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舒鸣,侗族,1984年出生于湖南靖州,现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导师郑晓华教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共党员。
草书和篆刻曾多次入选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论文见诸《书法》《中国书法》、《红楼梦学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等,《人民艺术家》曾作推介。
获奖参展:作品《鱼》获湖南省少数民族书画展金奖(1990);获西泠印社“百年西泠
中国梦”海选比赛华南赛区优秀奖(2008);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书法代表团赴美交流展(2012);获书法报30年“巴山夜雨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篆刻组优秀奖(2014)、获山西省第二届“晋阳杯”篆刻展二等奖(2014)、《中国书法》全国大学生书法展获奖(2014);11月论文《复苏、求变和趋同——统计学视野下的当代篆刻取法嬗变(1980—2010)》获西泠印社当代印学研讨会二等奖(2015)、論文《黄士陵岭南郊游新考》入选岭南印学研讨会(2015)。
人可以无限自由地设想自己的未来,毫无疑问,书法家在自身定位问题上享有绝对的自由,然而往往因为难于抉择而陷入深深的焦虑。面对浩繁的书法传统体系和自身塑造的种种可能,舒鸣以一叶《韭花帖》便将这些“焦虑”屏蔽于心外。
赵孟烦曾发感慨:“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诚然,玩味古人,专心而学是进入书法的不二法门。真正以极大的勇气投入到某一经典的深处:分析、感受每一个极细微的局部;加以精确的再现性临写、各种形式的发挥以及对日常性书写的关注,逐渐形成独特的书写方式,得古之未有,才可谓学而名世。道家修炼讲究“存一守神”,“静身定心”,舒鸣抱守其一,朝夕谛玩《韭花帖》,日久而精深有得。且不论天机,仅赖日复一日的训练,也可让经典元素在腕底挥洒流淌。贡布里希认为“艺术必须在程式的上下文中才能发展起来。人们必须创造、发展并逐渐改进这些程式,使它们达到令人赞叹的绝妙程度。”程式在发展中形成,然其藩篱又在自然演进中被突破并形成新的“程式”。如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一件经典作品,寻找发展、改进的契机,确非易事,但也绝不会劳而无功。舒鸣面对的难题不特属于个体,而是整个书法创作领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放眼当下,他的“专一”更加难能可贵。
他的专一不独在临池,实际上已成习惯,一个问题常常连续几年都在思考。我们几次在深夜里鬯谈,曾讨论线条中“韵”的问题,坦率而言,我也困惑于此。在他不紧不慢的谈话间,我突然对这苦寻无着的问题稍有感悟。古人尝以“筋骨血肉”与书法点画相对应。如张怀瓘用“筋骨立形,神情润色”来解说点画中“形”与“神”的分工,启发我们将目光停留在极细微的地方:书写时,一个极小的动作或细微的力度调整都可能带来非同寻常的线质变化与审美反应。然而简单匆促的书写往往掩盖了短暂而隐秘的瞬间留驻。锋杪毫端的使转频动,犹如美人回眸,使人注目移时,便觉倾倒。优秀的书写中引人入胜而无法言表的那种“感觉”,使其与一般的书写拉开距离,也许正是“韵”之所致。细读舒鸣近作,可以明显看到线条内部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他始终关照这些问题,并在实践中反复锤炼。
初识舒鸣,只知是篆刻高手,竟不知他一直用力临池。我虽固陋,不懂篆刻,但其平和温婉、古意盎然的印风却让我时时兴感。他每洽一印辄费数日,细心思索而后刊石,锥刀之下也不使线条有笔无“韵”。曾在潘家园以刻印为生的舒鸣,又重回学校功读硕、博士学位,这在很多人眼里近乎传奇。然而在一位有志者心中,这种“周折”不过是独特的人生体验,未来精彩不断。
草书和篆刻曾多次入选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论文见诸《书法》《中国书法》、《红楼梦学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等,《人民艺术家》曾作推介。
获奖参展:作品《鱼》获湖南省少数民族书画展金奖(1990);获西泠印社“百年西泠
中国梦”海选比赛华南赛区优秀奖(2008);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书法代表团赴美交流展(2012);获书法报30年“巴山夜雨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篆刻组优秀奖(2014)、获山西省第二届“晋阳杯”篆刻展二等奖(2014)、《中国书法》全国大学生书法展获奖(2014);11月论文《复苏、求变和趋同——统计学视野下的当代篆刻取法嬗变(1980—2010)》获西泠印社当代印学研讨会二等奖(2015)、論文《黄士陵岭南郊游新考》入选岭南印学研讨会(2015)。
人可以无限自由地设想自己的未来,毫无疑问,书法家在自身定位问题上享有绝对的自由,然而往往因为难于抉择而陷入深深的焦虑。面对浩繁的书法传统体系和自身塑造的种种可能,舒鸣以一叶《韭花帖》便将这些“焦虑”屏蔽于心外。
赵孟烦曾发感慨:“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诚然,玩味古人,专心而学是进入书法的不二法门。真正以极大的勇气投入到某一经典的深处:分析、感受每一个极细微的局部;加以精确的再现性临写、各种形式的发挥以及对日常性书写的关注,逐渐形成独特的书写方式,得古之未有,才可谓学而名世。道家修炼讲究“存一守神”,“静身定心”,舒鸣抱守其一,朝夕谛玩《韭花帖》,日久而精深有得。且不论天机,仅赖日复一日的训练,也可让经典元素在腕底挥洒流淌。贡布里希认为“艺术必须在程式的上下文中才能发展起来。人们必须创造、发展并逐渐改进这些程式,使它们达到令人赞叹的绝妙程度。”程式在发展中形成,然其藩篱又在自然演进中被突破并形成新的“程式”。如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一件经典作品,寻找发展、改进的契机,确非易事,但也绝不会劳而无功。舒鸣面对的难题不特属于个体,而是整个书法创作领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放眼当下,他的“专一”更加难能可贵。
他的专一不独在临池,实际上已成习惯,一个问题常常连续几年都在思考。我们几次在深夜里鬯谈,曾讨论线条中“韵”的问题,坦率而言,我也困惑于此。在他不紧不慢的谈话间,我突然对这苦寻无着的问题稍有感悟。古人尝以“筋骨血肉”与书法点画相对应。如张怀瓘用“筋骨立形,神情润色”来解说点画中“形”与“神”的分工,启发我们将目光停留在极细微的地方:书写时,一个极小的动作或细微的力度调整都可能带来非同寻常的线质变化与审美反应。然而简单匆促的书写往往掩盖了短暂而隐秘的瞬间留驻。锋杪毫端的使转频动,犹如美人回眸,使人注目移时,便觉倾倒。优秀的书写中引人入胜而无法言表的那种“感觉”,使其与一般的书写拉开距离,也许正是“韵”之所致。细读舒鸣近作,可以明显看到线条内部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他始终关照这些问题,并在实践中反复锤炼。
初识舒鸣,只知是篆刻高手,竟不知他一直用力临池。我虽固陋,不懂篆刻,但其平和温婉、古意盎然的印风却让我时时兴感。他每洽一印辄费数日,细心思索而后刊石,锥刀之下也不使线条有笔无“韵”。曾在潘家园以刻印为生的舒鸣,又重回学校功读硕、博士学位,这在很多人眼里近乎传奇。然而在一位有志者心中,这种“周折”不过是独特的人生体验,未来精彩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