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韩城段北起禹门口,南到合阳界,东以黄河治导控制线的中心线为界与山西省相接,西界以黄河老崖为界。以黄河河床为主,由河流水面、河心洲、滩涂、泛洪及少量阶地组成。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10公里。总面积10662公顷,以黄河河床为主,由河流水面、河心洲、滩涂、泛洪平原及少量阶地组成,占全省黄河湿地总面积的18.5%,其中滩涂约15000亩,分布在龙门、昝村、新城、芝川、龙亭5镇(办)31个行政村,占湿地总面积的9.4%。2002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在韩城境内设立了龙门、芝川2个保护站。
韩城湿地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经调查发现,现有野生脊椎动物两栖爬行动物14种,哺乳动物22种,鱼类38种,鸟类119种,是内陆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是我国西部国际候鸟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属典型的河流湿地。国家1级保护动物黑鹳、白鹳、丹顶鹤、大鸨、白肩雕,国家2级保护动物灰褐、大天鹅、雀鹰等季节性栖息于此。保护区内的植物种类繁多,有287种,其中野生种216种,属20多个植物群落。保护区自然环境良好,湿地面积及结构稳定,大多处于原生湿地状态。区内沼泽星布、芦苇遍野,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
1、湿地现状
近年来,按照“全面保护、突出重点、合理规划、永续利用”的原则,在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湿地,取得了初步成效。
1.1编制了规划。配合上级部门编制了《陕西省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明确了湿地保护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使湿地自然保护区全面开展保护和管理,有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1.2设立了机构。韩城湿地的战线长、面积大,渭南编办于2007年已经核定了龙门和昝村2个湿地保护站的编制,按照上级要求,筹备建立了2个湿地管护站,完善了湿地保护管理制度,落实了管理人员,设立保护区界桩120个,初步展开了各项湿地保护工作。
1.3加大了宣传。通过设立大型宣传牌、利用宣传标语、宣传专栏宣传资料等,加大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意识。
1.4开展了湿地监测工作。建设了1座湿地保护监测站,进行定点、定时观察,摸清了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现状,为继续深入开展湿地保护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湿地保护区水质、生态系统、功能演变趋势等监测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
1.5开展了湿地执法专项活动。针对近年来违规垦荒、抽沙、挖塘等破坏湿地资源严重的实际情况,组织了湿地执法专项活动,对随意改变湿地用途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但是,此项工作量大面宽,仍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1.6是积极引导合理利用。围绕“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引导周围群众在保持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前提下,合理开展种植、养殖等生态农业项目,保护区内共栽植速生杨、发展养鱼场、种植莲藕等累计达16700亩,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保护区。但是,由于保护区内部分土地属群众责任田,因此,湿地保护与群众利益矛盾突出,湿地范围内的多数生产活动属群众自发行为,处于无序状态。湿地保护区部分区域因权属问题,管理体系不顺,责任不实,亦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
2、存在问题:
2.1社会各界湿地保护意识不强。在近年来的工作中,发现社会各界对湿地资源保护意识不强,特别是湿地周边企業和群众对湿地保护没有明确的认识,对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2侵占和破坏湿地资源的现象仍然存在。经调查,目前韩城市湿地范围内现有抽沙点6处,农家乐7家,常年向湿地排污的企业10余家,湿地周边群众私自在湿地内放牧、乱捕滥杀野生动物时有发生,对湿地的功能造成了严重破坏,影响了湿地的生态平衡。
2.3多头管理,责任不实。由于对于湿地没有制定统一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湿地按照土地权属,分属于水利、林业、农业、环保、旅游、黄委等多个部门,还有部分属于集体所有,花插分布,界线不清,加之多年来群众自发开展种植养殖,导致权属更加混乱,各自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不同程度进行开发利用,忽视了湿地的保护,直接影响了湿地功能的发挥。
