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组织中ACSL4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来源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553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4(ACSL4)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ACSL4在胃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mRNA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间的关系。回顾性分析6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ACSL4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ACSL4的mRNA在胃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并与患者无病生存率显著相关。免疫组化结果表明,ACSL4主要为胞浆定位且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低表达或无表达。ACSL4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和pTNM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级无关(均P>0.05)。

结论

胃癌组织中ACSL4的表达量异常增加,且与肿瘤大小、pTNM分期有关。本研究结果提示ACSL4的表达量与患者的预后相关。

其他文献
临床上,尿常规检查项目包括尿蛋白、尿酸碱度、尿胆红素等10多项。通常采用干化学方法进行分析,即将尿液浸润多联试剂带后,每联均会发生颜色改变,颜色深浅与该联测定的成分浓度有关,颜色越深,测定的成分浓度越大,反之亦然。介绍了目前临床尿液干化学分析中采用的4种颜色识别技术,分别是基于积分球光电转换的分析技术、基于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的分析技术、基于颜色传感器的分析技术和基于颜色传感器加光纤束的分析技术
目的评价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肩周炎患者15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治疗组(75例);实际完成治疗的患者120例,其中治疗组67例,对照组53例。治疗组采用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联合肩关节松动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肩关节松动治疗,共治疗2周,每周5次,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每次10 min,关节松动治疗
随着学术交流的国际化,高等院校间公派研究生和访问学者也越来越普遍。详细介绍了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生物医学工程系和放射系的光学成像实验室,同时对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研究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前者的课程设置更加偏向基础理论,培养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而后者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培养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联合人尿液干细胞(hUSCs)移植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5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105只SD大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将建模成功的100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黄芪多糖治疗组、hUSCs治疗组和黄芪多糖+hUSCs联合治疗组,每组25只。治疗后2周,检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BG)浓度、胰岛素和C肽质量浓度及体质量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PKH-26标记hUS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遗传突变和表观遗传变异逐渐累积的结果,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大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出现症状时已发展至中晚期,接受手术治疗和化疗后的效果往往不理想。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的出现,结直肠癌的个体化治疗逐渐成为趋势。随着人们对结直肠癌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关于结直肠癌的分子标志物不断被发现,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影响也逐渐受到重视。将分子标志物应用于结直肠癌的筛查有助于疾病的
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化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 165)在烟雾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新西兰大耳白兔,采用耳静脉注射马血清的方法建立烟雾病动物模型,并通过包装慢病毒的方法原位过表达VEGF165,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耳白兔脑组织中VEGF165、EZH2和H3K27me3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目的探究矽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基础治疗联合家庭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的效果。方法入组85例矽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无创通气治疗组(A组)和基础治疗组(B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类指标,包括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6MWD)、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记录随访1年中两组患者住院频次、住院天数、年死亡率等。结果随访1年结束后,A
目的研究参红通络颗脉粒对兔动粥样硬化模型的血脂、炎性相关因子、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探究参红通络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组、阿司匹林组、辛伐他汀组、参红通络颗粒预防组、参红通络颗粒治疗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免疫刺激法进行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制备,空白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参红通络颗粒预防组于造模开始即给予药物干预,
目的分析一种应用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的龋齿病光疗装置在不同照射时长和功率下对不同位点、不同形态牙齿髓腔温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完好的离体牙50颗,随机分为中切牙组、右上第一前磨牙组、右上第二磨牙组、左上第一前磨牙组、左上第二磨牙组。每个实验组根据激光功率1.5、1.6、1.7、1.8、1.9和2.0 W,以及照射时长30、60、90 s进行照射,用热电偶测温仪记录髓腔温升。结果激光照射后
目的比较拜欧金、骨立方和Bio-Oss 3种骨移植材料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治疗牙周骨下袋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8例具有骨下袋缺损的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拜欧金组、骨立方组和Bio-Oss组。所有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后行牙周植骨术联合GTR手术。于术前、拆线(术后2周)、术后6个月时采集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退缩(GR)和剩余牙槽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