序的明晰与维持上,为此则必须格物穷理、笃行实践。具体而言,为学之方应分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大方面,缺一不可。随着程朱之学逐渐成为正统学说,以及宋理宗将《白鹿洞书院揭示》颁行天下的政治举措,朱熹宣扬的新教育理念得到认可与推广,其影响甚至超出了书院,成为官学、私学普遍的精神指导。
  传统中国教育、文化的新格局
  南宋以后,书院与儒家传统学术的发展、传播密不可分,成为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乾嘉汉学等学术发展与传承的重要场所。各个学派皆有标志性的书院作为其存续的见证,甚至成为学派的代称。如宋代湖湘学派以岳麓书院为基地,后世即以“岳麓诸儒”称之;明代以顾宪成、高攀龙为代表的东林学派,其得名来自于學派赖以讲学的东林书院;阳明学派则借助水西书院、天真精舍等大开讲会,传扬师说,使得明代书院取得“相望于远近”的历史成就;而清代乾嘉汉学的传播,离不开诂经精舍、学海堂、南菁书院等机构的倡导。如此种种,不胜枚举。书院与传统学术的一体化,于兹尽现。
  书院虽源出于中国,却又不仅限于中国。从明代开始,书院随着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逐渐在海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书院向海外移植的第一站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东国朝鲜。李朝世宗即位之初,大致相当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是朝鲜书院450余年历史的开端。当时,“东国朱子”李滉提出全面引进中国书院制度的建议。经过多年的发展,朝鲜书院已是“比邑相望”,助推了朝鲜儒学“黄金时代”的到来。
  除朝鲜外,日本到江户时代,也开始了中国书院文化的传播、接受史。其中,《白鹿洞书院揭示》随着朱子学东传日本而引起了各学派,如朱子学派、阳明学派、考证学派的重视,不少学者为之详作集注,以广流传。有研究者统计,日本围绕《白鹿洞书院揭示》而编纂著作至少50种。其他地区如欧洲、美洲,在清代以降也相继有了中国书院的身影。这些移植于海外的书院,与中国本土的传统书院血脉相承,传扬中国文化的功效保持不变,在异域风土的环境下又灵活变通其规制,从而成为连接中西文化的桥梁。
  作为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精神家园,书院历经唐、宋、元、明、清1300余年的发展,遍布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区,为传统教育、学术、文化等事业的发展,对民俗风情的培植,为伦常观念的养成等做出了巨大贡献。19世纪以来,随着中西文明之间交流、冲突程度的加深,书院在动荡的局势与多层次的文化教育需求下,追随时代的变趋,引进“新学”“西学”,调整、改革其教育理念与制度,开始了从古代走向近现代的转型历程。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朝廷改书院为学堂的诏令之下,各省、府、州县书院被改制为大、中、小三级学堂。民国以后,学堂又改制为学校,使得中国的教育制度经由书院而得以贯通今古,书院在后世的大学、中学、小学中得以永存。
  邓洪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
  赵伟,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数以万计的古塔遍布中华大地,它们默然耸立了几百年或上千年之久,为城市乡村记录历史,与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是古代中国建筑技艺和建筑美学的完美结合。  在中国古代,如果说宫殿彰显着帝王的权力美学,园林象征着士人的隐逸情怀,大宅代表着官商的富贵雅致,那么塔就是凝聚万众的文化图腾,既不属于任何人,也包容所有人。  今天的中华大地上,分布着数以万计的古塔。在1961年公布的180个第一批全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
期刊
徐显秀墓壁画是近年来在山西发现的一处保存完整的大型北朝墓葬壁画,展示出北齐时期壁画画面精美、画风独特的风貌,代表了北朝晚期较高的艺术成就,更是了解北齐贵族生活的重要图像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2002年,距今1400多年的北齐徐显秀墓发掘完毕。这座墓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郝庄乡王家峰村东的一大片梨园内,被当地人称作“王墓坡”,其所在地是北朝晋阳城官宦家族的主要墓葬区之一。  徐显秀墓主要
期刊
