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当今医疗条件的全面提高,越来越高科技的医疗器械在给手术室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间接了增加了医护人员高科技职业危害风险。本文重点讨论了目前医疗环境下手术室护理人员普遍面临的职业危害和基础防护措施,旨在与广大一线护理人员进行有效业内交流。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职业危害;防护
众所周知,从事手术工作的护理人员因为职业的特殊性经常会接触到到各种锋利的手术刀具,器械、病人传播性疾病病原体的侵入,除此之外,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新的化学物及高科技技术有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新的职业危害,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使其成为职业损伤的高危科室。如何全方位地认清职业危害,做好防护准备,是所有手术室护理人员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综述
从职业危害的定义上来讲,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危害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分别是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生理性危害。其中物理性危害往往发生与偶然,但对工作人员的危害一般不是很大,但是是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化学性危害的主要特点是存在一定的潜伏期,不容易被发现;而生理性危害就相当于职业病,只能减弱,不能杜绝,下面就具体谈谈这三类危害的具体情形分析:
物理性伤害细致来看主要有锐器针刺伤害、噪音和触电伤害以及辐射危害。锐器伤、针刺伤是造成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其它科室护士比较手术室护士每天都要从事损伤性操作,接触到锐器的机会更多,直接暴露于传染源的几率更高,因此受感染的几率很高,我国是HBV、HCV感染高发区,0.004ml污染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I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率为0.3%,HC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机率为1.8%。噪音和触电伤害主要指手术室各种监护仪、电刀、吸引器、电钻、空调、推车声等噪音均可影响工作人员的内分泌、听觉系统的生理变化,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中工作可出现头痛、失眠、听力下降、血压升高等症状,手术室的电器非常多,引起触电的原因有操作不当,吸引器损坏漏电,电插座接触不良,线路老化,无安全用电知识等,有时能给医护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辐射伤害主要来源C型臂X光定位照片和心电监护仪,手术室护士常暴露于小剂量放射环境中,应警惕白细胞减少、不良生育等职业性损伤。小剂量暴露及长时间接触会因蓄积而致癌、致畸。
化学性伤害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室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尽管层流净化系统正常运作,但空气中仍弥漫着各种低浓度的挥发性物质如乙醇类、碘伏等,化学灭菌剂如甲醛、戊二醛、84消毒液等,吸入性麻醉剂如异氟醚、废气(CO2)和骨科手术中应用的骨水泥等,它們以气雾状或分子形式漂浮与空气中,引起皮肤黏膜,呼吸道及神经系统的损害。
生理性危害主要包括手术室超负荷工作强高及心理危害因素,比如洗手护士经常超时站立,不能按时进食,易产生下肢淤血、低血糖甚至造成下肢静脉曲张、胃溃疡。搬动各类器械包及搬运病人易产生腰腿痛、颈椎病和腰肌劳损等,心理危害主要是精神紧张,压力感所致,主要表现为疲劳,手术室工作繁忙、节奏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工作不定时,急症危重患者多,晚夜班勤,经常加班加点。护士,长期处于应急状态,如果长期下去,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则可产生焦虑、抑郁等紧张情绪或出现其他病理征象
二、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预防对策总结
对手术室职业危害的预防应该从导致职业危害发生的源头开始,也就是上文所总结的物理性伤害、化学性伤害和生理性伤害。
