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今年开展了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工作,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初次涉及小班化教育,难度很大,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但我们也有一些优势:如班额小,只有26人,学校已创建成为扬州市“数字化校园”,学校的信息化设备比较齐全,生机比高。通过调研,我们最终决定用南京凤游寺小学的《小班化教学规程》来指导小班的教学工作。怎样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有幸参与到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中,就从信息技术教学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小班化教学给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在这些问题上作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一、考虑差异,科学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学中常用的学习形式。那么,如何进行科学分组呢?笔者尝试了以下方法。
1.按照学生素质分组
按照好中差进行分组。由于学生的性格、家庭背景以及自身的能力不同,在学习中表现也不相同,很多时候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很好地融入各种教学活动,还有部分学生由于胆怯、羞涩、不自信等原因而成为旁观者,不能有效地参与到活动中。所以,笔者将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内,使他们在日常的合作学习中相互模仿、相互提醒、相互激励。一般来说,每一组安排一位具有一定组织能力、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安排一位学习困难、需要别人帮助的学生。还要考虑把喜静和喜动的学生安排在一组。这样做,尤其可以使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
2.按照学习兴趣进行分组
按照学习兴趣分组,把知识、能力等程度不同,但兴趣相同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教学主题活动《制作电子小报》一课前,教师安排学生做课前准备(这也是《小班教学规程》的要求,即“预习导航”),下节课要求利用已学的WORD2003的知识并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小报。允许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分组,每组所需的题材和素材自定。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纷纷利用课余时间按照学习兴趣分好小组。上课时,教师一声令下,学生纷纷投入到本小组的制作之中,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交上令人满意的作品,不少作品主题突出,图文编排合理,色彩搭配较好,每幅作品都闪耀着集体的智慧。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潜能被激发出来,小组合作的优势充分彰显。
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自由组合分组的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往往会对长期固定的分组产生抵触情绪。小学生比较喜欢结交新朋友,在一个新的小组中能有较多的机会展示自己,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有效组织,合作学习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开展小班化教学,作为教师就会有很多需要准备的内容。如何进行有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
1.精心备课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是什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布置给学生的学习任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要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的价值,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整节课都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不多,大部分教学都是将整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整合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好一堂课中哪些环节的学习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大约是多少,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突出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本次合作的任务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不少学生会不听教师的讲解或要求,只顾着忙自己的事情。教师在布置任务时一定要通过软件控制学生的机器,或者通过大屏幕展示,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清教师的要求。笔者在每次安排任务后,要求一至两个学生站起来复述老师的要求,检验学生有没有正确理解老师的要求,同时也是让没有听清楚的学生再听一次。这样,绝大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之前都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这对小组合作学习很重要。
3.加强合作学习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是由于学生不会合作,尤其是刚开始进行小班化教学的时候,学生还没有形成合作的习惯,教师更要加强指导,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笔者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一是学会收集资料。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难度,有时候需要收集资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收集什么样的资料等等;二是学会分工。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长要确定每一位成员的分工。教师要指导小组长如何分工,或者告诉小组长这次学习任务要分成几块,小组长就知道怎样去安排组员了。例如:教学LOGO语言《画组合图形》时,在探究画汽车图形时,小组长安排组员分别设计画轮子、画车身、画车顶、画车灯的程序,最后小组长把组员的程序设计汇总调试,很快就把汽车图形画出来了。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创新,进一步丰富教材上的图形。在实施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下,加上合理的分工,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三是学会讨论。讨论是合作的基础,学会讨论问题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尤其要重点培养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在小组讨论中给学生制定一些规范,可以要求小组长把发言的机会先安排给成员,在成员发言后,小组长再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成员展开讨论,遇到有争执的问题,小组长可以举手求助于教师,教师到小组内进行指点。这样,学生就逐步学会如何参与讨论问题了,就能有效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当然,还要强调小组内的成员要学会倾听。
三、适时评价,积极反馈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小班化教学要求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之后的评价,以小组团队的成绩或表现作为评价标准。把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表扬的依据,逐步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局面,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变为集体合作达标。
小班化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能做到“面向每一个”。教师首先要做到对所任教班级学生的特点要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科学分组,因材施教;其次要求教师对教材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合理设计研究任务,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去。目前,笔者欣喜地看到参与实验后学生的变化,他们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健.规程引领下小班教学优化的教师行动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1,(11).
