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西方的西方文艺思潮在我国当代文学界内泛滥成风,中国当代作家在实行“显在写作”的同时,努力去模仿,应和,大有东施效颦的滑稽之感。90年代以来,文学似乎是被作为商品纳入市场的轨道。于是在经济功利的诱惑下,作家们不得不根据市场的行情按需生产了。精神追求的解体、世俗的理念、甚至萎靡的潮流书写的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一个作家到底要写些什么?要对这个世界怎么说?我想这应该是他们认真去思考的问题。
近几年间,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势必要波及到自然界。人们对自然界掠夺式的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了人与自然敌对关系的产生,并且日益恶化。甘南草原自然不会例外。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还说什么呢?21世纪初期,走出大学校园的作家王小忠在近期的系列散文《小镇笔记》中关注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这一深刻主题,令人欣喜不已。
《小镇笔记》可以说是王小忠散文创作的一个转型。他的散文写作路径由怀旧童年及寄居高原生活的真实写照渐渐进入到如何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考。近期以来,他开始理性地思考人类生存与自然的矛盾,并自觉关注到生态空间,面对生态空间无限度侵染宭迫,他用文字委婉地流露着个人的忧患意识。
在系列散文《小镇笔记》中,他将文学艺术的魅力与现实社会相结合,试图用文字解决我们面对的世俗与文明、善良与丑恶、占有与生存等多重矛盾。在《小镇笔记》里他批评了人性失真的一面,如《火红的狐狸》写人在金钱面前完全失去了本性与理智的控制,最后导致了狐狸的减少甚至灭绝。众人皆知,自然界是一个整体的食物链,一种动物的消失就意味着这条链带的损伤。面对这一切,他只有无奈地说:“较高的生活水准是不是都要以大自然作为代价?”他的思考无疑是深远的,也是令人警惕的。
《鹿苑》一文的忧患意识更为强烈。在思考人与自然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时,他说,“鹿是世界上珍贵的野生动物,全身是宝。自古以来鹿茸一直是皇室和达官贵族的长寿补品,不过现在不一样,只要有钱,它同样可以进入平常百姓家。……鹿茸生精补髓、延年益阳;鹿血大补虚损,补血养颜;鹿骨补钙护钙,防治骨质疏松;鹿鞭更是男士之宝……”
人体能量的补充,疾病的疗养,都需要生物界来供给。但人类在实现自身愿望的同时,却让自然界中的生物付出了代价,面对这些无法解决的矛盾,小忠也表现了他的迷茫。但他仍然立场坚定地用文学来努力维护这个自然界的平衡,在字里行间提倡和谐的同时也向我们也提出了一个可怕的问题:“鹿死人手,而人会死于谁之手?”我们往往处在这样一个矛盾中:人为了满足欲望就必须努力地劳动、工作,创造,占有,最终实现了个人的欲望,同时也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然而这种潜在的发展却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那就是自然环境的破坏、生态的失衡。这一切他在文字背后给我们呈现出来,化用巧妙的语言,仿佛隐藏了他对人卑劣性的深刻批判。
《小镇笔记》的另一主题告诉我们,人在潜在行为下所导致的生态失衡若长期持续下去,我们将会与自然界形成强烈的对峙。人类以他的智慧和能力改造自然,但无法战胜自然,长期下去自然界会加倍报复这个世界。《小镇笔记》中,他对这一思考进行了十分深刻地描写。从他的《柳花菜》、《乌龙头》、《鹿角菜》、《蕨菜》等一系列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小忠生活过的小镇是一个物产十分丰富的小镇,但是小镇在传统文化回归的寻求下,人的饮食也在回归,那些注射了增长激素的所谓的绿色食品,打了催熟剂的反季水果,也逐步退出人们的餐桌。人们想重新寻找那些纯自然的真正的绿色食品,尤其是在金钱的驾驭下,生物界又一次面临更严重的破坏了。
生老病死,消失灭种,本是自然规律,西方死亡哲学家们认为,无论多么伟大的人与平凡的人,死亡对于他们都是公平的,他们把正常死亡与灭种看成是一种自然规律。但他们也指出了自杀生命或人为的破坏自然,这是对生命个体和自然界物种无故摧残,这是违背了自然规律的。现在,最可悲的是人们意识不到自己这一可笑的举动,也根本不顾及给人类酿造成的悲剧。
小忠在散文《乌龙头》中指出这一贪婪的行为,他说:“人们对吃的研究总是要做到精益求精,但却从来不会想到明天,或者后天某种生物的锐减,甚至从大家的生活中彻底消失。”我们饭桌的美食是自然界给予的,但由于我们的贪婪和永不满足地欲望导致了生物虐杀,更为可怕的是人却看不到自己也正走向绝境。阿来在他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中塑造了一个聪明的傻子,然后用傻子的眼光看土司制度地兴衰。小忠在《鹿角菜》中所说的“想必等到唇寒齿亡的时候,返回到远古时代的鹿角菜一定会笑人类的愚笨。其实,最可恨的是人类在金钱和欲望的驱使下,早就丧失了心智,不笨也不由他自己了。