首先,在防止针头、刀片或锐利器械损伤上,护理人员在手术全程操作中,传递手术刀、穿刺针头等锐利器械应臵于弯盘内,不可直接传递,避免误伤任何一方。如在工作中不慎被刺伤,应立即挤出少量血液,用0.5%碘伏处理伤口,尽早检测抗体,并依据免疫状态及抗体水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接种疫苗等。另外,在手术前应认真查阅病人病历,对有特异性感染者应作特别记录,并做好提前预防。最后,提前做好自检,如工作人员有皮肤破损暂不参加特异性感染手术,尽量避免与病人皮肤、粘膜等损伤部位或体液直接接触。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和双层手套,术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用物。手术完毕分类处理有关防止交叉感染物品,针头、刀片放入回收盒内。一次性用物,用0.5%365液浸泡、毁形。丢弃物品装入黑袋送焚化炉焚烧,手术间进行终末消毒。这是有效避免物理性伤害的具有普适性的预防总结。
针对化学性危害,首先是要保证全方位的消毒,用甲醛消毒、灭菌时熏箱门一定要关好,以防泄漏。取放物品时先看准放臵位臵再操作,动作迅速、准确。为减少开启熏箱次,可由夜班护士根据当日上午手术次数集中开启夹取,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来降低空气中甲醛浓度。另外,接触2%戍二醛应戴口罩、手套,防止溅入眼内和腐蚀双手及减少吸入。消毒灭菌时,容器要加盖,尽量减少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缩小化学消毒剂的使用范围。加强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及储藏的管理,以安全、有效为原则。配臵抗肿瘤药,应戴好口罩、帽子、手套,开启安瓿时应防止划伤手;配制溶液时应防止药物溢出。操作完毕,术后及时洗手,治疗台用湿布擦拭。
生理性危害需要护理人员自己去调整时间和状态,坚持做好自我保健工作。工作中应重视姿式自我调节,尽量避免被动操作,可两腿交替支撑身体,以促进血液循环,适度放松减轻静脉淤血。平时加强锻炼,减少静脉曲张发生。传递器械用物时,颈部与身体同时转动。平时加强腰背肌及颈部运动,预防颈椎病及腰背积累性损伤。合理、安排巡回手术和上台次数;手术时间过长时,可由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调换位臵,以缓解疲劳与紧张心理,亦便于有规律进餐,但应做好台上物品交班。
三、结语
护理人员承担着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其工作价值无疑是巨大的,但在拯救病人于患难的同时也应多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这样才能以最好的状态给病人带来最大的康复希望。
参考文献:
[1]肖俊,谷秀红. 浅谈手术室的安全管理[A]. 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 2010.
[2]孙兰英,安珍玉. 手术室安全护理失误分析与防范管理措施[A]. 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 2010.
[3]刘爱珍. 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分析及预防[J]. 职业与健康. 2003(05).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职业危害;防护
众所周知,从事手术工作的护理人员因为职业的特殊性经常会接触到到各种锋利的手术刀具,器械、病人传播性疾病病原体的侵入,除此之外,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新的化学物及高科技技术有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新的职业危害,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使其成为职业损伤的高危科室。如何全方位地认清职业危害,做好防护准备,是所有手术室护理人员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综述
从职业危害的定义上来讲,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危害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分别是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生理性危害。其中物理性危害往往发生与偶然,但对工作人员的危害一般不是很大,但是是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化学性危害的主要特点是存在一定的潜伏期,不容易被发现;而生理性危害就相当于职业病,只能减弱,不能杜绝,下面就具体谈谈这三类危害的具体情形分析:
物理性伤害细致来看主要有锐器针刺伤害、噪音和触电伤害以及辐射危害。锐器伤、针刺伤是造成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其它科室护士比较手术室护士每天都要从事损伤性操作,接触到锐器的机会更多,直接暴露于传染源的几率更高,因此受感染的几率很高,我国是HBV、HCV感染高发区,0.004ml污染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I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率为0.3%,HC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机率为1.8%。噪音和触电伤害主要指手术室各种监护仪、电刀、吸引器、电钻、空调、推车声等噪音均可影响工作人员的内分泌、听觉系统的生理变化,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中工作可出现头痛、失眠、听力下降、血压升高等症状,手术室的电器非常多,引起触电的原因有操作不当,吸引器损坏漏电,电插座接触不良,线路老化,无安全用电知识等,有时能给医护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辐射伤害主要来源C型臂X光定位照片和心电监护仪,手术室护士常暴露于小剂量放射环境中,应警惕白细胞减少、不良生育等职业性损伤。小剂量暴露及长时间接触会因蓄积而致癌、致畸。