2.4保护机构不健全。韩城湿地的战线长、面积大,目前仅有的两个保护站人员不到位、经费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影响了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保护对策
3.1进一步健全湿地保护和利用机构。一是成立湿地建设领导小组。由政府牵头,林业、水利、农业、土地、环保等各职能部门组成领导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湿地保护和建设工作。二是按照渭南编办核定编制,落实龙门、昝村2个湿地保护站人员编制,明确职能职责,完善各项责任制和考核标准,确保有一支专门的队伍开展湿地保护各项工作。
3.2制定切实可行的韩城湿地保护和利用方案。结合《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及保护区建设初步设计,突出生态旅游、生态观光农业和湿地基础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韩城市湿地保护和利用方案。
3.2.1建设生态旅游设施工程。依托龙门峡谷、梁代村古墓群、民居瑰宝党家村、司马迁祠等自然景观和人文化景观,在黄河湿地分南北各区,分别建设旅游休闲观光区,在各区点设置宣传牌、指示牌和警示标志,建设形式独特、体现湿地特色、配套设施齐全的旅游接待中心。修建生态厕所、配备生态垃圾箱等设施,配置旅游船只、休闲桌椅等公益设施。
3.2.2湿地保护与生态资源恢复工程。结合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在龙门、昝村、芝川等湿地,恢复草地3000亩,以芦苇为主,采用埋根(鞭),建设生态湿地。
3.2.3发展湿地生态观光农业。配备灌溉设备,发展种植、养殖等生态观光农业。继续加大植树绿化力度,以促进湿地生态功能恢复为目的,以杨、柳、紫穗槐等树种为主,完成10000亩湿地绿化工程。
3.2.4水禽、鸟类饲养救护中心建设工程。目前,黄河湿地内野生动物种类较多,建议在昝村保护站规划建设水禽、鸟类饲养救护中心,配置X光机、外科机械、治疗仪、诊断仪、心电图仪、环志研究设备、单筒望远镜、野生动物救护车、数码相机、GPS等设备,以更好的保护和救助野生动物。
3.3继续加强湿地保护宣传工作。按照总体规划和初步设计要求,增设界桩、宣传牌和各种湿地保护标志,明确湿地保护区范围。在各保护站建设宣传教育室,配备宣传教育设备,对当地群众和游人进行野生动物、湿地等相关法律法规及野生动物科学知识教育,提高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4全面加强湿地资源保护。严格审批程序,引导群众合理开发利用湿地,继续深入开展湿地保护专项执法活动,对违规占用、非法改变湿地用途行为,限期恢复湿地资源,维护湿地生态系统。
3.5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湿地保护专项资金,加大投入,确保全面加强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有效保护湿地资源。
韩城湿地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经调查发现,现有野生脊椎动物两栖爬行动物14种,哺乳动物22种,鱼类38种,鸟类119种,是内陆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是我国西部国际候鸟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属典型的河流湿地。国家1级保护动物黑鹳、白鹳、丹顶鹤、大鸨、白肩雕,国家2级保护动物灰褐、大天鹅、雀鹰等季节性栖息于此。保护区内的植物种类繁多,有287种,其中野生种216种,属20多个植物群落。保护区自然环境良好,湿地面积及结构稳定,大多处于原生湿地状态。区内沼泽星布、芦苇遍野,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
1、湿地现状
近年来,按照“全面保护、突出重点、合理规划、永续利用”的原则,在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湿地,取得了初步成效。
1.1编制了规划。配合上级部门编制了《陕西省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明确了湿地保护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使湿地自然保护区全面开展保护和管理,有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1.2设立了机构。韩城湿地的战线长、面积大,渭南编办于2007年已经核定了龙门和昝村2个湿地保护站的编制,按照上级要求,筹备建立了2个湿地管护站,完善了湿地保护管理制度,落实了管理人员,设立保护区界桩120个,初步展开了各项湿地保护工作。
1.3加大了宣传。通过设立大型宣传牌、利用宣传标语、宣传专栏宣传资料等,加大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意识。
1.4开展了湿地监测工作。建设了1座湿地保护监测站,进行定点、定时观察,摸清了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现状,为继续深入开展湿地保护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湿地保护区水质、生态系统、功能演变趋势等监测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