我们真的应该读一下那个意蕴非常深刻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了。他在很精短的文章中道出了贪欲的危害,令人汗颜。克里希那穆提也说:“你就是你自己的敌人,因为我们杀死了我们自己的保护神,一切为了钱这其实钱无形中成了我们自己最大的天敌,这个身外之物让我们变得失去理智,甚至与身边的人反目成仇。”
古人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古今能做者有几?当然,在远离媒体的中国古代,我们能从充满诗画意的诗歌中读到几百种不同的鸟,从造型艺术绘画中看到上百种花木,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大多没有被金钱迷惑,他们身上更多地体现出了纯真与美观、重情意、淡世俗的美德。所以才有韦应物的:“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李益的:“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之佳句。讲和谐,恰好说明缺乏和谐。像《小镇笔记》中所说的一样,狐狸一只只被处死、鹿一只只被取血残害、植被干枯、苔藓消失、柳菜花被采尽、乌龙面临灭种,我们最大的敌人也许要到来。我们的敌人是谁?“鹿死人手,人死谁手”一问中,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人与自然固有矛的盾对抗,怎样面对“占有与生存”这个巨大的矛盾……
王小忠在小镇上当了近十年的教师,他对小镇已经很熟了。从他的叙述中得知,小镇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在旅游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小镇的命运的确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他对二十年前以前小镇是这样的描述的:“小镇上还没有楼房,几排排青砖小瓦的房子在晨钟暮鼓里同样过着属于它的日子。人们的心田里有着同样的幸福,也有着滋润。”以前的青砖小瓦的房子不见了,一种文化消亡的原因当然是另一种文化的突起。小镇的发展让人们改变了经济理念,就在这种理念的转变下,人们的贪婪私欲自然而生了,接踵而至的是伦理道德的丧失。是欣慰?还是伤痛?
《小镇笔记》中除了对人与自然这一主题的书写和生存忧患意识的思考外,最值得注意的是他还开拓了甘南文学创作中“生态意识”的这一主题的,这是最有意义的,也是最有影响的,它势必会给甘南文学带来一片全新的天地。相信也為那些不顾及人类的、满腹充满“占有”欲望的贪欲者们和拿生态资源为做为底本的爆发户们起到提示。
王小忠(1978—),男,藏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大家》《诗刊》《北京文学》《散文》《青年文学》《长江文艺》《山花》《芳草》《红豆》《民族文学》《上海文学》《岁月》等,出版诗集《甘南草原》散文集《红尘往事》等。
近几年间,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势必要波及到自然界。人们对自然界掠夺式的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了人与自然敌对关系的产生,并且日益恶化。甘南草原自然不会例外。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还说什么呢?21世纪初期,走出大学校园的作家王小忠在近期的系列散文《小镇笔记》中关注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这一深刻主题,令人欣喜不已。
《小镇笔记》可以说是王小忠散文创作的一个转型。他的散文写作路径由怀旧童年及寄居高原生活的真实写照渐渐进入到如何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考。近期以来,他开始理性地思考人类生存与自然的矛盾,并自觉关注到生态空间,面对生态空间无限度侵染宭迫,他用文字委婉地流露着个人的忧患意识。
在系列散文《小镇笔记》中,他将文学艺术的魅力与现实社会相结合,试图用文字解决我们面对的世俗与文明、善良与丑恶、占有与生存等多重矛盾。在《小镇笔记》里他批评了人性失真的一面,如《火红的狐狸》写人在金钱面前完全失去了本性与理智的控制,最后导致了狐狸的减少甚至灭绝。众人皆知,自然界是一个整体的食物链,一种动物的消失就意味着这条链带的损伤。面对这一切,他只有无奈地说:“较高的生活水准是不是都要以大自然作为代价?”他的思考无疑是深远的,也是令人警惕的。
《鹿苑》一文的忧患意识更为强烈。在思考人与自然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时,他说,“鹿是世界上珍贵的野生动物,全身是宝。自古以来鹿茸一直是皇室和达官贵族的长寿补品,不过现在不一样,只要有钱,它同样可以进入平常百姓家。……鹿茸生精补髓、延年益阳;鹿血大补虚损,补血养颜;鹿骨补钙护钙,防治骨质疏松;鹿鞭更是男士之宝……”