化学性伤害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室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尽管层流净化系统正常运作,但空气中仍弥漫着各种低浓度的挥发性物质如乙醇类、碘伏等,化学灭菌剂如甲醛、戊二醛、84消毒液等,吸入性麻醉剂如异氟醚、废气(CO2)和骨科手术中应用的骨水泥等,它們以气雾状或分子形式漂浮与空气中,引起皮肤黏膜,呼吸道及神经系统的损害。
生理性危害主要包括手术室超负荷工作强高及心理危害因素,比如洗手护士经常超时站立,不能按时进食,易产生下肢淤血、低血糖甚至造成下肢静脉曲张、胃溃疡。搬动各类器械包及搬运病人易产生腰腿痛、颈椎病和腰肌劳损等,心理危害主要是精神紧张,压力感所致,主要表现为疲劳,手术室工作繁忙、节奏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工作不定时,急症危重患者多,晚夜班勤,经常加班加点。护士,长期处于应急状态,如果长期下去,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则可产生焦虑、抑郁等紧张情绪或出现其他病理征象
二、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预防对策总结
对手术室职业危害的预防应该从导致职业危害发生的源头开始,也就是上文所总结的物理性伤害、化学性伤害和生理性伤害。
首先,在防止针头、刀片或锐利器械损伤上,护理人员在手术全程操作中,传递手术刀、穿刺针头等锐利器械应臵于弯盘内,不可直接传递,避免误伤任何一方。如在工作中不慎被刺伤,应立即挤出少量血液,用0.5%碘伏处理伤口,尽早检测抗体,并依据免疫状态及抗体水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接种疫苗等。另外,在手术前应认真查阅病人病历,对有特异性感染者应作特别记录,并做好提前预防。最后,提前做好自检,如工作人员有皮肤破损暂不参加特异性感染手术,尽量避免与病人皮肤、粘膜等损伤部位或体液直接接触。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和双层手套,术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用物。手术完毕分类处理有关防止交叉感染物品,针头、刀片放入回收盒内。一次性用物,用0.5%365液浸泡、毁形。丢弃物品装入黑袋送焚化炉焚烧,手术间进行终末消毒。这是有效避免物理性伤害的具有普适性的预防总结。
针对化学性危害,首先是要保证全方位的消毒,用甲醛消毒、灭菌时熏箱门一定要关好,以防泄漏。取放物品时先看准放臵位臵再操作,动作迅速、准确。为减少开启熏箱次,可由夜班护士根据当日上午手术次数集中开启夹取,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来降低空气中甲醛浓度。另外,接触2%戍二醛应戴口罩、手套,防止溅入眼内和腐蚀双手及减少吸入。消毒灭菌时,容器要加盖,尽量减少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缩小化学消毒剂的使用范围。加强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及储藏的管理,以安全、有效为原则。配臵抗肿瘤药,应戴好口罩、帽子、手套,开启安瓿时应防止划伤手;配制溶液时应防止药物溢出。操作完毕,术后及时洗手,治疗台用湿布擦拭。
生理性危害需要护理人员自己去调整时间和状态,坚持做好自我保健工作。工作中应重视姿式自我调节,尽量避免被动操作,可两腿交替支撑身体,以促进血液循环,适度放松减轻静脉淤血。平时加强锻炼,减少静脉曲张发生。传递器械用物时,颈部与身体同时转动。平时加强腰背肌及颈部运动,预防颈椎病及腰背积累性损伤。合理、安排巡回手术和上台次数;手术时间过长时,可由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调换位臵,以缓解疲劳与紧张心理,亦便于有规律进餐,但应做好台上物品交班。
三、结语
护理人员承担着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其工作价值无疑是巨大的,但在拯救病人于患难的同时也应多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这样才能以最好的状态给病人带来最大的康复希望。
参考文献:
[1]肖俊,谷秀红. 浅谈手术室的安全管理[A]. 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 2010.
[2]孙兰英,安珍玉. 手术室安全护理失误分析与防范管理措施[A]. 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 2010.
[3]刘爱珍. 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分析及预防[J]. 职业与健康. 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