1.5开展了湿地执法专项活动。针对近年来违规垦荒、抽沙、挖塘等破坏湿地资源严重的实际情况,组织了湿地执法专项活动,对随意改变湿地用途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但是,此项工作量大面宽,仍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1.6是积极引导合理利用。围绕“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引导周围群众在保持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前提下,合理开展种植、养殖等生态农业项目,保护区内共栽植速生杨、发展养鱼场、种植莲藕等累计达16700亩,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保护区。但是,由于保护区内部分土地属群众责任田,因此,湿地保护与群众利益矛盾突出,湿地范围内的多数生产活动属群众自发行为,处于无序状态。湿地保护区部分区域因权属问题,管理体系不顺,责任不实,亦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
2、存在问题:
2.1社会各界湿地保护意识不强。在近年来的工作中,发现社会各界对湿地资源保护意识不强,特别是湿地周边企業和群众对湿地保护没有明确的认识,对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2侵占和破坏湿地资源的现象仍然存在。经调查,目前韩城市湿地范围内现有抽沙点6处,农家乐7家,常年向湿地排污的企业10余家,湿地周边群众私自在湿地内放牧、乱捕滥杀野生动物时有发生,对湿地的功能造成了严重破坏,影响了湿地的生态平衡。
2.3多头管理,责任不实。由于对于湿地没有制定统一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湿地按照土地权属,分属于水利、林业、农业、环保、旅游、黄委等多个部门,还有部分属于集体所有,花插分布,界线不清,加之多年来群众自发开展种植养殖,导致权属更加混乱,各自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不同程度进行开发利用,忽视了湿地的保护,直接影响了湿地功能的发挥。
2.4保护机构不健全。韩城湿地的战线长、面积大,目前仅有的两个保护站人员不到位、经费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影响了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保护对策
3.1进一步健全湿地保护和利用机构。一是成立湿地建设领导小组。由政府牵头,林业、水利、农业、土地、环保等各职能部门组成领导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湿地保护和建设工作。二是按照渭南编办核定编制,落实龙门、昝村2个湿地保护站人员编制,明确职能职责,完善各项责任制和考核标准,确保有一支专门的队伍开展湿地保护各项工作。
3.2制定切实可行的韩城湿地保护和利用方案。结合《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及保护区建设初步设计,突出生态旅游、生态观光农业和湿地基础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韩城市湿地保护和利用方案。
3.2.1建设生态旅游设施工程。依托龙门峡谷、梁代村古墓群、民居瑰宝党家村、司马迁祠等自然景观和人文化景观,在黄河湿地分南北各区,分别建设旅游休闲观光区,在各区点设置宣传牌、指示牌和警示标志,建设形式独特、体现湿地特色、配套设施齐全的旅游接待中心。修建生态厕所、配备生态垃圾箱等设施,配置旅游船只、休闲桌椅等公益设施。
3.2.2湿地保护与生态资源恢复工程。结合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在龙门、昝村、芝川等湿地,恢复草地3000亩,以芦苇为主,采用埋根(鞭),建设生态湿地。
3.2.3发展湿地生态观光农业。配备灌溉设备,发展种植、养殖等生态观光农业。继续加大植树绿化力度,以促进湿地生态功能恢复为目的,以杨、柳、紫穗槐等树种为主,完成10000亩湿地绿化工程。
3.2.4水禽、鸟类饲养救护中心建设工程。目前,黄河湿地内野生动物种类较多,建议在昝村保护站规划建设水禽、鸟类饲养救护中心,配置X光机、外科机械、治疗仪、诊断仪、心电图仪、环志研究设备、单筒望远镜、野生动物救护车、数码相机、GPS等设备,以更好的保护和救助野生动物。
3.3继续加强湿地保护宣传工作。按照总体规划和初步设计要求,增设界桩、宣传牌和各种湿地保护标志,明确湿地保护区范围。在各保护站建设宣传教育室,配备宣传教育设备,对当地群众和游人进行野生动物、湿地等相关法律法规及野生动物科学知识教育,提高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4全面加强湿地资源保护。严格审批程序,引导群众合理开发利用湿地,继续深入开展湿地保护专项执法活动,对违规占用、非法改变湿地用途行为,限期恢复湿地资源,维护湿地生态系统。
3.5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湿地保护专项资金,加大投入,确保全面加强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有效保护湿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