金色草原、层林尽染、万马奔腾、牛羊遍地……去哪里寻觅令人惊艳的秋日风景?或许答案就是乌兰布统。  乌兰布统是清代木兰围场的一部分,这里因为是康熙皇帝指挥清军大败噶尔丹的战场而著称,更以其迷人的草原风光,成為闻名遐迩的摄影和影视外景基地。  秋日的乌兰布统,层峦尽染,红叶满山,骏马在奔驰,牧民在歌唱……此时的草原宛如一杯醇厚的茶汤,我逐秋而行,去寻找那一片饱满浓郁的秋日风光。  秋色盛宴  秋日的乌
期刊
文徵明经历了很想做官的少年、被做官所累的中年、辞官回家做画家的晚年……最终他明白了,来世间这一趟,并不是为了做官。  玉兰花开  你闻过玉兰花开时的气息吗?那种馥郁好像有生命一样,会和你捉迷藏,你觉得它近在眼前,忽然它又远远地藏在身后,寻它向西,它偏又往东去了,弄得你迷离恍惚,不知所然。你只好说:好香!明代艺术家文徵明也说,这是“前身韩寿有余香”。  文徵明很爱玉兰,好像丘处机爱梨花一样,他们都把
期刊
在中国佛塔建筑中,可能存在这样一个规律:形制越是简单古朴的佛塔,其年代越是久远,其建筑风格越能体现『祖制』和『古例』,也越能成为中国佛塔建筑史中的代表。少林寺塔林就有几座这样的佛塔。  中国塔林之冠:少林寺塔林  自20世纪80年代电影《少林寺》公映以来,电影拍摄地河南郑州登封少林寺名扬四海,海内外来此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电影拍摄地的重要场景之一—少林寺塔林更是参观者众,成了“热门”中的“热门”、
期刊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欣赏京剧是民国时期受百姓欢迎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作为一个戏剧『小白』,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如何去剧场看戏?怎样成长为一个资深戏迷呢?带着『指南书』去看戏,是一个普通观众成长为资深戏迷的必由之路。  行旅必携的“城市指南”  清末以降,行旅频繁,不仅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出版为商旅服务的“城市指南”,一些偏僻的地方如贵阳、九江亦有《贵阳指南》《九江指南》这样的出版物。一个清
期刊
朱熹不仅是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还是一位成就卓著的书法家。他结合儒学理论,以独特的视角看待书法创作,同时以广博的学识和文人的书卷气涵养了其萧散简远、古淡平和的晋人风致,其追求高古的书法境界不仅为时人所重,也被后世推崇。  890年前,北斗七星君降世,人间多了一位圣人,也多了一位书法家。  890年后,我们遥望北斗七星,还能否忆起那位脸上有痣的老者?  天纵奇才 少有大志  朱熹
期刊
《中华瑰宝》旨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发掘文化精髓”,力图展现国之瑰宝,推介文化精英,成为一本集欣赏性、可读性和权威性为一体,全面反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杂志。  《中华瑰宝》现长期征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类等稿件,欢迎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投稿。  一、征稿内容  二、稿件要求  1.稿件必须为原创,内容信息准确无误,禁止一稿多投。  2.图片要求清晰、未经技术处理,分辨率至少为1600像素×1
期刊
她一次次地拓展着马尾绣的应用领域;她一件件地收集着水族的古老绣品;她一步步地带领着村里的绣娘实现脱贫致富……从一名普通的绣娘,到贵州水族马尾绣的领头人,宋水仙为国家的非遗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  宋水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族马尾绣)代表性传承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主席,第一个将马尾绣运用到服饰上,开启了马尾绣商业化的道路,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杰出手工
期刊
一千三百年间,书院作为重要的文化教育组织,承担着文化传承、学术创新、社会教化等作用。士人在书院的山水之间仰观天地,俯察时务,思辩儒学,论道争鸣,完成着自我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实现。如今,書院已远,回望来时,是在找寻书院存续千年的文脉精神,延续书院严谨而自由的学术活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