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信息技术渗透在了各个领域,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语文老师采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很多语文课程和信息技术整合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语文和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整合;问题;解决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确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比如,它让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让教学空间变得更加广阔,让教学氛围变得更加热烈,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但是,也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正确全面地认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优劣,没有最大化地发挥出它的优点,只是一味地追求这种上课模式,给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时,务必要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完美整合[1]。
一、应用信息技术,融入生活情境
人教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教材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教科组织精心挑选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经过精心地构思和巧妙地布局,表现了作者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地抒发。所以,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不但要学习文章中字词句子,还应该去体会作者创设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传统的教学模式受时间、地点和方式的限制,只能依靠单一的阅读和语言进行描述。要想使学生能够深刻的领会到这些语句蕴含的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就必须要使学生置身于文章中的情境。语文新课标中要求:“教学活动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规律和学习语文的规律,选择对应的教学策略,教学中要最大化的利用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丰富直观的方法,创造真实形象的教学情境。”如今,信息技术能够不受地点、时间的影响,可以结合多种教学资源,给学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了文字背后的意义,不仅学习到了知識,还提高了学习技能、激发了情感,实现了新课改提倡的三维教学要求,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
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陶罐和铁罐》的时候,在让学生读过这篇课文后,我没有急着开始讲解,而是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大家分角色带有感情地去朗读。通过学生们的朗读,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为什么铁罐看不起陶罐?”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回答,我设置了两个问题:“同学们认为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通提出这两个问题后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悟去分角色表演,在表演中通过模仿铁罐和陶罐不同的神态和语态,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了这篇课文。在课堂的最后还可以就“你如何去看待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展开一个小小讨论会,这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另一方面得出结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这节课的效果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应用信息技术,明确教学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是否认真备课是这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将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合,将抽象难懂的内容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了内容。对此,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导入方式,以此让学生更清晰的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重难点。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导入、情景导入、视频导入等等。不管怎样,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吃透”教材,改变以往单纯应对考试的弊端,静心去走进教材,走进学生,对语文课堂进行创新性教学的同时,不偏离教学目标。
三、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思维能力
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相关内容的思维导图,根据思维导图的发散性,由一个点或关键词语为中心发散,形成知识网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技能,还可以促进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比如,在学习课文《童年的水墨画》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将课文中的字词和好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绘制出来,然后根据教师的预习要求(概括文章的主旨)绘制自己的理解,还可以将自己感兴趣和不懂的问题都绘制在思维导图上。然后,在上课的过程中,对思维导图进行修改和补充,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此外,还可以将这一篇内容和同单元的其他课文联系在一起,结合这一单元的主题,在所预习的课文中去归纳文中的童年趣事,和本单元其他课文中的童年往事进行比较,更好地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四、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家校合作
在传统的教学和理念中,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和联系也比较少。一方面沟通不方便,一方面教师缺乏意识。但是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等工具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除此之外,还可以更多的帮助到小学语文的学习,比如每到寒暑假教师可以在微信群里向家长推荐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的课外书籍,引导家长监督辅助孩子进行阅读学习;学生有难以解答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去求助老师。这样学生不会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对于语文的学习也有积极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将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实现了高效地信息课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高效地把传统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紧紧抓住语文的学习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让语文课堂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杨信芬.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中的路径探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24):126-128.
[2]姚雯.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新课程,2020(47): 125.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整合;问题;解决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确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比如,它让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让教学空间变得更加广阔,让教学氛围变得更加热烈,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但是,也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正确全面地认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优劣,没有最大化地发挥出它的优点,只是一味地追求这种上课模式,给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时,务必要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完美整合[1]。
一、应用信息技术,融入生活情境
人教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教材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教科组织精心挑选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经过精心地构思和巧妙地布局,表现了作者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地抒发。所以,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不但要学习文章中字词句子,还应该去体会作者创设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传统的教学模式受时间、地点和方式的限制,只能依靠单一的阅读和语言进行描述。要想使学生能够深刻的领会到这些语句蕴含的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就必须要使学生置身于文章中的情境。语文新课标中要求:“教学活动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规律和学习语文的规律,选择对应的教学策略,教学中要最大化的利用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丰富直观的方法,创造真实形象的教学情境。”如今,信息技术能够不受地点、时间的影响,可以结合多种教学资源,给学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了文字背后的意义,不仅学习到了知識,还提高了学习技能、激发了情感,实现了新课改提倡的三维教学要求,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
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陶罐和铁罐》的时候,在让学生读过这篇课文后,我没有急着开始讲解,而是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大家分角色带有感情地去朗读。通过学生们的朗读,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为什么铁罐看不起陶罐?”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回答,我设置了两个问题:“同学们认为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通提出这两个问题后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悟去分角色表演,在表演中通过模仿铁罐和陶罐不同的神态和语态,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了这篇课文。在课堂的最后还可以就“你如何去看待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展开一个小小讨论会,这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另一方面得出结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这节课的效果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应用信息技术,明确教学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是否认真备课是这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将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合,将抽象难懂的内容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了内容。对此,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导入方式,以此让学生更清晰的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重难点。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导入、情景导入、视频导入等等。不管怎样,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吃透”教材,改变以往单纯应对考试的弊端,静心去走进教材,走进学生,对语文课堂进行创新性教学的同时,不偏离教学目标。
三、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思维能力
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相关内容的思维导图,根据思维导图的发散性,由一个点或关键词语为中心发散,形成知识网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技能,还可以促进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比如,在学习课文《童年的水墨画》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将课文中的字词和好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绘制出来,然后根据教师的预习要求(概括文章的主旨)绘制自己的理解,还可以将自己感兴趣和不懂的问题都绘制在思维导图上。然后,在上课的过程中,对思维导图进行修改和补充,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此外,还可以将这一篇内容和同单元的其他课文联系在一起,结合这一单元的主题,在所预习的课文中去归纳文中的童年趣事,和本单元其他课文中的童年往事进行比较,更好地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四、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家校合作
在传统的教学和理念中,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和联系也比较少。一方面沟通不方便,一方面教师缺乏意识。但是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等工具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除此之外,还可以更多的帮助到小学语文的学习,比如每到寒暑假教师可以在微信群里向家长推荐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的课外书籍,引导家长监督辅助孩子进行阅读学习;学生有难以解答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去求助老师。这样学生不会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对于语文的学习也有积极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将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实现了高效地信息课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高效地把传统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紧紧抓住语文的学习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让语文课堂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杨信芬.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中的路径探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24):126-128.
[2]姚雯.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新课程,2020(47):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