人体能量的补充,疾病的疗养,都需要生物界来供给。但人类在实现自身愿望的同时,却让自然界中的生物付出了代价,面对这些无法解决的矛盾,小忠也表现了他的迷茫。但他仍然立场坚定地用文学来努力维护这个自然界的平衡,在字里行间提倡和谐的同时也向我们也提出了一个可怕的问题:“鹿死人手,而人会死于谁之手?”我们往往处在这样一个矛盾中:人为了满足欲望就必须努力地劳动、工作,创造,占有,最终实现了个人的欲望,同时也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然而这种潜在的发展却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那就是自然环境的破坏、生态的失衡。这一切他在文字背后给我们呈现出来,化用巧妙的语言,仿佛隐藏了他对人卑劣性的深刻批判。
《小镇笔记》的另一主题告诉我们,人在潜在行为下所导致的生态失衡若长期持续下去,我们将会与自然界形成强烈的对峙。人类以他的智慧和能力改造自然,但无法战胜自然,长期下去自然界会加倍报复这个世界。《小镇笔记》中,他对这一思考进行了十分深刻地描写。从他的《柳花菜》、《乌龙头》、《鹿角菜》、《蕨菜》等一系列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小忠生活过的小镇是一个物产十分丰富的小镇,但是小镇在传统文化回归的寻求下,人的饮食也在回归,那些注射了增长激素的所谓的绿色食品,打了催熟剂的反季水果,也逐步退出人们的餐桌。人们想重新寻找那些纯自然的真正的绿色食品,尤其是在金钱的驾驭下,生物界又一次面临更严重的破坏了。
生老病死,消失灭种,本是自然规律,西方死亡哲学家们认为,无论多么伟大的人与平凡的人,死亡对于他们都是公平的,他们把正常死亡与灭种看成是一种自然规律。但他们也指出了自杀生命或人为的破坏自然,这是对生命个体和自然界物种无故摧残,这是违背了自然规律的。现在,最可悲的是人们意识不到自己这一可笑的举动,也根本不顾及给人类酿造成的悲剧。
小忠在散文《乌龙头》中指出这一贪婪的行为,他说:“人们对吃的研究总是要做到精益求精,但却从来不会想到明天,或者后天某种生物的锐减,甚至从大家的生活中彻底消失。”我们饭桌的美食是自然界给予的,但由于我们的贪婪和永不满足地欲望导致了生物虐杀,更为可怕的是人却看不到自己也正走向绝境。阿来在他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中塑造了一个聪明的傻子,然后用傻子的眼光看土司制度地兴衰。小忠在《鹿角菜》中所说的“想必等到唇寒齿亡的时候,返回到远古时代的鹿角菜一定会笑人类的愚笨。其实,最可恨的是人类在金钱和欲望的驱使下,早就丧失了心智,不笨也不由他自己了。
我们真的应该读一下那个意蕴非常深刻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了。他在很精短的文章中道出了贪欲的危害,令人汗颜。克里希那穆提也说:“你就是你自己的敌人,因为我们杀死了我们自己的保护神,一切为了钱这其实钱无形中成了我们自己最大的天敌,这个身外之物让我们变得失去理智,甚至与身边的人反目成仇。”
古人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古今能做者有几?当然,在远离媒体的中国古代,我们能从充满诗画意的诗歌中读到几百种不同的鸟,从造型艺术绘画中看到上百种花木,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大多没有被金钱迷惑,他们身上更多地体现出了纯真与美观、重情意、淡世俗的美德。所以才有韦应物的:“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李益的:“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之佳句。讲和谐,恰好说明缺乏和谐。像《小镇笔记》中所说的一样,狐狸一只只被处死、鹿一只只被取血残害、植被干枯、苔藓消失、柳菜花被采尽、乌龙面临灭种,我们最大的敌人也许要到来。我们的敌人是谁?“鹿死人手,人死谁手”一问中,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人与自然固有矛的盾对抗,怎样面对“占有与生存”这个巨大的矛盾……
王小忠在小镇上当了近十年的教师,他对小镇已经很熟了。从他的叙述中得知,小镇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在旅游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小镇的命运的确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他对二十年前以前小镇是这样的描述的:“小镇上还没有楼房,几排排青砖小瓦的房子在晨钟暮鼓里同样过着属于它的日子。人们的心田里有着同样的幸福,也有着滋润。”以前的青砖小瓦的房子不见了,一种文化消亡的原因当然是另一种文化的突起。小镇的发展让人们改变了经济理念,就在这种理念的转变下,人们的贪婪私欲自然而生了,接踵而至的是伦理道德的丧失。是欣慰?还是伤痛?
《小镇笔记》中除了对人与自然这一主题的书写和生存忧患意识的思考外,最值得注意的是他还开拓了甘南文学创作中“生态意识”的这一主题的,这是最有意义的,也是最有影响的,它势必会给甘南文学带来一片全新的天地。相信也為那些不顾及人类的、满腹充满“占有”欲望的贪欲者们和拿生态资源为做为底本的爆发户们起到提示。
王小忠(1978—),男,藏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大家》《诗刊》《北京文学》《散文》《青年文学》《长江文艺》《山花》《芳草》《红豆》《民族文学》《上海文学》《岁月》等,出版诗集《甘南草原》散文集《红尘往事》等。