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迎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 652600
摘要:为缓解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十八大报告将生态建设纳入国家基本建设之中,初步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总目标。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环境问题将成为横亘在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环境监测作为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而质量管理体系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方面意义重大。本文从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着手,重点分析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途径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一环,在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可靠性以及精密性方面意义重大。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监测的内容与任务也愈来愈重,对环境监测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对于监测数据影响不小。因此,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完善,是当前一项重大课题。
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大意义
国家在发展经济实力方面,一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这种发展以重工业突进为主,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导致生态圈严重失衡,环境污染严重,人居环境严重破坏。因此,保护环境,拯救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已成为当前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环境保护的参考以及数据支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作用不言而喻。为此,必须要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完善,为保护环境的策略实施提供准确无误的数据支持,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为缓解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我国在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出台了许多详细的规范制度,尤其是在管理机构、职责范围、管理内容、人员规定等方面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管理办法。但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我国的质量监管体系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部分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监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环境监测的认识不够深刻、全面,因此,在环境监测工作方面总是添加无谓的政治干预,导致环境监测工作困难重重。除此之外,在监测数据方面,有些部门甚至会私自更改数据,严重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不利于数据对环境的反馈作用的发挥。
2.人员素质过低
我国的环境质量监测发展时间较短,因而专业的管理人员非常少,能够深入研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另外,岗位人员调动频繁,且又缺少专业、系统的培训,导致国内绝大多数的质量管理人员在管理经验、技术能力、专业素质方面难以达到工作要求。
3.缺乏质量控制手段
随着国家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也得到明显提高,但是,环境监测的标准、监测的技术规范以及监测方法、质量控制技术却停足不前,与当前的环境管理要求差距较大。除此之外,环境监测的新物质开发以及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程度较低,导致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建设较差。
4.体制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环境监测尚处于摸索建设阶段,因此,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明显不足,由于缺乏成熟的体制机制的指导,部分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并没有设立独立运行的质量管理部门,或者虽然设立了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但在部门内部却存在人员缺乏或人员职能交叉的情况,这将使得各部门、各环节之间沟通障碍,不利于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途径
1、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现行规范仍然沿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制定的,因年代久远,已不适合当前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全新法律法规,以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稳定运行,保障监测数据的可靠准确。尽快修订法律法规,建立自上而下的环境监测体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力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在相关法律规范中,要做到各方面内容的有效规范,比如在监测机构的设置、监测人员的资格审查、监测网络的规范化等方面都要给以详细明确的说明,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标准化的监测质量管理实施办法,以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效稳定。
2.规范技术体系
只有依靠安全可靠的技术获得的监测数据才能充分地反馈环境质量,因此,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技术保障体系是监测数据准确、真实的最有效保障。如何卓有成效的建立规范的技术体系具有十分重大的研究意义。要加大科学技术研究力度,这是因为随着技术要求的提高,我国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监测设备,这些设备在数据准确性、精密性方面作用重大,但是,在使用时仍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检测方法差异较大的情况,因此,必须加大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力度,及时掌握监测方法的发展动向。
3.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素质
准确真实数据的获得离不开质量监督员的辛勤劳动,质量监督员的本身素质、自身技能决定着质量管理的水平,因此,要选择管理知识丰富、技术经验充足且具备良好责任心的管理人员担任质量监督员一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可通过这样几个方面的努力,首先,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的管理经验,要加强培训力度,在形式多样的培训课程中增强自身专业素质,提高自身技能,从而提高管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切实加强管理人员与质量监督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更新环境监测方法,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提高培训的效果。最后,要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定期对环境监测的体系进行综合评价,以评价结果为重要参考计入个人绩效考核,以此提高监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4.创新工作机制
当前我国的绝大多数环境监测机构,都是依据国家相关计量规定和实验室标准开展质量监测工作,但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具体情况差异较大,要想取得真实有效的监测数据,必须保证监测方案的科学性、监测点位的代表性、监测取样的全面性以及监测仪器的准确性,只有将这几个方面具体落实,才能得到真实有效的数据。依据我国具体地区的环境差异性,要创新环境监测机制,一方面,要完善监督体系,要掌握监测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要建立灵活的反馈机制,质控标准要依据环境管理的发展而做相应的调整。
结语:
总而言之,国家要依环境监测的具体情况和管理体系的总体情况而定,对环境监测做统一的监督加强环境监测技术支持,建立科学、系统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彭刚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15,1(23):34-46.
[2]夏新.建立信息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8(13):78-83.
[3]谢志军.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探析[J].硅谷,2014,5(25):90-95.