(编辑:郭桂真)
一、考虑差异,科学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学中常用的学习形式。那么,如何进行科学分组呢?笔者尝试了以下方法。
1.按照学生素质分组
按照好中差进行分组。由于学生的性格、家庭背景以及自身的能力不同,在学习中表现也不相同,很多时候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很好地融入各种教学活动,还有部分学生由于胆怯、羞涩、不自信等原因而成为旁观者,不能有效地参与到活动中。所以,笔者将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内,使他们在日常的合作学习中相互模仿、相互提醒、相互激励。一般来说,每一组安排一位具有一定组织能力、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安排一位学习困难、需要别人帮助的学生。还要考虑把喜静和喜动的学生安排在一组。这样做,尤其可以使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
2.按照学习兴趣进行分组
按照学习兴趣分组,把知识、能力等程度不同,但兴趣相同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教学主题活动《制作电子小报》一课前,教师安排学生做课前准备(这也是《小班教学规程》的要求,即“预习导航”),下节课要求利用已学的WORD2003的知识并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小报。允许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分组,每组所需的题材和素材自定。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纷纷利用课余时间按照学习兴趣分好小组。上课时,教师一声令下,学生纷纷投入到本小组的制作之中,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交上令人满意的作品,不少作品主题突出,图文编排合理,色彩搭配较好,每幅作品都闪耀着集体的智慧。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潜能被激发出来,小组合作的优势充分彰显。
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自由组合分组的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往往会对长期固定的分组产生抵触情绪。小学生比较喜欢结交新朋友,在一个新的小组中能有较多的机会展示自己,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有效组织,合作学习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开展小班化教学,作为教师就会有很多需要准备的内容。如何进行有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
1.精心备课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是什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布置给学生的学习任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要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的价值,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整节课都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不多,大部分教学都是将整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整合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好一堂课中哪些环节的学习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大约是多少,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突出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本次合作的任务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不少学生会不听教师的讲解或要求,只顾着忙自己的事情。教师在布置任务时一定要通过软件控制学生的机器,或者通过大屏幕展示,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清教师的要求。笔者在每次安排任务后,要求一至两个学生站起来复述老师的要求,检验学生有没有正确理解老师的要求,同时也是让没有听清楚的学生再听一次。这样,绝大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之前都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这对小组合作学习很重要。
3.加强合作学习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是由于学生不会合作,尤其是刚开始进行小班化教学的时候,学生还没有形成合作的习惯,教师更要加强指导,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笔者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一是学会收集资料。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难度,有时候需要收集资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收集什么样的资料等等;二是学会分工。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长要确定每一位成员的分工。教师要指导小组长如何分工,或者告诉小组长这次学习任务要分成几块,小组长就知道怎样去安排组员了。例如:教学LOGO语言《画组合图形》时,在探究画汽车图形时,小组长安排组员分别设计画轮子、画车身、画车顶、画车灯的程序,最后小组长把组员的程序设计汇总调试,很快就把汽车图形画出来了。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创新,进一步丰富教材上的图形。在实施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下,加上合理的分工,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三是学会讨论。讨论是合作的基础,学会讨论问题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尤其要重点培养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在小组讨论中给学生制定一些规范,可以要求小组长把发言的机会先安排给成员,在成员发言后,小组长再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成员展开讨论,遇到有争执的问题,小组长可以举手求助于教师,教师到小组内进行指点。这样,学生就逐步学会如何参与讨论问题了,就能有效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当然,还要强调小组内的成员要学会倾听。
三、适时评价,积极反馈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小班化教学要求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之后的评价,以小组团队的成绩或表现作为评价标准。把个体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表扬的依据,逐步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局面,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变为集体合作达标。
小班化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能做到“面向每一个”。教师首先要做到对所任教班级学生的特点要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科学分组,因材施教;其次要求教师对教材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合理设计研究任务,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去。目前,笔者欣喜地看到参与实验后学生的变化,他们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健.规程引领下小班教学优化的教师行动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1,(11).
(编辑:郭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