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观念的革新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h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也在向纵深发展,尤其是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才能使青少年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这些根本的问题上,已不再是处于争论和探讨阶段,而是付诸于行动之中。为了使音乐教育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使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深入,首先要认清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观念如何革新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之需要。
  什么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往往有不少人一提到这样的问题,就想到在所有中小学开设音乐课,普及识谱、视唱或乐器演奏、歌咏活动等等。于是,怎么学五线谱、唱视唱书和学钢琴、电子琴、小提琴、吉他等乐器,均成为最迫切的需要。于是,这些知识的灌输、这些技能的传授,成为主要的学习内容。这些想法和做法可能并不错,但是如果仍停留在我国所谓的“传统”老框框内去这样想、这样做,而不从音乐教育观念的根本革新入手和出发,不以新的教育思想、内容和方式取代旧的一套,这样的结果恐怕对改革和提高整个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并不会有多大实际成效。中小学音乐教育首先要培养中小学生对音乐的喜爱,能使他们从音乐中得到真正的乐趣,能使他们识别各种音乐,接受并创造音乐的文明,能从对音乐乐趣的体验中、对音乐文明的享受中,得到性情的陶冶、精神的冶炼,培养自己性格的温和与坚毅以及和他人相处的和谐与融洽。这样才可能达到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
  音乐教育是一门课程,是一种知识和技能,但这只是其存在的形式;音乐教育有助于开发智力和促进智力的发展,但这只是其自然的结果。如果不从本质入手,不从本性出发,实际上会和音乐教育学的根本原理背道而驰。试看当今有多少孩子和学生:被家长和教师逼着学某种乐器,完全不顾年龄、生理、心理条件和特点,不顾学习者自己的兴趣,不按艺术的自身规律,而被迫致力于技能的操练,力求达到技能的掌握,从而逐渐丧失了对音乐原有的乐趣和敏感;被家长逼着一次次地艰难地去考级、进级,以此作为向他人炫耀的资本,使孩子既无兴趣又丧失正确目标,被家长和教师逼着独自一个人埋头勤奋苦练,以独奏独唱为几乎唯一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从而使音乐丧失了作为一种人际精神交流和协作载体的优越功能;以照本宣科、按谱寻音为唯一的操练方式,从而使学习者日益向着呆板僵化的方向演变;被家长和教师强制着去从理性上去学习,目的是想籍此达到智力的开发和促进,从而把学习音乐当作只是一种手段,把音乐本身也只当作是一种工具。因此,评定教师和学生的成绩,便会首先看学生们能唱出怎样难的音程、几个升降号的音、能打出怎样难的节奏等等,而无视音乐作为一门感性艺术真正的美感和魅力以及人的审美能力;只顾音高的唱准,而缺乏对音乐“灵魂”——音色、力度、表情的敏感和体现,并缺乏音乐节奏逻辑感、整体感的根本培养。把音乐当做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学生当作杂技演员似的训练,这样可能在表面上、在一段时间内看起来有一些成绩,但事实上却有可能因此使孩子和学生对音乐生来具有的敏感和乐趣削弱,甚至磨灭。这样的音乐学习和教育,实际上根本违背了音乐作为人类艺术的本性,与音乐人类学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
  目前还有一种情况值得研究,那就是:评价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探讨音乐教学的改革,以精心设计并长久排练的“一堂课”为主要依据和形式。这种做法会使音乐艺术和音乐教育的真谛沦为一种定型化的、机械化的“表演”,音乐艺术和音乐教育的生命——生动的即兴性、灵活性、创造性的因素被根本排除了,而剩下来的仅是一些人工美化的、僵化了的躯壳。这也是由于音乐教育和音乐教育观念违背了艺术和人类最高的审美价值和准则——自然所致。
  不同的音乐教育观念,必然会导致人们去进行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音乐教育,导致音乐教育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只停留在教学法、教材等方面来研讨音乐教育的改革,恐怕会舍本求末。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人类学、音乐价值观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学习,将会有助于音乐教学观念的根本革新,会有助于音乐教育向科学化、现代化、艺术化、人性化的方向迈进。音乐教育作为贯彻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直观地反映出一个音乐教师和一所学校对待素质教育的态度,因此及时调整教育观念,把握好教育方向,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将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已不仅处于百废待举的状态,而且有即将蒸蒸日上的大好势头。让我们以观念革新和事业改革的实际行动,来迎接它更快更好地到来吧。
其他文献
“追及”、“相碰”是运动学中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物体的运动时经常涉及的两类问题,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两者的基本特征相同,都是在运动过程中两个物体处在同一位置。处理方法也大同小异。    一、“追及”、“相碰”的特征    1、“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初速度为零的加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乙时,一定能够
期刊
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提高整个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有自主学习、讲授、交流与讨论、实践探究、课外调查、网上搜查、时政讲坛等方式方法。无论哪一种方式,都不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和对科学方法的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究、各抒己见、归纳总结等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期刊
学生是一切教育的主体,要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要有求知的强烈愿望和激情,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历史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要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在众多的主观因素中,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激情的唯一桥梁。鉴于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用什么科学的学习方法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激情呢?
期刊
国家性质即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就是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其中,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要正确、全面地把握国家性质,必须明确认清以下几种关系:    一、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一方面,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需要服务的,而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只能而且应该是民主共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培养创新精神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各国竞争已转移到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能否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及转化速度的快慢与人才实践能力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实践能力越强,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可能性就越大,速度就会越快。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期刊
体育游戏一直是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合理利用体育游戏各种娱乐的方法和手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与深入,体育游戏更应该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在课堂教学中,不少体育教师却不能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去和学生一起做一下。他们只是向学生简单介绍优秀的方法和规则,之后便站在一边不问不管。  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曾有过
期刊
每到学期快结束,老师们都面临着如何上好复习课这一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多年的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只有找出初二思想政治课复习总结的纲和线,学生复习时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般要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几个阶段。这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
期刊
所谓艺术教育,是指绘画、雕塑、音乐、戏剧、舞蹈、文学等艺术领域中的专门教育,普通中小学艺术教育,主要通过美术、音乐、语文等学科的教学和有关课外活动进行。但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出台,已将“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转轨,使学校艺术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素质教育的基本模式,同时《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也给素质教育的实施
期刊
中学教育阶段是人在求知过程中从基础认知能力培养转向更高级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情感发展培养的关键时期,是人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也就是人生最美好的青少年时期。就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现实而言,这一时期给学校、家长、学生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是一个极为敏感的时期。学校求升学率,家长盼子成龙,学生渴望成长,恰恰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学美术教育极易走两个极端。美术教育不可避免地成了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期刊
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的主体,它顺应时代潮流,是国富民强之根本,已成为当前教师的重要任务。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因此,要实现素质教育,则必须在学科中实施优化教学法。本人浅谈一些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兴趣占影响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