摘要:为缓解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十八大报告将生态建设纳入国家基本建设之中,初步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总目标。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环境问题将成为横亘在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环境监测作为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而质量管理体系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方面意义重大。本文从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着手,重点分析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途径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一环,在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可靠性以及精密性方面意义重大。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监测的内容与任务也愈来愈重,对环境监测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对于监测数据影响不小。因此,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完善,是当前一项重大课题。
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大意义
国家在发展经济实力方面,一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这种发展以重工业突进为主,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导致生态圈严重失衡,环境污染严重,人居环境严重破坏。因此,保护环境,拯救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已成为当前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环境保护的参考以及数据支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作用不言而喻。为此,必须要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完善,为保护环境的策略实施提供准确无误的数据支持,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为缓解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我国在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出台了许多详细的规范制度,尤其是在管理机构、职责范围、管理内容、人员规定等方面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管理办法。但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我国的质量监管体系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部分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监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环境监测的认识不够深刻、全面,因此,在环境监测工作方面总是添加无谓的政治干预,导致环境监测工作困难重重。除此之外,在监测数据方面,有些部门甚至会私自更改数据,严重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不利于数据对环境的反馈作用的发挥。
2.人员素质过低
我国的环境质量监测发展时间较短,因而专业的管理人员非常少,能够深入研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另外,岗位人员调动频繁,且又缺少专业、系统的培训,导致国内绝大多数的质量管理人员在管理经验、技术能力、专业素质方面难以达到工作要求。
3.缺乏质量控制手段
随着国家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也得到明显提高,但是,环境监测的标准、监测的技术规范以及监测方法、质量控制技术却停足不前,与当前的环境管理要求差距较大。除此之外,环境监测的新物质开发以及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程度较低,导致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建设较差。
4.体制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环境监测尚处于摸索建设阶段,因此,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明显不足,由于缺乏成熟的体制机制的指导,部分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并没有设立独立运行的质量管理部门,或者虽然设立了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但在部门内部却存在人员缺乏或人员职能交叉的情况,这将使得各部门、各环节之间沟通障碍,不利于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途径
1、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现行规范仍然沿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制定的,因年代久远,已不适合当前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全新法律法规,以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稳定运行,保障监测数据的可靠准确。尽快修订法律法规,建立自上而下的环境监测体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力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在相关法律规范中,要做到各方面内容的有效规范,比如在监测机构的设置、监测人员的资格审查、监测网络的规范化等方面都要给以详细明确的说明,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标准化的监测质量管理实施办法,以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效稳定。
2.规范技术体系
只有依靠安全可靠的技术获得的监测数据才能充分地反馈环境质量,因此,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技术保障体系是监测数据准确、真实的最有效保障。如何卓有成效的建立规范的技术体系具有十分重大的研究意义。要加大科学技术研究力度,这是因为随着技术要求的提高,我国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监测设备,这些设备在数据准确性、精密性方面作用重大,但是,在使用时仍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检测方法差异较大的情况,因此,必须加大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力度,及时掌握监测方法的发展动向。
3.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素质
准确真实数据的获得离不开质量监督员的辛勤劳动,质量监督员的本身素质、自身技能决定着质量管理的水平,因此,要选择管理知识丰富、技术经验充足且具备良好责任心的管理人员担任质量监督员一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可通过这样几个方面的努力,首先,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的管理经验,要加强培训力度,在形式多样的培训课程中增强自身专业素质,提高自身技能,从而提高管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切实加强管理人员与质量监督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更新环境监测方法,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提高培训的效果。最后,要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定期对环境监测的体系进行综合评价,以评价结果为重要参考计入个人绩效考核,以此提高监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4.创新工作机制
当前我国的绝大多数环境监测机构,都是依据国家相关计量规定和实验室标准开展质量监测工作,但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具体情况差异较大,要想取得真实有效的监测数据,必须保证监测方案的科学性、监测点位的代表性、监测取样的全面性以及监测仪器的准确性,只有将这几个方面具体落实,才能得到真实有效的数据。依据我国具体地区的环境差异性,要创新环境监测机制,一方面,要完善监督体系,要掌握监测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要建立灵活的反馈机制,质控标准要依据环境管理的发展而做相应的调整。
结语:
总而言之,国家要依环境监测的具体情况和管理体系的总体情况而定,对环境监测做统一的监督加强环境监测技术支持,建立科学、系统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彭刚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15,1(23):34-46.
[2]夏新.建立信息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8(13):78-83.
[3]谢志军.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探析[J].硅谷,2014,5(25):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